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远去的吆喝声
近日,偶然听到一段相声,里面学唱的吆喝声“冰糖葫芦……”“磨剪子嘞……戗菜刀……”腔音纯正、声调悠扬,一下子把我拉回到童年的乡村记忆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资匮乏,农村没有大型超市,没有娱乐场所,对孩子们来说,最有趣的事儿当属围观走街串巷的手工艺人了。手工艺人除了掌握精巧技艺外,还要学会独特的“吆喝”。吆喝声根据行业不同,各有特点,有的是靠敲击特制工具发声,有的是用嗓子喊出旋律优美的吆喝。
各种吆喝声交织在生活里,互不相扰。即使是很像的两种吆喝声同时响起,人们也能区分出各自是做什么的。比如,敲木梆“梆、梆”两声,是卖豆腐的来了;敲木梆“梆、梆、梆”三声,那是卖肉的来了;听到拨浪鼓响,就知道是收破烂的来了;一声铜锣响,那是炸麻烫的来了……吆喝声成为那个时代独有的音符。
每一种吆喝声,都代表着一个传统行业,每一个传统行业都有着各自的传承。父亲是冀南平原普普通通的农民,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扎柳匠。相传扎柳行的祖师爷是汉朝时期的大富户,叫范丹,因乐于仗义疏财,救济穷人,家产被逐渐散尽,自己只好以刨扫帚、修笸箩度日,由此便开创了“扎柳行”。
父亲刨的笤帚很受认可,既卖给周边村子的老乡,也“远销”县城的学校、建筑队、环卫部门。他常说,要想笤帚卖得好,最关键的就是守好祖师爷留下的“规矩”:首先,不能偷工减料,六绺苗要用足,十道经必须扎紧捆匀,活儿做得好,人们才会买账;其次,就是吆喝声必须符合规矩。各行有各行的规矩,如果吆喝声不对,就会被人们认为是没出师的学徒,招揽不到活。
刨笤帚时,招揽生意的吆喝声,是用一种自制的工具——“唤铁”发出的。“唤铁”是由一个长约一尺、宽约三寸、厚约一寸的扁木柄,串联着七个长方形铁片组成的。据说当初用作吆喝的唤铁本有八块铁片,有一次范丹过河时,拆下来一片帮船家补船漏,解了危难,船家为表感谢,自此立下“规矩”——所有的扎柳匠乘船都不用花船钱。在每个铁片上有两个孔,要依次往下错位一寸排列,这样就能打击出有规律的“哗……哗”声。小时候,我很贪玩,常拿着唤铁摇啊摇,可怎么也打不出节奏。父亲告诉我,学吆喝是学手艺的第一步,这也是“规矩”。只有唤铁打的好,才能把人唤出来。现在想来,父亲常讲的“规矩”大概就是精益求精和自我约束的工匠精神。
传统手工艺之所以能一直传承,靠的就是“规矩”。也正是有此缘故,传统手工艺人都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技艺水平也都很高超,称得上是匠心独运。
前不久,我帮母亲下厨,不小心把盛满汤的大瓷盆磕了一道裂痕,热汤瞬间渗到我手上。我赶忙倒出热汤,随手就把瓷盆丢进了垃圾桶。
母亲却捡起瓷盆,责怪我浪费,“盆没碎,锔一下还能用”。
见我一脸茫然,母亲继续说:“以前有锔碗匠,别说盆上有个小小裂缝,就是断成两半也能锔到一块,做到滴水不漏,打上的锔钉像花儿一样好看。”
“那锔碗匠是不是还要有个金刚钻?”
“对啊,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儿,可惜现在好久没有听到‘锔盆子锔碗锔大缸……’的吆喝声了。”拿着破裂的汤盆,母亲显得有些遗憾。
其实,不光是锔碗锔盆,像捏糖人、弹棉花等传统手工艺在大众生活中也越来越少见了。
我告诉母亲:“这些老手艺现在可不简单呢,我在报纸上看到,有个锔艺传承人,开办了锔艺馆,用锔钉设计图案或是把瓷器与葫芦锔在一起制成新的工艺品,在网上很火呢。”
母亲定是没想到,以前谋生的锔碗手艺,如今已成为一门“高雅”艺术了吧。
传统手工艺人在“规矩”的坚守中精雕细琢,承载了中国元素、东方审美、中华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载体。
传统手工艺,饱受风霜,历经千年沉淀,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如今,传统工艺的吆喝声被工业化机器的轰鸣声淹没了。但,我们相信,在时代进步的洪流中,口传心授的传统手工艺定会另辟蹊径,走出非遗保护传承的特色之路。那悠扬的吆喝声,也定会穿透岁月的尘埃,以更美的旋律唱响在新时代。
(发表于2022年7月26日《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