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城的厨子
重城县是个古州,距离龙城和石城都是一百公里,这个古州,盛产煤炭和铁矿,乡民们祖祖辈辈靠这两大资源养家糊口。然而作为古州,由于地处三晋的东大门,自古就有晋冀通衢的称号。所以商业也就随着区位日渐繁盛。饮食业作为民生的首要,自然也就发育成熟。重城由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经过千年嬗变,加上时代创新元素,定格在厨师手中,推出在重城各大饭馆子。这些传承历史文化脉络的厨师,自小耳濡目染地域饮食文化浸染,加上对一方水土人们胃口的把玩结合,使流传千年的重城菜肴更加富有魅力和风采,慰藉着民众的身心,让远在天边的游子远隔千山万水,仍然对家乡的菜肴念念不忘魂牵梦萦。
一
说起重城的饭馆子,要数远近闻名的天香阁,这里因为有孙祥唐孙师傅坐阵,炒得拿手的过油肉和豆腐丝、瓤白菜和米粉肉而吸引了重城乃至翠枫市的大量食客来光顾,经常是顾客饱满人满为患,你要是不提前预定,还真的是没有入座的空席。
孙祥唐自小出生在重城县城东关街,爷爷早年就在县衙给县太爷当厨子,他炒出的过油肉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难怪当年龙城巡抚出巡,每次都安排有重城的巡查,为的就是能够在重城大快朵颐。为此在重城知州的人选调整上,经常让龙城巡抚大伤脑筋。凡是在重城知州任上任职的知州想尽办法绞尽脑汁地想留在重城,而其他地方任职的官员碰破头皮钻头觅缝地想来重城享受一下重城美食的精彩绝伦。所以每每到了届满调整的时候,经常会发生明里暗里的争斗。民间老百姓虽然不知道其中的细节,但百密一疏,总有各种小道消息还是不经意流传到民间,让重城的老百姓在茶余饭后对这些贪恋美食的大老爷们嗤之以鼻的同时,也为家乡美食的诱惑力奉为圭臬,于是捕风捉影添油加醋,越发把重城美食炒作得神乎其神。
到了孙祥唐这辈子,虽说重城解放了,县衙已经从高耸的上城搬到了下城的开阔地带,但是人民政府的县长仍然对重城美食情有独钟。不管哪届县长上任伊始,都会首先把选择重城名厨作为自己最关注的大事来抓。当然作为重城人谁个也不愿意放弃这样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你还别说,这样众人艳羡的机会居然让孙祥唐给碰上了。
说来蹊跷,本来新任县长通过各种渠道选择的是孙祥唐的师傅苗思浩,苗思浩是当时重城刚解放最大的饭铺子喜来顺的掌厨,按说作为重城名厨,有这样的机会显山露水平步青云,那是做梦都想沾边的事,要说放弃那是啥子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可是苗思浩却在这个当儿心里犯起了嘀咕。彼时苗思浩正暗恋着老板吴有才的闺女吴翠儿,苗思浩好不容易在喜来顺熬到了掌厨的位置,加上刚刚扭转乾坤在换厨之际把喜来顺的菜品整得味道绝佳,整日价食客门庭若市。让原来对他心存疑虑的老板吴有才刚刚产生好感,甚至连平日里对他不闻不问的吴翠儿也经常暗送秋波。在这样一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稍一努力即可抱得美人归的大好时机,让苗思浩就此罢手,到县政府伺候县长把眼看煮熟的鸭子都飞了,那才是最傻不过的事情。于是琢磨权衡来去。苗思浩就把这个机会让给了给他打下手的孙祥唐。
孙祥唐毕竟是幼承家学,加之脑子活络,对重城菜品基本上是炉火纯青,可手艺再怎么好上边总是有苗思浩掌厨罩着,听了苗思浩师傅极力举荐自己去政府食堂主灶,心里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他晚上就偷出父亲珍藏多年的陈年汾酒来到师傅家里表示谢意,师傅看到孙祥唐颇懂得领情知恩图报,就安慰一番让他千万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不要辜负对他的一片苦心。孙祥唐便装出离不开师傅的窘相,苗思浩拍拍孙祥唐的肩膀给他宽心,虽说是去了县政府当差,又不是要出国,还不都在一个县城,如果有什么拿不下来的难处,你就来找师傅我,我不可能看着你在火上烤!孙祥唐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县政府食堂。
拼着起早搭黑的辛苦,靠着自己的努力,更主要的是一手香喷喷的饭菜,把个新调来的祖籍南方的白县长伺候的服服帖帖,有事没事就往厨房钻。就连村镇上的领导和商人请他出去到饭店吃饭,他都经常婉言谢绝,除非实在拗不过情面,才去草草应付一下。一来二去,孙祥唐便和白县长熟识起来。白县长老家在南方,身边没有亲人来找他办事,看到孙祥唐小伙子机灵勤快,就多了几分亲近。随口就问孙祥唐家里有什么困难?刚开始孙祥唐不好意思开口叨扰,就摇摇头表示没有。
几年后,白县长要升迁到翠枫市当市委常委了,再问他有什么困难,孙祥唐就说,我都二十八岁了还没有娶媳妇,和我一帮的伙计们孩子都能够打酱油了,白县长能不能给我安排个正式工作?白县长搔搔头发恍然大悟,你看,你这伺候了我都快六年了,其实这事情我应该想到,可是几次问你你都不肯说,工作一忙我就忽略了。行,我现在就安排,你是想去别的单位,还是继续待在政府食堂?
