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2022年第1期|王剑冰:一个镇子的前世今生
王剑冰,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人民文学》《当代》《收获》《十月》《中国作家》《花城》《钟山》《作家》《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发表作品……
王剑冰,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人民文学》《当代》《收获》《十月》《中国作家》《花城》《钟山》《作家》《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发表作品数百万字。出版个人著作41部。《绝版的周庄》,1999年发表后,入选上海高中语文课本,被周庄刻石并授予荣誉镇民。曾获河南省政府第三、四、五、六届文学奖,首届冰心散文奖,第十一届丁玲文学奖,第八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三届丰子恺散文奖等。
镇 子
1
山成为村子的陪衬、村子的依靠、村子的屏风。水从屋下过,从桥下过,从石板下过,水叮咚,水玲珑,水滋养了一代代的生活。
真的应该感谢那个最早建造黄姚的人,他是姓黄,还是姓姚呢?这个黄姓或姚姓先人,必然是看上了这里的山,瞧中了这里的水。
有话叫山水相依,山水和鸣。随着村子的生长,始终没有影响山与水的作用。三条水流,通过一座座别致优雅的古桥,一条条拙朴蜿蜒的石道,巧妙地将民居联系在一起。桥边有亭,有庙,有诗文,有牌匾,显现出不俗的文化品位。
有人说姓黄的或是一个男性,姓姚的是一个女性。二人从中原逃难而来,见到这里的异样山水,便定居下来。他们同山水一样相依和鸣,共生出一个村庄。村庄在一代代扩大,对后来走入村子的人也一概不拒,终成一个大家庭。
对此说法我颇感认同,也颇觉有趣。
这个说法代表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2
一个地方的命名,或以地名,或以水名,或以人名。“黄姚”到底是怎么叫起来的?如果是姚黄,或许还会被人想到富贵的牡丹,牡丹中的极品就有姚黄魏紫。看来不是,它叫黄姚。那么,由一位女子的名字而来倒也可以,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记录与传说。
越是心生疑问,越是会记下这名字,并且长时间不能释怀。
由此翻阅大量的史料,发现典籍中并无详实而确切的说明和记载,多是民间传说。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一说黄姚古为壮瑶杂居之地。方圆几十里,最初只有两户居民,一户姓黄,一户姓姚。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杨文广率部到昭平平乱,路经此地,派士兵打探路线,士兵探得只有黄、姚两姓居民,回话时就说成了“黄姚”,于是就将地点标识为黄姚,一直沿用千年。
第二种说法是,黄姚最早的居民是黄姓瑶族,他们植桑养蚕,种红薯、水稻为生,然后划船到姚江下游去交易。由于物美价廉,人们说起来,都知道是黄姓的瑶族人。为称呼方便,就将黄姓瑶家人说成了黄瑶。为避免歧视,文化记载时,将瑶族的“瑶”改为了“姚”字。
第三种说法是从姚江得来。姚江的名字早就有了,因一条江而起地名是常事。前面加上一个黄字,可能起名之人正看到雨季的姚江,江水奔涌如黄龙,便标识为黄姚。
第四种说法是明代初年,黄、姚两姓大批地从外地迁来,建房立村,人们便把这里称为了黄姚。
根据有关资料来看,第四种说法依据较弱,因为镇上已无姚姓后裔,即使遇到什么原由,也不可能全部迁徙或消失。再查看现在黄姓族谱,则都是清代以后迁入进来,并且在500多户2800余人的黄姚,亦非大姓。这样说来,前三种倒有可能。
