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过火把
1.火把
山中清泉,箐边水田,小山村平静而和美。这个小山村原先本没有名字。
忽一日,山外来了一伙强人,打着火把,洗抹了这个小山村,又用火把点着了这个小山村。在冲天而上的火光里,一伙强人打着火把朝大火山方向去了,不知所终。
小山村很不服气,打着火把上山伐木、下河淘沙,打着火把挑土摏墙,打着火把撒瓦建房。要是放到现在,就会有现成说法,叫“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后,小山村有了自己的名字,就叫“火把”。
2.原来都是汉族
火把海拔很高,植被很好,除了房屋、耕地,都是森林。这里好像应该是俚濮居住的地方。
可是,在火把,吃饭不说阿篾作,喝酒不说嗻迫多,茶不说绿撇,钱不说镍皮。老桂说,他们不是俚濮,是显濮。
原来,他们都是汉族,祖籍很朦胧。根据口耳相传的结果,老祖宗隐隐约约来自遥远的江西吉安。吉安,就是那个历史上很容易中进士出御史的地方。
烤火的老人随口说出邹元标、王直这些人的名字,让我们大吃一惊。而这里确实有一些王姓人家。
3.龙王很生气
这里山高箐深林密,小箐里有水小河就不会干。这里的草和树木,与骡马牛羊和谐生长。
忽然一阵风来,说山外的骡子很管钱,马很管钱,猪鸡牛羊一样很管钱,于是,火把六畜兴旺。
兴旺的六畜经常到龙潭吃水,吃了水自然要撒尿,撒了尿还要屙屎。
这样一来,龙潭一带,牛屎就很多,牛屎上面还有马屎,马屎上面还有羊屎。龙王很是生气,水便渐渐小了。长此以往,很有干涸的危险。
于是,村里便有民谣流传。
火把龙树湾
牛屎一滩又一滩
龙王生气走
龙水逐渐干
4.菩萨的眼睛睁得很大
火把民谣引起村中长者的警觉,遂请菩萨来龙潭镇守。菩萨眼睛很大,睁得很圆,而且从不眨眼。
兴旺的六畜各自都有自己的主人。主人非常害怕被菩萨点了名去,就自觉加强了对自家牲畜的教育和整改,叫做管教也行。
如今,火把的六畜依然很兴旺,依然到点了就要到龙潭去,但是除了吃水,从不滥干。龙王很高兴,涌泉汩汩如初。
5.大姑娘长成小媳妇
山中清泉,箐边水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火把的青山绿水把火把的姑娘滋养得像村子后面高山上的青松,一发接着一发,茁壮成长。
长大了的姑娘注定了是要嫁人的,但是嫁人有两个要求,要推得动磨,要踩得动碓。火把姑娘长到推得动磨踩得动碓的时候就可以嫁人了。嫁了人,万事无忧的大姑娘就变成了柴米油盐小媳妇,万事都要操心。
有民谣记录火把小媳妇的辛苦:人到七八口,碓磨不离手。意思是到了八口之家,这家人就要有人不停地舂米磨面。
辛苦是辛苦,另一种景象却令人向往:火把一片月,户户碓磨声。这是生动活泼的火把生活场景。当然,这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
6.为富不仁的对联
火把在长长的历史河流里也曾经出现过两极分化——富有的很富有,穷的很穷。
原先,为了防贼抢,常常两户三户人家共用一道院子一道大门。有两户人家,当年算得上“门当户对”,合伙建了一院房子,大门和院坝都共用。也不知过了多少年,一户人家渐渐地很富有,可以送儿子进书塾读书,儿子读书识字,可以称相公了,这与江南一带的风俗倒是很相像。另一户人家不知道怎么搞法,越搞越穷。穷得实在无法,儿子只好放弃读书去放牛,儿子的儿子更穷,只有一大一小两匹毛驴可放。
春节贴对联,富裕的一家很吝啬,只贴了自家的半边春联,算是上联。
上联:老相公小相公老小都是相公。半个横批:相公。
贴好后,老相公看看光抹抹的同院子“贫困户”家那半边的门框,很是得意。
