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文学,这棵“常青树”

2023-03-30抒情散文李国文
看起来,曹雪芹也好,罗贯中也好,要比后人更懂得适应读者的消费心理。因此,他们的书,只有潮涨潮落,而不会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时下书潮一样,这种书是永远也不会过去的。……

看起来,曹雪芹也好,罗贯中也好,要比后人更懂得适应读者的消费心理。因此,他们的书,只有潮涨潮落,而不会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时下书潮一样,这种书是永远也不会过去的。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文学颇有点不景气了。一位书商诉苦,他搞的几本书,全砸了。不知道读者现在的胃口,到底想吃什么?武侠的书潮过去了,港台的书潮过去了,隐私内幕、社会热点、乱侃胡扯、谈情说爱的书潮过去了。无论什么东西,多了,就倒胃口,这大概也是个规律。

其实,在文学生活中,要把这种不景气看作是正常,而把过去那种太景气,看作是不正常,才是正常心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学确实空前繁荣过的,但那是浩劫以后,人们如饥似渴的反弹。如今国泰民安,海晏河清,文学回到它比较寂寞的位置上,似属理所当然。至于有“识”之士采取了某些手段,刺激读者的好奇冲动,希望从处于困境的文学中,再榨出一点油水。其实,这都是饮鸩止渴,反而使文学更掉价。

文学总是要生存下去,大概只要有人在地球上活着,文学就会找到自己的读者,只不过是数量多寡的问题。因此,除了那些关在“象牙之塔”里自我欣赏的作家外,怎样使作品不是靠感官刺激,也不是靠吹牛皮,而是靠读者真正喜闻乐见的文字与叙述,促进文学的发展,便是作家全力以赴的事了。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办?这些细节,我也说不上来。

研究读者的消费心理,也许是作家和出版家的重要课题。除非他写东西不想给别人看,否则的话,作家写了书没人看,出版社出了书没人买,恐怕就很糟糕了。

我问他:“你总得做点生意,弄点书卖呀。”

“还不是《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些文学常青树吗?售得慢些,但总能卖得出去。”

我不禁感叹,幸亏有老祖宗留下了兵马俑,留下了金缕玉衣,留下了马王堆,也给我们留下了饭辙,没想到,还得靠曹雪芹、罗贯中与施耐庵等文坛前辈们赏饭。

这些名著,上代人都读过,年轻人又接着读,接着,下代人怎么办呢?上学识字以后,还要读下去的。这些书的文学生命力是永恒的,这些书堪称读者心目中的常青树,也是出版社的摇钱树。听说,有些出版社实在揭不开锅时,就把这些古典文学翻出来重新加印,以解燃眉之急。

虽然有人统计,书价已经涨得不像话了,但仍有读者——多是些普通百姓,舍得十几元、数十元去买一部《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西游记》,等等,说明这些书,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买了书,也不是去做学术研究,而能够津津有味地读下去,主要是看热闹。前面提到的似水书潮,一浪一浪地流过,不是不热闹,但那种热闹,过了也就过了,升温快,降温也快。而这些名著的热闹,不论读书的人,何时何地何种心情,翻开书来,总是看不厌,而且,每次读都能找到新感觉。这实在值得写作的人深思。

对大多数看热闹的读者来说,并不怎么关心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只是被贯穿在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与语言所吸引,才看下去的。其实,《三国演义》是一部写帝王将相的书,《红楼梦》是一部写世家贵族的书。书中的世界,和那些普通读者所生活的现实世界相距甚远。那么,为何能令人手不释卷呢?

应该说,读书是个奇怪的投入过程,在捧书深读时,仿佛成了古代的臣民;一旦放下了书,就退出角色,回到现实中来。怪就怪在书中人物的影像,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会使读者从他个人的生活阅历、所经所见去寻求对应,不断印证。于是,有愤怒,有激动,有感慨,有快活……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所在了。

至此,无所谓历史,也无所谓现实,所有那些显赫威风的,冠冕堂皇的,甚至是不可一世的,令人诚惶诚恐的人物,平常,老百姓都得仰起头来看,现在,完全在读者的审视之下,变成了与老百姓相同的血肉之躯。而且,他们的五脏六腑,还不见得比老百姓高明到哪里去。这就是读书的满足,或者叫作“美学”享受了。

《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能够达到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艺术高度,很大程度上是从老百姓的审视角度,是以老百姓的平民心理,反映老百姓的善恶仇爱,按老百姓的意愿来写那些帝王将相、世家贵族的。

一名作家,按老百姓的欲望,写老百姓愿意读的作品,这就是古典文学给人们的启示。看起来,曹雪芹也好,罗贯中也好,要比后人更懂得适应读者的消费心理。因此,他们的书,只有潮涨潮落,而不会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时下书潮一样,这种书是永远也不会过去的。

好书,永远不会过时;过时,也就不是好书。这样的作品,才属于真正的不朽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