我曾经听到一个人说,他最初以为是一位女子的名字,那女子或有着什么传奇经历,救了什么人或是怎样,因而就被人记下来,叫成了名字。我也以为好。
3
从现在留存的明清时期的老建筑来看,当年这里必是商贾云集的繁华集镇。虽历经千年沧桑,仍掩不住她曾拥有的繁华。这也正合一种潮流,在繁闹与喧嚣背后,一处淡泊宁静的所在,成了人们追寻的乡愁故土。
黄姚位于广东、广西、湖南三省交界处,由于姚江水运码头的繁忙以及陆路的通达,乾隆年间已经是车来船往、街道繁华、市井兴隆的重要城镇,大部分建筑群均已形成。客栈、商铺、杂货、饭馆、酒庄、茶舍一应俱全,成为八方商贾聚集、百里闻名的集镇。
多年后,由于交通形式发生变化,黄姚中心地位受到影响,逐渐处于边缘的半封闭状态。这样,也就使得众多民居、众多文物得以保存。就像被一块巨大的苫布遮盖,何时猛然掀起,竟然发现一个巨大的惊喜。
这个惊喜中,有保存完整的宽2米至5米不等的8条石板街,加起来有10公里长。绕行其间,趣味无穷。有着明清古建筑300多幢,幢幢相连,规模宏阔。在这些街巷与房屋间,巧妙地布局有11座石拱桥或石板桥、20多座寺观庙祠和10余处亭台楼阁。一个镇子,竟然也有宝珠观、古戏台、兴宁庙、文明阁、天然桥、聚仙岩、带龙桥、孔明岩等“黄姚八景”,不少列入文保项目。而各处文物古迹,皆可见有楹联匾额,每一幅都值得驻足品鉴。
整座黄姚古镇,就是一部完整的桂东居民文化史。有人说,里面的建筑全部按照九宫八卦阵式进行分布。无论其砖雕、石雕、木雕、竹雕,还是梁柱、斗拱、檩椽,都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可观,可感,可研。
再看石板街面,黑色条石铺排有致,衔接紧密,与屋舍建筑构成一体,可谓顺畅舒适、和谐自然。行走其间,有一种既古雅娴静、神秘幽深,又踏实沉稳、赏心悦目之感。
还有一个让我喜欢之处,很多的古镇都鲜有人住,多数房屋空闲着,让你感觉不到人气和生气,黄姚却不一样,这里到处都是原住户,不仅有老人,还有年轻人和孩子。那些孩子就在近处上学,每天都会看到他们从一个个老屋走出,背着书包上学去。
随便走进一个院落或一处民宅,都会看到生着的灶火,以及还在使用的先人用过的桌椅、橱柜和雕花大床。有的人家还有老旧的灶台,盛水的石槽,甚至保留了鼓风机、风箱、纺车、背篓、蓑衣等生活用品。
他们或许是为了一种纪念,一种回味。
总的说来,是一种对乡愁的深深情感。
节 日
1
转眼到了年关,黄姚古镇又迎来喜庆的日子。
大街小巷,大殿小堂,高树矮屋,宽廊敞院,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挂上了红灯笼,古风古韵的灯都做得精致,周身镶着金丝,下面缀着中国结。
有的亭廊间的灯笼一串串的,像糖葫芦,散出诱人的魅彩。一到晚间,所有的灯都亮起来,高高低低、层层叠叠、一片辉煌,将整个黄姚装点得绚丽无比。
舞鱼龙提灯晚会是黄姚人的喜庆节日,也是黄姚人的独特节目。古镇的提灯会从乾隆年间开始,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
农历正月初二晚上8时,平地一声炮响,激活了安静的古镇。人们立时精神起来,无论是排练多时的演出者,还是等候多时的镇内镇外的人们。
舞鱼龙提灯晚会正式开始——队列前9个“红毛狮头”踩着锣鼓点,领着长长的队伍向前进发,边走边表演。他们时而跳跃,时而腾越,时而翻滚。后面跟着舞龙队、锣鼓队、唢呐队、提灯队、彩旗队。
庞大的“鱼龙”队伍由80盏鱼龙灯组成,当头的是鳌鱼“鱼王”,后面跟着鲤鱼、草鱼、斑鱼等各种各样欢动的鱼,而后是鸡、鸭、鹅、兔、猪、羊、牛。声势浩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经过铜钟湾桥,进余庆门楼,过新兴街,直至穿过每一条街道。
古镇万人空巷,都挤在街巷两边,凑着这节日的热闹。
