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老师
2020-09-24抒情散文袁光熙
谢老师在中财论坛的跟帖中,一位网友(下关二中的毕业生),给我提供了一篇多年前《大理日报》关于下关二中建校初期的报道,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物理老师还与外界合作,建成‘全省先进、下关地区第一家’的太阳能浴室。”这里所说的物理老师,就是我的同事和
谢老师
在中财论坛的跟帖中,一位网友(下关二中的毕业生),给我提供了一篇多年前《大理日报》关于下关二中建校初期的报道,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物理老师还与外界合作,建成‘全省先进、下关地区第一家’的太阳能浴室。”这里所说的物理老师,就是我的同事和朋友谢老师。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太阳能的利用还是一个高精尖的课题,下关众多的理工科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花费了不少时间精力,均无法攻克这一难题。为了解决教职工远离市区,沐浴不便的困境,半路出家的谢老师与外界合作,经过多次实验,居然建起了这个“全省先进、下关地区第一家”的太阳能浴室。历经几十年的风雨,直到今天,这个倾注着谢老师心血的浴室仍然还在,继续为已经不知换了多少茬的教职工“鞠躬尽瘁”。
看到这则报道,许多难忘的往事涌上心头,谢老师的熟悉的身影在我的脑海中久久回荡。
我和谢老师的第一次相见,是在1971年底。我刚从插队的宾川,返城到下关二中工作。那天晚上,工作了一天的我们,集中在平房的一间小屋里,按当时的惯例,进行政治学习。十点多钟,突然,一个三十岁男子匆匆闯了进来。我抬头一看,只见他中等以上身材,相貌堂堂,脸色黝黑,戴一副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疲惫的脸庞依然神采弈弈,标准的知识分子模样。他边喘着粗气,边说:“我姓谢,调来二中工作,请帮忙来拿下东西。”
当时王松等领导不在,由我临时负责,于是我把手一挥,大家立刻跟了出来。外面停了一辆大卡车,装了满满一车东西,旁边站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这位中年妇女,身材矮小,相貌平平。我感到有些奇怪,这谢老师和中年妇女是什么关系呢?是母子,相差不到二十岁,不可能。是夫妻,又太不般配。直到小女孩叫了谢老师一声:“爸爸。”又问中年妇女:“妈妈,今天晚上我们住哪儿?”我才明白,他们确是夫妻。
除了一些生活用品外,他们的东西最多的是书,又多又沉,累得我们满头大汗。想不到这年头,还有人把书看得这么重,保存了这么多。谢老师和我们一起,卖力地搬东西,而他的妻子,并不动手,只在一旁指挥,同时告诫我们“小心,注意”之类,完全是一副领导者的架势。
他们是谁呢?我悄声问别的老师,可谁也不知道。在昏暗的路灯下,我看到了木箱上“文X”两个字,我突然想起,王松说过,南涧中学的文校长要调我们学校来。看来这位谢老师的妻子就是文校长了。于是我组织大家,把东西搬进了平房中最大最好的三套间。以后,谢老师一家就在这套房屋里,度过了他们在二中的七年苦涩难忘的岁月。
第二天,文校长来向我请假,说他们刚来,有些杂事要处理。我爽快地答应了。
文校长到二中后,担任了学校临时领导小组副组长(后来正式任命为下关二中党支部书记)。由于组长王松,不常在校,即使来也是“蜻蜓点水”,于是文校长实际主持了学校的日常工作。照理说,妻子大权在握,作为丈夫的谢老师不说可以狐假虎威,至少可以逍遥自在。实际则恰恰相反,谢老师是二中最苦最累的人。二中位于远离市区的山坡上,又是初建,生活条件很差。那时没有冰箱、洗衣机、电磁灶、电饭煲,买米、买菜、买煤要自己到山下去挑,烧火做饭比现在麻烦多了。再加上接送孩子路途较远,因此,许多教职工不愿在学校吃住。作为主持工作的文校长则必须住校。于是谢老师在工作之余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其艰辛可想而知。
作为物理教师,除了教学之外,他还担负起电工的工作。日常的电工还好办,建校期间的电工就复杂多了,从设备的购置,到设计安装,全由谢老师操办。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外出采购,见他对每件设备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等等,都问的很细,还作了详细的记录。我奇怪,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中学物理教师,怎么连这些都不懂。后来我才知道,谢老师在大学学的是心理学,与物理毫不沾边。调南涧中学后,出于工作需要,才半路出家,改教物理的。也就是说他在学校学的物理知识,与我相当,他现在的物理知识则使我望尘莫及,而这些知识,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向别人请教或自学而来的。也就是凭着这些知识,再加上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他才建成了《大理日报》所报道的太阳能浴室。这些,使我这个自认为有点数理化头脑的人,不得不心悦诚服。
谢老师不仅文理皆通,还写得一笔好字,画得一手好画。于是学校的宣传重任也就理所当然地压在谢老师身上。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而且总是乐呵呵的。这天我见他在画一幅学校远景的宣传画,整个校园依山而建,绿树环绕,花丛锦簇,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新颖别致,出于物理教师的偏好,在教学楼的顶上,他画了一个球形的天文台。使人振奋,令人神往。几十年以后,我重返二中,不仅人事已非,学校也旧迹难寻。可我觉得十分眼熟,好像我早就见过一样,突然,我想起来了,这不就是谢老师画的学校远景图吗?特别是教学楼顶的天文台,和他画的几乎一模一样。谢老师几十年前的构想居然在他早已离开以后,变成了现实!
