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景看水上
江南,是让数千年文人为之陶醉的土地,江南的运河,是这片土地的锦缎,诗人吟唱总有烟雨朦胧,帆影、画家泼墨总是杏柳相间,还有石桥、船埠、一抹荷菱……
乌篷船
从江南民居的墨瓦借来的色彩涂成乌篷,隽永的水上画面弥漫着酒味,动手不够还动脚,扁舟如梭轻轻淌过,红红脸的划船人,腰际晃着花雕一壶。船头小女纤手搭在左右船舷上,圆圆的蓬弧恰似坡盖,脸面生动成特写,有油画的凝练,国画的飞白,即空白就是宽广的湖绿,乌篷船的动感,在浆叶荡开的寥寥数笔间……
粉墙黛瓦
黑白围棋成一局,对仗相融成一体,楚汉争霸论英雄,英雄本是华夏儿,白色的墙,黑色的瓦,称粉墙黛瓦,粉喻女子黛为男儿,女人为被盖,男人总须墙梁柱。那石垒、竹墙,蔷薇花牵成篱笆,是一个家的花园一个家的“国防”,大约隋唐大运河的贯通,农舍小屋群便长出了二层木结构小楼,有“小楼昨夜又东风”等诗为证,那时,齐鲁、燕赵,常是马踏江南,却不动粉墙黛瓦的审美格局。
江南惜山,石也细软,叠成墙怕挡不住黄梅季节和七月台风的侵袭,青泥炼成砖,由量的叠加成质的飞跃,一堵墙以白色是简洁、大气、素雅,贴近土地的情感,植几株翠竹,竹子上墙,人家更显清真本分,人的性格也有了几分安逸,诗人说瓦是江南的眉毛,窗、木格间的眼神正在流转。河流静静去,带不走人家和小桥,一平一仄,一黑一白,节奏、音律构成了江南民居的印象,所有的粉墙黛瓦被烟雨缠绵,便生发了诗意,暖意适意以及人的惬意,呵,对江南民居的美誉,粉墙黛瓦是从运河这把琴上跳出来的音符,镶在了江南的土地上。
丝绸之乡
在钱塘江北岸,有一片名叫九里桑园的土地,这是丝绸之路在浙北一个起点,丝绸可以是苏杭,数工艺织造领千年风骚,然而在一片潮乡地气上长出的桑叶鲜嫩、耐茂,且叶上冒着亮亮的油,这是特等绸缎的原料,经蚕宝宝这部机器的加工方有如此品质,船家人见证了,向海宁索要桑叶的苏杭蚕种场以及听到了织造局缫丝女工对海宁桑叶及茧丝的仰慕,有文人称,丝绸是女性的皮肤,于是轻逸、简洁、感性的风格吸引了更多商人的眼球。如果说洛阳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那么海宁是内陆丝绸之路的起点
蓝印花布
村妇数人,挎着竹篮,头扎蓝印花布,篮盖蓝印花布,一上一下,相得益彰,均有动感,柔情风韵。其实不土,城里姑娘小袄小衫,细步T台,旗袍嫩腰带出江南水乡的风情,蓝蓝,白白,对应着青瓷、青砖和线装书,可以推理这是从明代飘过来的布片,是民间作坊里浸过,是姑娘泪水染出的相思布,是中年妇女擦过汗水的慰藉布,不是吗,传到现代,成为一份情感,一份留恋,在乡间的老阿婆守着老灶间,高锅盖揭开,是一锅点心,摄影师激动了,因为蓝印花布的头巾与年糕和粽香组成的色感味感,便成为乡土味,而如今却是时尚。
小人书摊
几个简易的木质书架,几只长条板凳和小竹椅,就是一个小人书摊,总是一位戴眼镜的老伯,在练习本上为读者租书登记,很简单,那时没有身份证,读者报上姓名和家庭地址,或者是学校名便可借书,如外地口音,那稍有麻烦,要交上与书同价的小钞票,并保证半月内归还,如超期需付续借费,读者总有弄丢了,便要照价赔偿,如永不归还,读者的租费也自然作为书的抵押,这事便了。
我小时候与镇上几个书摊主都很熟,有弄丢了书或别人借去不还我了,我一时没钱付续借费,也赔不起,便绕开书摊上学,待父母发工资,给了我零花钱,我全部付上,然后再继续借书,说起小人书,太丰富了,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水浒传”、“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西游记”、“聊斋”等等成套的,有“儿女英雄传”上中下册,有“节振国、上甘岭”等电影照片版的,有彩色童话本,有国画寓言本,还有漫画本,小时候没有审美经验,也不专长美术,是对故事人物命运的吸引,其实优秀的画本都是著名画家的艺术。
小 巷
小巷是无数小镇、小乡镇的风景,运河的支流,南方水域中最寻常的小河道,然运河涨水时节,水流无声,小港口河道倒灌进来的水,却是潺潺有声,不妨入夜时,听起来声声入耳如评弹一拨,娓娓道来,那声音飞进人家西窗,挂在庭院的大芭蕉叶上往下流淌舒缓成一曲古筝之音,又仿佛盛贮在一个古朴的瓦罐里,清流透明,小港口是渔船的避风塘,弯弯曲曲,进到镇头,石埠垒起一级又一级,小波小浪如小狗小猫,从小到大,从未数过,那石埠有几处几级,只能在梦里数了。可梦里又怎能数得清。
井
在江南民居,穿巷过弄,拐角处有诸多井,一井、二井、三井甚至四井相并,青砖瓦面格致化地面,苔藓水清,面积呈现正方形,邻里百姓吊水洗漱,井口不远处,往往聚着一群老人,逗弄着数只鸟笼。
井边上来来去去的人络绎不绝,有拎着个淘篮米在泔水缸起身走开的,又有拎马桶的走向小池边,东家在水泥板上剖鱼,西家把床架子抬出来在空地上刷洗,在花岗石铺成的广场上,支起三三两两的竹竿丫,晾晒各家颜色不一的被头被面,陈年的汗衫裤衩,真是色彩缤纷,水墨市井,弄堂拐角处因之而气息馥郁,如仅仅这一景,未免太世俗了,就是妙在弄堂口、拐角处井口处能听到偶有的汽车喇叭声,看到高档大厦的巨型广告牌,这让人如前脚迈进时尚,后脚还在传统中的丰富。
不止一次回头张望,不止一次走进井旁,弄堂在,人家在,热闹过来散去,远近,惟井旁一摊水渍,始终不变,人家愈来愈少,年轻人去创业,走向高层楼宇,一些年长的,休闲的,依然赖在弄口拐角处,因为那边是他人生的拐角处,是古镇衣襟的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