我还看到了金童玉女,看到了“西游记”中的师徒,唐僧骑着纸扎的马,悟空几个徒弟护送师父前行。还有“三国”中的张飞、关羽和吕布。各种人物应有尽有。甚至游人也挤在其中,手里举着一只彩灯,摇摇晃晃,跑跑跳跳,共享节日的快乐。
曲曲弯弯的古镇石板街上,灯流、人流,加上锣鼓器乐,欢声笑语,直汇成一片狂涛巨浪。
70多岁的古德全老汉,从19岁便是镇子里的文艺骨干,挤在其中招呼着。
他在古镇活跃了50多年,以前都在鱼龙队伍打头,现在成了指导,看着年轻人将这一民间传统传递下去,他抑制不住地露着笑脸。
说起鱼龙灯,老古说,老辈人都这么讲,很久以前,海里的龙和神鱼对黄姚的秀丽山水情有独钟,经常腾云驾雾来这里游玩,并施洒甘露,使得黄姚常常风调雨顺,鱼米兴旺。黄姚人为了感谢龙、鱼的恩赐,就在建筑上起带“龙”的名称,如带龙桥、龙畔街、见龙祠、接龙楼、扶龙庙、佐龙祠,并且在每年正月初二晚,自发地组织舞鱼龙盛会,以庆贺过去一年的平安丰收,祈祷新的一年和顺吉祥。
老古领着我见到了舞鱼龙队伍最前面的“领头狮”杨福玲,他才20岁,春节前一个多月,他们的狮队就开始了紧张的训练,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很愿意继承这一民间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他说他也要像老古一样,成为光荣的传承人。狮子队的表演从初二的提灯会开始,一直到初四。小杨说,虽然常常是挥汗如雨,还是很快乐的。
舞龙队的16个舞龙人,居然是清一色的女子。舞“龙头”的叫梁共芬,舞龙队成立有40年了,刚参加时她才30岁。“舞龙女”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许多人出嫁或者外出打工,只有她和另一位姐妹坚持到现在。她说舞的年数长了,人家都称她龙女,她很高兴,一年到头就盼着能在提灯会上舞一把,直到自己舞不动为止。
曾在节前来看阮欢全,老阮是鱼龙制作的传承人,不仅会扎鱼龙,还会扎狮子和各种彩灯。他十几岁就跟着父亲上手学,60多了还保留着手上功夫。
提灯晚会总指挥说,制作鱼龙不是件容易的活,临近节日我就总是来看老阮的进展。老阮工作做得很细,“龙鳞”都是一片一片剪裁、打磨、缝制起来,还要上色装饰。
我看着老阮正在一针一线地缝合“龙头”“龙身”。他戴着老花镜,一边抬眼同我们说话,一边精确地下针。
那些已经做好的鱼龙和动物,用竹篾、棉纸捆扎,里面插上蜡烛,色彩十分鲜艳,可以想象一个个在人们手中舞动起来的景象。
街委会主任说,现在懂鱼龙制作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跟不上来,就老阮几位还坚持着,不让鱼龙制作的手艺消失。
2
昨天晚上鱼龙提灯会的热闹刚刚过去,农历正月初三,人们又有了新的期待,不少人吃过早饭就开始走向古戏台。有的孩子在舞台四周跑来跑去。
戏台后面,“黄姚民间艺术团”的演员们正忙着扎头穿戴,对镜化妆。不时地会有一两声欢笑和歌声。
这是一群训练有素的黄姚本地人,他们有的在说着观看鱼龙提灯会的情景,有的在说着舞台的注意事项。其中古杏全和古德全是堂兄弟,两人都在黄姚古镇的舞台上活跃了很多年,古杏全还是团长。也有新人,比如龙春玲,18岁的她还是艺术专业的学生。
这个民间艺术团,每年都会在春节的古戏台上为家乡父老表演节目。
9点整,密集的锣鼓响起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演出开始了。这个时候观众已经围满四周,有的还在往这里赶。一个欢快的开场舞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而后有独唱、说唱、舞蹈、小品,还有彩调剧。
演员们表演完一场,回到后台,就赶紧换衣,补妆,整理发饰,而后再次回到台上表演。刚才是一身打扮,现在又是一身打扮。看得人眼花缭乱。
第一次登上家乡古戏台的龙春玲一点都不紧张,甩臂,旋转,下腰,劈叉,抖肩,熟练并整齐地随着其他演员做着各种动作,还大胆地朝着台下看,真的就看到了妈妈。她更加起劲地跳起来。
