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可爱的中国

2023-04-09抒情散文肖复兴
今年是我的母校汇文中学建校150周年。这是一所有革命传统的学校,彭雪枫将军就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三一八惨案”唐谢二君的烈士纪念碑至今矗立在校园里。

1960年,我考入汇……

今年是我的母校汇文中学建校150周年。这是一所有革命传统的学校,彭雪枫将军就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三一八惨案”唐谢二君的烈士纪念碑至今矗立在校园里。

1960年,我考入汇文中学,读初一,班主任是司老师,他高中毕业留校不久,也就20岁出头的样子。他面色黧黑,身材瘦削,富于朝气和激情。第一堂课,他没有讲别的,先向我们介绍了方志敏烈士的事迹和他写的《可爱的中国》,然后,大段大段背诵了《可爱的中国》里的段落,气势磅礴,如同高山滚滚落石,先把我们砸晕。

61年过去了,眼前总还浮现司老师背诵时的样子。他的背诵充满激情,他的眼睛在厚厚的镜片后闪闪发光,教室里一下子异常安静,只有窗外高大的白杨树叶摇出哗哗的响声,如同涨潮时翻滚的海浪,在为司老师、为方志敏伴奏。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当年司老师背诵的《可爱的中国》中的这几段话,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情景恍如昨日。一位英雄,一个老师,一篇文章,一次激情洋溢的朗诵,对于一个少年的影响竟然是一辈子的。那一年,我13岁。

在此之前,我没有读过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司老师朗诵得好,方志敏写得好,那一连串的排比水银泻地一般,把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抒发得那样激情澎湃,像国庆节天空中绽放的璀璨礼花,燃烧得我们每个同学的心里都火热而明亮。

我渴望读到《可爱的中国》的全文。没过多久,我在前门旧书店里买到了《可爱的中国》,这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方志敏牺牲之前写下的著作,几经辗转,由鲁迅先生保存,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出版。世上有很多书,有的厚厚如同砖头,有的精装宛似豪宅。但书从来不以薄厚精粗论英雄,正如人的生命价值不以长短为标准。方志敏只活了36岁,却顶天立地;他的这本薄薄的《可爱的中国》,却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文学史绕不过去的一座丰碑。

回到家,我一口气读完《可爱的中国》。这本书中还收录了方志敏的另一篇散文《清贫》。我从未有过这样读书的激动,在那样贫穷落后、黑暗残酷而且自己时刻面临生命威胁的年代,方志敏对祖国充满那样深厚而不可动摇的感情,充满那样坚定而不可动摇的信心,寄托着那样多美好的向往和心愿,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也不是仅仅靠生花妙笔可以写出的。

在《可爱的中国》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我也非常喜爱:“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接着,他以丰富的想象和真挚的情感,将中国温暖的气候比之母亲的体温,将中国辽阔的土地比之母亲的体魄,将中国的生产力、地下宝藏、未曾利用的天然力比之母亲的乳汁,将中国绵延的海岸线比之母亲的曲线……

我不知道将祖国比喻成母亲,方志敏是不是第一人,但我是第一次看到,感到那样的贴切、生动、充满情感。他这一连串热情奔放的排比,绝对不是靠修辞可以书写出来的,而是对祖国母亲深厚情感的情不自禁又无可抑制的流露,是心的回声,是血液的奔涌,激荡着一个13岁少年的心。

如果说少年时代,哪一位英雄让我最难以忘怀,是方志敏!从那以后,方志敏留给我抹不掉的记忆。想起他来,眼前总会浮现那张牺牲前他披着棉大衣、拖着沉重脚镣的照片所呈现的威武不屈的形象(后来我看到一幅以此形象创作的版画,黑白线条爽劲醒目,印象至今难忘。前年年底在中国美术馆里看到这幅木刻,它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大,但站在它面前,凝视着,心里那样的感动,久久没有离开,仿佛看见了方志敏,也仿佛看见了司老师,还有我自己的少年)。为此,我心里一直非常感谢司老师为我们朗诵了《可爱的中国》,在我刚上中学的时候为我推荐了这本我一辈子难忘的好书。

司老师只教我初一一年,中学毕业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司老师。一直到1986年的夏天,我在中宣部的一间会客厅里,才再次见到司老师,才知道他已任中宣部的一个司长,负责中学教育。当时,我的长篇小说《早恋》引起争议,特别是遭到一些中学老师的反对,书已经在印刷厂准备印刷了,不得不停印下来。这部书的责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吴光华先生不服气,带着我,拿着书,找到中宣部评理。没想到,出面接待我们的是司老师。司老师把书留下了,说看完后再提具体的意见。

阔别多年的重逢,司老师笑着对我说:一直关注你的写作。希望你多写点儿,写好点儿!我对身边的吴光华提起了当年司老师为我们全班大段大段背诵《可爱的中国》的情景,司老师听了,笑了起来。

逝者如斯。日子在时代的动荡和变迁中飞逝,我和司老师的人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心里揣测,不知这本《早恋》,司老师看过之后,会有什么看法。他的位置,会让他的意见举足轻重,甚至决定着这本书的命运。他很快就看完了,传达了他的意见,觉得写得挺好的,没有问题。书顺利出版了。

从那以后,一直到前些年,我才又一次见到司老师。他和我都已经退休,只是他还操心着中学教育的事情。他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到四川绵阳给中学师生做一个文学讲座,我当然义不容辞。过不久,在母校汇文中学新建的一所初中分校里,我和学校的语文老师座谈语文教学,司老师也参加了。他正在这所学校帮助进行教学改革。会后,学校派车送我和司老师回家,在路上,我知道了他的儿子到美国读完博士,在普渡大学当老师。我知道,司老师结婚晚,但听到他的孩子都已经结婚生子而且当了大学老师,还是觉得日子过得飞快。我的记忆,还定格在初一那年他大段大段背诵《可爱的中国》的情景里。那时,他是那么的年轻!

15年前的一个冬末,我去美国。那是我第一次到美国,借住在一位留学美国攻读历史的博士的公寓里。他回国探亲了,正好房子空着,好心让我来住。在美国读博尤其是文科博士,不那么容易,他到美国已经10多年了,快40岁了。这么大的年纪还坚持读博,终于完成了博士论文,得到了导师的认可,正艰难地等待着出版社最后的审定出版。

他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英文和中文书,闲来无事,我翻他的书,忽然发现有一本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居然和我当年买的同一个版本。尽管,封面已经破旧、褪色,却突然间令我在心中涌起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重读这本书,那些曾经熟悉的几乎可以背诵下来的段落,迅速将我带回初一时的青葱岁月,想起司老师的激情背诵,想起自己买到这本书回家一口气读完情不自禁地抄录……

这位博士从家回到美国后,我和他聊起了这本《可爱的中国》。我告诉他我少年时的经历、司老师的朗读、我买的旧书等等。他告诉我他读博出国前,尽管筛选下好多书没有带,但还是从国内海运了满满两大箱子书,其中就有这本《可爱的中国》。他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让他想起祖国。

他问我:这本书里还有一篇《清贫》,你看了吧?

我点点头,说看了。

他接着说,方志敏说:“清贫,清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被捕的时候,仅仅从他的身上搜出一块手表、一支钢笔和两块铜板。如果像方志敏这样的革命者多一些,可爱的中国是不是会更可爱?

在异国他乡,他的这一番话让我难忘。那是他的、是我的、也是司老师的,对于祖国的一份感情和一份期望。那一夜,因谈起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我想起了司老师,想到了很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