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谁干的
上周末,带孩子去上课。教室里,两个已经下课的男孩挤在桌旁摆弄教具,迟迟不肯离开。老师不堪其扰,问是谁把东西拿过来的,只见他们顿时把眼睛睁的大大的,一脸惶恐,伸出手指同时指着对方说“不是我,是他!”
我在一旁看的分明,看得出老师并不想责难谁,只想让他们尽快离开。但面对询问,孩子却表现的那么惊慌失措,第一反应竟是推卸责任。
这个场景我并不陌生,别说是小孩子,连我这个大人,都做过类似的事。有次隔壁单位的姑娘来我们办公室拷贝资料,负责的同事恰好不在,我随口说了句“你自己拷上吧”,就转头忙自己的去了。随后同事回来了,脸色大变,厉声质问“谁让你插U盘的?!”我们都被吓懵了,原来那台电脑是涉密的内网机,插U盘属于泄密行为,要被追责。
姑娘被我们同事的语气吓坏了,转头看向我,我竟脱口而出:“我不知道。”她百口莫辩,气呼呼地走了。我在办公室如坐针毡,为自己的那句“我不知道”羞愧难当。很长一段时间,其他同事都没说话,办公室安静的能听到我的心跳,仿佛所有沉默都是对我无声的谴责。
一上午,我都在自问,自己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挺认真负责,也很注重道德修养,但为什么在那瞬间,我第一反应竟然是“我不知道。”自我谴责后,我给同事说明了事情的原委,承诺如果要追责,责任由我承担。但那个姑娘,我再没有在政府楼里见到过,也没给她说一声抱歉。这件事,被我一直视为职业污点,每次想起都会觉得心里疙疙瘩瘩的,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懦弱自私的一面。
为什么遇到问题,大多数人会急忙撇清责任呢?这可能和我们平日里处理犯错的行为有关。我观察到,在生活中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就会化身成警察,要努力找出“犯罪嫌疑人”,往往第一句话就是质问“这是谁干的?”孩子就像担心受罚的小偷,急忙说“不是我”。父母一听,还学会撒谎了,这还得了?就会继续追问“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是你干的,不是你还有谁?”警察抓小偷的游戏继续进行。
父母越想发现真相,孩子越着急表明他们的清白,家长一看,说好话不起作用,干脆打一顿让记住。到了这步,矛盾已经升级,往往结果就是,家长气的半死,孩子鬼哭狼嚎。但从头到尾,孩子并没有从错误行为中得到什么反省,反而强化了一个观念:做错事是要被惩罚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一旦孩子把做错事和惩罚联系起来,本能反应就是推卸责任,互相揭发。
但仔细想想,我们询问孩子“这是谁干的”,初衷不就是想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认识到错误,不要成为“惯犯”吗,怎么治聋不成反致哑呢?
当我们被工作和家务团团包围时,孩子的错误在我们看来就是制造麻烦,是故意和我们过不去。抱着这样的念头,孩子犯错时,我们似乎很不能容忍。
其实,从成长的角度看,孩子也是在每次犯错中逐步建立自己的行为准则。心念一转,把孩子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让他们知道,我们对谁干的并不感兴趣,也不想指责已经发生的事情,只想知道现在该怎么补救!孩子们才会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上。
最近,我快3岁的小孩异常淘气,奶奶无可奈何的时候都会搬出我当警察,“你再这样,我就让你妈收拾你!”这句话太有震慑力了,孩子调皮的时候,我只要一说“是谁啊”,他嗖地一声就窜到沙发顶上去了,速度之快,令人诧异,像身怀绝技的小毛猴。
有一天,他又把橘子皮撒了一地,我对扮演警察实在感到疲惫了,就像背书一样说“我对谁干的不感兴趣,我们现在想办法解决问题”,只见孩子从沙发顶上慢慢爬到地板上,抬起小脑袋对我说“我来想办法”,我仿佛看见了一只小猴在努力向人类进化。
承认错误本就需要勇气,而且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犯错往往与指责、恐吓、威胁等不愉快的体验相关,所以,当我们面对错误时,那份勇气并不会每次都出现。小学二年级时,有天早上我班一个男生没来上学,老师上课时,忍不住哭着说他在水塘被淹坏了。那时候太小了,其实并不太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见老师哭,我们班同学都哭成一团。后来他的座位就一直空着,这件事也被我遗忘了。过去了十来年,一次聚餐上有人聊起这件事,才知道我那个小同学出事当天,是和亲戚家小孩去捞蝌蚪,他失足滑落水塘,同伴吓得跑回家蒙着被子睡了。一直到晚上,我同学的父母找不到儿子,把那个小孩叫起来问了好多遍才知道真相,但等打捞上来,孩子早就没了呼吸。
勇于认错,敢于担当,被视为美德,但这份勇敢需要用耐心和方法浇灌,当我们把“这是谁干的”变成“你想怎么解决”时,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指责,而是要努力想办法。日积月累,这种行为模式会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当再次面对错误时,本能反应可能会由“不是我”会变成主动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