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2021年第7期|田万里:黎阳
大伾……
偶而从《淇河晨报》上得知,浚县已经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是有依据的。日常写作时的字里行间,始终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浚县黎阳古城,它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大伾山
大伾山位于浚县城东,故又称东山。三千多年前,商都迁殷后,浚地称黎。西汉初年置黎阳县,明初改称浚县至今。大伾山(含浮丘山)就是这片土地上历史文化遗产的主要构成。千里大平原上,尽管这两座秀丽的青石山峰海拔不高,但因大禹治水时曾登临过此山,故而名扬天下。
《尚书·禹贡》中称此山是“禹贡名山”,始建于北魏的青石大佛就伫立于此。据说古代汹涌泛滥的黄河洪水一旦途经此地,常常犹豫不决,就地打旋,随后流向他方,民间传言,这是由于有青石大佛镇守的缘故。
北魏青石大佛素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称,如今已是国保级文物。自它诞生以来,天宁寺游客云集,香火不断,一直是人们朝拜的圣地。
北魏青石大佛高22.29米,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它是全国雕刻较早、北方最大的佛像之一。大伾山所包含的宗教意义、历史价值和石刻艺术造诣,已引起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史书记载,各个朝代的帝王将相,亲临此山的,多达十几位。当我步入山门时,仿佛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充盈于周身上下。山山水水之间,看不见的自然之气扑面而来,让人顿觉神清气爽。
草丛里,石阶上,仿佛这里处处都留下了神仙的足迹。草叶上,花朵上,一滴滴晶莹透明的露水,就像仙人张开的眼睛……千百年来,大伾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魅力,吸引了无数历史名人观光拜谒,其中就有王维、范成大、王阳明等名人骚客。他们或登临此山高歌,或赋诗摩崖,时时纵情于山水之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诗篇,极大地提升了大伾山的文化历史品位。
大伾山现存道观佛寺建筑群7处,石窟6处,古建筑138间,各个时期的摩崖石刻460处,汉唐古柏400余株。亭台楼阁、寺庙宫观遍布此山。这样的景致,难免使我流连忘返,深得历史文化遗产浸透。
比如唐代的石刻瑰宝千佛洞,实为中原石刻艺术的经典之作。始建于明代的道教圣地碧霞宫,规模宏大,构件精美。万仙客用悬塑、壁塑等手法,利用想象,大胆且巧妙地塑造出道家典籍中所记载的神仙人物3000余位,成为集官方与民间神仙人物之大成的艺术典范。
一处处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一幅幅宏伟的历史画卷,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宗教文化发展历程的真实再现。这里长达月余的正月古庙会,在当地以及周边地区影响极大。
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每年正月,会不约而同地云集于此。朝拜的人们蜂涌而至,人山人海。踩高跷的、扭秧歌的、捏糖人的、炸油条的、摆地摊的、烤羊肉串的、蒸石头子馍的以及大烩菜、八大碗应有尽有,各具特色,色味俱佳,回味无穷,成了为当地经济发展摇旗呐喊、推波助澜的先锋。
天宁寺“龙槐拦驾”
天宁寺是久负盛名的北魏青石大佛所在地。该寺山门前,一棵隋唐古槐立于此地,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这棵古槐就像一位资深老者,见证了遥远的过去和辉煌。树龄究竟多长时间,当地年长的人以及从事有关研究的学者也说不清楚。可以想象隋唐时期,它就已经成长为一个帅帅的小伙子了。
说起来,这位“老者”可不简单,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有关它的一个非同寻常的传说。据说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挂帅,会聚于古城黎阳,重兵屯集于大伾山下,时刻准备东进。
这一天,大将徐懋功建议皇帝李世民去天宁寺拜谒一下北魏青石大佛,同时也算一算东征时间,何时吉利。于是,李世民便来到了天宁寺山门前,往里探身看了一下,也未行礼,一撩战袍,动身抬腿就朝寺里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头盔却被槐树长长伸出的树枝挂住了。
李世民突然意识到,这是佛意。也就是说,无论是谁,只要来到了佛的面前,其言谈举止,必须恭恭敬敬。从此,他摒弃一切杂念,一心一意,因为他从内心深刻地感受到了佛的庄严。
兴国寺
坐落于大伾山的太平兴国寺,其寺名是宋太宗赵光义以自己的年号“太平兴国”赐封的,如今已是一千多年的寺院了。若与同时期其他皇家寺院相比,太平兴国寺就像隐居此山的一位高士,一直遁入闹市之外,不理世间纷争。