穷的一家觉得半边春联实在难看,无论如何要把剩下的半幅春联补齐,可是家里穷得剐狗,只剩下大小两匹毛驴。无奈之下,还是请来了村里倒识字不识字的一个老倌,说了意思,对照富户家的对联,结合自家两匹毛驴的实际,拶挣写了半幅春联贴上,勉强凑个下联。
下联:大毛驴小毛驴大小都是毛驴。半个横批:毛驴。
当然,这个“毛驴相公”的故事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7.火把山街
山街在山顶上,山很高,二千七百多米。
山有一个很热闹的名字:火把山。两保长为火把山差点到了要率众杀架的地步。县令大人在县衙里坐不住了,便坐了滑杆,亲临山顶,现场断案。
两保长各自陈述理由若干,全力以赴证明火把山自古以来就是自己一方的山林,别无二主,请青天县令大老爷明察然后明断。
县令听了头大,觉得两保长说的都有道理,又觉得两保长说的都没有道理,于是决定“天断”。见两保长犹豫,县令又进一步明示,不同意“天断”,就是心怀鬼胎,心里有鬼。
所谓“天断”,就是点火烧烟,火烟飘向哪一方,山就是哪一方的山。
两保长认为县令老爷实在是个老滑头,复又认为老天素来公道,不会亏待自己,斟酌半天,同意,于是点火。
偏偏那天没有风,零级火烟直冲天,黑杠杠的烟子沿着山脊冲天而上。
县令于是代天决断,以山顶为界,各领半只山林。同时指示两保长,每年在山顶分界处现场“办公”两次,以解决山林、土地、水源、牲畜、婚姻等等引发的种种纠纷问题,不得有误。时间是农历七月初十和腊月二十四。
次年七月初十,山顶中界线已经踩出一条小路,小路两边,两保长端坐在高背靠椅上,随从分列左右,交涉、签字、画押。半年积案,一天断完。
两保长在各自的地盘上处理公务,不越雷池半步,景象颇为壮观。从此以后,那地方摆摊的有了,唱戏的有了,竟一年比一年热闹。
久而久之,形成山街。赶山街这一天,公家断案,商家买卖,姑娘伙子谈恋爱,互不相扰又互相依存。
再过若干年,火把山街已然闻名遐迩了。
8.火把山街的爱情
股长很郁闷,调到县里的干部名单上还是没有自己的名字,于是便放浪形骸,沉迷在武侠小说里不能自拔。
腊月二十四这一天,股长现身火把山街。山街很热闹,各色人等云集,喧嚣之声不绝于耳。空气里,开始传递羊汤锅的肉香;稍远处,戏台上的乐器已经演奏。有个姑娘像一头惊慌失措的小母牛,被一群伙子撵得到处乱窜。
姑娘实在无处可躲,便躲到股长身后。
伙子们一阵风冲到股长面前,只见股长长发披肩,脖子上一圈长长的亮亮的铁链,左手一碗羊肉,右手一瓶啤酒,胯大喇咋地坐在草皮上,吃酒吃肉,旁若无人,一派大侠风度。
股长对姑娘说,你不要躲在我后面。股长的嘴巴朗声吐出这句话,继续吃肉吃酒,面无表情,依然大侠风度。
姑娘既沉默不语,也纹丝不动,似乎还很倔犟:我就是要躲在你后面。
股长又说,你最好来我前面。
惊惧不已的姑娘便以非常细碎的步子移身股长之前,蹲下来后的姿态差不多可以用“依偎”来形容。
伙子们在状如武松的股长面前,始终不敢轻举妄动。
姑娘三番五次三番五次地向股长表示谢意,态度十分诚恳。
姑娘对股长的第九次谢意是在床上完成的。从此以后,在山街爱情的滋润下,股长与姑娘的爱情就像紫茎泽兰一样蓬勃发展。
后来,在姑娘的改造下,股长的头发越来越正常,言谈举止也越来越正常,基本上可以算一个正常的人了,最重要的是造人工程也进行得十分正常。
再后来,股长在一个很管火的部门担任很管火的领导,还曾经和妻子一起率领儿女们到火把山街见证了他们当年的爱情。
最后,实际上没有最后,平淡的爱情陪伴他们终老一生。
9.火把四绝
有户人家,住在大路边。这里离宜就街场已经不是很远了。
因为挨街,又在大路边,常有马帮驴队从这家大门口路过。一条线过去的是马帮,一大片过去的是驴队。赶骡赶马一条线,赶毛驴子一大片,耳濡目染,这点常识,连这家不到十岁的小姑娘都知道了。
奶奶领着小姑娘在自家大门口玩,看来来往往的赶街人,非常开心。有马帮驴队过来,小姑娘就问奶奶,驮的什么呀?
