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的才能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的曹操和关羽,与正史中的记载有点不尽……
作为一名统帅,发现人才、善用人才是至为关键之事。选贤与能,擢优任良,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的曹操和关羽,与正史中的记载有点不尽相同。
曹操东征,刘备脱逃,关羽土山被围,降了曹操,这些记载,史上确有。降操以后,先斩颜良,后诛文丑,然后过五关,斩六将,接着便是华容道义释曹操,这些故事,正史上却没有。类似情节都是历代说书人编的。
元末明初,罗贯中接手写《三国演义》,承袭了原话本“蜀汉正统论”的主流,便全部保留下来这些伪史,于是,曹操成为一个时刻想篡位的奸雄。也许他想干,但实际上他一直到死,也没篡过位,尽管他对汉献帝刘协很刻薄。曹操在京剧里的脸谱,是一张奸臣的大白脸。其实,真正篡汉的反倒是他的儿子曹丕。从曹丕称帝起,才进入魏、蜀、吴三国相争时期。
应该说,正史里的曹操倒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很了不起,“建安文学”以他为首,“建安风骨”也以他的作品主调为代表。毛主席曾赞他“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鲁迅先生对他也给予很高评价。三国时期,北方大部分疆域,都在他的统治之下。汉代最为头疼的北方少数民族扰边问题,在曹操的镇抚下,则相对平静。他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与他的英武,他的抱负,他的决策以及他的用人分不开。
《三国演义》写到“官渡之战”,也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一次范例。既写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之勇,报曹操厚遇之信,追刘备手足之义,辞行出走之光明磊落;也写了袁绍昏聩愚钝,反复无常,两杀刘备,拖下去斩首又拉上来再赔罪等近乎儿戏的闹剧。
其实,写这两个人,正是反衬出曹操的非同寻常,他能以无所不用其极的盛情,力留关羽;当然,关羽知恩深报,也为他卖命。关羽之勇,之信,之义,之光明磊落,写得淋漓尽致。不过,也写出来曹操的出言不悔,承诺似金,留人之心,真实诚恳,连关羽都深受感动。他对张辽说,不给丞相报效立功,实在难以一走了之。于是,披挂上阵,于百万军中取敌方上将首级,削弱了袁绍的强势。曹操能驱使并不真心降他的一员大将,在战场上为其效力,虽明写关羽之勇敢,其实,更突出了曹操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力量。
想起韩信的“善将将者”四字,那时,刘邦与项羽决战,韩信是为他出了很大力气的。可惜,刘邦坐稳江山,不放心韩信,就动手收拾这员大将。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韩信知道应该急流勇退而不退,被削掉军权,在刘邦的眼皮子底下当“闲人”。
有一次,刘邦和这位受监视的将军聊天,问他:“像我这样的军事指挥水平,能统帅多少军队?”
失势的韩信竟然嘴硬,说:“陛下至多只能统领十万人马。”
刘邦问:“那么你呢?”
韩信毫不客气地答道:“臣,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刘邦哈哈大笑:“你既然多多益善,为什么现在被我抓住了呢?”
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所以,我就被陛下擒拿住了。”
“善将将者”,前面的“将”,为动词,是指挥的意思;后面的“将”,为名词,是将领的意思。三国时期的曹操,称得上是一位擅于指挥将领的统帅人物。观察统帅人物的高低长短,并不在“将兵”,而在“将将”。那时,袁绍拥兵十多万,曹操才有一两万兵马,五与一之比,以弱悍强,以少胜多,曹操当然是胆怵的。此外,这位枭雄更在乎袁绍手下的众多谋士,因此,袁营谋士许攸通过火线来到曹营,他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跳出门去迎接。仅从这一点看,在知人和用人上,袁绍远逊于曹操,最终兵败,也是必然的定局。
曹操东征,许都空虚。袁绍居然为幼子之病,形销骨立,痛不欲生,错过了绝好的战机。幕下良臣,如田丰、沮授等,只不过表示了一些不同意见,忤触了他,一个被关进牢房,另一个被弃置不用。而对刘备,因为关羽的缘故,忽而“阶下囚”,忽而“座上客”,若不是走投无路的话,刘备恐怕一天也不会在袁绍眼前待下去。袁绍这种离心离德、众叛亲离的人,鲜有不一败涂地的。
作为一名统帅,发现人才、善用人才是至为关键之事。选贤与能,擢优任良,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关云长终于留不住,走了。如果曹操真不想放他走,他插翅也难飞出牢笼。曹操只是让张辽先行一步,仆人都不带武器。然后,十数骑匆匆赶上,不正表明曹操送行之诚意么?那个傻瓜蔡阳不服,定要去追杀时,曹操叱曰:“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放走一个关羽,但给麾下将领树立了一个仿效的“活榜样”,曹操得到的肯定要比失去的多很多。
这就是描写“善将将者”的大手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