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人民文学》2021年第7期|赵宏兴:春天的行走(节选)

2023-03-23抒情散文赵宏兴
今年春天,我数次走进长丰。可以说,今年我的春天是满满的长丰印记——草莓跃动、鲜艳和蓬勃的春天。

在长丰,马路边、街头迎面都是草莓的卡通形象。这红红的心形果子,像一只……

今年春天,我数次走进长丰。可以说,今年我的春天是满满的长丰印记——草莓跃动、鲜艳和蓬勃的春天。

在长丰,马路边、街头迎面都是草莓的卡通形象。这红红的心形果子,像一只儿童的帽子,帽子下是一张儿童甜蜜的笑脸,仿佛安徒生童话里的人物,它们迎面扑来时,你心里顿时生出许多温馨和美好。草莓县长、草莓队长、草莓皇后、草莓博士、草莓达人……这些都是人的称谓,这里的人们以能拥有草莓的名字而骄傲。

草莓是一个支点,撬动了长丰的土地;草莓是一扇大门,打开了长丰走向世界的坦途;草莓是一个吉祥物,使人们脱离贫穷,拥有了幸福的生活。

去长丰不能不去草莓小镇,这里没有高大的楼房,没有悠长的小巷。在一条宽阔马路两旁,是一排排白色的透明建筑,走进去,就是草莓的海洋。这里是童话的世界,白色城堡、皇家马车、各种卡通形象,孩子们玩耍雀跃。这里是怀旧的世界,广场上有一列原型的绿皮火车,人们把它命名为“红颜号”,这是一种草莓的名字,以怀念当年长丰莓农们乘着绿皮火车南下北上的艰辛岁月,也是感恩绿皮火车对长丰草莓经济发展的贡献。这里是美食的世界,来休闲的游人可以下到地里去亲手采摘草莓,每到周末,游人便络绎不绝。在这里草莓还被制作成干果、饮料等,未来还可以制成草莓果酒。在这里,驻有北京、上海、广州、山西等地的采购商,莓农们把一筐筐草莓送过来,通过分检,再用冷链车发往全国各地。

在草莓小镇最抢眼的是蝶恋花园,园门上,缀着一串红色的草莓和绿色的叶子,浪漫清新。园主的名字叫蒋秀芝,但她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叫“草莓皇后”。草莓皇后不是她自我炒作出来的,而是浸透着蒋秀芝一路奋斗的汗水。

蒋秀芝年近五十,个子不高,一头黄黄的卷发,干练精神,说话慢声细语。

早年蒋秀芝高考落榜了,生活的轨迹和乡下普通女孩子一样,嫁为人妻,从事劳动。蒋秀芝的公公是一个种草莓的人。对花朵的喜欢是女孩子的天性,在严寒的冬季里,百花凋零,但塑料大棚里的草莓花朵正在绽放,特别是一颗颗红红的草莓,挂在碧绿的叶子下,充满了诗意。蒋秀芝蹲在大棚里常常一看就是半天。分家后,面对千疮百孔的小家庭,蒋秀芝对公公说要学种草莓。这个愿望她想了好久,她不仅喜欢草莓的诗意,还想到这是乡下唯一的经济作物,能给自己的小家庭带来经济收入,改善家庭生活。

蒋秀芝认准的事,就不会退却。秋天里,要在垄子上栽草莓苗,经过水浸泡的垄子泥土松软,公公婆婆都是赤着脚下到地里干活,蒋秀芝却穿着胶鞋,胶鞋一踩一提带出一大片泥,起好的垄子也易损坏。公公看着这个娇气的媳妇,叹口气说,穿胶鞋不行,要赤脚。蒋秀芝低下头不好意思地说,赤脚我走不好路。公公语重心长地说,你种不下来,这活儿比种地还累人。蒋秀芝抬起头坚定地说,我不怕累。

蒋秀芝一点点地学,和别人一样干。多少个夜晚,她梦见自己的大棚里遍地都是红通通的草莓,她笑着醒来,首先感到大棚的温度下降了,又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来,给大棚加温。