有的孩子还是能认出舞台上熟悉的面容,就大叫着姑姑、姐姐,旁边的人就笑了,老人赶紧就制止,说姑姑、姐姐在演戏。不少观众是台上的亲人,他们拿着手机在拍照录像。
今年新增《游黄姚》《黄姚春》等展示黄姚的节目,让黄姚人更加喜欢。一些玩自拍的外地游客,也喜欢这独特的展演,一边拍一边现场解说,将自己的新年感受传向四方。
3
黄姚的节日庆典实在是多,实际上是百姓们生活富足,心内敞亮,乐于寄托。每到一个节日,都会有各种方式表达和释放。
正月二十,还有“抢花炮”的活动,这在黄姚已有400多年历史。
花炮用铁线制成直径约一寸的圈环,将红布缠圈的炮放在有着药硝的地雷口上,点燃药硝,花炮就被崩上天空。花炮分头炮、二炮、三炮。还有说法:抢得头炮,人才辈出。抢得二炮,五谷丰登。抢得三炮,吉祥如意。
为了得到花炮,便要热闹得争抢,那是意志与力量的聚合,惹得人们一试身手。
黄姚春甫村中有一座清朝初年的狮子庙,是纪念明万历年间的张之勋总兵,所以也称张庙。张之勋受命清剿五指、白帽匪乱。张总兵去世后,当地民众特建此庙。庙墙上题有一诗:“雄镇一方张总兵,平夷守土有令名。我来似闻锋镝响,应是神归庇此乡。”
正月二十,值张庙庙会,民众便在庙前举行“抢花炮”活动。
这一天,居住在黄姚春甫村的民众要在张庙举行隆重的祭礼,而后开始抢花炮。
到了正午,红布扎成的三个炮头被抬进活动场所,一时群情涌动,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拢起来。有的站在高处,有的上到树上。
还有人潮水般涌来,围在场地四周。
抢炮即将开始,炮手在地雷里充满火药硝,把炮放在地雷口上,参加抢炮的分成几队,各队都扎紧腰带,系好鞋带,挽起袖子和裤脚,精神抖擞地守在炮位周围,就等着一声响。
炮手现在用香火引燃火药,地雷猛然发威。“轰”的一声将红绸炮射上天空,千百双眼睛大睁起来,千百双手同时伸出,看那高高的红绸炮会降落何处。
也就是眨眼之间,人们涌动着吼叫着,以最大的力气、最快的速度拼抢起来,慌乱中就有人把炮牢牢抓到并高喊着当众举起。
抢到花炮的这一队便欢呼雀跃,场外的人们也跟着叫嚷。
4
三月初三还有别具特色的庙会,成千上万的人都会参加庙会活动。
热闹非凡的宝珠观门前,有打醮、道场、上刀梯和舞狮表演。古戏台上还唱大戏,直至初三深夜方肯罢休。大戏一般是本地的传统桂剧,有时湖南的戏班也来凑热闹。
初三这天,整个宝珠观和古戏台点缀一新。
宝珠观右侧两米多高的纸糊的“大山人”身上写着“你来么”,像幽默的欢迎词。观内天井前站立着韦驮菩萨,正殿坐着北帝公神像,旁有观音菩萨、关圣帝及“四大金刚”。左侧准提阁,还有七手八脚神像,节日前全都披上金身。庙会期间,大殿里肃穆庄重,烟雾弥漫。
老辈人说,乾隆、嘉庆年间是宝珠观庙会的鼎盛时期。
观内除了供奉神像,还设有花炮(男女丁神像)。每年初三上午10点左右,各村寨送花炮(神像)的队伍先后到达宝珠观,此时整个广场沸腾起来。
正午放花炮开始。广场中间特立的大旗下,摆放一张桌子,桌上放着装有铁圈的火药炮。炮圈飞到空中落下,落到谁手,就象征谁的所属村寨得到吉祥,可以多添子女。大约至下午4点,各寨将抢到的花炮扛回本村寨供奉,待来年三月初三又送回宝珠观,如此往复,年年有盼望,年年有吉祥。
狮子舞总是将庙会推向高潮。人们看着狮子乱蹦乱跳,好不欢喜,更是有大人肩头驮了小娃一起看,小娃儿在上边又动又叫,好像一头小狮子。
醒狮队还配有罗汉、美女、蛮猴伴舞,也就增加了活泼气氛,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哄笑。
狮子舞过,是八音乐队。
八音队原名叫“文武场”,武场是打击乐,文场是管弦乐,开演先打武场,后到文场。大小鼓、大小锣镲一时间雷声滚动,擂鼓的恨不将大鼓擂成窟窿,打镲的恨不将铜镲拍成碎片,而唢呐、笛子、二胡、木鱼一应文场也跟着鸣响,你在其中,心内无不跟着翻卷掀动,激情鼓荡到了天上。
5
农历七月十四晚上,黄姚百姓还有放柚子灯的习俗。