谢老师的辛苦还来源于一些特殊的因素。领导组组长王松忙于帮派活动,不常在校,又怕大权旁落,对主持日常工作的文校长,暗中掣肘,教职工分成王、文两派,相互争斗。文校长指挥失灵,一些苦事、难事,无人肯干或故意不干,只得一古脑地推给谢老师,“老谢,你去……”成了文校长的口头禅。随着文校长的一声令下,便是谢老师奔忙的身影。(参看《我与王松》)
1973年春节,安排人员值班,除夕之夜是全家团聚的日子,谁也不愿值,这差事自然又落在谢老师头上,我看不下去,主动报名和谢老师一起值班。
那天晚上,我告别家人,走上漆黑荒凉的二中,谢老师已经在值班室拉好了电灯,安置好床铺,等我多时了。空坐无聊,我们随意地交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我向谢老师问出了积压在心中许久的问题——他怎么会与文校长结婚。谢老师的脸色变了,他沉默了很久,才对我说出了他难于启齿的苦衷。
当年,名牌大学毕业,年轻英俊潇洒的他,完全可以找一个才貌双全,情投意合的青年女子,相伴终身。可是他的家庭出身,却成了压在他身上的巨石,成了他事业发展的障碍。残酷的阶级斗争现实,使他时时为自己的命运担忧。为了能过一点平静的生活,为了避免不知何时降临的厄运,他放弃了众多年轻貌美的追求者,选择了比他大十来岁,相貌较差,与前夫生有一女,但解放前就参加革命、入党,曾在团中央工作,时任学校副校长的文校长。婚后,由于互有需要,两人感情尚可。谢老师得到了政治上的庇护,不必在政治运动中担惊受怕,文校长则获得了一个事业上、生活上的好帮手,也得到了感情上的某种满足。多年以来,他们是夫妻,是上下级,又是保护者和被保护者。虽然谢老师的心中常常萌生某些不快,但又无可奈何。
听到这些,我心中像针刺一样疼痛,我明白了夫妻二人为什么如此不般配,明白了为什么谢老师那样地辛苦奔忙,为什么他在比自己差许多的妻子面前,惟命是从。我为谢老师感到不平,但又说不出什么劝慰的话来,只能无言以对。
谢老师的二中生活在不平静中度过,然而他们也和寻常的夫妻一样,在二中生下了自己的孩子。晚年得子,夫妻二人视如珍宝,疼爱有加。在我新婚的时候,,这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来到我家串门,年仅三岁,居然能给我们讲故事。我和妻子惊叹不已,想这个孩子成人以后,绝对是一个像谢老师那样,出类拔萃的人才。可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却成了谢老师心中巨大而永远的伤痛。
这天,谢老师骑自行车带孩子上街。路过商店,准备去买点东西,就支好自行车,让孩子坐在车上,自己进去了。就这一点小小的大意和疏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惨剧。
就在他进入商店的时候,一个刚刚学会骑自行车的小伙子,骑车路过,撞倒了谢老师的自行车,车上的孩子摔倒在地,恰巧一辆马车急驰而来,孩子躺在血泊之中。谢老师出来,发疯似地抱着孩子,送往医院。可惜,伤势过重,医生无力回天。
在沉重的打击下,文校长病倒了,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了谢老师身上。他不但要忍受失子之痛,还要忍受亲人的责难,忍受对自己过失的深深的内疚和自责,还得强打精神,操办孩子的丧事。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挺过来的,我不得不佩服他坚强的神经和钢铁般的意志,我只能尽其所能给他一些小小的帮助。
谢老师还没有从失子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另一场险恶的风暴又向他袭来。随着二中两派斗争的升级,一些要搞垮文校长的人,把矛头转到了谢老师身上。
在一次全校学生的大会上,有人暴出了谢老师强奸保姆的惊天大案。这本是许多年以前,他们家中的一场误会,早已解决了。如果真是强奸,谢老师早进了监狱,哪里还会在这里教书。但在当时毫无隐私权、名誉权的状况下,谢老师百口莫辩,连喊冤处都没有。我们想帮他说话,但不了解情况,无从说起。学生不明就里,自然信以为真,谢老师在学生中声望大跌。蒙受这样的奇耻大辱,对谢老师是极其沉重的打击,从此,在二中我再也见不到谢老师的亲切的笑脸,听不到他爽朗的笑声,也看不到他忙碌的身影。他万万想不到,自己为二中付出了那么多,却得到了这样的回报。他心力交瘁,精神萎靡,一下老了许多,二中成了他不堪回首的伤心之地。
