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静宁
乡下人要到县里去,无论东南西北,统统叫上县;省市的人到县里去,不管上下左右,一律叫下县。于是,县城也就成了不上不下、亦上亦下的“卡儿”。
静宁地处312国道沿线,从市里去省城,得先经过静宁;从省城到市里去,也先得经过静宁。这里也成了来往客商绕不过去的一个关口。
这里没有江南水乡的青葱秀丽,也没有西北塞外的空旷宏廓。一进静宁,你就会被一种温馨的气息和久违的亲切所包围。那些似曾相识的山峁,像老实巴交的乡里大哥,无言地守候在那里,让你在一杯杯老酒之后,笑逐颜开;那道在阳光下闪着波光的河水,又宛如清丽可人的邻家小妹,含情带笑地逶迤在那里,让你一洗长途奔波的征尘,焕发青春的魅力。
一进静宁这座小县城,看到满街来去匆匆的人群,肩扛着生活的琐屑,却满脸的平安喜乐,一个个生龙活虎,那个劲头,那种精神,让在大都市高楼办公室里被宏伟蓝图、被文山会海折磨得头晕目眩的人眼前一亮;也让为职务、为职称、为远大前程而倍受煎熬的人精神一振。人,原来可以这样实在而自在、自信而自尊地活在当下。
没有多余的寒暄客气,对于长途奔波的人,最实在的还是吃喝。静宁人不会吹大话空话,更不会仗着是主人而托大,一定会谦逊地让客人坐了上座。然后拧下烧鸡大腿递给你,那老汤里才捞出的烧鸡,扑鼻而来的是一股地道而真淳的浓香。你嘴上还在谦让,可肚子却咕咕两声出卖了你,于是顺势接住,大快朵颐。几大块肉下肚,你一定会发自内心地赞美静宁的烧鸡的美味,陪着你静宁人便会顺着你的话头说,嘿嘿,对着呢!静宁的烧鸡确实比静宁的人名气大,不过,静宁的大饼,也是名不虚传,你也尝尝!此时此刻,你正觉得烧鸡吃得有点油了,掰一块大饼,一股新麦的清香唤回了儿时的记忆。
这时,你才觉得,正餐还没有上肚子已经饱了。还有什么大鱼大肉果蔬野菜,还有什么杂粮小吃地方风味,只能留下遗憾,留待下次。
就这样,静宁,这个小县城便成了你生命旅程中的一个牵肠挂肚的存在!
当然,酒是必不可少的功课。不名贵,却是真米实曲的当地粮食酒,入口浓烈,如一道热流,温中和胃,活血化食,推杯换盏间,已然是满面红光,神采奕奕,豪言壮语,一副春风得意的神态。这个谈笑间又要离开静宁的人,与刚来静宁那个满脸风尘一身疲惫的人,判若两人。这个初来时有点矜持隔膜的人,已经与憨厚实在的静宁人称兄道弟亲密无间。握手告别后,如果是要回家,你一定还会顺便带了烧鸡大饼鸡胗凤爪,让家人共同分享和品尝这份来自静宁的特色美味人间烟火。
从他乡归来的游子,则没有太多的时间在县城逗留,便会直接来到炊烟缭绕的老家。路途虽不近,但没有记忆中的那么崎岖和颠簸,行进在新铺的柏油路或水泥路上,竟有一种陌生和恍惚。山还是那山,却更加葱茏。水还是那水,却更加清澈。山环水绕中,是那魂牵梦萦的故乡。
村头的大槐树下,抽着旱烟的老父亲和乡亲们开心地聊着天,等候着你的回来,因为他和老妈已经在视频里知道了你回家的消息。你赶紧下车,拿出一盒卷烟,当然是为回老家专门准备的,乡村的人嫌纸烟没劲。你为乡亲们恭恭敬敬地敬上烟,大家吞云吐雾之际,便会夸你有出息,懂道理,有礼貌,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老父亲的心里便平添了一种格外的舒坦。剩下的路,只能步行了,街巷里都是乡里乡亲,都是大哥二爸三太爷,七大姑八大婶的,得一个一个地问候,敬烟,不然,庄里人会说你看不起人,长辈们也会骂你不懂事!
母亲当然很忙,就是怕她太劳累,所以从来不敢太过提早告知自己回家的消息。走进略显破旧的大门头,熟悉的燕子窝还在那里。从家里飘出来的葱花浆水的香味,便勾起了胃里的馋虫——这就是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家里也没有太过丰盛的肉菜,一盘不粗不细的洋芋条,很对你的口味;一盘芽肥根白的苦苣菜,今早才从地里剜来;冒着腾腾热气的饭已经上桌,正是妈妈最拿手的疙瘩拌汤。正如陇上著名诗人赵宗理先生所吟咏的:“一盘苦苣兼春韭,浆水拌汤滋味长。”
环绕着村子的是片片相连的苹果园,春季花开胜雪,远望白茫茫一片,真应了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意。随风而来的是淡淡的幽香,苹果花太繁了,果农得疏花,也就是把多余的花掐掉。一天劳作下来,虽然辛苦,可全身都是袭人的花香,也能真正地感受到“弄花香满衣”的雅趣。
如果赶上苹果采摘的季节,你会在满园的苹果树上,细细心地找到印有自己和亲人名字的苹果,当然还有许多祝福的吉语。那几颗苹果里,有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也有千山万水隔不断的期望和祝福,是游子走遍天涯海角时永远牵挂着你的纤纤情丝,也是你走南闯北奋进打拼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回家的时候,可能只拿着一个手提袋。离家的时候,几箱子苹果,几袋子洋芋,还有南瓜、葫子、白菜、西红柿,土坊子里现榨的小磨香油,家里自酿的食醋,家养的土鸡,装了又装,挤了又挤,还是装不下。那亲情、乡情,一个小小的后备箱怎么能够装得下呢!