黄姚镇内的水连通姚江,由昭平与钟山接壤的将军山发源而来,洪水季节,河水上涨,有时会涌上岸,泛滥成灾,冲毁房屋和良田。于是从清乾隆年间开始,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这天,黄姚人会燃香烛、送食物祭拜河神。
南方产柚子,所以这里的河灯同北方的不一样,为使香烛能在水中漂流,专门挑选尚不成熟的青柚为座。
制作灯头很关键,先把柚子削去一块,然后用竹片插入四个柚子,扎成方形底座,再用竹片搭成人字竹架,糊上色纸,贴上对联。灯尾将三个柚子呈品字连起来,柚子全部插上香烛。
从宝珠观那里放灯时,灯头先下水,中间连串几十个柚子灯,后面是灯尾。
很有一种仪式感。
长长的水灯漂浮于水面,一直浮到兴宁庙的下边去。
这个时候,沿河两岸站满观众,有镇上的,也有游客,看着舒缓荡漾的流水和摇摇晃晃远去的点点河灯,每个人的心里想法一定很多。
随便问几个年轻人,有的说会想到流逝的时光,有的说会想到过去的那些人和事,有的说会想着自己也做一个花灯放一放。
6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还要燃放孔明灯。
黄姚地区燃放孔明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晋,明清时最盛。
每年农历八月十一至十五,家家都要赶制孔明灯。用几根篾丝扎好内架和燃料架座,外用各色纸张包裹。大户人家还要请画师在纸上画上神像或花鸟,中间插上上好蜡烛。
为有节日气氛,家家都会在敞亮处置办月饼、糍粑、瓜果。
节前那段时间,采买的,制作的,蒸煮的,晾晒的,整个镇子都忙个不停。
说起孔明灯的来由,几乎每个人都能告诉你。三国时候,蜀汉丞相诸葛亮举军南征,与敌军对垒时,蜀军久攻不下。诸葛亮便令军中善于织篾的士兵编织许多小篓,用各色麻布糊在篓外。值中秋之夜,月明星稀,秋风爽朗,诸葛亮令士兵点燃竹篓内的松香,让篓子在烟气的推动下,一个个飘向敌阵上空。高高低低的竹篓,摇摇晃晃、时明时暗,强大的阵势如神兵天将,搅得敌阵一片慌乱,蜀军也就趁机攻陷敌营。
诸葛亮平定了南方,使得各民族得以安居乐业。为怀念诸葛亮,南方各民族都会在农历八月十五举行放孔明灯活动。
这天,人们在自家屋前或高台上,等待明月升空。年轻人则跑到河边和野外。
渐渐地,一轮明月升上东山,初始竟然是暗红的,那般硕大、浑圆,悄无声挂在树梢上,挂在翘檐上,而后又变成淡黄色的。让人觉得她是反映了什么。
哦,这个时候就见一个个孔明灯升了起来。那灯同明月融在一起,成了月的衬托。
我在黄姚最敞亮的水边站立,这里的人最多。
你就看吧,大人带着孩子,男孩带着女孩,还有人搀着老人,他们同明月共享一个祥和的夜晚。场面是沉静的,没有其他节日那样的钟鼓之声,人们只是一边赏月、放灯,一边吃着月饼。儿女们从外边都回来了,为的是这样一个欢快的团圆。
一盏盏孔明灯还在升起,有的将点燃灯火的事情交给孩子,孩子显得十分兴奋,他们亲眼看着孔明灯在自己的手中温暖地飘上去,不由地轻轻叫唤起来。有的小情侣还在灯上写了亲切的话语,让那祝福高高升腾。
整个黄姚的上空一片缤纷,简直成了灯的世界,让人目不暇接,看了这边,又看那边。不少人比比划划,不知是评论着灯,还是说着明月。
蛋黄般的月亮升得更高了,她在带动着星斗般的孔明灯一同跃动。人们不知道那些灯最后都去了哪里,有的说随着姚江飘到下游,有的说可能进了天界。
现在人们点上香烛,开始拜月,合家共享团圆安康,祈愿明月带来更好的年景。
味 道
1
不知从何时起,黄姚被赋予“美食打卡地”的美誉。
黄姚的打油茶,让人想到民间打油诗。那味道一样呢,都带有一种朴实无华,带有着一种幽默自然。
黄姚的油茶,同中原的油茶完全不同。中原的油茶主要是花生、大豆、炒面、芝麻的组合,起一种饭食的作用。黄姚的油茶,则满足肠胃的另一种需求。其成分有茶叶、老姜、绿豆,甚至还有辣椒、蒜片和炒米。
那是萧贺古道的风情,有着岭南独有的味道。
第一次吃油茶,以为上错了,如何一碗稀稀的黄汤?完全不是中原那种浓稠的糊糊。但人家说就是这个,这就是有名的黄姚特产啊!