这里,我不得不佩服文校长的大度和宽容。上述两件事,受害最深的除了谢老师,就是文校长。但它对谢老师没有埋怨,没有指责,只有宽慰和支持。正是文校长的理解和大度,才使谢老师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
然而,厄运还没有结束。粉碎“四人帮”以后,工宣队进校,进行拨乱反正,深入揭批“四人帮”。本以为可以还自己一个清白了,至少两派不再恶斗下去了。谁知文校长在与王松的争斗中,也与某些帮派人物有过联系,结果两边各打五十大板,谁也得不到好处。已经到昆明省文化局任职的王松,被揪回下关批斗,文校长被撤销一切领导职务,送到学习班,交待说清自己的问题,谢老师失去了文校长这把“保护伞,他在二中翻身的希望彻底破灭。
置之死地而后生。谢老师被迫破釜沉舟,另谋出路。他敏锐地看到,恢复高考以后,大学教师奇缺,就前往昆明大学联系。随着文革的结束,家庭出身问题已逐渐谈出,大学承认他的心理学学历,但丢弃多年,不知其现在水平如何,要求他写份有关心理学的论文或材料来。谢老师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从搬到二中的那几大箱书中重温十多年前学过的心理学教材,收集了大量资料,埋头苦熬几个月,写出了一本集文学、心理学、教育学于一体的小说《才能之花怎样开》。我看到这本书,立刻被谢老师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描述,以及能将枯燥深邃的心理学理论,用深入浅出语言,日常的学习生活故事,予以清晰表述的能力所折服。我这才发现了他不仅在心理学、物理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有突出的文学才华。正是凭着这本书,乘着刚刚吹起的改革开放春风,借着大学扩招的机遇,在我考上大学,离开二中后不久,谢老师离开了二中这个伤心之地,走上了大学的殿堂,成为云南教育学院的一名教师。
1980年5月,我以学生会副主席和大理师专排球队行政负责人的身份,随排球队到昆明参加全省大学生排球赛。比赛间隙,我抽空到教育学院探望谢老师。来到办公室,向工作人员打听他的住处。工作人员抬手一指,说:“就住在这里。”我顺他指的方向一看,那里有几条长凳合在一起的两张床,上面还放着被褥,谢老师和他的女儿晚上就睡在这里。我实在不敢相信,谢老师到了大学,怎么还住这样的地方?正疑惑间,谢老师来了,他笑容满面,精神抖擞,见到我十分高兴。对我疑惑的眼神,他毫不在意地说:“没关系,学校初建,条件差点,以后就好了。只要有个睡觉的地方,能干工作就行。”临别前,他信心满满地说:“下次来,一定能请你到家里坐坐,保证比二中强多了。”
1984年,大学毕业,分到大理师范任教的我,到昆明学计算机,如约来到谢老师家。这是一套三室两厅的崭新住房,在当时大学算是比较高档的了,远远强于二中的三套间。在谢老师的努力下,文校长也调到昆明一所中学任教。全家团聚,其乐融融。我们相谈甚欢,对二中的往事,感叹唏嘘,对现在的生活,甚感满意,对前途,更是充满了希望。谢老师告诉我,到教育学院以后,他的心理学知识和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这几年他连续发表了几篇有质量有影响的论文,还出了几本书。他提出了管理心理学这一新的课题,由于之前无人涉足,他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专家。现在他已经是心理学研究所的负责人了。他踌躇满志,口若悬河,高谈阔论,与在二中时的精神状况相比,真可谓天壤之别。然而我却发现,谢老师与文校长之间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谢老师成为了家庭的主角,文校长不再使唤指挥谢老师了,而是默默充当起家庭主妇的角色。我心中不由问道,以利益和需求为基础,而不是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会长久吗?
