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走过的声音
2020-09-24抒情散文汪彤
2011/6/5
听风走过的声音
(约1749)
汪彤很久也没有去田间地埂上走走了。初春的时候偶然歇脚,拥抱着大地泥土苏醒的呼吸,在温情的暖阳中,在渐渐松软的田间地头驻留过一会儿。直到快端午节,家家门口插艾草、柳枝,女人、孩子们身上挂起香
2011/6/5
听风走过的声音
(约1749)
汪彤
很久也没有去田间地埂上走走了。初春的时候偶然歇脚,拥抱着大地泥土苏醒的呼吸,在温情的暖阳中,在渐渐松软的田间地头驻留过一会儿。直到快端午节,家家门口插艾草、柳枝,女人、孩子们身上挂起香包,手上缠绕红色丝线的前一天,我才慵懒的带着远道来的母亲,和我的龙儿去田间走一走。
听说二路车的终点站对面有个和谐山庄。虽然对“和谐”两个字总是充满怀疑,犹如那一晚在河边与几位文友散步,谈到“自然”,元中老师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真正知道何为“自然”,却总是挂在嘴上,就像学校里的学生,他们在床头贴一张“难得糊涂”的字,其实他们心里是真的糊涂。
和谐山庄在阳坡村前面一条叫不上名的巷道里,远远看到路边砖头墙上涂写了几个白粉字,用向左的箭头标出一道。让人想不到,顺着那道细细的箭头,拐个弯,眼前豁然开朗。
路两边的高墙上垂着浓绿的葡萄藤,细细密密刚生长起来的葡萄果实,一串串挂满了枝头。葡萄藤上的叶子,被风一吹,放佛随远处传来的节奏明快的音乐,欢快的舞蹈。穿过葡萄藤蔓的走廊,眼前更为开阔,音乐是从左边一处溜冰场里传出来的,年轻的跟着似有弧线的音乐,一圈一圈的飞驰滑行。
溜冰场不远处长长的廊棚下,一个挨一个摆着台球桌和乒乓球桌。我想起一位朋友,为生活所累,为情感所困,最喜欢在台球桌旁驻留的他,只能把最爱与现实割裂。在这里,进出的游人,手里都提着高级渔具的箱子,但他们进进出出,来来去去,我却没有在附近发现碧波的鱼塘。待从一处葫芦样的小圆门进入,眼前更是一望无际果园的苍绿,将视线遮蔽了。脚下几亩鱼塘,人们安静的垂钓,水里不时浮出一只拖着长尾肥大的鱼儿。
鱼塘旁有一条小路,一直通向远处的田间,那里几颗高大的柿子树突兀笔直的站立,放佛一个个守护农田乡野的卫士。那远处,正是我要去的地方,我拉着妈妈往柿子树旁走,小雨点零星的落一些在水塘里。我们在篱笆围绕的一片片梨树和桃树旁穿行,看到挂在枝头上小小的梨子,已被太阳光,染上一些如处子脸上一抹红晕一样的颜色。
起风了,一片刚成长起来的包谷地里,长长的包谷叶子,在风中互相碰撞着,我似乎听见了风从叶子上走过的声音,心里顿时感到兴奋。我忘记身边还有母亲和孩子,一个人向更远更深的原野里走。
远远的柿子树下坐着一位老人,他的脚下放着一只泡着绿茶的玻璃杯和一把带泥土的锄头。他的眉毛长过眉骨,低低的垂至眼帘。他的眼睛深邃,看不清里面的光线,他一直朝面前的一块辣椒地安静的望着。
我喜欢与田间的农人们聊聊,我一直记得沈从文先生给汪曾祺先生托梦的话:文字还是得紧贴生活,一切写作都来源于生活,要贴着生活去写。
老人告诉我柿子树很少招虫子,柿子树耐苦,寿命长。他身后四五颗树的寿命至少也有千年。附近是阳坡村和谢家村,土地越来越少,原本种粮食的土地,现在都种经济作物,种上果树和蔬菜。
远处一阵风,从柿子树上吹过,一些脱落的没有成熟的青涩果实,带着柿子叶柄纷纷疾飞而下,“啪啪”跌落在草丛中,如一瓣瓣盛开在大地上的绿色花朵。望着远处一阵阵急促的风,在果园树叶间四处游走,低吟起一阵阵呼啸的歌,我的心似乎瞬间从心房里释放出来,跟着风游走去各处。
呼啦啦吹起一朵蒲公英白色的绒毛,漫天的小伞飞向远方,播散一粒粒种子;摇动一丛丛铃铛样红色的樱桃,果园里开始奏响热闹的交响乐;包谷地里的长叶子像一队队飘展的旗帜,跟着劲风招展。当我回头,长须眉的老人和他的锄头不见了,风里只留下他的声音:风来了……
一阵劲风呼啸而来,站在田野里的我,黑白的衣袂,被风胡乱的拍打,我的头发跟着树梢叶子的方向飞舞,风声灌进耳朵里,紧紧的敲打着耳膜的鼓。远处传来妈妈和龙儿呼唤的声音,我却舍不得离开,城市里没有这么大的风,城里听不到叶子上风走过的声音,我陶醉在这风中。
只有站在旷野的风中,人似乎才能脱离开现实中的我,看到人生上下的台阶,我们跟随着什么,为何跟不上那忽近忽远的步伐,为何一回首匆匆的离开,才知道失落和被时代抛弃的滋味。
雨点重重的砸落在我的身上,风的声音被疾速的雨点遮盖一些,一只伞打开,撑起在我的头顶。妈妈,永远是那个为你撑起一把伞的人,你的执着和固执在风雨来的时候,都在她的伞下躲起来了。风从伞下轻轻的过去,我喜欢这田野里吹起的风,不论是清风还是疾风,这里能听见风走过的声音。 [ 本帖最后由 汪彤 于 2011-6-6 09:35 编辑 ]