一勺入口,味道竟是那般奇妙。
还有,几乎每个卖特产的小店都经营一种合成的块糖,说是黄姚特产,一方方的,味道有点甜,还有点辣。有散装也有盒装,都不贵。
买一点回到住处,用水冲开,一股浓郁的味道随即蔓延开来,喝上一口,舒心爽胃。
看看原料,桂圆、枸杞、红糖配制而成,工序倒不复杂。但见游客大包小包地往回带,可能也像我一样,没有见过,也没有尝过,回去图个稀罕。
店家说,这种糖,对于体质弱的人好,产妇喝了有助于恢复,就如驴皮胶一样,只是比驴皮胶便宜多了。
还有一样随处可以买到的话梅,也是个个小店都有,味道也很正宗,比平常在超市买的新鲜,带有一种原始的感觉。
2
黄姚的酒,味道绝对不含糊,那就是黄精酒。
黄姚四周,群山起伏,河谷深切,适宜于黄精及各类作物生长,为黄精酒的酿制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看到一个个蒙着红布的青花瓷瓶排列在那里,像身穿兰花布头戴红巾的村姑,朴素而大方地迎接八方来客。还有的是大的红色瓷罐,蒙着白纱布,一排排摆在那里,很有一种气势。
就想了,无论打开哪一坛,都会芳香袭人。
门口坐着的老人听我是中原的,便说黄姚先辈就是从中原南迁而来,他们把内地古法酿酒工艺也带上了,利用这里的野生黄精,加上优质米酒和红枣,泡制成黄精酒。因而黄姚的黄精酒金黄剔透,口感甘甜,醇厚顺滑,是昭平“三宝”之一。
老人还说,明代有位无暇禅师,在黄姚宝珠观修炼时,常年饮用黄精酒,结果活了120岁。到了清代,黄姚黄精酒已经成了贡品。
老人说着递给我一个册页,原来精明的黄姚人已经印成精致的说明:以陈年的米香型多粮酒为基酒,精选九蒸九晒的黄精为主要原料做成的黄精酒,蕴含有氨基酸、生物碱、维生素、强心苷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及营养成分,有良好的滋补养生作用。
老人说,慈禧太后当时只是听闻黄姚的黄精酒有美颜滋养功效,而不知道还有更多的好处,就特别青睐这远自千里的特贡。
我闹不准老人说的真假,但是有一点可以确信,黄姚的黄精酒,确实是有些历史和名气。而且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黄姚黄精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现在很多地方都产黄精,并且以黄精泡酒也成为普遍现象,当年的皇室贡品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只是黄姚的黄精酒仍有很大市场,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泡制出上乘的黄精酒。每年的收获季节,人们便以黄精酒互相馈赠,共同品尝,以庆丰收。来了客人,也会拿出家里的珍藏,以示隆重。
打开瓷罐的一刻,一阵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让人感觉温馨异常。
不仅如此,古镇早在10年前,就举办“斗酒节”。临近省份及远在东北的客人齐聚黄姚,千人举杯,行各地酒令,可真是热闹异常。
老人说,黄精,既是野菜亦是药材。镇上的老中医都说黄精根含有多种营养,生吃熟炖都行,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精血不足的病症一喝就见效,还可以治肺结核、癣菌病。我听了就笑了,老人也快成了半个郎中。
老人姓杜,他说,老杜家的野生黄精,可是代代相传。
老杜接着讲起了黄精酒的制作过程。
将黄姚本地生长3年以上的黄精,洗净置于镬中,以黄姚的水烹,然后捞起晒干,再用木甑蒸。经九蒸十晒,再浸泡于黄姚产的米酒中4个月。然后澄清过滤,放置土坛窖藏。
这种工序,可真费工夫。
后来见到黄精,它的根茎一头粗一头细,粗的一头有分枝,开出不多的类似伞状的小花。
3
黄姚豆豉已经广为人知,殊不知黄姚豆腐也是别具风味。到了黄姚你才会知道它的名气。
黄姚豆腐的制作程序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同样是浸豆、磨浆、滤渣、煮熬、冷却等一系列传统工序。但还是会有人吃出不一样的味道。这样,就要好好研究一番了。
