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公里
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30分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到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成功入轨,在这二十二年并不算太长的时间里,中国人在外太空……
宇宙那么大,我们去看看。
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30分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到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成功入轨,在这二十二年并不算太长的时间里,中国人在外太空终于拥有了一座建筑面积约130平米、使用面积约70平米的小房子。这处“房产”被命名为“天宫”,这符合中国人的想象和预期。“天宫”除天和核心舱之外,另外还有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相信这其中“储藏室”也一定是少不了的。对一个科技大盲和航天小白来说,我只能用自己仅有的生活知识,对这桩高大上事件做出最通俗易懂的理解。
2003年10月15日,三十八岁的杨利伟出发了,这段说走就走的旅程,从此被载入史册。他是用一天多的时间走过最远路的中国人。时隔两年后的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和聂海胜说,兄弟,走,我们也去看看。他们这一去,就是四天多。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景海鹏和刘伯明三人收拾行囊,也登上了太空。而且,身为指令长的翟志刚还首次体验和表演了属于中国人的太空步。2012年6月16日,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三人开启了十三天的旅程。2013年6月11日,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三人继续接棒做了半个月的旅行。2016年10月17日,景海鹏和陈冬再出发。他们这次的好处是,在此之前,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经建成,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也早已送上去更多物资。当然,还是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牛,一去就是三个月,真正住下来了。这其中,最难能可贵和最让人羡慕的是,聂海胜和景海鹏已先后出行三次。
去是三百九十公里,回是三百九十公里。三百九十公里,如属平地向前,肯定不足为奇,但若说这是要向外、向上,情况自然就大不一样了。毕竟一架飞机离开地面,我们都会给它一个一飞冲天的褒奖,这既说明我们对“天”这个概念的界定是多么包容,但也同时说明我们对“天”又是多么不了解。
放眼宇宙,星体无数,日月旋转。地球之外,还有无数个星球,在动静之间,自成命数。太阳系之外,还有银河系,不分昼夜,频繁活动。再往外,仍然有“戏”。太阳即时发出的光芒需要经过8分钟才能到达地面,披散到我们身上。土星之光则需要至少20年,远在银河系边缘的仙女座,等信息传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在240万年之后。太空和宇宙就是这么有意思,它巨量庞大,无限延展。
由此回望大千世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不过沧海一粟。土地有可能万古,石头有可能不腐,但人的生命往往不过百年便化为尘埃。正因为如此,所有的探寻才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所有的梦想才更富浪漫和情怀。只有离开地球看地球,或许我们才能明白人类如何更有价值地存在。
中国已将许多国家甩出去了三百九十公里的距离,尽管这距离仍然不够大,不够远,但足以让我们试着站起来,触摸到向外、向上、向善、向美、向强的更大空间。
都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三个月,我相信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会过得比我们漫长。他们很快就要回来了,如果我能见到他们,我只想问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是宇宙大,还是人的精神世界大?到底是太空远,还是人类的梦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