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那颗沙枣树
在茫茫的塞北大漠,气候干燥,高度盐碱化贫瘠的土地,植物都很难生存。春天里沙尘暴发生的时候,遥望天际相接处,有一条黄线开始颤抖,急速的向前滚动,越来越宽,形成一堵黄尘围墙,伴随着闷雷似的呼啸声席卷大地,黄沙蔽日,万物萧杀,一片凄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这里生态环境脆弱,二是人们当时还没有环保意识,森林乱砍滥伐,土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等人为的因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迟缓文化落后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什么样的土地造就了什么样的植被物种,什么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人们的生存状态。那个年代,在贫瘠的土地上,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也是贫困交加,艰辛的穷苦生活,像沙尘暴一样笼罩着每一个家庭。
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长着一种植物,沙枣树,它是一种落叶乔木,因开花香味与江南桂花相似,生命力又非常顽强,故有“飘香沙漠的桂花”的美称。
我家门前有一棵沙枣树,虽然它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没有白杨的挺拔俊秀,没有松柏的四季常青,但沙枣树生命力极强,具有抗旱、防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的风姿,无论是山地、平原、沙滩、荒漠都是它繁殖生长的地方。说起这棵沙枣树,还是当年我父亲随手把捡来的一株细苗,插在了我们院子里,没想到,树苗不但成活,且迅速的成长起来了。当沙枣树开花的时候,邻居对我父母说:“你们家种树开花好兆头,你们的孩子如花似树、前程似锦啊!” 父母听了很高兴,一颗普通的沙枣树,给了我们鼓励和吉祥的祝福,给了我们青少年时的梦想和奋斗的动力,也结下了我一生挥之不去的沙枣树情结。
我父亲生长在河北革命老区,在他十二岁的时候,日本鬼子进村扫荡,爷爷被日本鬼子打死。此后,我奶奶带着三个孩子逃荒要饭,我伯父担着担子,前面筐里坐着我叔叔,后面是生活杂物,奶奶领着我父亲,历尽艰辛,受尽了苦难。解放后,我父亲上了学,有了文化,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支援大西北建设的队伍,来到塞外钢城。
他们养育了我们五个儿女,工资低,收入少,家里人口多,为了生计,父亲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打草卖钱,打零工,拉排子车……什么都干过,吃尽了苦,受尽了累。他常说,旧社会我们是穷人,现在还是没有脱贫,叫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大家的企盼和福气。
妈妈不会骑自行车,每天都要步行半个小时去上班。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孩子们都睡觉了,妈妈还在缝补我们的衣服。每年过春节,无论日子过的怎样困苦,她都给我们缝制一身新衣服,生怕人家笑话我们。我记得有一年,过六一儿童节,我是少先队大队长,要举行少先队日升旗活动,按照要求要穿白衬衣系红领巾,可是家里没钱给我买新的白衬衣,妈妈就把原来穿旧的白衬衣,给我剪成了半袖的,系上红领巾,戴上了三道杠的大队长牌,参加了少先队活动。妈妈刚强精明,爱施舍别人,却不喜欢占别人的便宜。总是教育我们说:做人要正直、善良,不要叫人看不起。嘱咐我们,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沙枣树并不怎么高大,大多数只有三、四米高,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充分吸收沙土深层的点点湿润。因此,它不仅能在干旱贫瘠的沙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还能绽放生命的花朵,结出可爱的果子。晚夏,沙枣树开花了,满树花朵芳香,一簇簇的、淡黄色的小花聚在一起向外开放,在微风中一颠一荡,奏出了生机勃勃的歌,小花在阳光下散发出一阵阵扑鼻的清香,一阵风过,香飘万里,沁人心脾。
山水林田湖和人类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植物之间从来就是相辅相存、相克相依的关系,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欣赏沙枣树超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孕育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与命运抗争,积极进取,奋斗不息的精神。我们姊妹五个,妹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可是一点也没有娇气,吃苦在先,家里的事情全凭她,困苦的生活迫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上班弟弟没人带,妹妹每天就把弟弟背在身上,弟弟在姐姐的背上度过了幸福的童年。我用过的一个印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画面的铁皮铅笔盒,哥哥用完传给妹妹、大弟、二弟、三弟,成了见证我们努力学习的传家宝。一件衣服,也是老大穿完了,老二穿。记得我存了一部分小人书,弟兄几个出去摆书摊,挣了几毛钱,买了些糖果,大家分享胜利果实,吃糖的时候,感觉特别的甜。大弟1978年考上了黑龙江大学,小弟学习优秀,篮球打得好,是篮球队的主力队员,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他分到了北京,攻读博士学位,走上了央企的领导岗位。妹妹和二弟也都是大专毕业,学有所成。那时,没有电脑、微信,全凭信件交流,弟兄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互相支持,鸿雁传书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这样的事情,真是太多了,说也说不完。那个时候尽管生活艰苦,我们奋斗且快乐着。
我初中毕业后参加了工作,成了钳工师傅。尽管工作很辛苦,但我还是没有放松学习。白天上班,晚上去夜校上课,温习功课,备战高考。有时下了班,顾不上吃饭,抓起一个馒头,胡乱吃一口,骑上自行车,奔向夜校。功夫不负努力者,终于考上了大学。沙枣花的芬芳,伴随着生活的远行,延伸着求学梦……