回到下关不久,我意外地收到了谢老师的来信。他在信中诚恳地说:“二中数年,我对你的为人和才干一直是十分欣赏。现在郑重地邀请你,到我这里来工作。”信中还说,虽然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但在二中教的是政治,改行文科问题不大,现在又学了计算机,对今后的工作很有用处。随信附有几张到教育学院工作的申请表格。接到信,我非常激动,我感谢谢老师没有忘记我这个老朋友,在自己飞黄腾达的时候,还想得到“拉兄弟一把”。在和妻子商议以后,我当即回信表示同意,并填好相关材料,寄了回去。
一个多月以后,谢老师回信了,他万分遗憾地告诉我,由于学校无法解决我妻子的工作问题,按政策又不能形成新的两地分居,因此无法办成。除非我妻子放弃工作,随我一起前往昆明。要我和妻子商量一下,尽快做出决定。
我和妻子婚后分居多年,好不容易才得以团聚,妻子在国营工厂工作,以我们当时落后保守的心理,要放弃视为终身依靠的“铁饭碗”,实在不敢冒险。更何况两个孩子幼小,父母年老有病,需要我们照顾。我历来胸无大志,对目前的生活工作十分满意,因此,考虑再三,我们决定放弃这个机会。我给谢老师写了回信,在信的末尾,我写道:“经过多年的相处,我对你杰出的才华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深为敬佩。虽然事情没有成功,但你给予我的真诚关心和帮助,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事实证明,这次放弃,使两人的前途产生了巨大的距离。几十年以后,我如井底之蛙,在原地徘徊,谢老师则如出水蛟龙,直上云天。
以后很长时间,我没有见到谢老师,但关于他的传闻却接连不断。听说他已经成为教授,是心理学方面的权威,多次出席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出版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说他担任了厦门大学的副校长,还在新疆创办了自己的学校。说他在各地买了好几幢别墅,他的女儿已定居国外。还说他与文校长已经离婚,双方又各自组织了家庭,谢老师的新夫人是他的学生,年轻漂亮……这些传闻虽然无法证实,但我根据对谢老师的了解,我相信都是真的。
1998年的一天,谢老师突然回到阔别已久的下关,邀约当年二中的几个老朋友相聚。我们在秀丽的西洱河边,找了一家知名的餐馆,点了些家乡的名特菜,静候谢老师的到来。5点整,谢老师健步走了进来。近二十年不见了,依然是那样的英俊潇洒,依然是那样的神采飞扬。只是比二中时更成熟,更自信了。一阵亲热的寒暄之后,大家举杯祝贺,边吃边谈。谢老师介绍了他这些年来的工作生活情况,所有的传闻一一得到证实,只是更为详细,更为具体。他说,现在他时常在国内国外飞来飞去,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参与职称、论文的评审,与国内外同行们广泛交流。住五星级宾馆,进高档餐厅,出入各种高级娱乐场所,在各个旅游胜地和度假村休闲娱乐。每到一地,都享受贵宾的接待,出入有专车接送。乘飞机,有人专门为他提行李,办手续,一切都不需自己动手,办好后只要签个字就行。这哪里还有当年被文校长呼来唤去,整天忙忙碌碌的谢老师踪影,完全是一副大学者,大人物的派头。对此,我有羡慕之意,却无嫉妒之心。因为谢老师的一切,并不是凭空得来的,也不是巧取豪夺抢来的,是他凭自己过人的才华,不屈不挠,不惧艰险,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他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何不可?如果不是那些特殊的岁月,使他遭受不该有的磨难,也许他早就成功了。
我们也谈了自己近年的情况。他知道我仍在大理师范工作,感到遗憾和不解。但看我身体精神都相当不错,又感到宽慰。我告诉他,当年他在二中,辛苦建造的太阳能浴室还在使用。他惊喜地“啊”了一声,我趁机问他是否准备到二中看看,他脸色暗淡下来,然后缓缓地摇了摇头。我说:“其实,错不在二中,错在那个时代,错在当时的政策。”他沉思了一会说:“是啊,如果政策不变,我到哪里还不都一样。托小平同志的福,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我提议,大家举杯,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现在的好生活,干杯!”大家都站了起来,高举酒杯,一饮而尽。趁着酒性,谢老师讲述了许多国内外有趣的见闻和小故事,引来了阵阵欢快的笑声。
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晚餐结束了,他给我们各送了一顶精美的新疆维吾尔族帽,作为纪念。走出大门,一辆高级轿车已等候多时。谢老师坚持让小车把我们每个人送到家,才乘车离去。
望着远去的小车,我敏感地意识到,这可能是我和谢老师的最后一次见面了。身份的差距可能成为隔断我们友情的鸿沟。但不管怎样,正如我在回信中说的那样:我对谢老师“杰出的才华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深为敬佩”,对谢老师“给予我的真诚关心和帮助,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 本帖最后由 袁光熙 于 2011-6-15 09:59 编辑 ]