孙祥唐急中生智地过了一下脑子回答,白县长你既然都要离开了,我还是不要再在这里了,听说物资局待遇不错,麻烦你给办办!白县长指指孙祥唐说,你这孩子,和我就不要太客气了,等我走就把手续给你办了。孙祥唐感恩戴德地要给白县长磕头,被白县长制止了,现在可是新社会了,不兴过去衙门那一套,我这当官总有一天会退下来,能够给身边人办些事,也算行善积德,最起码落个拉拔人的好名声。果然在白县长荣调前,孙祥唐就调动到了物资局。白县长临走前,正是快春节的时令,孙祥唐还特意给带了几盆过油肉和瓤白菜表示深深的谢意。
孙祥唐到了物资局,仍然在食堂掌厨,不过要比清水衙门的政府食堂待遇要高,从此不再赶临时工,当上了堂堂正正的正式工。二十年后,孙祥唐退休回家。本来到了享清福的年龄,可是他们这号有手艺的人,总会有人要找帮忙。比如红白喜事做满月请客聚会啦,少不了被事主家请到家里忙活几天,事主也会送些白面大米几条香烟几盆好酒。
白县长的小舅子李贵鲜靠着他的关系倒腾粮食发了些猛财,转眼看白县长要从市委常委任上荣退,担心日后没有了依靠的后台买卖不好维持,就动起了转型发展的脑子。白县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对小舅子说,你开个重城饭馆,只要做好重城地方菜,有特色有味道,就不愁没钱挣。
小舅子丧气地拍拍手,我对饮食业是纯粹外行,再一个开饭馆首要的是有个好厨,我又不熟悉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白县长哈哈大笑,你找孙祥唐就是了,当年还是你姐夫我给他解决正式工作的,现在他也到了退休的年龄,只要提我,他就是有困难也会克服。请他当饭店的经理,他就是一面旗帜,不愁没有买卖!
就这样孙祥唐被白县长的小舅子请出山,当起了天香阁的经理,一干就是十年。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孙祥唐签字操刀掌厨,重城人争相来品尝美味。等名气打出去后,孙祥唐就开始培养徒弟,手把手传授,直至彻底掌握过油肉、豆腐丝等菜品的火候。本来孙祥唐现在都已经到了古稀之年,应该颐养天年了,可是李贵鲜就是不放手,给他在饭店里入着干股,孙祥唐也就不好意思婉拒,继续站好最后一班岗,为天香阁厨艺把关操心,成为重城饮食业的一段佳话。
二
三八席”作为重城菜系的精品,代表民间最高档的宴席,是重城婚俗中谢婚的席面,是整个婚礼中娘家的重头戏。席面十分讲究,且寓意深刻,历经了千年的积累、传承、变迁和完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具有古朴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重城“三八席”,由于特有的隆重、排场和浓厚的民俗文化积淀,常常被用作请女婿的谢婚宴,所以,才会有“想吃‘三八席’,就做新女婿”这句俗语。
在重城,要说想吃三八席,那就得去老号庄饭店吃张存奇的手艺。
老号庄位于重城秀林山脚下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特别是招牌菜三八席远近闻名,不仅是本城请女婿谢婚宴来吃,就连龙城和石城的游客只要路经翠枫市,都要专门下车来老号庄品尝一下三八席,才了却心愿不留遗憾。
说起张存奇,那在重城的名声可是要比县长大,只要听说过三八席的,都知道他是重城三八席的在世的最有权威的厨师。
这几年省市选拔非遗项目,翠枫市重城便想把三八席申报了上去,申报项目必须得有传承人,自然非张存奇莫属。
为了把三八席申报成功,张存奇给老板沈怀昌立下军令状,信誓旦旦地说,这个牌子,咱们必须稳稳地拿回来,这不仅是对擦亮咱们老号庄的品牌有益,更主要的是有助于弘扬地方菜系,促进文旅融合,带动重城积极社会跨越发展。