终于,蒋秀芝看到第一颗草莓挂在一片绿叶下,像和她捉迷藏一样。她兴奋地一把抓住它,放在手心里看啊,怎么也看不够,觉得这红红的颜色就是自己孩子红扑扑的小脸。

到了三月,草莓上市了。每天天不亮,蒋秀芝就把草莓采好,装在两个大竹篮里,迎着寒风出门,匆匆赶往火车站,乘上绿皮火车赶往合肥。一整天,她和莓农们或守在菜市场,或吆喝在街头,直到傍晚,草莓卖完了,再乘绿皮火车回家。

在蒋秀芝的辛勤劳作下,家里的生活得到一步步改善。她对草莓也怀有深厚的感情,一种就种了二十多个年头,从早先的几亩,不断发展,到现在种植了一百多亩。蒋秀芝种植草莓,不是守着传统不变,而是不断钻研种植技术,引进新品种。第一代莓农是一层膜覆盖,她首创了三层膜覆盖,解决了草莓在不同生长期的温度问题。

蒋秀芝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她自己先富了,就想带动村民共同富裕。二〇〇七年她组建了草莓专业合作社,吸收二百二十户农民一起干,她负责无偿传授技术,帮助联系超市销售,为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

蒋秀芝种草莓坚持用农家肥,不用氮肥,她种出的草莓又甜又香。但她觉得“好酒也怕巷子深”,她带着自己的草莓不断参加各种交易会、评比会,只要听说哪里举办草莓活动,不远万里也要赶过去,她对自己的草莓充满了信心。二〇〇四年长丰国际草莓节,专家通过看、测、形、硬、尝等多种环节评比,一致认为蒋秀芝的草莓品质最好,评为“草莓皇后”。那些天,蒋秀芝高兴得喜笑颜开,她用六百元奖金买了各种糖果,见人就散。从此,她便有了“草莓皇后”的称号。

这些年来,蒋秀芝的草莓获得了众多荣誉,蒋秀芝“草莓皇后”也名扬在外。说起这些,蒋秀芝感慨地说,她这辈子除了种草莓,其他事也做不了。我问,同样的品种,为什么你的草莓就好吃?蒋秀芝说,我种草莓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是用心种的,不是作为商品种的。

哦,这就是蒋秀芝种草莓的诀窍。她的园子叫“蝶恋花生态园”。从这个园子的名字,我几乎就读懂了她的内心世界,理解了她对草莓的执着追求。现在,她的草莓还出口到国外。就在不久前的一次全国果品交易会上,她的“红颜”草莓被评为最畅销产品。

种草莓是一项辛苦的劳动,大棚低矮,干活站不起身,弯腰时间长了,腰疼,蹲着时间长了,腿疼。草莓很骄嫩,特别是在挂果时,人要住在大棚里,控制大棚的温度湿度,不停地烧炉子加温。年轻人吃不下这个苦,一般都去城里打工,但坐在我面前的田峰,却偏要种草莓,而且种成了长丰唯一的草莓“全国劳模”。

一九七九年,田峰出生在长丰县水湖镇费岗村。田峰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他上面有四个姐姐,可谓是父亲的“掌上明珠”。一九九九年,田峰在长丰技校毕业后,去广东闯荡,由于他工作勤奋,很快被提到工厂的管理层。每次从广州回来,他都感叹老家太贫穷了,年年一个模样,而广州那边却是一年一个新变化。

在广州干了多年,田峰手头有了积蓄,他决定在广州买房子安家落户,那里处处充满着现代化的激情和色彩,做个广州人,现在就要成为现实。田峰和妻子心里充满了兴奋,他们一起讨论房子的位置、房子的大小,他们为青春的梦想画好了美丽蓝图。

父母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姐姐们也来电话劝他。是回去还是留下,面对如此轮番轰炸,田峰也有些犹豫,但他觉得如果回到乡村,首先妻子这一关可能过不去。经过反复考虑,有一天他鼓起勇气问妻子,怎么办?妻子说,我也不图你有多少钱,只要我们过得幸福就行了。