奶奶瞧一眼,说火把鸡枞。
火把鸡枞给好吃呀?
好吃。
买点煮吃,果然好吃。
吃了还要,奶奶就说,把你嫁到火把去,那里天天吃火把鸡枞。
小姑娘就响亮地回答:好!
又有马帮驴队过来,小姑娘就问奶奶,驮的什么呀?
奶奶说,火把梨。
火把梨给好吃呀?
好吃。
买点来吃,果然好吃。
吃了还要,奶奶就说,把你嫁到火把去,那里满山都是火把梨。
小姑娘就无比响亮地回答:好!
小姑娘长大了,果然嫁到火把去了。姑娘嫁到火把就当了领导——妇女主任。妇女主任率领火把的妇女同志们挖沟打坝,坡地改梯,受到上级表彰。姑娘受到的另一项更光荣的表彰是当了很长一段时间母亲以后的事。称号:英雄母亲。英雄母亲生了一水的姑娘,个个水灵灵的,热热闹闹一大家。让人奇怪的是,那一段时期,其他母亲多半也是生姑娘,也是水灵灵的。那个时候,火把姑娘成一时之盛,于是,成就了火把四绝:
火把鸡枞火把梨(这里的方言,梨读莲,不读离,和下一句的“田”还挺顺嘴)
火把姑娘火把田
火把姑娘带着开垦田地的大寨精神出嫁了,像出窝的飞鸟一样嫁到各地。火把姑娘嫁到哪里,那里的火把鸡枞就出得特别好,那里的火把梨就结得特别多。
10.火把的桃子
火把有一户人家,单家独院,在半山腰上,门前一排桃树,桃子不仅结得相当好,而且结得相当好吃。山外一帮人,不知是来下乡还是做别的什么事情,见了,非常兴奋,叽叽喳喳夸个不停。在家的老奶奶见自家的桃树受到表扬,非常高兴,邀请他们随便摘吃。
受到老奶奶的盛情邀请,这帮山外来客便也不客气,过来摘桃子吃。
桃子太好吃了,每个人都吃了很多很多桃子,很过意不去,执意要给老奶奶一点钱。
老奶奶执意不要。
一方一定要给,一方坚决不要,钱就在两双手之间玩起了迎面接力。
最后,老奶奶急了,说钱什么钱,不消,不消,这些桃子都是喂猪呢!老奶奶毫无恶意的“恶语”不禁让这帮山外来客哑然失笑。
这个故事经过不少于二十张嘴巴的加工,在空气中转了一圈,又回到老奶奶的耳朵里。老奶奶很不好意思,说我当时没有把他们当猪看的意思嘛。
听老奶奶后来说的这句话,好像现在已经把他们当猪看了。
11.火把变成伙把
宜就公社火把大队成立了,这是火把大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大队干部豪气冲天,刻了公章回来,见“火把”刻成“伙把”,酒就醒了。酒醒了就说,也好,人家打火把,是一把一把地打,我们的伙把打火把是一伙一伙地打,他们怎么跟我们比嚄。
这样,“火把”就变成“伙把”啦,一直沿用到今天。
12.伙把故事还将继续
这些故事都是到伙把采风听来的,当然有我若干的想象。宜就的领导邀请我们去收集宜就民间故事,我选择了伙把,在伙把村委会的火盆边,在巷口中,在田坝里,在山梁上,人们七嘴八舌,我不能一一记住他们的姓名了,有一个人以非常鲜明的形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大家都叫他老桂,桂花的桂。老桂质朴的语言里有思想的火花,敢行动。他家的人均收入已经接近普通公务员的水平了。他说,他要随着村镇的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他家的种养结构,尾着市场走,朝更赚钱的方向去。
有老桂和老桂一样的伙把人,鲜活的伙把故事还将在伙把继续演绎。
﹡原载2014年12月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永仁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