在中财论坛的跟帖中,一位网友(下关二中的毕业生),给我提供了一篇多年前《大理日报》关于下关二中建校初期的报道,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物理老师还与外界合作,建成‘全省先进、下关地区第一家’的太阳能浴室。”这里所说的物理老师,就是我的同事和朋友谢老师。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太阳能的利用还是一个高精尖的课题,下关众多的理工科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花费了不少时间精力,均无法攻克这一难题。为了解决教职工远离市区,沐浴不便的困境,半路出家的谢老师与外界合作,经过多次实验,居然建起了这个“全省先进、下关地区第一家”的太阳能浴室。历经几十年的风雨,直到今天,这个倾注着谢老师心血的浴室仍然还在,继续为已经不知换了多少茬的教职工“鞠躬尽瘁”。
看到这则报道,许多难忘的往事涌上心头,谢老师的熟悉的身影在我的脑海中久久回荡。
我和谢老师的第一次相见,是在1971年底。我刚从插队的宾川,返城到下关二中工作。那天晚上,工作了一天的我们,集中在平房的一间小屋里,按当时的惯例,进行政治学习。十点多钟,突然,一个三十岁男子匆匆闯了进来。我抬头一看,只见他中等以上身材,相貌堂堂,脸色黝黑,戴一副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疲惫的脸庞依然神采弈弈,标准的知识分子模样。他边喘着粗气,边说:“我姓谢,调来二中工作,请帮忙来拿下东西。”
当时王松等领导不在,由我临时负责,于是我把手一挥,大家立刻跟了出来。外面停了一辆大卡车,装了满满一车东西,旁边站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这位中年妇女,身材矮小,相貌平平。我感到有些奇怪,这谢老师和中年妇女是什么关系呢?是母子,相差不到二十岁,不可能。是夫妻,又太不般配。直到小女孩叫了谢老师一声:“爸爸。”又问中年妇女:“妈妈,今天晚上我们住哪儿?”我才明白,他们确是夫妻。
除了一些生活用品外,他们的东西最多的是书,又多又沉,累得我们满头大汗。想不到这年头,还有人把书看得这么重,保存了这么多。谢老师和我们一起,卖力地搬东西,而他的妻子,并不动手,只在一旁指挥,同时告诫我们“小心,注意”之类,完全是一副领导者的架势。
他们是谁呢?我悄声问别的老师,可谁也不知道。在昏暗的路灯下,我看到了木箱上“文X”两个字,我突然想起,王松说过,南涧中学的文校长要调我们学校来。看来这位谢老师的妻子就是文校长了。于是我组织大家,把东西搬进了平房中最大最好的三套间。以后,谢老师一家就在这套房屋里,度过了他们在二中的七年苦涩难忘的岁月。
第二天,文校长来向我请假,说他们刚来,有些杂事要处理。我爽快地答应了。
文校长到二中后,担任了学校临时领导小组副组长(后来正式任命为下关二中党支部书记)。由于组长王松,不常在校,即使来也是“蜻蜓点水”,于是文校长实际主持了学校的日常工作。照理说,妻子大权在握,作为丈夫的谢老师不说可以狐假虎威,至少可以逍遥自在。实际则恰恰相反,谢老师是二中最苦最累的人。二中位于远离市区的山坡上,又是初建,生活条件很差。那时没有冰箱、洗衣机、电磁灶、电饭煲,买米、买菜、买煤要自己到山下去挑,烧火做饭比现在麻烦多了。再加上接送孩子路途较远,因此,许多教职工不愿在学校吃住。作为主持工作的文校长则必须住校。于是谢老师在工作之余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其艰辛可想而知。
作为物理教师,除了教学之外,他还担负起电工的工作。日常的电工还好办,建校期间的电工就复杂多了,从设备的购置,到设计安装,全由谢老师操办。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外出采购,见他对每件设备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等等,都问的很细,还作了详细的记录。我奇怪,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中学物理教师,怎么连这些都不懂。后来我才知道,谢老师在大学学的是心理学,与物理毫不沾边。调南涧中学后,出于工作需要,才半路出家,改教物理的。也就是说他在学校学的物理知识,与我相当,他现在的物理知识则使我望尘莫及,而这些知识,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向别人请教或自学而来的。也就是凭着这些知识,再加上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他才建成了《大理日报》所报道的太阳能浴室。这些,使我这个自认为有点数理化头脑的人,不得不心悦诚服。
谢老师不仅文理皆通,还写得一笔好字,画得一手好画。于是学校的宣传重任也就理所当然地压在谢老师身上。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而且总是乐呵呵的。这天我见他在画一幅学校远景的宣传画,整个校园依山而建,绿树环绕,花丛锦簇,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新颖别致,出于物理教师的偏好,在教学楼的顶上,他画了一个球形的天文台。使人振奋,令人神往。几十年以后,我重返二中,不仅人事已非,学校也旧迹难寻。可我觉得十分眼熟,好像我早就见过一样,突然,我想起来了,这不就是谢老师画的学校远景图吗?特别是教学楼顶的天文台,和他画的几乎一模一样。谢老师几十年前的构想居然在他早已离开以后,变成了现实!