太平兴国寺深藏于山林之中,突显出黎阳古城的一种价值精神,抑或历史文化精髓。
从远处遥望大伾山,正是因为有了这座寺院,才使它显得空旷、静寂和悠远。参差不齐的庙宇道观,静悄悄地与我对语,让人感觉到大伾山绝美的景致,无形之中又多了几分神秘。若与古庙会的喧嚣相比,归隐山林的这座寺院是沉静的,亦如我的心,已经陷入了沉默一样。
太平兴国寺背倚山崖,坐西朝东。沿着砖铺的山路,不大一会儿就来到了山门前。太平兴国寺红漆大门,面阔三间。这些建筑据说是根据地藏殿反复修葺后保存下来的。寺院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观音洞“晴雨表”、朝阳洞等。
拾级而上,红色匾额映入眼帘,寺名“太平兴国寺”。这几个字是解放后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重新题写的。寺内供奉着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人们拜谒这四大天王,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细观院内墙壁上所镶嵌的碑刻,便可从中了解一二。
过山门即为弥勒殿,殿内弥勒佛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笑眯眯地俯瞰众生。殿门两边挂着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细细揣摩,这副对联乃为芸芸众生入世与出世的人生大悟和智慧。
传说唐末五代,有个布袋和尚,身材矮胖,腹肚滚圆,笑口常开,待人热情。可没有人知道,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无依无靠,流浪街头。讨不来饭的时候,饿昏过几次。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为了生存,他遁入空门。
平日里,每一粒粮食,他都非常珍惜。别人烧火做饭时,只要看见掉在地上的麦粒、稻谷、小米和豆子,他都会弯腰捡拾起来,装进自己的布袋里。一旦遇上欠收的年月,他便用布袋里的粮食施舍灾民。
街头或市场,人们常见他背着布袋,四处化缘,时间一长,就开玩笑地说他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能掐会算,远看山水,近观人心,预测吉凶,化解危机。若天要下雨,他就提前穿上草鞋;若天将放晴,他就换上木拖鞋。行将圆寂之时,布袋和尚口念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念毕,只见他双手合十,在“阿弥陀佛”声中,悄悄地、永久地闭上了眼睛。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布袋和尚竟是弥勒佛转世之身。从此,寺院里便开始供奉弥勒佛了。
大雄宝殿亦是寺院主要建筑之一。据史料记载,明朝年间,殿内原来有一木雕佛龛,佛龛上供奉着释迦牟尼堆沙像。堆沙像与木雕佛龛雕工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惜的是,在1965年“四清”运动中被彻底毁坏。现如今供奉的是三世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
大伾山有洞穴八处,太平兴国寺就占据两处,分别是开凿于明代的朝阳洞和民国初年的观音洞。朝阳洞位于观音洞北侧,因洞口朝阳而得名,亦有人称其为紫阳洞。朝阳洞是该山最大的凿洞,券形顶。洞深4.1米,宽3.46米,高2.5米。洞内供奉着三尊佛像及十八罗汉。据老人们介绍,天将下雨时,洞内四壁便会有水渗出。天若放晴,洞内之水就会提前干掉,所以当地人称其为天然“晴雨表”。
宋太宗结缘太平兴国寺
太平兴国寺兴盛于宋代是有据可查的,比如寺内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石碑,名为《敕赐太平兴国寺记》。不过,因为年代已久,风吹雨淋,碑文已经有些模糊不清。能识别清楚的,或字迹可辨的,只有大概三分之一。也许就是这个缘故吧,此方碑文未收录在《天书地字》以及清代熊象阶的《浚县金石录》中。
不过,从模糊不清的碑文字迹里,依然可以辨出兴国寺自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就已经存在,那时叫庵。到了宋代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太宗赵光义才御封为“太平兴国寺”,并立此碑永久铭记。
五代十国时期,浚县战事不断,哀鸿遍野,太平兴国寺的香火时好时坏,时淡时旺。到了天成、乾祐、广顺年间,才逐步得到恢复。
太平兴国寺是全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寺庙,北宋皇帝赵光义与太平兴国寺有着不解之缘。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年赵光义孤身一人闯幽州,身负重伤。当他快马撤退到黄河岸边时,寻问了半天都没有看到船的影子。眼看着身后的敌兵已经追杀过来,他感到很绝望。已经没有了退路,怎么办?他不免仰天长叹:“吾命休矣!”