沈怀昌是暴发户,前几年靠着挖煤起家。自身没有多少文化,也对饮食业一窍不通。心眼不坏,为人仗义,有了钱后总愿意抛头露面在社会上做些善事。刚开始为修桥铺路捐款,为修苗塑像投资,可是末了也觉得没啥意思,县志办的高主任是沈怀昌的小学老师,一次同学聚会,沈怀昌就把高老师请过去了,有人动员他,张存奇,你想把自己的名字流传后世吗,你就不要再拿钱撒胡椒面了,集中财力去振兴一下重城三八席,你就会名垂青史万世流芳。
高老师是沈怀昌少有的最敬重的人,听了这个建议,沈怀昌茶饭不思开始动起了三八席的脑筋。以前只是在重城人家请女婿的时候吃吃三八席,不知道三八席中的饮食文化,他签字登门拜访请教高老师三八席的系统知识,高老师无所保留地把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调查研究整理的册子无偿献给了他。对于高老师的善举,沈怀昌感激涕零,亲自请高老师留下了关于三八席的墨宝,准备高挂在未来开张的饭店大门口匾额。
在高老师的举荐下,沈怀昌又从翠枫市宾馆挖回大厨张存奇。张存奇原先就是重城宾馆大厨,因为超生被开除,在翠枫市小饭馆干了几年主厨,因为推出的三八席受人亲睐,才被挖到翠枫市宾馆专业做三八席。由于在翠枫市打开了知名度,翠枫市宾馆给的待遇很高,张存奇就没有心思跟沈怀昌干。可是沈怀昌是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主儿,他听说张存奇超生的那个儿子爱好打篮球,学习成绩不好,就通过关系把孩子弄进了市体育局体工队,张存奇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听说是沈怀昌给办的,亲自上门道谢,沈怀昌说,你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得感谢自己。你为重城三八席在翠枫市竖起了金字招牌,我没有理由不为你服务。你现在不来我的饭店干,我没有意见。但是有一天等我的饭店把三八席做大了,你不要后悔。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
沈怀昌与欲擒故纵的一招果然凑效,一个星期后,张存奇来找沈怀昌,说打造三八席的事情。沈怀昌心中大悦,请来高老师作陪。他们三个人就把饭店的名字老号庄定了下来,地址也选择了黄金地段环境上佳的秀林山脚下。
老号庄饭店开张后,张存奇苦心经营,在不到一年时间,饭店就经营得风生水起生意兴隆。到了前几年,国家倡导非遗项目传承保护,重城文化局就把三八席逐级上报给国家和省市文化部门。鉴于张存奇传承人的广泛遗像和老号庄稳健的运营态势,文化部给老号庄颁发了省级三八席非遗保护传承项目。
在龙城举办的青运会期间,老号庄的三八席出尽了风头,赢得了外来运动员和教练团队的亲睐。在布展期间,吸引了大量顾客争相尝试,使三八席的名声不胫而走。
为了吸引更多海内外顾客光临,老号庄还特意让张存奇开辟了动手制作空间,让那些对三八席感到陌生的同时,增加了顾客深度体验传统美食的环节,加快了重城的对外开放,也增加了重城文献美邦的深刻内涵。
三
“八大碗”也称做“发大碗”,其中有甜红肉,米粉肉,黄焖鸡块,红烧肉,珍珠丸,酿白菜,小酥肉,江米甜丸八种菜肴。是重城春节习俗中家家户户置办年货必不可少的美食。要论重城口味最纯正的饭店当属聚八仙饭馆。之所以聚八仙能够被人们津津乐道,离不开掌厨黄连祥。