谢老师的辛苦还来源于一些特殊的因素。领导组组长王松忙于帮派活动,不常在校,又怕大权旁落,对主持日常工作的文校长,暗中掣肘,教职工分成王、文两派,相互争斗。文校长指挥失灵,一些苦事、难事,无人肯干或故意不干,只得一古脑地推给谢老师,“老谢,你去……”成了文校长的口头禅。随着文校长的一声令下,便是谢老师奔忙的身影。(参看《我与王松》)
1973年春节,安排人员值班,除夕之夜是全家团聚的日子,谁也不愿值,这差事自然又落在谢老师头上,我看不下去,主动报名和谢老师一起值班。
那天晚上,我告别家人,走上漆黑荒凉的二中,谢老师已经在值班室拉好了电灯,安置好床铺,等我多时了。空坐无聊,我们随意地交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我向谢老师问出了积压在心中许久的问题——他怎么会与文校长结婚。谢老师的脸色变了,他沉默了很久,才对我说出了他难于启齿的苦衷。
当年,名牌大学毕业,年轻英俊潇洒的他,完全可以找一个才貌双全,情投意合的青年女子,相伴终身。可是他的家庭出身,却成了压在他身上的巨石,成了他事业发展的障碍。残酷的阶级斗争现实,使他时时为自己的命运担忧。为了能过一点平静的生活,为了避免不知何时降临的厄运,他放弃了众多年轻貌美的追求者,选择了比他大十来岁,相貌较差,与前夫生有一女,但解放前就参加革命、入党,曾在团中央工作,时任学校副校长的文校长。婚后,由于互有需要,两人感情尚可。谢老师得到了政治上的庇护,不必在政治运动中担惊受怕,文校长则获得了一个事业上、生活上的好帮手,也得到了感情上的某种满足。多年以来,他们是夫妻,是上下级,又是保护者和被保护者。虽然谢老师的心中常常萌生某些不快,但又无可奈何。
听到这些,我心中像针刺一样疼痛,我明白了夫妻二人为什么如此不般配,明白了为什么谢老师那样地辛苦奔忙,为什么他在比自己差许多的妻子面前,惟命是从。我为谢老师感到不平,但又说不出什么劝慰的话来,只能无言以对。
谢老师的二中生活在不平静中度过,然而他们也和寻常的夫妻一样,在二中生下了自己的孩子。晚年得子,夫妻二人视如珍宝,疼爱有加。在我新婚的时候,,这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来到我家串门,年仅三岁,居然能给我们讲故事。我和妻子惊叹不已,想这个孩子成人以后,绝对是一个像谢老师那样,出类拔萃的人才。可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却成了谢老师心中巨大而永远的伤痛。
这天,谢老师骑自行车带孩子上街。路过商店,准备去买点东西,就支好自行车,让孩子坐在车上,自己进去了。就这一点小小的大意和疏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惨剧。
就在他进入商店的时候,一个刚刚学会骑自行车的小伙子,骑车路过,撞倒了谢老师的自行车,车上的孩子摔倒在地,恰巧一辆马车急驰而来,孩子躺在血泊之中。谢老师出来,发疯似地抱着孩子,送往医院。可惜,伤势过重,医生无力回天。
在沉重的打击下,文校长病倒了,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了谢老师身上。他不但要忍受失子之痛,还要忍受亲人的责难,忍受对自己过失的深深的内疚和自责,还得强打精神,操办孩子的丧事。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挺过来的,我不得不佩服他坚强的神经和钢铁般的意志,我只能尽其所能给他一些小小的帮助。
谢老师还没有从失子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另一场险恶的风暴又向他袭来。随着二中两派斗争的升级,一些要搞垮文校长的人,把矛头转到了谢老师身上。
在一次全校学生的大会上,有人暴出了谢老师强奸保姆的惊天大案。这本是许多年以前,他们家中的一场误会,早已解决了。如果真是强奸,谢老师早进了监狱,哪里还会在这里教书。但在当时毫无隐私权、名誉权的状况下,谢老师百口莫辩,连喊冤处都没有。我们想帮他说话,但不了解情况,无从说起。学生不明就里,自然信以为真,谢老师在学生中声望大跌。蒙受这样的奇耻大辱,对谢老师是极其沉重的打击,从此,在二中我再也见不到谢老师的亲切的笑脸,听不到他爽朗的笑声,也看不到他忙碌的身影。他万万想不到,自己为二中付出了那么多,却得到了这样的回报。他心力交瘁,精神萎靡,一下老了许多,二中成了他不堪回首的伤心之地。