就在他命悬一线之际,太平兴国寺的僧人不顾生命安危,及时将他救回寺内,才躲过了这一劫。僧人们对他体贴入微,精心照料,每天都会上药医伤。就这样,赵光义的伤势渐渐痊愈。随后,僧人们历尽周折,找来一位渔民,在一天夜晚,送赵光义渡河。可船行至河心时,由于水流湍急,一起一落之间,就被敌兵发现。
铺天盖地的箭矢射向小船,船夫不幸中箭。在他奄奄一息之时,依然不忘嘱咐自己的女儿,一定要把大宋元帅送到河对岸。女儿含泪点头,强忍丧父之痛,划动着小船驶向对岸,赵光义才有惊无险地脱离了虎口。
赵光义登基后,心里不忘救命恩人。当他得知大伾山寺院有寺无号时,立刻下诏,以自己的年号赐封该寺为太平兴国寺。于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立碑《敕赐太平兴国记》,以示纪念。太平兴国寺自此实出有名。
太平兴国寺的佛教文化
太平兴国寺的佛事活动是很有规律的,僧人和尼姑们每天早课、晚课约需四个小时。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寺院都会鸣华严钟108响,以示除去108种烦恼。
解放前,僧人和尼姑们除了平日的佛事、佛教节日纪念活动之外,遇上民间丧葬或周年纪念,也会受邀前去超度、诵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太平兴国寺连遭劫难,宗教活动被迫停止,直到1986年,寺院佛教活动场所才得以恢复开放。太平兴国寺也是河南省恢复开放最早的一座寺院。
如今,太平兴国寺的佛教文化活动已经步入良性轨道,佛教文化活动逐步正规。比如传承有序的佛教音乐,其乐谱考古价值极高,寺院若非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不具备组成乐团的条件的。在河南,除了开封相国寺、新密超化寺外,浚县太平兴国寺在演奏佛教音乐方面,历史也非常悠久。
佛教音乐主要用于佛事和道场活动,特别是解放后,当地政府十分关心寺院的发展,为抢救、挖掘寺院音乐做了大量工作。其乐团在郑州举行的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分别演出《六句赞》《风入松》等节目,获得一致好评。
吹打乐曾是僧人和尼姑们的专长和强项,其乐谱是工尺谱,唱名是上一五六反工车。高音称“尖”音,低音称“塌”音。僧人和尼姑刚刚遁入佛门时,首先学习的就是佛教音乐,即吹打乐器。
吹奏乐器有管、笙、笛,打击乐器有鼓、锣、镲、铃等。他们经常演奏的曲名分别是《锁南枝尾》《吾今悲叹》《小青羊》《柳汉烟》《小开门》《五声佛》《曹溪水》《三皈赞》《刀兵偈》《六句赞》《风入松》《姻缘咒》《骷髅真言》等。
解放前,太平兴国寺有文武之分,文僧主要念经、奏乐,武僧主要练武以及杂耍技艺。逢年过节,或遇民丧,他们主要是表演各类节目,时称“玩钹”。来到场地上表演称“场钹”,沿途边走边玩称“路钹”。如果“路钹”配上音乐演奏,就具有民间社火晚会的形式,同时也具有古代杂耍的特点。不过,这些都是典型的宗教艺术,独具一格。
比如“玩钹”,僧人们称“武功”,其招式,无论是蹚腿、出手,还是身段,都显示出少林的武术风格。乐手们身披袈裟,庄严肃穆,肃然吹奏,分两队鱼贯而行。其中,中间的表演者短衣僧服、长白袜、云鞋,极具汉风唐韵。
在“玩钹”技艺的表演过程中,武僧一招一式全凭鼓点,并且糅合了气功、魔术、武功等成分。节目内容主要有玩飞钹、玩飞刀、玩飞弹、耍盘子、玩水绳、玩火绳等。身段架势有时是苏秦背剑,有时是奎星举斗,有时是孤树盘根,有时是张飞骗马,有时是凤凰夺窝,有时是狮子摇摆,有时是黑狗窜裆,有时是怀中捧月等。
有时是白天演出,有时是夜晚演出,但他们都要在佛教乐队的演奏中才能正常进行。演出之前,先报上一段禅语。这些禅语大多都是旧诗,或者五言,或者七言。比如玩钹时会念:“小小烧叉一块铜,能工巧匠来完成。今日流落我的手,玩个四面不透风。”玩飞弹时会念:“小小飞弹是绣球,飞到天空游一游。佛祖面前行个礼,变成宝珠上我头。”