要说起出道时间,黄连祥并不长。可是黄连祥的家族老黄家那在重城可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早在明清时就出过几个翰林,那可是皇帝御笔钦点的大文人。清朝咸丰年间的探花黄连祥的曾祖父曾经编修过龙城志书,并且还专门搜集编著了一本洋洋大观的龙城饮食考,其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客观全面记录了龙城饮食业的流变沿革。对重城八大碗就不惜笔墨给予了重点推介。这也是重城八大碗在龙城的第一次隆重推出。到了黄连祥的祖父那辈子,黄家就不仅仅局限于翰林,门前竖起了高高的旗杆,而且借助权势上的影响,发展起印染、铁矿开采、纺纱等生意,良田千顷瓦屋上百件街肆门店几百个,辐射到了上城天衢阁至下城狮子口八华里的铺面,在光绪皇帝时期席卷全国的保矿运动,发起的会议就开在位于五星池的黄家大院。后来到了黄连祥的父亲那辈子,重城解放后,开始土改,睿智开明的黄连祥父亲把黄家家产,包括土地店面财产交公,不仅免去了被游斗的灾难,还把他的叔叔送去部队参军,后来成长为解放军出版社的高级编审。
黄连祥起初是在翠枫市中学任教,后来文革期间游斗臭老九,黄连祥为了躲过挨整,就摇身一变干起了学校总务,负责食堂管理。那段时间,别人闹哄哄地开展阶级斗争,黄连祥一门心思钻到了研究八大碗的事业当中。等问个一结束,改革开放开始了,黄连祥又不假思索地下海经商,做起了专门经营三八席的饭店。那时候人们的经济条件还很差,饭店营业额倒是不少,可就是没有多少效益。可是黄连祥乐此不疲,觉得蛮有成就感的。
后来黄连祥的老娘患了脑梗死,黄连祥的媳妇又耐不住寂寞跟着一个福建来的煤老板私奔了,黄连祥心情抑郁,便没有再操扯饭店的心思。再加上黄连祥是个十足的大孝子,不能看着老娘每天小便失禁拖着条湿裤子,就把饭店转让给别人。盘了他店子的那个人,不懂饭店经营,没过几年,就关张大杰。等给老娘尽了床前孝道,黄连祥已经五十多岁。想重出江湖也就没有了心劲。
要不是碰上想干事业的红姐,也许黄连祥也就只是再纸上谈兵,基本上没有了运作八大碗的可能。红姐和黄连祥在一条街上长大,虽说红姐大他两岁,可相互十分熟识,而且属于那种一拍即合的关系。红姐的丈夫患了癌症在一年前离世,红姐也在重城工商所退休,实在闲不住百无聊赖就想到了开个饭店。正愁没有项目,那次和黄连祥闲侃谈到了八大碗,黄连祥就鼓动红姐经营八大碗,反复强调八大碗是重城的传统饮食文化值得发扬光大。红姐就再三邀请黄连祥出面帮自己掌厨,刚开始黄连祥不愿意再干这个行当。说我要干就干在翠枫市首屈一指拔尖的,要是平平庸庸卖个饭就乘早别做。红姐就答应变卖了十字街的祖屋,投资一百万定位最高档的三八席酒店。抗不过红姐再三邀请,黄连祥这才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出山。
红姐在工商所负责的是广告商标,她深谙此种门道了解宣传的威力,开张半年通过报纸电视广播,聚八仙饭馆很快在重城家喻户晓,而且翠枫市好多领导和老板请朋友谈事情都愿意来聚八仙。两年后投资收回并且有了盈余。顺风顺水如火如荼的局面让红姐更加坚定了信心,黄连祥也豪情满怀地投入其中没有再想休息的意思。又过了两年,出了运营好重城的主店外,她们还在翠枫市靠近桃河的竹溪旁开个分店。他们两个的儿女们也都做工作串掇她两走到了一起。
四
由于中央从上到下反对公款吃喝,重城大型饭店的生意一落千丈,基本靠婚丧嫁娶的包桌维护局面。这样一来原来在大型饭店挣大钱的大厨也踌躇满志,谋划着跳槽发展。很快私家小厨应运而生,不是设在小区居民楼里,就是远离市区隐蔽的地段。这样一来政府官员们可以躲过耳目,再者请客的单位和个人也省去了花大价钱消费。搭着各级政府禁止公务人员工作时间饮酒吃请的东风,更多的企业见招拆招干脆在企业设立了小餐厅,对外就不叫饭店,充其量就是在食堂吃个便饭,政府官员也可以放心地吃喝,不至于被多事的人拍了视频惹是生非,企业也乐得有这样一个拉近与主管领导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韩毅达现在所在的千祥集团小餐厅就是这样一个所在,五年前他厌倦了在重城宾馆主厨每天忙着做包桌菜的伙计,经过妻子堂兄重城公安局局长杨臣刚的关系,来到千祥集团后勤的小餐厅当主厨。