这里,我不得不佩服文校长的大度和宽容。上述两件事,受害最深的除了谢老师,就是文校长。但它对谢老师没有埋怨,没有指责,只有宽慰和支持。正是文校长的理解和大度,才使谢老师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
然而,厄运还没有结束。粉碎“四人帮”以后,工宣队进校,进行拨乱反正,深入揭批“四人帮”。本以为可以还自己一个清白了,至少两派不再恶斗下去了。谁知文校长在与王松的争斗中,也与某些帮派人物有过联系,结果两边各打五十大板,谁也得不到好处。已经到昆明省文化局任职的王松,被揪回下关批斗,文校长被撤销一切领导职务,送到学习班,交待说清自己的问题,谢老师失去了文校长这把“保护伞,他在二中翻身的希望彻底破灭。
置之死地而后生。谢老师被迫破釜沉舟,另谋出路。他敏锐地看到,恢复高考以后,大学教师奇缺,就前往昆明大学联系。随着文革的结束,家庭出身问题已逐渐谈出,大学承认他的心理学学历,但丢弃多年,不知其现在水平如何,要求他写份有关心理学的论文或材料来。谢老师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从搬到二中的那几大箱书中重温十多年前学过的心理学教材,收集了大量资料,埋头苦熬几个月,写出了一本集文学、心理学、教育学于一体的小说《才能之花怎样开》。我看到这本书,立刻被谢老师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描述,以及能将枯燥深邃的心理学理论,用深入浅出语言,日常的学习生活故事,予以清晰表述的能力所折服。我这才发现了他不仅在心理学、物理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有突出的文学才华。正是凭着这本书,乘着刚刚吹起的改革开放春风,借着大学扩招的机遇,在我考上大学,离开二中后不久,谢老师离开了二中这个伤心之地,走上了大学的殿堂,成为云南教育学院的一名教师。
1980年5月,我以学生会副主席和大理师专排球队行政负责人的身份,随排球队到昆明参加全省大学生排球赛。比赛间隙,我抽空到教育学院探望谢老师。来到办公室,向工作人员打听他的住处。工作人员抬手一指,说:“就住在这里。”我顺他指的方向一看,那里有几条长凳合在一起的两张床,上面还放着被褥,谢老师和他的女儿晚上就睡在这里。我实在不敢相信,谢老师到了大学,怎么还住这样的地方?正疑惑间,谢老师来了,他笑容满面,精神抖擞,见到我十分高兴。对我疑惑的眼神,他毫不在意地说:“没关系,学校初建,条件差点,以后就好了。只要有个睡觉的地方,能干工作就行。”临别前,他信心满满地说:“下次来,一定能请你到家里坐坐,保证比二中强多了。”
1984年,大学毕业,分到大理师范任教的我,到昆明学计算机,如约来到谢老师家。这是一套三室两厅的崭新住房,在当时大学算是比较高档的了,远远强于二中的三套间。在谢老师的努力下,文校长也调到昆明一所中学任教。全家团聚,其乐融融。我们相谈甚欢,对二中的往事,感叹唏嘘,对现在的生活,甚感满意,对前途,更是充满了希望。谢老师告诉我,到教育学院以后,他的心理学知识和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这几年他连续发表了几篇有质量有影响的论文,还出了几本书。他提出了管理心理学这一新的课题,由于之前无人涉足,他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专家。现在他已经是心理学研究所的负责人了。他踌躇满志,口若悬河,高谈阔论,与在二中时的精神状况相比,真可谓天壤之别。然而我却发现,谢老师与文校长之间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谢老师成为了家庭的主角,文校长不再使唤指挥谢老师了,而是默默充当起家庭主妇的角色。我心中不由问道,以利益和需求为基础,而不是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会长久吗?