首先是原料,黄豆必然是精选新鲜的颗粒饱满的好豆,磨浆时要精研慢磨,渣要过滤干净,煮熬要用干柴慢火,专人烧灶。水也是关键一项,用的是本地石山溶洞流出来的优质水。
还有关键一点,就是不放任何非传统制作的添加剂。黄姚人说,这样虽然出的豆腐量小,但制作的豆腐却细腻鲜嫩、沉实爽滑。取一块在手,悠悠颤颤,却不易破碎,更不易出水。
我在老古的豆腐坊看时,老古顺手抄起一块刚刚做好的豆腐递给我,让我尝尝。那豆腐还热乎乎的冒着热气。
这就能吃?老古说,当然可以吃。一口下去,真正的豆腐的味道立时释放出来。这是我多日没有尝过的味道。
后来再吃经过烹饪的豆腐,更是另一种感觉。
来黄姚的游客也可能事先知道,也可能来了才知道,总之是每餐必点黄姚豆腐,这当是一大口福。
黄姚豆腐炖酸菜,也是不错的一道美味。你从巷子里经过,总能闻到这种味道,发散着黄姚的传统。
黄姚人做豆腐是一绝,还有一绝就是用豆腐制成豆腐干、豆腐酿。豆腐干我知道,豆腐酿却是第一次听说。
原来豆腐酿就像一个个的小包子,里面有馅,尝一口,味道也是让人意外。
先是把豆腐块充分揉碎,再放入剁碎的猪肉或其他,拌上佐料,捏成一个个小豆腐包。然后放在烧滚的油镬中煎炸,待半熟捞起,沥干控油后,再次入镬,淋上豆豉用水焖熟。
这就是豆腐酿,绝对色香味俱佳。
那天早起,我在镇子里闲逛,还没有什么人,店家也大都没有营业。顺着巷子往里走,走过欧阳玉倩故居不远,就有一位老人在卖早点。
还真有人光顾,那是在这里写生的几个女孩,围着老人的小摊子或蹲或站。我知道,她们一定是被摊子上的小吃迷住了。
摊子上就有一个小火炉,火炉上的油镬里就煎着诱人的豆腐酿。
女孩们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天,每天一大早都会来这里吃婆婆的小吃。吃完就在不远处画画,那些画架子,就支在一户老宅前。
关于黄姚豆豉,我要专门说,这里就先打住了。
黄姚早在两百年前就很热闹,这里是水陆交通要道,是商家必到之地,所以这里见识的广,接受的也多。多少年的传续,留下了无数经典美食,你来了,住上几天,慢慢品吧。
情 义
1
1997年5月27日,《广西政协报》第一版刊登了一则新闻,提到黄姚群众在抗战中救助美国飞行员的事情。
这件早被淡忘的旧事,立时引发了人们的兴趣,有人找到当年熟悉或参与的老人,老人们听后也激动起来,挥手比画着,纷纷讲说那难忘的一幕。
1944年农历7月11日,晚上10点多钟,黄姚的上空突然出现一阵巨大的轰鸣。有人跑出院子,随即就听到十里坪那里发出一声强烈的撞击,还发出了光亮。
震耳欲聋的声音,把刚入睡的人们惊醒,他们乘着月色向冒出火光的十里坪奔去。
美国飞虎队的第十四航空大队,到厦门执行轰炸日军舰队基地的任务,任务完成得很好,由此被日军盯上,返航途中,日军战机在北陀上空进行拦截,随即便有了一场十分激烈的空战。
美军飞机不是完全的战斗机,其中一架大型轰击机终是被敌机击中。机长紧急向指挥部报告情况,而后迅速冲出重围,向百色空军基地飞去。
因机体受伤严重,油料耗尽,飞机一直坚持到黄姚上空,迫降时能见度太低,一头撞落在金明寨与猪头岩之间的十里坪上。
机舱里共有10个美国人,其中7人提前跳伞,另外3位在飞机与地面撞击时牺牲。
十里坪距黄姚两里远近,人们很快就跑到了。到了才知是一架飞机失事,飞机尾部还在着火冒烟。
有人看到飞机标志,高声喊:是美国飞机,快帮忙!
老乡们四下里寻找东西,有的扯断树枝、竹尾扑打,有的抓起泥土摔打,有的脱下衣服在水田里沾水灭火,还有管事儿的派人去告知当地政府。
晚上12时许,韦瑞霖县长办公桌上的电话猛然响起急促的铃声。这么晚了,一定有什么事情,韦县长一把抓起电话,就听到黄姚镇镇长莫承增报告说,那里坠落了一架飞机,当地百姓正在救援,好像是美军飞机。
黄姚距县城40公里,飞机从东边坠落,很可能是美国友军飞虎队。韦瑞霖县长要莫承增马上到现场去组织救援,并及时向县府汇报。
2
大火被扑灭了。人们从机舱里把3位牺牲的驾驶员抬出来,又搬出机枪、枪弹及一应器材。幸亏是没油了,飞机在猛烈的撞击下才没有发生爆炸,否则什么都找不到了。
莫承增镇长向县长报告情况后,带人打着旗帜,到十里坪附近搜索跳伞人员。最后将7位飞行员全部找到,领回了镇公所。
副镇长古柏臻略懂一点儿英语,连说带比划,与7位美国人有了愉快的沟通。
镇上竭尽全力,很快安排他们吃饭,休息,一切安顿停当,众人散去。第二天按照县政府指令,又将这7名跳伞人员护送到县府。同时备办了3口棺木,把为中国人民抗战捐躯的飞行员安葬在了十里坪。县长韦瑞霖亲自撰写碑文,并用中、英两种文字刻石,以志纪念。