五年前韩毅达刚来千祥集团的时候,那时候千祥在重城还只是刚刚开发了几个小区的建筑企业,在重城基本上没有多少人知道。那时候的杨臣刚也只是重城县城关镇的派出所长,千祥公司的老板冯千祥起步在重城拿下的第一个地块便是走马场小区,杨臣刚的老丈人张德强是走马场存的书记,冯千祥是从河北来到重城的外地户,要是在重城本地没有些关系,很难立足。张德强看中的也许就是冯千祥的闯劲和坚持,答应由冯千祥来开发走马场小区。张德强在给予冯千祥强力支持的同时,还嘱咐女婿杨臣刚帮助办理工地暂住人口手续,走马场小区小试牛刀后,冯千祥才逐步滚雪球完成了资金原始积累,后来接连开发了重城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登峰瞰景公馆以及碧云天国风花园。
千祥逐步跃升为重城首屈一指的房地产企业后,经常为了拿到下一步的开发项目需要宴请政府部门官员,这些官员又不愿意兴师动众地到酒店抛头露面,于是冯千祥就学习省市大企业的做法,在公司后勤设立了一所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雅的小餐厅。趁各级领导星期天公休的时间请来小餐厅联系感情。他们从河北老家带来的厨师不熟悉重城人的口味,这些头头脑脑本来高高兴兴地来开开胃轻松一下,可是饭菜再怎么稀罕昂贵却不对口味,让他们的心情大打折扣,本来谈的很投机就因为饭菜的不适合让领导们往往不会十分地满意,自然也就影响到了办事的成效。冯千祥就拜托杨臣刚给在重城本地物色精于地方菜的厨师,杨臣刚当时满口答应下来。后来韩毅达正好辞掉了重城宾馆主厨的营生没有干的,杨臣刚就把妻子的堂弟韩毅达隆重推荐给冯千祥。
冯千祥是个适应性很强的人,能够白手起家从河北来到重城闯出一片天地,自然是个很全面的人,很快就把韩毅达安排在千祥公司小餐厅。原来在重城宾馆连轴转忙的脚不沾地一个月下来也就是五千块,只到了千祥公司小餐厅第一个月就是八千元,更为让韩毅达感到满足的是打从第三个月起就开始给交上了养老和医疗保险,自己在重城宾馆干了十几年临时工,钱没有多挣下人也没有多认下。到了千祥公司才不满一百天马上改头换面发生了很大改观。他心里有使不完的劲,即便就是晚上加班到再迟,心里也无怨无悔。
冯千祥的千祥公司也不再停留于房地产开发,先后涉足了路桥建设、商贸流通、园林绿化、建材生产,成了实力雄厚产业多元的集团公司。而且让韩毅达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经常在大会小会上受到公司的表扬。年度总结会上,冯千祥还亲自为他颁发了年度标兵的奖匾和一万元奖金,在春节后安排他和公司高管一起到新马泰进行了为期十余天的旅游度假。
十年前韩毅达和妻子每天起早搭黑含辛茹苦口袋里就是积攒不下买楼房的首付,还一直在县城里租着个不足五十平米的小二楼,下雨下雪还得去外面上厕所,连儿子都没有脸面带同学们来家做客。现在工资提高了待遇保证了,前一阵冯千祥又把他交到了办公室说,走马场小区还空着一套八十平米的二居室楼房,前几年市场价是二十万元,听你姐夫杨局长说你还一直没有楼房居住,干脆过成你的户,六万元!
韩毅达彻底惊呆了,傻愣愣地杵在地上以为是在做梦。
住进楼房后,韩毅达出于回报老板的恩德,更加敬业地工作。他炒的重城本地菜肴色香味俱佳,深得前来做客的领导们肯定。
一日,韩毅达正在厨房操作间准备午餐,千祥集团办公室许主任进来叮嘱,听说市委正在考察你姐夫杨臣刚当副县长,今天来的就是市委组织部考察组,你可千万把菜肴做精致了!
