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寻找古树的下午

2023-03-30抒情散文陈涛
冬日的下午,一大块阳光从窗户透进来,落在书桌、地板、茶杯上,明亮、柔软、温和。

坐在阳光里翻书、喝茶,有些无聊,索性去看看朋友提起的古树。

古树在社区里。当我按照导航……

冬日的下午,一大块阳光从窗户透进来,落在书桌、地板、茶杯上,明亮、柔软、温和。

坐在阳光里翻书、喝茶,有些无聊,索性去看看朋友提起的古树。

古树在社区里。当我按照导航站在北洼路一个社区门口的时候,金黄色的阳光正越过头顶照耀在我身后红白交织的大楼上半部,让它在深蓝色天空的映衬下凸显出从未有过的净洁。

古树究竟是不是在里面?那些有着几百年树龄的古树怎么会在一个社区里?在我最终决定走进去前,我曾对着手机中的导航地图反复端详。

北洼路,不言自明,地势多低洼,传说修建大都城时,于此取土,故而造成今之状态。果不然,进社区后便是下坡路,在并不宽敞的小路上,我不时四处张望,两侧镶着深绿色落地窗的阔大高楼在阳光下并未给人以亲切之感,反倒如阴影处的玻璃般高冷凛然,令人不敢多看。

古树在哪里?

在道路的拐弯处,我看到三面高楼环绕的空地有一片高于地面的树林,接天连枝,四四方方,长宽各有六七十米。在树林中间,有一半面积是地砖铺就的休闲场所,三个咿呀学语的孩童正在泥制的乒乓球台上蹦跳。

快步踏上三级台阶,走到一棵树前,围着它仔细端详。一时无法断定,这是否就是所要找寻的那些古树。再找一棵来看,在头顶略高的位置看到一块巴掌大小的绿色铁牌,最上面两个大字:“古树”,后面还有一个括弧,里面同样有两个字:“二级。”树是桧柏,年代至今约100年,如此算来,应是“中华民国”时候种下。

望着眼前这片挺拔高耸的柏树林,心想,就是这里了!

走到另一棵树前,嚯,230年树龄,清朝时所种,如此相近的两棵树竟然差了100多年。我环抱树身,约有一抱之粗。看着“桧”字,我本能地想起了那个遗臭万年的宰相。当然这两者的发音是不同的。至于“桧”字的发音,也是说法不一,作为最早的发音是kuài,至于后来为何变成guì和huì,也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即使是作人名讲的huì音,一些上年纪的杭州人依然读秦桧(kuài)。关于桧柏,唐朝诗人方干曾在《赠诗僧怀静》中讲“坐夏莓苔合,行禅桧柏深”。桧柏的适应性极强,根系强壮,可以耐干旱、抗严寒,还少病虫,不仅不怕污浊空气,反能净化空气,这也是它能够穿越两百多年的时光始终生长的缘故。

朋友告知有30多棵古树,可目测来看两倍有余。研究一番,便不难发现凡是古树,树身均有绿色铁牌。那些树身略细,同样挺直繁茂的桧柏则不在“古树”之列,或许是前人种下未到百年,或许是今人种下,具体原因不得而知。

沿着一侧密林前行,到尽头左转,身前瞬间开阔了许多。这中间只有稀疏的几棵树,不见了挺拔,多了些恣意,随心所欲地弯曲着伸向空中。凑近了看,也有铁牌,是树龄230年的油松。

如果用修颀来形容桧柏,那油松用遒劲形容最为合适。桧柏有君子之风,豪气凌云霄,油松若老者,孤松翠盖,沧桑扑面,且张力十足。覆盖着厚厚松针的地面在脚下发出美妙的声响,尚未溶化的白雪点缀其间。数过几次,油松共有五棵,两棵树龄最大为230年,最小的三棵也有200年。

慢悠悠沿着树林四周走完,发现这里的古树主要是桧柏和油松两种。油松数量少,只有五棵,桧柏多一些,我按照铁牌数过两次,结果对不上。那林中起落的以及扑棱棱被惊飞的灰喜鹊,原本是极美的景象,却加深了我的沮丧。在我第四次计算时,我注意到有些树的下部被涂抹了白石灰,这是防止虫害的常用做法,我脑海中闪现出一种想法,是否可以通过这些印记来判断是否古树。事实也是如此,这是古树们的特殊待遇,结果也就迅速得出。这方天地里的33棵桧柏,树龄最长260年,最短的100年,绝大部分的树龄都在200年以上,它们与油松以及那些年轻的树们共同生活在这里。

在北京这个庞大的城市里,这只是一处寂静的小角落。苏轼说:“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也确如他所讲,在闹市,在人流密集的社区,30多棵古树自成一体。即便被冰冷的混凝土建筑包围,它们依然可以让人犹如置身清爽的山林。若非身处其中,这感觉是无论如何都难以体会的。所谓归隐山林之感,无须跋涉走远,有些咫尺可获。

我在这个角落待了很久,缓慢游走,以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耳边只有鸟鸣、挥舞翅膀的声音以及孩童的欢叫。树林中有人不时望向我,我想他肯定不知我此刻内心的感触,也就难以理解我行为的莫名。

离开时已近黄昏。我在社区门口的道路上看到了三个字:八里庄。这激起了我久远的记忆。十五年前,我去到一个叫八里庄的地方上班,那里同样有一处院子,一个同样寂静的小角落,每次进入,我的内心都会立马沉静下来,院子里只有两座相对的矮楼,空地上散种着十余棵银杏与玉兰,春天,白玉兰与簇簇迎春花相映悦目,秋日银杏叶黄彤彤同样悦心。几只小猫在那棵生长几十年的梧桐树下闪现。我在那待了很多年,体会读书、写作的乐趣,收获纯粹的友情。那是一个有着浓郁人文气息的角落,那个院子的门口曾挂着一块木质的白底黑字的牌子,上面有五个字:鲁迅文学院。

十五年后,我来了另一个叫八里庄的地方,这两个八里庄,一东一西,在这个自然的角落,我同样感受到了久违的熟悉的沉静。

真是一个神奇的巧合。

我也该回去看看东边那个八里庄的梧桐树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