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屯山上有人家
故乡的老房坐南朝北,依山而建,门前是一条溪流,河水清澈透明。而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启大门。大门一开映人眼帘的就是那座山,用“开门见山”一语,自是确切。
世代祖辈都生栖在这里,却很少有人提及门前这座大山。小时候,老人告诉我,迎门的这座山叫十万屯山,正对大门的那座岩叫月亮岩。其它就知之不多了。只是长大后,渐觉这座山的神奇和可爱,我杂取旁收,残捡缺拾,倒有了些可以告诉大家的事儿!
乡下人称谓地名有个习惯,超过三个字就略去后边的字。故称十万屯山为十万屯。十万屯距石阡县城五公里,是一座奇特而罕见的天然古堡,也是石阡各族人民近代史上反清起义斗争的战场遗址。
十万屯,山体东临龙川河谷,西至隘门关冷水溪,南有木瓜溪,北接燕子岩而近石阡县城,南北长约10公里;山顶四周多为悬崖峭壁,顶上宽平,有大约3平方公里的田土和林地;崖间仅有东、西、南、北四个隘口可出入。古时候依山恃险,垒石设卡,相传可容十万之众。十万屯,屯中有屯,层层叠叠。东有月亮岩屯、南有合心大屯、西有半公屯、北有三屯岩屯等,大屯外沿的山头上又有一些零星小屯,如毡帽屯、凤凰屯、尖峰岭屯。广阔宏伟,雄踞一方,易守难攻,坚如磐石,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虽生长在山下,可一睹万屯山上的芳容却屈指可数。初登万屯山是在少年时代,一位远亲华堂之禧,我随父亲前往贺礼。从家出发,趟过小溪,走过一个坝子就到了万屯山脚下。搭脚上坡,山高路陡,容不得人有半点喘息,一口气登上山顶,居高凌下,好生松了一口气,只觉登高远望是如此的心旷神怡!。我们从东月亮岩隘口进入屯中。在未上万屯山之前,估摸着山上必定崎岖,其实不然,山顶十分平坦,遍地是水汪汪的良田,山上泉水叮咚,溪水四溢。有道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大自然如此奇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美好的烙印。
再次登上万屯山是成年之后。是年冬天,族中一位姑姑婚嫁到十万屯,我作为送亲宾客一同前往。这一次我们是乘车上山,少了许多跋涉之苦。重游万屯山,使我多了许多感怀。也对这神秘的万屯山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传,唐末五代,后梁存州刺史“英惠侯”杨再恩分兵屯聚此山,并誓旅整师;又传“宋时姚贼杨再兴屯兵之所”。清乾隆石阡府学教授张钰《十万屯山》诗云:
凌霄攒翠岭,拔地出云根。
壁削岩千仞,南环阵入门。
昔藏十万甲,今住三家村。
幽邃如磐谷,烟霞四望屯。
明、清两代,石阡府将十万屯设为“营汛马厂”,长期驻守兵戎,以此为府城之外的军事大本营,势成犄角,遥相呼应。每遇风鹤之警,山屯草木皆兵,战火纷飞。这里也谱写了石阡各族人民革命斗争的壮丽诗篇。
晚清时期,由于清王朝日趋腐败没落,贪官污吏与土豪劣绅横行乡里,无恶不作,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石阡城北毛家寨人“毛大仙”(字正年,仡佬族)等举起反清义旗,一呼百应,组成了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因以红巾为号,故称“红号”军。他们在印江等地义军的协助下,一举攻破石阡府城,取得了震撼清廷的首次胜利。接着,义军在元帅朱文虎(苗族)等人率领下,尾追官军,大破直桥(今中坝镇)乡团,占领了上下15寨棚及远近各屯堡,前后围住十万屯攻打。在十万屯北口的高家坡一役,重创清兵及地主乡团。由于清廷调遣湘军人黔,并委铜仁太守王敬业率铜仁、松桃部清军进抵石阡,配合石阡太守黄培杰纠合的余庆、马淡人马,偷袭石阡府城,十万屯之围遂解。
不久,刘义顺等人领导了更大规模的起义。史称“白号”军起义。此次起义以石阡府辖的荆竹园营屯为根据地,先后攻占石阡、思南、铜仁等府县城池,势力遍及乌江东西两岸的广大地区,使奉诏前来镇压的湘军、黔军头目一筹莫展。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白号军”再度攻破石阡府城后,重兵围攻十万屯。在十万屯农民张宗林等的协助下,里应外合,义军从东卡月亮岩一侧攀藤附葛而入,大破十万屯,杀得知府官流、清兵清将从隋角一侧落荒而逃。当地人民为纪念因协助义军破屯而被杀害的张宗林.把他安葬的小山称为“张宗林垴垴”(垴垴——小山包),又将十万屯西南沿的“隋角”(村名,谐音为“躲过”),说是因为知府狗官从这
里躲过那一场灾难而赐其名。
伴着迎亲的锣鼓和悠扬的唢呐声,我仿佛听到了古战场上金戈铁马的厮杀。再看看张张充满喜悦和欢乐的迎亲笑脸,从中写意出,这里的人们爱和平,也热爱家乡。这是一个富庶的山寨,我为姑姑在此择其郎君而高兴,同时也为十万屯山人民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