韩毅达点点头用心地开始煎炒烹,等菜上起后正准备吸一口烟解解乏。忽然许主任面色凝重地进来,对他说,你今天忙完就先回去休息几天,咱们公司要进行人事调整,涉及到了你,你就在家等通知。
韩毅达在家等了足足一个星期,没有等来公司通知上班的消息,却看到了手机上重城政府的公示。
公示上清清楚楚写着对县公安局长韩毅达进行双规,开始立案调查。
很快千祥集团办公室的许主任带着出纳来了,让韩毅达补交那套房的余款,韩毅达彻底蒙了,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五
重城县有个九关镇,位于晋冀交界处,温河、桃河在这里交汇,泉眼星罗棋布,名胜古迹闻名遐迩,素有“小江南”之美称。水资源充沛为淡水鱼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先前利用九关电厂冷却水养殖罗非鱼,当地村民开起了鱼宴饭店,鱼已经成为这里的一个招牌,即使是普通的小饭馆,也能做出十多种花样。正是这一桌桌招牌菜,带火了九关渔业发展。
九关人喜欢用鱼宴来招待尊贵的客人。这样的鱼宴有个形象的说法——“每人鱼”,按照吃饭人的数量来确定餐桌上鱼的数量,要做到平均每人一条鱼。清蒸、红烧、糖醋、酱油醋……鱼宴上每一道菜的做法都不同。九关泉水中养殖的鱼,在厨师的手中,经过煎炒烹炸,变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在这林林总总的大小鱼宴饭店中,小文的20°鱼宴独树一帜,鱼色香味俱全,其肉汁四溢、口感饱满、软嫩滑爽。前来品尝的省内外食客都大呼过瘾,想不到鱼能做得这么有创意和有特色。
小文实际上不是重城人,是从平遥娶进九关的媳妇。她深爱着曾经是大学同学的丈夫,她对九关的风景名胜早就流连忘返,才远嫁到九关。他看着九关靠着九关电池源源不绝的热水养殖罗非鱼二不能致富的现状,发出了深深的叩问。为什么我们的罗非鱼不能使我们脱贫致富,还得经过长途跋涉运输到外面的超市和饭店,成为别人发家致富的敲门砖呢。于是他准备开办鱼宴饭店。
家里人说什么都不同意她一个刚过门的媳妇,做这样有风险的事情。可是小文是个富有决断的人,开弓没有回头箭,面对家里人的反对和质疑,她请来了在石城宾馆帮过厨的厨师刘达天,选择靠近九关电厂的黄金地段,开始了装修。
为了尽快打开市场,她和刘达天白天忙饭店装修购置设备器械,晚上宰鱼研发菜品,还抽时间和刘达天一起到外面去学习经营,两个月后她的鱼宴饭店开张了。
依靠着九关电厂的招待客人业务,20°鱼宴赚到了第一桶金,生意很快红火起来,带动了当地渔业的发展。拼着她的辛苦打拼,靠着刘达天的精湛厨艺,新老食客川流不息,20°鱼宴一跃成为九关一带有特色、有品味的酒家,员工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甚至远在石城和翠枫市的客人也驱车慕名而来竞相前来品尝美味。
然而好景不长,五年之后,正当20°鱼宴干得风生水起如日中天之时,九关电厂关停了,一时间饭店的生意受到了重创举步维艰每况愈下。针对此情况,小文的情绪跌到了低谷,正当她考虑着金盆洗手撒手退出时,刘达天的一句话让她茅塞顿开,“虽然我们失去了大客户的支撑,可是经过五年的摸爬滚打,已经打出了20°鱼宴的品牌,那我们再困难也不能退缩,应该面对现实,积极谋求转型,重新调整发展方向。
要打九关鱼宴的牌子,并非易事。刘达天建议,我们既要立足鱼宴,又要有新意。小文是个有眼光头脑活络的人,经过大厨这一提醒,马上明白其中的道理。是的,自己以前开过鱼宴饭店,熟门熟路,加上自己对罗非鱼的浓厚情怀,她开始带着团队四处学习考察,与九关历史文化研究会挖掘鱼宴文化。最终所有人的想法聚到了一起:从现代人健康养生需求出发,挖掘九关罗非鱼风味,做一桌标准化的“鱼宴”。
经过一年多的经营思路的调整创新,面目一新的小文20°鱼宴盛装面世,结合九关旅游业繁荣发展的大好形势,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品尝,使面临关闭的20°鱼宴重整旗鼓走上正规。
采访文旅融合发展的记者,问道小文为什么给饭店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小文笑笑回答,这得问大厨刘达天,这是他的思路。
大厨刘达天说,20°的含义首先突出在九关特有的20°山泉水温下养殖的罗非鱼,其次表达此宴席由20道精细菜品组成,同时也希望大家吃了后像20岁一样永葆青春。
原来经营饭店还有这么多学问?记者惊讶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