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中国人的光阴

2023-03-29抒情散文韩可胜
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霍金《时间简史》开篇如此发问: “宇宙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这开端之前发生了什么?时间的本质是什么?它会有终结吗?”同步……

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霍金《时间简史》开篇如此发问: “宇宙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这开端之前发生了什么?时间的本质是什么?它会有终结吗?”同步思考时间和空间,这点中西方文化是一致的。中国人把四方上下也就是无垠的空间叫“宇”,把古往今来也就是无限的时间叫“宙”。有人说,相比于容易注意到的空间,时间才是最大的科学,也是最大的奥秘。中国人对时间的感悟,总是把自己或者说把人置身于其中。因为有人置身其中,冷峻的时间便成了光阴,氤氲着人文的光辉。

1.“时”原本是没有“间”的。就我们有限的感知来说,时间是线性的、无限的、均匀的、单向的。线性的、无限的、均匀的、单向的时间,如果没有进行区分,就没有办法生产和生活。饮食男女是人的本能,男女如果不是即时发生“本能”之事,也必须给“时”确定一个“间”,越小的区间越能使行为精确地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样就必须通过观察找出规律而发现时之“间”。

太阳一升一降,月亮一盈一亏,是人们最容易观察到的“时”之“间”,是为“日” “月”,这种日月推移,在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中的轮换,就是时间。时间在中国人那里,就不再是单纯的时间,而是光阴。

“光阴”二字是古诗文中最美的字眼。唐代传奇小说《古镜记》 “见龙驹持一月来相照,光阴所及,如冰著体,冷彻腑脏”,这里的“光阴”是指月亮的光芒、光亮,既是“光”,也暗含“阴”。 “光阴”浸润了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利用、珍惜和感叹。

南朝江淹《别赋》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把光阴与恋人离别结合在一起;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光阴可惜,譬诸流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将光阴与建功立业联系在一起;唐代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将光阴与代际更替联系在一起;唐代韩偓《青春》 “光阴负我难相偶,情绪牵人不自由”,将光阴与孤独相思联系在一起;唐代王贞白《白鹿洞》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将光阴与书院苦读联系在一起;宋代苏轼《二月三日点灯会客》 “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将光阴与怀旧感伤联系在一起……至此, “光阴”的人文含义就较为齐备了。

到了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是新春”;李贽《复邓石阳》 “年来每深叹憾,光阴去矣,而一官三十余年,未尝分毫为国出力,徒窃俸余以自润”;冯梦龙《喻世明言》 “光阴荏苒,不觉又捱过了二年”等等,其义都不出唐宋,并日趋于平民化,遂产生了一句俗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光阴”也可以解释为“日” “月”。茫茫苍穹中,日、月是两颗最璀璨的星体。中国人理解的“日” “月”,既是天上自然形态的“日”和“月”,也是文化、心理、精神中的“日”和“月”。

譬如“月”。西方历法中的“月”,把一个太阳年除以十二,每个月的起点和终点,每个月的长度,与天上那一轮明月,其实没有什么明确的关系。而中国传统历法中的“月”,高度尊重自然,它的划分严格依据天上那轮明月。初一,叫“朔”,意思是月亮从消失中“苏醒”过来,是月相最小的时候;“晦”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月亮到了“尽头”的意思。 “望”则是月满的那天,处于一月之正中。 “朔” “望”“晦”都代表了月相。农历的日子一定是在“朔——上弦月——望——下弦月——晦”中循环往复,一个经过训练的人,能通过天上的月相而准确判断出农历的日子。

此月是自然的月,也是人文的月。中国人对月充满了温情,最美的诗词都献给了月。写月的诗词,可以是豪放派,壮阔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也可以是婉约派,妩媚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月可以寄托一切美好的感情,包括乡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爱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亲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友情“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以及那种不怎么说得清的感情“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中国的节日中,与月相关的节日最执着、最深情,包括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上元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西方学者甚至把中国人称为崇拜月亮的民族——似乎有点道理,注意到了中西方对“月”的感情差异,但其实是不准确的。中国人对所有的时“间”,都充盈了丰沛的人文情怀。

3.再譬如节气。 “节气”是对光阴所做的进一步区分。首先,节气是自然,是对一个太阳年的二十四等分。这与西方的星座是对一个太阳年的十二等分,科学上的道理是一致的。西方的公历是阳历,中国的节气也是阳历——依据的是太阳,而不是月亮。其次,节气还是人文,从节气的命名,到衍生的节气文化,都能体现时之“间”与中国人的高度统一。

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申报方是这样表述的: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作为知识体系,它是科学;作为社会实践,它指导着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各有着眼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四季的开始,把一年分成了四等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是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寒、大寒,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界的动物和环境的变化。小满、芒种,反映农作物的成熟情况。

尽管不知道太阳和地球公转、自转的关系,但是早在2200年前,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就通过观测日影,完整地测算出每个节气的准确时间点。中国人测节气,不是探讨科学意义上的天文学。节气于中国人,首先是农时,农耕社会的最高法则。顺应农时,才能保产高产,所谓“民以食为天”,也是“民以天为食”。这恐怕是中国人口众多的根本原因。通过农耕,节气就从自然走入了生活,先物质,而后精神。

中国人相信“天人合一”,自然界和人是相通和相对应的。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的身体、命运之间,有着复杂而隐约的相关性。这是中国人养生的逻辑起点,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讲的是自然,也是人。甚至,这也是中国人命相学的逻辑起点。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属相不是从元旦开始的,严格来讲,也不是从春节开始的,而是从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开始。

在节气申遗成功后,新华社评论说:节气“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所言甚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