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们如此热爱新晃
我喜欢在小城逛悠,利用早中晚三个时段中的一个或两个时段,外出健走。小城今古毗邻,舞水河西北岸,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龙溪口,三街五巷,一颗印徽派窨子屋砖墙高耸,青石路发出岁月幽思,龙溪书院早无书声朗朗,镇江阁上依然可观舞水悠悠。小城山水环抱,舞水河东数千公顷森林公园,亭台楼阁,浣纱湖星落其间,游步道逶迤婉转,松涛阵阵,送来远脂盈香。小城人文汇萃,城东北打岩坡,有八千年新石器遗址的碳化稻谷颗粒,城东舞水岸,有山是一头象,象是一座山的“象鼻吸波”风景,前人留下了“胡为巨象压金堤,吸尽江波未满脐。知是越南朝贡使,特留永镇夜郎西”的诗句,吉象护小城,小城显吉祥。白天一河两岸,亮河纳山,夜晚灯火璀璨,星河落人间。长长河堤,绿树茵草,短短长椅,人约黄昏。不论阳光下还是月光里,在小城健走散步,可走岸边,可过松岗,可踏古街,可看高楼。
我喜欢在小城边逛悠边拍照,岑战坡又绿了,舞水河转醒了,堤上迎春花黄了,对河舞阳楼下竹山又冒细笋了,柳丝绿了河岸,桃花红了长堤,河边美人蕉高举红红火把,象鼻山上枯草又青,龙溪口古城河边鸭戏春江,夏日合欢花,秋天黄菊花,冬季白雪花,都是我留心的对象。风雨桥上对歌的乡亲,农贸市场水嫩的蔬菜,夜郎寨里微熏的食客,赤岩绝壁上的栈道,都是我手机捕捉的镜头,不是专业,但是专注,随手拍随手发,发给友人,发在各式各样群里,发在朋友圈里,让大家序时跟进小城景致的变化,感受小城日新发展的脉动。有段时间我被小城那些琳琅满目的店铺招牌所吸引,喜欢一街一巷看过去,又一店一铺拍过来,看招牌材料,看版式设计,看书法笔势,看颜色搭配,看灯光效果,看有无别字。庖汤是小城人的最爱,每每腊月,侗家人进入杀年猪吃庖汤季,猪杀后,割颈上肉,切成大块薄片,粉肠一起,炒一大砂锅,快熟时,加入猪血拌炒,再放进白水煮,伴以生姜、大蒜、烧煳的干辣子,煮开,独特的香味扑鼻而来。这肉,碗吃不腻。待锅里肉吃少些时,又可切猪肝放进去,把猪血放进去,直到吃得肉饱酒够,满桌人才停杯放筷。如此传统美味,随着进城务工乡亲的不断增多,逐渐从侗寨带进小城,庖汤粉,庖汤宴开了好多家。可一细看招牌,有把“庖”写作“刨”的,有把“庖”写成“疱”的,有把“庖”写成“泡”的,我一一拍照下来,发了个朋友圈。大家还为之识文断字,查了字典,是“庖”,既然“庖丁”可“解牛”,那杀猪做餐“庖汤”,自然不在话下。我一一为店家指出,建议改“庖”,过后不久,满城都卖正宗的“庖汤”了。
“我们如此热爱新晃”,小城晃山路与河堤竹王大道接口处,左边一楼的一面粉白墙上,这几颗横排的方正大板栗色字,让人耳目一新。是政策宣传广告语?不象。是店家招牌语?也不象,哪有这么一面墙的招牌呢。走近细看,原来是一家新开的实体小店。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感觉,让人为这家店老板的别出心裁叫好。我特意拍了张照片,这八个字占了大幅版面,“新”字左边是个小轩窗,当时影约有人在里边活动。上发朋友圈,大家喻为“朋友圈里一时新”。
上月,我参加了单位的临时招聘人员面试,担任评委之一,面试分加写作分,最终录用了一名办公室文员和一名财务审计人员。既入局,当然入群,新来的人员,加入了单位工作群。后来由于文字材料传输,我与办公室新来的同志加了微信。再后来,这小同志说,“看了您的朋友圈,看到了我”,我一时不解,我们之前完全陌生啊。她发来截图,小轩窗中,两人影约,两人清晰,那头微昂,端坐椅子上的,正是她。我还反应不过来,她才把全图发来,“我们如此热爱新晃”,是的,想起来了。全图中,不认真看,极不容易看清左边小轩窗中的那几个人。
我们如此热爱新晃,成了拍照人照中人的感慨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