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自古以来一直掌握在寺院里,从不外传。后来,僧人和尼姑们的这门技艺渐渐走出寺院,扩大了传播范围。除浚县古城外,又延伸到了滑县、内黄、汤阴、淇县、卫辉、延津、封丘、长垣等周边县市,“玩钹”的技艺,随着僧人和尼姑的活动区域逐步扩大,就这样得到了传承。
可惜的是,解放初期,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这些僧人和尼姑都加入到了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时间一长,自然就放弃了基本功的训练和社会表演。这些杂耍技艺从此再没有什么人过问,渐渐地就断代了,直到今天。
弥足珍贵的摩崖石刻
唐代德宗李适建中元年,由于战事频仍,百姓渴望和平安宁的心情十分迫切。德宗下诏遣谏议大夫、河北黜陟使洪经纶分巡天下。洪经纶先是前往魏博、成德、幽州等地,推行两税法,按察藩镇各州。
他到魏博前,外面就有一些风声,说魏博强藩田悦近期招贤纳士,外视恭顺,内藏其奸,有不安之心。洪经纶经过一番调查,发现田悦拥兵七万,割据一方,立刻奏请皇帝罢其官职,并遣散士兵。
德宗李适继位不久,恐引起兵变,就未批准洪经纶上书。相反,他对田悦实施了绥靖安抚之策。洪经纶因其不畏权贵,也招来一些非议。事实证明,朝廷的绥靖安抚之策仅仅维持了不足一年,田悦就发动了兵变。
朝廷宣洪经纶为宣歙观察使,即刻赴任。途径浚县大伾山时,他上山拜谒了石刻大佛,并在寺院后面的摩崖石壁上题刻国泰民安之愿:“登于大伾,禹所经过。顶凸坤仪,根压洪河。天生忠良,济物弘多。山灵河神,俾环海戢戈。唐建中元年四月二十六日,敕魏博成德幽州等道。黜陟使谏议大夫。”是为《大伾山铭》。
这是大伾山上保存最完好的石刻铭文,至今还完美无缺地保留着。这篇石刻铭文字里行间表达出洪经纶的匹夫之责。他祈愿四海战火无从再起,百姓免遭涂炭之灾。
大伾山古建筑群
大伾山不仅自然景观优美,生态良好,而且文物古迹荟萃。自唐宋以来,历代寺庙亭阁,星罗棋布,遍地开花。如今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群尚有9处,王阳明、王铎等历代名人摩崖题刻460余处,古柏约426株。
大伾山的山门位于西麓,也就是伾浮路东端。山门石坊为仿汉阙式,面阔16米,高9米。山门座由东向西,对称分布,两端亦是仿汉阙式。两层单檐平顶,中间以敞廊顶相连。坊额悬挂书法家罗工柳书“伾山仙境”。山门前为三级月台,月台南北均有马道。
拾级而上,恩荣坊就坐落于主山道上。恩荣坊原址是卫贤集大街,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工部主事孟楠监工修建。它矗立在原址,如今已有四百多年了,1998年才从浚县卫贤镇迁移至此,系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恩荣坊是一座极为精致的“四柱三间五楼”式石质结构牌坊,中间一楼的正脊上,又起一坊。可惜的是,文革中已毁掉。重坊相叠,造型奇特。牌坊的四个柱上,有五个楼,均为歇山顶。中间一楼,檐下雕刻一块竖匾,上刻“恩荣坊”二字。竖匾以下共有七道坊,第一道上雕刻“二龙戏珠”;第二道上雕刻“龙章宠锡”;第三道上雕刻“八仙庆寿”;第四道上雕刻“敕封承德郎南京工部主事孟含霓”;第五道上道雕刻“竹林七贤”图;第六道上雕刻“赐进士第承德郎工部主事孟楠”,并刻有题记;最后一道坊上雕刻一幅画,画面共16人,人物分别有骑士、仪仗、随从等,空中有仙人护佑。前有一扇城门,门内有一人探头张望。人物、树木、花草均为立体透雕,形象逼真。
桥上桥位于明代恩荣坊上方不远处,也就是大伾山南山腰,1985年重新修葺。此桥为拱形桥,上下两层是圆形涵洞,如同两桥叠压。桥两侧为修水池,碧波荡漾,清澈见底。
