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家在周口

2023-03-25抒情散文董雪丹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东北一座小城度过的。上初中二年级时,我跟随父母回到了他们的故乡,也是我的出生地——河南周口。

这个叫周口的城市,那时还是周口地区,虽然是父母的……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东北一座小城度过的。上初中二年级时,我跟随父母回到了他们的故乡,也是我的出生地——河南周口。

这个叫周口的城市,那时还是周口地区,虽然是父母的故乡,但对我来说却是初来乍到的陌生。

上初三时,我遇到一位同学,他的情况和我相近,也是因为父亲从部队转业,从另外一个城市来到周口。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大城市回到小城市,自是有更多的不适应。因为座位相邻,我们之间说话就多一些。记忆最深的话题就是对这座城市的感受。我说:“真想不到,这里只有一个商场。”他说:“是啊,公园也那么小。”我说:“坐火车还得在漯河转车。”他说:“公共汽车也没有”……说起来到周口的经过,他笑起来:“我不想回来,说这里没有故宫,没有博物馆,我爸为了让我回来,说这里有一个凤凰台,和故宫的建筑风格是一样的。我来了一看,就是一个小市场。”我不禁也笑了。凤凰台市场在当时算得上是周口的标志性建筑,入口处是一座两层高的门楼,采用了仿古式建筑风格。

我上大学后,这个爱和我说话的男同学去了他喜欢的北京当兵。然而我们还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在通信中,话题还是集中在周口,不过已经开始融入了对这方水土的了解。我会和他说起,自己读到《诗经·陈风》里“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读到孔子陈蔡绝粮弦歌不辍的时候,终于知道古地名“宛丘”“陈国”就是今天周口的淮阳。当典籍里的地名与自己生活的地方联结在一起时,突然觉得这个被湖水环抱的地方是那么有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他则会和我说,假期回到周口,和朋友一起到“彼泽之陂”,感觉湖中的荷花仿佛有了不一样的美,还吃到了一道特色菜——传说中孔子吃过的蒲根。

微风拂过湖水,也拂过悬挂在夜空中的月亮。明净的月光下,更多出几分想念和守望。后来,无数次一起举头望月的我们成了一家人,小家就安置在让我们相遇的周口,也是我们的父辈心心念念要叶落归根的故乡。我们选择把家安在周口,一来,因为他是家中的独子需要留在父母身旁;二来,也因为我们两人有很多的共同记忆都在周口;三来,更因为我们各自的情感和生活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再后来,我们的女儿出生在周口,成长在周口,大学毕业又回到周口。毫无疑问,在女儿的心里,周口就是她最熟悉的家乡。

周口也在不知不觉中变了模样,不再是我们少年时所谈论的那样了。尤其是这几年,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周口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有城市范儿。就在我们居住的老城区周围,自己非常熟悉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不断变换的风景:今天这里多了一个小公园、微景观,明天那里又多了一个书吧、市民驿站。推开窗子就是满眼绿色,出门就是街角公园,越来越多的花草树木围绕在人们的身边,这对于喜欢植物的我来说,真的是增添了许多幸福感。晚上在路边散步,我会时不时地停下来,将手机的镜头对准新发现的一棵正在开花的树,或是一朵正在盛开的小花。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处可以歇脚的亭子、座椅,这些细节之处的巨大变化,不断地带给我惊喜,让我养眼又养心。

有一天散步时,我和爱人边走边聊。想起多年前刚到周口时我们聊天的内容,我感慨,现在的周口真干净。他也感叹,是啊,这些年周口的变化真大。我说,现在周口有高速公路、高铁,以后还会有机场,到哪儿都十分方便。他补充道,不光是交通方便了,还有二十四小时开放的智慧图书馆,城市也更有文化气息了。我说,自己最高兴的是公园多起来了,还有植物园、动物园、绿色基地,每个季节都有可看的花……我们俩一起,见证了这些年来周口的精彩蝶变,当然,我们还要继续见证下去。

现在,我们又在城市的新区买了新居,就在周口的沙颍河畔。如今的沙颍河两岸变成了景观带,仿佛一个大花园。这里有金黄耀眼的金鸡菊,紫云浸染的马鞭草,粉嫩可人的粉黛乱子草,明亮忘忧的萱草花,五彩斑斓的波斯菊……对于我们这些住在周边的居民来说,不用走远,就可以看到许多自己想看的花儿。小区里也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这样的环境,就像住在花园里。新家离周口市博物馆不远,我们因此还可以时常去感受文物里的周口。

几十年过去了。我终于在心灵深处找到并认定了自己的家乡——这个叫周口的城市,一天天地在我心里变得熟悉和亲切,我对它也越来越认同和热爱。我,我们,我们的孩子,都已在这座城市里深深地扎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