回到下关不久,我意外地收到了谢老师的来信。他在信中诚恳地说:“二中数年,我对你的为人和才干一直是十分欣赏。现在郑重地邀请你,到我这里来工作。”信中还说,虽然我大学学的是数学,但在二中教的是政治,改行文科问题不大,现在又学了计算机,对今后的工作很有用处。随信附有几张到教育学院工作的申请表格。接到信,我非常激动,我感谢谢老师没有忘记我这个老朋友,在自己飞黄腾达的时候,还想得到“拉兄弟一把”。在和妻子商议以后,我当即回信表示同意,并填好相关材料,寄了回去。
一个多月以后,谢老师回信了,他万分遗憾地告诉我,由于学校无法解决我妻子的工作问题,按政策又不能形成新的两地分居,因此无法办成。除非我妻子放弃工作,随我一起前往昆明。要我和妻子商量一下,尽快做出决定。
我和妻子婚后分居多年,好不容易才得以团聚,妻子在国营工厂工作,以我们当时落后保守的心理,要放弃视为终身依靠的“铁饭碗”,实在不敢冒险。更何况两个孩子幼小,父母年老有病,需要我们照顾。我历来胸无大志,对目前的生活工作十分满意,因此,考虑再三,我们决定放弃这个机会。我给谢老师写了回信,在信的末尾,我写道:“经过多年的相处,我对你杰出的才华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深为敬佩。虽然事情没有成功,但你给予我的真诚关心和帮助,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事实证明,这次放弃,使两人的前途产生了巨大的距离。几十年以后,我如井底之蛙,在原地徘徊,谢老师则如出水蛟龙,直上云天。
以后很长时间,我没有见到谢老师,但关于他的传闻却接连不断。听说他已经成为教授,是心理学方面的权威,多次出席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出版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说他担任了厦门大学的副校长,还在新疆创办了自己的学校。说他在各地买了好几幢别墅,他的女儿已定居国外。还说他与文校长已经离婚,双方又各自组织了家庭,谢老师的新夫人是他的学生,年轻漂亮……这些传闻虽然无法证实,但我根据对谢老师的了解,我相信都是真的。
1998年的一天,谢老师突然回到阔别已久的下关,邀约当年二中的几个老朋友相聚。我们在秀丽的西洱河边,找了一家知名的餐馆,点了些家乡的名特菜,静候谢老师的到来。5点整,谢老师健步走了进来。近二十年不见了,依然是那样的英俊潇洒,依然是那样的神采飞扬。只是比二中时更成熟,更自信了。一阵亲热的寒暄之后,大家举杯祝贺,边吃边谈。谢老师介绍了他这些年来的工作生活情况,所有的传闻一一得到证实,只是更为详细,更为具体。他说,现在他时常在国内国外飞来飞去,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参与职称、论文的评审,与国内外同行们广泛交流。住五星级宾馆,进高档餐厅,出入各种高级娱乐场所,在各个旅游胜地和度假村休闲娱乐。每到一地,都享受贵宾的接待,出入有专车接送。乘飞机,有人专门为他提行李,办手续,一切都不需自己动手,办好后只要签个字就行。这哪里还有当年被文校长呼来唤去,整天忙忙碌碌的谢老师踪影,完全是一副大学者,大人物的派头。对此,我有羡慕之意,却无嫉妒之心。因为谢老师的一切,并不是凭空得来的,也不是巧取豪夺抢来的,是他凭自己过人的才华,不屈不挠,不惧艰险,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他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何不可?如果不是那些特殊的岁月,使他遭受不该有的磨难,也许他早就成功了。
我们也谈了自己近年的情况。他知道我仍在大理师范工作,感到遗憾和不解。但看我身体精神都相当不错,又感到宽慰。我告诉他,当年他在二中,辛苦建造的太阳能浴室还在使用。他惊喜地“啊”了一声,我趁机问他是否准备到二中看看,他脸色暗淡下来,然后缓缓地摇了摇头。我说:“其实,错不在二中,错在那个时代,错在当时的政策。”他沉思了一会说:“是啊,如果政策不变,我到哪里还不都一样。托小平同志的福,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我提议,大家举杯,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现在的好生活,干杯!”大家都站了起来,高举酒杯,一饮而尽。趁着酒性,谢老师讲述了许多国内外有趣的见闻和小故事,引来了阵阵欢快的笑声。
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晚餐结束了,他给我们各送了一顶精美的新疆维吾尔族帽,作为纪念。走出大门,一辆高级轿车已等候多时。谢老师坚持让小车把我们每个人送到家,才乘车离去。
望着远去的小车,我敏感地意识到,这可能是我和谢老师的最后一次见面了。身份的差距可能成为隔断我们友情的鸿沟。但不管怎样,正如我在回信中说的那样:我对谢老师“杰出的才华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深为敬佩”,对谢老师“给予我的真诚关心和帮助,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 本帖最后由 袁光熙 于 2011-6-15 09:59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