顺着登山台阶,古柏夹道的深处,天齐庙远远地就映入了眼帘。天齐庙始建于宋代,又名东岳庙,同样坐落于大伾山南山腰。庙坐北朝南,是为祭祀东岳大帝黄飞虎而建,壮美清幽。据考,庙内现存金明昌五年(1194年)以及元至顺四年(1333年)两块重修天齐庙碑,硬山顶,山门三间,平均高于广场1.2米,内塑黄明、周纪、吴谦、龙环四将军像。
庙东西两廊各五间,也是硬山顶,灰板瓦,内塑十殿阎罗帝君。正殿三间,黄飞虎塑像端坐其中。殿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门前二龙戏珠,飞云石柱,雕工精细,线条流畅,给人呼之欲出的感觉。此系宋代雕刻作品,均建于二级平台上,每一级高1.5米,艺术价值极高。
碧霞宫
碧霞宫即碧霞元君行宫,又名圣母庙,俗称奶奶庙。它位于浮丘山南端峰顶,坐北朝南。庙内前后三进院落。殿宇楼阁八十七间,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
碧霞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时任浚县知县蒋虹泉主持兴建,前后历时21年落成。明清年间多次重修扩建,渐具现今规模,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霞宫以南北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三个院落、八十七间殿宇楼阁。中轴线上有戏楼、万物资始坊、硬山顶山门、四阿顶二门,卷棚歇山与悬山顶组合的正殿是碧霞宫主体建筑。大殿建于2米多高的月台上,两边各有垂带式十蹬踏步,供上下月台。正中石雕盘龙御路,上雕“二龙戏珠”。
大殿为卷棚歇山顶拜殿和悬山顶后殿组合式建筑,顶覆绿琉璃瓦,飞檐挑角。面阔5间,进深7间,前为拜殿,檐向外伸出1.5米有余,有斗拱。后为正殿。
拜殿前面,也就是左右两侧,两扇窗户透雕松枝仙鹤、葡萄及八仙器物图案。东窗雕“灵镇东岱”,西窗雕“光映西池”行书大字,前垂陇上彩绘“二十四孝图”,精雕龙凤图案。内外雕梁画栋,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绘画、图案三十余种。
大殿两山外墙绘有“八仙图案”“十二美女侍乐图”,后殿正脊当中装有一个“铜宝瓶”,高2.5米,围3米,人称“风磨铜宝葫芦”。后殿内并排三座砖雕莲台,中间为“碧霞元君”,系碧霞宫主持,左右两尊分别为佩霞元君和紫霞元君。
寝宫楼为碧霞元君寝楼,位于一平台上。台高1.8米,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明清两代、民国时期多有修葺,1987年落架大修。面阔5间,进深3间,为三重檐歇山顶建筑。顶覆绿色琉璃瓦,飞檐挑角,上饰仙人、飞鱼、海马等。楼分两层,上下均有走廊环绕。廊下为木圆柱支撑,故又称“转角楼”。楼下内壁上绘有元君灵应图,墨线勾勒,单色平涂。楼上暖阁内有木雕碧霞元君睡像一躯,俗称“睡奶奶”。西壁上绘元君出巡图,彩云涌动,仪仗先导,凤凰翻飞。东壁上绘元君回銮殿,祥瑞笼罩,一派太平景象。
登楼东望大伾山,仙境飘渺;西瞰卫水,玉带逶迤。前院左右有四帅殿、钟鼓二楼及半池。中院左右置有十殿,如阎君殿、子孙殿、眼光殿等。后院左右有乐女殿、哑女殿及东西陪楼。
碧霞宫是为女神碧霞元君建造的宫殿。这座占地约11160平方米的古代建筑群落,是集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和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古代建筑群落。数百年来,它成了吉祥、慈爱、圣洁的象征。