听风走过的声音
(约1749)
汪彤
很久也没有去田间地埂上走走了。初春的时候偶然歇脚,拥抱着大地泥土苏醒的呼吸,在温情的暖阳中,在渐渐松软的田间地头驻留过一会儿。直到快端午节,家家门口插艾草、柳枝,女人、孩子们身上挂起香包,手上缠绕红色丝线的前一天,我才慵懒的带着远道来的母亲,和我的龙儿去田间走一走。
听说二路车的终点站对面有个和谐山庄。虽然对“和谐”两个字总是充满怀疑,犹如那一晚在河边与几位文友散步,谈到“自然”,元中老师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真正知道何为“自然”,却总是挂在嘴上,就像学校里的学生,他们在床头贴一张“难得糊涂”的字,其实他们心里是真的糊涂。
和谐山庄在阳坡村前面一条叫不上名的巷道里,远远看到路边砖头墙上涂写了几个白粉字,用向左的箭头标出一道。让人想不到,顺着那道细细的箭头,拐个弯,眼前豁然开朗。
路两边的高墙上垂着浓绿的葡萄藤,细细密密刚生长起来的葡萄果实,一串串挂满了枝头。葡萄藤上的叶子,被风一吹,放佛随远处传来的节奏明快的音乐,欢快的舞蹈。穿过葡萄藤蔓的走廊,眼前更为开阔,音乐是从左边一处溜冰场里传出来的,年轻的跟着似有弧线的音乐,一圈一圈的飞驰滑行。
溜冰场不远处长长的廊棚下,一个挨一个摆着台球桌和乒乓球桌。我想起一位朋友,为生活所累,为情感所困,最喜欢在台球桌旁驻留的他,只能把最爱与现实割裂。在这里,进出的游人,手里都提着高级渔具的箱子,但他们进进出出,来来去去,我却没有在附近发现碧波的鱼塘。待从一处葫芦样的小圆门进入,眼前更是一望无际果园的苍绿,将视线遮蔽了。脚下几亩鱼塘,人们安静的垂钓,水里不时浮出一只拖着长尾肥大的鱼儿。
鱼塘旁有一条小路,一直通向远处的田间,那里几颗高大的柿子树突兀笔直的站立,放佛一个个守护农田乡野的卫士。那远处,正是我要去的地方,我拉着妈妈往柿子树旁走,小雨点零星的落一些在水塘里。我们在篱笆围绕的一片片梨树和桃树旁穿行,看到挂在枝头上小小的梨子,已被太阳光,染上一些如处子脸上一抹红晕一样的颜色。
起风了,一片刚成长起来的包谷地里,长长的包谷叶子,在风中互相碰撞着,我似乎听见了风从叶子上走过的声音,心里顿时感到兴奋。我忘记身边还有母亲和孩子,一个人向更远更深的原野里走。
远远的柿子树下坐着一位老人,他的脚下放着一只泡着绿茶的玻璃杯和一把带泥土的锄头。他的眉毛长过眉骨,低低的垂至眼帘。他的眼睛深邃,看不清里面的光线,他一直朝面前的一块辣椒地安静的望着。
我喜欢与田间的农人们聊聊,我一直记得沈从文先生给汪曾祺先生托梦的话:文字还是得紧贴生活,一切写作都来源于生活,要贴着生活去写。
老人告诉我柿子树很少招虫子,柿子树耐苦,寿命长。他身后四五颗树的寿命至少也有千年。附近是阳坡村和谢家村,土地越来越少,原本种粮食的土地,现在都种经济作物,种上果树和蔬菜。
远处一阵风,从柿子树上吹过,一些脱落的没有成熟的青涩果实,带着柿子叶柄纷纷疾飞而下,“啪啪”跌落在草丛中,如一瓣瓣盛开在大地上的绿色花朵。望着远处一阵阵急促的风,在果园树叶间四处游走,低吟起一阵阵呼啸的歌,我的心似乎瞬间从心房里释放出来,跟着风游走去各处。
呼啦啦吹起一朵蒲公英白色的绒毛,漫天的小伞飞向远方,播散一粒粒种子;摇动一丛丛铃铛样红色的樱桃,果园里开始奏响热闹的交响乐;包谷地里的长叶子像一队队飘展的旗帜,跟着劲风招展。当我回头,长须眉的老人和他的锄头不见了,风里只留下他的声音:风来了……
一阵劲风呼啸而来,站在田野里的我,黑白的衣袂,被风胡乱的拍打,我的头发跟着树梢叶子的方向飞舞,风声灌进耳朵里,紧紧的敲打着耳膜的鼓。远处传来妈妈和龙儿呼唤的声音,我却舍不得离开,城市里没有这么大的风,城里听不到叶子上风走过的声音,我陶醉在这风中。
只有站在旷野的风中,人似乎才能脱离开现实中的我,看到人生上下的台阶,我们跟随着什么,为何跟不上那忽近忽远的步伐,为何一回首匆匆的离开,才知道失落和被时代抛弃的滋味。
雨点重重的砸落在我的身上,风的声音被疾速的雨点遮盖一些,一只伞打开,撑起在我的头顶。妈妈,永远是那个为你撑起一把伞的人,你的执着和固执在风雨来的时候,都在她的伞下躲起来了。风从伞下轻轻的过去,我喜欢这田野里吹起的风,不论是清风还是疾风,这里能听见风走过的声音。 [ 本帖最后由 汪彤 于 2011-6-6 09:35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