在县城,韦瑞霖组织各界人士欢迎7位美军士兵,场面搞得很隆重。当时正好有从桂林疏散到黄姚以及八步等地的各界名流。
日寇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1944年进犯衡阳,直逼广西。8月,在桂林当局安排下,文化人士何香凝、梁漱溟、陈劭先、欧阳予倩、千家驹、张锡昌、周匡人等疏散到昭平,韦瑞霖县长便与这些知名人士着手建立昭平人民抗日自卫工作委员会,组织自卫武装。
韦瑞霖托请广西省府社会处处长黎民为总招待,参加接待的有自卫委员会主任严端、副主任何海筹、顾问何香凝、政治部主任陈劭先、军事部主任李卓贤、宣传部主任欧阳予倩、经济部主任千家驹、秘书张锡昌以及陈此生、莫乃群、吕集义、徐寅初等人。还专门找来庇江学校英语教师当翻译。
韦瑞霖在招待会上代表昭平人民,表示了对美国飞行员不远万里来华参战、不畏牺牲的敬意。之前韦县长就招待事宜征求大家意见,有人了解美国国情,并且去过飞虎队营地,所以晚宴后还举行了别开生面的舞会,以活跃气氛,营造友好氛围。参加舞会的是欧阳予倩带来的广西省立艺术馆的年轻人,他们都有良好的舞蹈功底。7位飞行员惊喜万分,他们想不到能受到如此热情的款待,一个个向韦瑞霖县长及众人敬礼,感谢黄姚和昭平人民的救命之恩。次日清晨,韦瑞霖安排好轿子和马匹护送7位飞行员到达蒙山县,从那里登上迎接的汽车,至柳州后,再转送到百色空军基地。
1946年1月,抗战胜利后,韦瑞霖调任广西平乐县县长。4月间,南京空军司令部派一名少校偕同两位美国空军人员到平乐找到韦瑞霖,说明欲将在黄姚坠机牺牲的3名美军士兵遗骨运回美国。
韦瑞霖立即派员,跟随他们到黄姚镇协调此事,并帮助将3位飞行员遗骨取出,移交给美军。
黄姚那里,只留下一块墓碑,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
3
1958年大兴水利时,美国飞行员的墓碑被抬去修建水库工地。1985年,县文化局和文物管理所获知此事,派员到黄姚镇寻找,真就找到了,于是将墓碑运回,作为珍贵的文物进行保存。
时隔50多年,黄姚人还会说起救助美军飞行员的事。已经是广西政协副主席的韦瑞霖,也会想起这桩友情,总是向人们说起当年,并且缅怀那3位阵亡的壮士。
一天,韦主席收到一封来信,一看是自己十分熟悉的地址。拆开来,里面竟是当年那块石碑的照片。这么多年过去,远去的历史又回来了。
1992年,广西电视台拍摄了四集大型文献电视片《桂林文化城》,将抗战以来广西军民和国际友人共同抗击日寇的历史重新搬上银幕,其中这块刻有中英文字的墓碑,向世人展示了在黄姚曾经发生的尘封半个世纪的故事。这一年,美国的廖行健先生回南宁看望老朋友韦瑞霖。韦瑞霖拿出墓碑照片又说起当年,并流露出对7位飞行员的挂记之情。廖先生十分感动,提出将照片带回美国去查询。廖行健先生定居美国50多年,回去便动用关系多方联系,第二年便找到了7位飞行员中健在的3位。这3位飞行员看到照片同样激动万分,他们得知当年搭救他们的县长还在世,并且一直记挂着他们,便发出了一封封“致救命恩人韦瑞霖先生”的书信,叙说当年情谊,表达感激之意。信的落款有“美国第14航空大队第323轰炸中队第308小队”的字样,还有该机组10名飞行员赴华参战前的合影照片。照片已经泛黄,但是显得十分亲切而珍贵。
1997年元月,原李宗仁秘书,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梁立信给韦瑞霖来信,提到1995年在老朋友这里见到过美国飞行员的信及相片,并且说近期中美人员会晤时,数次提及广西救助美国飞行员并移交遗骨之事,美方十分感谢。这些事情在人们闲聊中被有关记者得知,于是便欣喜地追到韦瑞霖先生家中。韦瑞霖先生说,实际上救命之恩应该记在黄姚百姓的身上,我只不过是当时的县长,具体操办了一些事情。是黄姚百姓那天晚上的积极行为,感染了我,让我这个当县长的做了后续的工作。
在黄姚,我看到韦瑞霖先生为文明阁重写的楹联:“春入水逾响,秋高山更清”,书法朴拙大气,同清幽雅致的黄姚韵致相照,亦与先生深远浩阔的气韵相通。
离报纸上的报道又过去不少时光,一些老人已经过世。但黄姚人仍然会讲说那一段值得说道的往事。
那块碑刻,随着时间,不断地释放着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