纵观天下,庙宇无数,而谓之“宫”者,并不多见,碧霞宫历史悠久,是特殊一例。它是“碧霞元君行宫”的简称,当地人称它为“老奶大殿”。每年的农历正月、五月、八月传统庙会期间,四面八方的香客及游人就会慕名而来。前来进香朝拜的人络绎不绝,日夜不止。
碧霞元君是我国北方,尤其是中原广大地区普遍信奉的一位女神,全名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元君”是道教中对女仙的尊称,但从民间的角度看,对碧霞元君的信仰显然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源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中的女神崇拜。
据《黄帝玄女战法》一文介绍,华夏始祖黄帝在降服蚩尤的征战过程中,曾借助女神玄女的力量。从中不难看出,人们对女神的信仰源远流长。民间也有不同的说法,认为碧霞元君原是黄帝部下的一个玉女,后来得道成仙。另一种说法是,碧霞元君就是汉朝时的大善人石守道的女儿。石守道的这个女儿,从小就是个神童,后经高人指点成仙,即为“碧霞元君”。三是说碧霞元君原为东岳大帝的女儿,其父后来让她下凡,降落民间,为民造福。当然,这些说法不尽相同,差异很大,但归结起来看,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碧霞元君是主宰生育的女神,也就是说她的超能之所在,就是“滋生万物”的力量体现。
刻于明嘉靖四十一年的《重修碧霞元君行宫记》碑文记载,碧霞宫的创建和古庙会的诞生,都与时任知县蒋虹泉有关。
浮丘山上,当年有座二郎庙,由于年久失修,主体已经坍塌,人们自发地在此庙原址上重建了一座小庙,称碧霞庙。
明嘉靖十九年,蒋虹泉走马上任浚县知县。
蒋知县在浚县为官期间,儿子蒋思孝在家病了三年。知县大人一有空,就在家尽心尽力照顾儿子。一天,有人提醒蒋知县,说碧霞元君灵验得很,劝他到浮丘山碧霞庙试试看。蒋知县半信半疑,不过还是打算试试看。
当时碧霞庙面积很小,房屋破破烂烂,乍一看,还以为是走错了地方。蒋知县稳住神之后,仔细一审视,才知道自己来到了庙里。为了给儿子治病,让儿子尽快痊愈,蒋知县在这座破旧的小庙前许愿:“如果我儿的病能治好,我就会为你建行宫,塑金身!”说起来,这事也凑巧,蒋知县许愿不到十天,儿子蒋思孝的病情果然有了好转,并且能够下床走动。蒋知县兴奋之余,不忘诺言,开始筹划给碧霞元君建行宫。
知县大人号召全县上下,大兴土木,历时21年,碧霞宫才得以竣工。明嘉靖四十一年,一座高大的庙宇终于矗立在了浮丘山之巅。
其实,这位蒋知县是另有所求:明里是给碧霞元君建行宫,暗里是讨嘉靖皇帝的喜欢。
当时道教的传播势头正猛,嘉靖皇帝对道教信奉的程度已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嘉靖二十年,皇帝甚至搬出了皇宫,长期入住长春观。不仅如此,嘉靖帝还专门做了五顶道家的香叶冠,命严嵩等五位大臣天天戴着,不许随意摘掉。
蒋虹泉身为官员,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大兴土木,修建碧霞宫,就是为了投嘉靖皇帝所好,以示自己在浚县黎阳城的辉煌政绩。果然,蒋虹泉官运亨通,很快就得到提拔,由知县提升为河南布政使,不久又走马上任云南都御史。正如碑文所述:“工讫,蒋方为河南布政使,已而升云南都御史。”
古城墙
城西卫河岸边,一段古城墙特别引人注目。这段古城墙始建于明代初期,历经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尽管已是断壁残垣,但它依然挺立在今天的阳光下,呼吸着新时代的气息,也见证了黎阳古城的沧桑巨变。
沿卫河黎阳古城墙基部砌青石,青石高4米;上部砌砖,砖墙厚1.3米;内施以夯土,白灰灌浆,坚固异常。城墙南北两侧有劵形顶城门两个,北部的为水驿门,南部的为允淑门。
允淑门高近5米,宽约5.5米。门的左侧墙壁上,隐约可以看见“崇祯十四年修允淑门”石碑一块。位于姑山南侧的古城墙遗迹已经坍塌,青石和砖也早已不见。