这句话让田峰感动不已,没想到妻子如此宽宏大度。

二〇一一年四月,田峰回到家乡。长丰有着种草莓的历史,父母也在家里种了几个大棚的草莓。田峰也想种,父母不同意,说,种草莓太辛苦了,你干不下来。合肥离家近,你去合肥打工。

田峰可不是这么想,他人虽然在长丰了,但脑子还在广州。他觉得乡亲们种出来的草莓,起早贪黑去城里卖,太辛苦了,还挣不到钱。如果让全国人民都来吃草莓,乡亲们才有赚头。于是他开始做长丰第一个草莓网。田峰做事有一种执着的精神,他开始研究编码、编辑栏目,每天忙到深夜。三个月后,长丰草莓网终于成功上线了,那一刻,他在电脑上看着页面,是如此兴奋。草莓网有企业简介、产品展示、供求信息、联系方式等。他在电脑上反复地看,把妻子叫来,妻子看了,觉得了不起,田峰是个干大事的人。把父母叫来看,父母不大懂网上的事情,田峰就给他们一遍遍地解释,父母觉得年轻人的脑子就是不一样。

这是长丰草莓的第一家网页,有了这个网页,长丰草莓就向世界打开了窗口。但这还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网民看了网上的草莓又大又红,简介里的长丰草莓可口香甜,都想买回来品尝,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把草莓递到他们的手中。田峰想到了快递,但他跑了三趟快递点,人家一听说是递草莓,把头都摇得像拨浪鼓,给他们草莓也不吃。第三趟,田峰决定找他们的负责人,负责人接待了他,对他说草莓小,而且容易碰坏,要是出现了问题,根据规定是要三倍赔偿的。要是再点了差评,那可不得了,所以谁也不敢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

田峰了解原因后,回来着手研究草莓的包装问题。草莓大都是莓农们挎着篮子,挑着担子在城里走街串巷地卖,还没有包装过卖,怎么包装谁也没有经验。但田峰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利用在广州工厂里接触到的产品包装经验,一遍遍地攻关,花费几万元到模具厂开包装模具,终于解决了草莓包装问题。他的第一份草莓是递给自己的朋友,朋友收到后,再拍照片过来,他看看收到情况,一切如常。长丰草莓从此打开了网上销售渠道,把传统的肩挑手提的卖草莓方式,改变成网上销售,使长丰草莓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

二〇一二年五月,田峰注册了合肥田峰草莓有限公司,之后成立门户型网站——长丰草莓网,发展草莓网络销售及休闲采摘。年底,他又转战淘宝,发展草莓电子商务,开创“网售长丰草莓”的先河,被称为“草莓达人”。

田峰的另一个理想是带领乡亲们致富,田峰帮扶六十四户贫困户建设扶贫产业园;培训四百八十三户贫困户;促成六个村的八十三户贫困户以入股的方式与田峰草莓园合作,每年固定分红,实现了让贫困户“跟着看、跟着干、共同富”的脱贫效果。

长丰的草莓还吸引了许多有识之士来此投资,他们带来了更多智慧,使长丰的土地充满了蓬勃生机,这里就有一位草莓博士尹淑萍。

尹淑萍女士是北京人,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之前在北京农科院做实验工作。二〇〇六年开始,尹淑萍博士先后在内蒙和云南创建了自己的产业公司。她先是受长丰县政府邀请,来长丰给莓农们进行培训,后来,她被这里种植草莓的热情感动,便决定来长丰创业。

…… ……

(本文为节选,完整作品请阅读《人民文学》2021年07期)

赵宏兴:《清明》执行副主编,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十月》《钟山》《山花》《北京文学》等刊,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选刊、年度精选集转载。出版有长篇小说《父亲和他的兄弟》《隐秘的岁月》、中短篇小说集《头顶三尺》《被捆绑的人》和诗集、散文集《刃的叙说》《身体周围的光》《岸边与案边》《窗间人独立》《黑夜中的美人》《梦境与叙事》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语、日语。主编多部文学作品集。曾获冰心散文奖、《芳草》文学奖、梁斌小说奖、安徽省政府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