五月的洗礼
假期,我带女儿来到历史博……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是反映“九一八”事变最全面的博物馆,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假期,我带女儿来到历史博物馆,远远地就看到高高矗立的巨大的残历碑,独特的造型寓意深刻,圆形的弹孔像时光的眼睛,凝重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残缺破碎的日历被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站在碑下,女儿轻声念着碑文:“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进攻北大营,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长方形的巨幅背景墙,一如东北辽阔的土地,上面题写着“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名。左边悬吊的警世钟,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勿忘国耻。每年9月18日,警世钟就会被敲响,钟声在人们的心头久久萦绕,拉响的防空警报在城市上空呼啸掠过,街上所有的车辆停车鸣笛。在这一刻,所有的沈阳人,所有的中国人,都停下来,审视这个苦难开始的日子。警世钟的旁边,倒放着日本侵略者修建的“九一八”事变柳条湖爆破地点碑,俗称“炸弹碑”,无碑文,是日本侵华的罪证。
参观的人很多,有外地旅游团、研学的学生队伍……馆内秩序井然,来到这里的人们都怀着特殊的心境。进入序厅,四周墙壁镶嵌着连绵起伏的白色山脉浮雕,地面是黑色大理石,在灯光的照耀下,倒映出白山黑水的景象,美丽的山河,就在这个日子破碎了……地面一座金字塔形的铜碑,碑顶有一块耀眼的红宝石,如燃烧的火炬。棚顶14盏灯寓意14年抗战,象征着东北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进入地下展厅,光线逐渐变暗,是设计者良苦用心的设计,寓意当年的国土被一点点蚕食、侵占。馆内分七个展区,前三个展厅是“九一八”事变国土沦陷的经过,以及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
大量照片、实物、文献、档案等资料记录着“九一八”的历史真相,雕塑还原着不同的历史场景,触摸屏点击更多的画面细节,大屏幕滚动着影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作人员的讲解,再现了历史事件的节点,在每人的心里泼上风雨沧桑。
随着光线的转亮,我们来到东北抗日主题的第四个展区,人们在曦光中感受东北军民英勇抗战的历程。
1931年9月19日,在沈阳皇寺路福安里三号,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发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民众的抗日热情被点燃,打响了抗日第一枪。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义勇军达到了50余万人。1937年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1个军3万余人。在恶劣的环境里,他们用拐杖刀、土步枪与武器先进的日本侵略军顽强斗争。展区展示了东北抗日联军当年所住的简陋的地窝棚,根据东北抗日联军歌曲《露营之歌》,复原了当时的场景:雪后的大片白桦林,战士们围绕着篝火席地而坐。女儿看得很专注,参观者被抗日军民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染。
馆内摆放着抗日英雄的照片: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39年他在东南满地区反日“讨伐”作战,率部队转战于吉林濛江一带,只身与敌人周旋五昼夜,直至弹尽,在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将其砍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全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赵一曼1935年任东北人民革命第三军第二团政委,被抓入狱后,受尽敌人的酷刑,1936年8月在珠河被敌人杀害,临刑前为失散多年的儿子写下遗书。赵尚志1936年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1942年2月在率部队与敌作战中身负重伤,他宁死不屈,壮烈殉国。穷凶极恶的敌人砍下他的头颅,把他扔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牺牲时年仅34岁。馆内还陈列着著名教育家车向忱送给儿子的遗物——一个土黄色的背包,上面绣着“打回老家去”的字样。“一寸山河一寸血”,英勇的先辈们在寒风凛冽、冰天雪地的严酷环境中,粮食短缺,亲人离散,但他们不畏强暴,始终充满着顽强的斗志。他们风餐露宿,冒着枪林弹雨与敌人战斗,把生死置之度外,不屈地探索前进之路、光明之路、共和国之路,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坚强的脊梁。
看到抗日小英雄关玉林,女儿伤感地说:“妈妈,他和我一样大。”……
我拉起她的手向下一个展区走去。此时,越走越明亮,第五展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勇杀敌,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整整14年抗日战争,14年共赴国难,14年浴血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先辈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巨大牺牲,用鲜血谱写了壮烈的历史篇章!
走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走出很远,回眸,向历史告别,向英雄敬礼!远远地依然能看到矗立的残历碑和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五月阳光和煦,微风轻拂,鲜花盛放,是先烈用生命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幸福,我们要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