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的这段黎阳古城墙,六百多年来,曾经遭受到多次严重破坏,期间又多次重修扩建,日趋完整。特别是解放以后,维护得当,幸存至今。
文治阁
位于黎阳县城中心的文治阁,始建于明初,是古城墙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黎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自古以来,当地人习惯称它为“钟鼓楼”。
文治阁是一座单体双层的高阁建筑,通高约20米,由台基和阁两部分组成。台基的平面为方形,每一面宽约12米。四面中部开四道拱形券孔,东西南北,相对通行。阁的东北角有供人登阁观赏的曲径小道。台基平面上还建有一个两层的四角重檐、攒尖顶方阁,下层四面开门,平台四周回廊围绕。
文治阁的拱形券孔上方,是清代书法家赵素庐和张哲留下的笔迹。东边的“丹流东壁”和西边的“碧泻西山”为赵素庐所书;南边的“清环黎水”和北边的“黛护伾岚”为张哲所书。每年正月古庙会,人头攒动的社火演出时,都会从文治阁前经过,这里也就成了观赏社火演出的最佳场地之一。
毋庸置疑,文治阁是古城黎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是大运河沿岸重要历史文化遗存,极有研究价值。同样,对于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和非遗探索,也有着重大的文旅价值。
云溪桥
云溪桥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段——也就是卫河上游——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桥梁。它作为大运河完整的历史实物,为研究大运河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2013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溪桥长60米,高10米,宽12米。桥面拱起,两边有石柱栏杆,四角原有青石华表,蔚为壮观。桥下五孔券顶,古朴坚实,桥基造型就像起航的帆船一样,由南向北,船头就像射出去的箭镞一样,乘风破浪。
云溪桥位于古城黎阳西门,所以当地人称“西大桥”。大运河从桥下流过,哗哗的水流声日夜响个不停,令人遐思万千。这一段是卫河上游,两岸杨柳依依,微风吹送。长长的柳枝轻拂河面,宛若少女低头羞涩的可爱模样。
一圈圈涟漪不断向外扩展着,伸延着。古桥的倒影像一个猛子扎入清澈的水中,久久不愿意上岸。紫燕一会儿从桥上飞过,一会儿又穿过桥下,呢喃声声。
云溪桥头的声声燕语自古就是黎阳的八大景致之一。该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木石结构,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从此,人们靠木船摆渡出入县城,时间长达十一年之久,进出很不方便。直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县魏廉川亲自主持重修该桥。
修桥之前,魏知县去信征求兵部尚书王越(黎阳籍)的意见,王越回信道:“大大的,小小的。”于是,魏知县就按照王越的意见重修。等修建工作完毕后,魏知县才感觉到领会错了尚书的意思。
比如桥下五个眼很大,桥面却不很宽,看到这儿,他不由地感叹道:“若是将桥面修得大大的,桥洞弄得小小的,既方便百姓出入县城,又能让过往的商船倒船搬货,百姓挣个搬运钱。谁知弄反了,桥洞修得那么大,商船来来往往,出入自由方便,谁还会在这里歇息啊!当地人没有福气啊!”