我国大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人为的乱砍滥伐,原始植被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它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必须走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制定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等政策措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经过多年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使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在祖国西北边陲内蒙古阿拉善盟,传颂着五位老兵植树造林的感人故事。2001年,时任阿拉善军分区司令员的李旦生,组织官兵投入“绿化大沙漠、遏制沙尘暴”的生态保卫战。2002年,李旦生从司令员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他并未从治沙岗位“退休”,而是与另外4位老兵,内蒙古军区原司令员黄高成,阿拉善军分区原司令员张新华、李德海和阿拉善军分区原政委王永华,接力治沙18载,在茫茫沙漠中打造出近17万亩的绿色屏障。笔者有幸参加过这样的活动。
此外,有许多社会团体和企业,都在为改善大西北的生态环境做贡献,比如,阿拉善SEE基金会一直致力于资助和扶持荒漠化防治、栖息地保护、公众环境与健康、环保公益行业的发展。截至2015年12月,SEE公益机构已累计投入环保公益资金2.7亿,直接支持了400个中国民间环保NGO的工作。阿拉善SEE基金会已成为中国本土最具影响力的环境保护组织。在阿拉善作者笔者在
现在,随着国家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的落实,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祖国大西北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当我们乘坐高铁回家乡的时候,看到沿途两旁的草原如茵,树木花草植物遍布,郁郁葱葱,蓝天白云下的牛羊和奔驰的骏马,就像一幅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油画,随车飘动,感到非常高兴,人们改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丰功伟绩真叫人赞叹。
当我站在清晨的微光里远远望去,一片沙枣树林仿佛蒙了一层轻霜,在晨风中摇曳,沙枣树凭借自己的耐碱,耐旱,耐贫瘠,坚定,顽强,忠贞的性格,风吹不倒它,沙埋不死它,默默地生长,默默地成林,只要有阳光,就能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它迎风而立,傲雪抗寒,彰显着坚韧向上的力量,并坚定不移地履行着大自然赋予它的使命一一绿化环境,防风固沙。成为茫茫原野上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春华秋实,秋天来了,沙枣子也熟了,迎风招展的沙枣树,一串串红色的沙枣子,像倒挂金钟似地垂下来,好像对过路的人夸耀着自己的美丽,熟透了的沙枣子吃起来甜滋滋的像糖一样。回想当年的景象,每当这个季节,院子里的孩子,都聚集在这棵树下,渴望着胜利的果实。父亲用一根竹竿,敲打着树干,沙枣纷纷落下,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抢着,看到孩子们吃着甜蜜的沙枣,以及他脸上洋溢着笑容,都给我们留下北方所有孩子童年里最重要最深刻的记忆。
我们这个大家庭奋斗拼搏,辛勤耕耘,也到了收获的季节。两代人全部是大专以上学历,家里出了两个博士,三个硕士,高级职称五个人,科研领域著述颇丰,撰写专著十几本,论文数十篇,有的还获了大奖。住房面积有了极大的改善,全家老小几十口人,平均面积每人100多平方米。轿车五六辆,出国深造学习,旅游……。
太阳苒苒升起,我家的那颗沙枣树,它风干了的浓密叶子依然是绿色伸展,坚挺如一簇簇薄冰似的袖珍匕首,它洗尽了铅华,退掉了颜色,干秃秃的树枝上包着一层焦红色的树皮,就像披着一身紫红色的龙袍,依然那样的挺拔伟岸。它没有伟岸笔直的身材,它低矮丛生,没有四季常绿的枝叶,只有粗糙的外表、错落的枝条和银灰色的叶子。恶劣的气候,造就了沙枣树坚韧的品格,能在狂风中挺起自己的胸膛,树树相连筑起一道铜墙铁壁,手挽手肩并肩抵御风沙狂舞。沙枣树以顽强的生命力为大漠的带来了一片片绿洲和沁人的芬芳和丰硕的果实。它身虽微小而自强不息,力虽微弱而奋斗不止,这就是沙枣树的精神,也是我们曾经共同的精神!它承载着的已不仅仅是自己的、亦不是我们家族的使命,而是整个社会对它的无限敬重和对道德情感和生命的无限敬畏。我们深受国家改革开放的恩泽,我们深深怀念那过去的时光,我们怀念那艰苦岁月沙枣树给予我们的力量……。我难忘沙枣树,她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彼此相扶的伴侣,它默默地陪伴我们度过的那些艰难时光,她聆听我们的倾诉,她给予我的鼓励,她见证那段难忘的岁月!一个家庭的变迁史也是一个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和沙枣树共患难,共同成长,我们迈着豪迈的步伐走进新时代。现在大西北的环境旧貌变新颜。一个贫困的家庭的生活日新月异,一个家庭和沙枣树共同见证了这个伟大历史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环境,激发了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拼搏精神,而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改造环境开天辟地的艰苦奋战,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创造了条件,山峦层林尽染,戈壁荒漠绿草如茵,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绿水青山的自然美景,又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证,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因果循环。一个家庭生活好了,整个国家就昌盛繁荣,而国家落后,人民就贫穷。没了绿水青山,也就没有人民的金山银山。
沙枣树屹立在祖国大西北的边疆,它顽强的生命力守卫着戈壁荒漠,它和人类守望相助。她见证了一个家庭由贫穷到富裕的历史过程,也见证了大西北地区改变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要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谱写人类和大自然互相支持,互相依赖,相互守望,和平相处的美丽篇章,弹奏出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的世纪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