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河畔话沧桑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这是一首荡气回肠、时常萦绕在耳边的歌曲,歌中的“小河”就是深圳河,它是深圳的母亲河,也是深圳与香港的界河。笔者曾徒步探访深圳河的源头,行走在深圳河畔眺望远方……千百年来,默默流淌的深圳河见证了深港两地的悲欢离合、沧桑巨变。
深圳河见证了古代先民渔舟唱晚的诗意,也见证了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割让香港的屈辱。深圳与香港山水相依,历史上本为一体。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设东官郡,辖宝安等六县,宝安县辖地包含今深圳和香港。唐代宝安县并入东莞县。明万历元年(1573年),析东莞县置新安县。深圳河,古称罗溪,又名滘水。明代罗湖村人袁百良的诗作《卜居》中载有“罗溪水长渔歌晚”。而在清康熙与嘉庆年间编纂的两部《新安县志》均称之为“滘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恃强凌弱,逼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1842年)、《北京条约》(1860年)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年),相继霸占了原本隶属于新安县的香港岛、九龙和新界。1899年中英勘定边界,深圳河成为界河。新安县由此一分为二,形成了现在的深圳和香港区域,深圳地区仍沿用新安县名(1914年复称宝安县)。
深圳河见证了日寇铁蹄的侵略和蹂躏,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救亡图存的抗争。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10月,日军南支派遣军在大亚湾登陆,迅速占领珠江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区,11月深圳沦陷,日军烧杀淫掠,无恶不作。1941年12月香港沦陷,人民饱受战火摧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后称“东江纵队”)成立后,活跃在深圳河两岸。抗日游击队在深圳和香港地区组织发动群众,在破坏敌人的运输线、开展秘密大营救、与盟军进行情报合作等方面,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香港民众热心支持祖国抗战,表现出共赴国难的爱国情怀。
深圳河见证了祖国人民对香港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也见证了香港经济的腾飞传奇。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维持香港现状。1949年10月人民解放军止步于深圳河畔,没有乘势收复香港。朝鲜战争爆发后,英国政府实行对华禁运,香港转口贸易深受打击,香港调整经济结构并大力发展工业,从转口港演变成工业城市。内地竭力支持香港,修筑东江—深圳供水工程解决香港的食水困难;开通供应港澳鲜活商品的“三趟快车”,从而保证了香港市场价格稳定,为其经济和民生创造良好的条件。香港工业在1970年代继续发展,金融、旅游、房地产等行业更异军突起,成就显著,逐步成为亚太地区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深圳河见证了民众生活困苦偷渡逃港的困窘,也见证了政策调整改革开放创造的奇迹。改革开放前的宝安县经济落后,资源匮乏,人民生活穷困,是偷渡逃港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当时流传着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蚊子苍蝇沙井蚝;十室九空人外逃,村里只剩老和少。”1978年4月,习仲勋南下主政广东。7月,习仲勋到宝安县调研,来到位于深圳河畔的皇岗边境农村和边防哨所视察,详细询问群众的生活情况。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初步发展,人民生活得以改善,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内地群众偷渡逃港的问题。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掀起了改革开放新浪潮,香港作为重要的窗口和桥头堡,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圳成为内地与香港合作发展的范本。在深圳经济特区初创阶段,许多港商纷纷来到深圳投资办厂,成为促进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深港两地在治理深圳河、两地通关和第三产业的合作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深圳河见证了香港回归的民族盛典,也见证着粤港澳大湾区及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伟大征程。1997年7月1日凌晨,深圳河畔的文锦渡、皇岗口岸灯火通明、锣鼓喧天,深圳40万人欢送驻港解放军进驻香港。当日,香港回归主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香港回归开启了“一国两制”框架下深港合作的新阶段。进入21世纪,深港合作对于促进国家改革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着重要作用。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确定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当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深圳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互为支撑、互促互进。
岁月悠悠,潮起潮落。风雨过后,东方之珠更加璀璨。“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历经沧海桑田,深圳河风生水起、奔腾不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作者系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地方志处处长,“时代湾区”专栏特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