黎阳仓
黎阳仓遗址位于大伾山北麓,东临黄河故道。东北方向距黎阳古城遗址1公里左右,西距运河、卫河1.5公里左右。因当地人称此处为“囤上”,故而又称“东关囤上遗址”。
该遗址处于山麓之中,远远观望,总体呈南高北低地形。北部较为平坦,南部自西向东,呈阶梯形。坍塌之处,有大量砖瓦残块叠压。断崖地表发现绳纹瓦、方格纹瓦、绳纹陶片,或带菱形花纹薄砖,或带“官”字印记的布纹板瓦,或带装饰图案的简瓦碎块等。
黎阳仓乃隋代北部重要粮仓,开皇三年(583年)置,其功能是通过黄河和大运河漕运关东三省及河北粮储,以供京师长安,即使唐宋两代也从未间断过,一直沿用。到了政和年间,黄河改道,黎阳仓的战略功能渐失,遂无人看管,时间一久,便成了一堆荒冢,长满野草。
《隋书·食货志》载:“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陕、虢、熊、伊、洛、郑、怀、邵、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又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
《隋书·地理志》载:“卫县有朝阳山、同山……黎阳县有仓,有关官,有大伾山、枉人山。”
《括地志》载:“黎阳西南有故仓城,相传袁绍聚粟之所,亦隋开皇中置仓处也。”
《资治通鉴·后晋纪五》:开运二年(945年)春正月,张从恩等议曰:“以相州粮少,不若引军就黎阳仓,南依大河以拒之,可以万全。”
《通鉴纲目》载:“隋文帝开皇三年,诏沿河置仓,运粟以给长安。”
《通鉴纲目质实》载:“黎阳仓在大名府浚县东二里,大伾山北麓,乃隋文帝所置。”
另载:“唐宋皆仍其制,漕河北粮储以饷京师,自政和后,河易故道始废。”
《太平寰宇记》载:“仓城……在黎阳县西南隅,袁绍聚粟之所,亦即隋开皇中置仓处也。”
宋代张舜民《画墁录》描述:“予尝登大伾,仓窖犹存,各容数十万,遍冒一山之上。”
元代王恽《游东山记》:“遥径北麓,穿苍(仓)城,按观隋唐廪制。”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再次征战高丽,命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仓督运粮草。杨玄感与武郎将王仲伯、汲都赞治赵怀义私下商议,决定起兵反隋。
这一年六月,杨玄感悄悄潜入黎阳城,大索男夫,取帆布为盔甲,选少壮运夫八千多人,杀三牲盟誓。随后,以讨东莱叛军为名,令各州县之兵汇集黎阳仓。
杨玄感请李密为其谋划三策,但听了李密之计后,他又认为不妥。杨玄感焚尽停泊在黎阳的龙舟,自为先锋,率兵直扑东都洛阳,不料刚出黎阳城没有多远,就被彻底剿灭。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派徐世绩领兵五千,自原武渡过黄河,与前来投靠的元宝藏、李文相等部会和后,共同袭破黎阳仓,并开仓赈济灾民。于是,大家纷纷踊跃参加义军,“旬日得胜三十万”。
瓦岗军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趁士气旺盛之际,又攻下黎阳仓,声威大震,中原一带的义军和地方官吏纷纷投降归附。
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在扬州杀了隋炀帝后,挥师北上,想攻下瓦岗军控制的黎阳仓,解决军粮问题。为保住黎阳仓,李密巧施妙计,与守仓的徐世绩形成犄角之势,相互呼应,相互掩护,彻底击败宇文化及。
黎阳仓是隋代永济渠沿岸规模最大的官仓,与东都洛阳附近的洛口仓齐名,更是隋代运河漕运的历史见证和辉煌过往。
田万里,1963年出生,河南鹤壁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198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其中中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诗歌、报告文学、文学评论散见于《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作家》《诗刊》等数十家报刊,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