如果说来到县城的感受像一篇散文,那么,来到乡间的感受,更像一首儿歌。总有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故事,嵌在儿时掏鸟的树洞里,散落在放羊的山坡上,洒在村前的小河中,还有那风中沙沙作响的玉米地里……
在村边,你可能会邂逅当年暗恋过的女孩,已然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在众人的目光中,敞着怀坦然地给最小的孩子喂奶。丈夫出外打工,生计艰难,农活又多,忙里忙外,喂了孩子还得去干活呢,那有许多讲究和顾忌。见到当年的同学,也无复腼腆,不再尴尬。只是大声问一句,回来啦!那曾经清澈如水的眼神一闪而过,剩下是世事沧桑和人生无奈,岁月早已磨去了姑娘家的靓丽和娇羞,你不由得发出“绿叶成荫子满枝”的感慨。
故乡的真趣,有时并不在村头巷尾笑语喧哗的热闹处,也不在年头节下舞狮秧歌的繁华处,而恰好在这“青山郭外斜,绿树村边合”的所在,在石砌斜巷深处的僻静之地。还是早年间简易的门头,本色松木的大门,经过风吹雨打后的对联虽然褪去了红色,可浓墨书写的字迹依然清晰,铁勾银画,颜筋柳骨——是老师的笔墨,对联也是老师自撰的:上联是“瓦舍纸窗听秋雨”,下联是:“旧炉砂罐煮春茶”,横批:“山村人家”。拨开伸到大门边上的杏树枝,杏花上的蜜蜂便嘤然飞起,门边的黄犬应景性地吠上两三声,算是向主人通报客至的消息。这时候,老师出来便问,你找谁?认出你后,便让进门喝茶。别惊讶,这里并不是隐居着一位世外高人,而是在新农村建设后,不愿意住进水泥楼房的老人,看守着祖传的老宅。这一代老人知道,自己大半生养成的传统生活习惯与新式楼房的全新生活方式之间隔着整整一个时代。闻不惯水泥味儿,也不方便上下楼梯,更无法面对与儿媳共用一个卫生间遭遇的种种尴尬。于是,便借口要睡土炕,要喝罐罐茶,自得其乐地享受起留守祖宅的自在,也顺便圆一下历代文人归园田居的旧梦。院子里的葡萄架边,放着一个老式的火盆,升起一股淡淡的蓝烟,苹果木在燃烧中哔剥作响,院子里弥散着苹果木特有的清香。火盆边上煨着炖茶的砂罐,煮沸的茶汤又浓又酽,呷上一口,苦得令你皱眉咋舌,可一杯下肚,顿觉满口生津,回味无穷。这就是静宁民间流行的罐罐茶。这时,你自然而然地想起陇上大儒赵宗理先生的《静宁竹枝词》:“红杏绽开墙外花,鸡鸣狗吠两三家。山中客至无他物,火燎烟熏罐罐茶。”
如果说青年是诗,那么中年则更像一篇小说,有着更多 的细节和情趣。老同学听说你来了,非得借这处由头一聚。这确实不是客气,更不是矫情。一个县就这么大,同学朋友同事战友,年头节下,隔三岔五,总会找个由头一起坐坐,谝谝闲传,吹吹牛皮,喝喝小酒。许多事,说笑间就办妥了;许多人,吃喝间便熟悉了;无端的烦恼,几杯浊酒便洗掉了;许多过节,碰杯敬酒间也化解了。有道是,老酒一杯酬知己,相逢一笑泯恩仇。
你来了就是个由头,也只是个由头而已。如果担心打搅了大家,或者担心破费了大家,如果你还不知趣地表达出来,便会有老班长或老大哥说你几句,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了,你不来我们也就这么过,你来了大家更开心!
静宁有句俗语,人情紧如债,急处把锅卖。人生大事,无非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大到结婚生子,小到庆生贺寿,贺汽车贺房子,贺学生贺升职,行情上礼随份子,不一而足,也弄得大家挺忙挺累。可细想起来,对于每个家庭,这都是花钱的大事。大家平时的行情随份子,很类似于在银行的零存整取,也接近于一些单位的互助基金,每当有了花钱的大事,亲友们呼朋引伴欢聚一堂,确实可以在增加场面上的人气之外,还有一些切实的贴补和帮助。县上的婚礼,固然没有西式教堂的神圣礼仪,也不及都市酒店的豪华气派,但却格外地庄严热闹,喜气洋洋。那种敬天礼地尊亲厚友的仪式,那种由娘舅家披红挂花的习俗,那样略带粗俗却很热闹的闹洞房,那种席棚下挨挨挤挤的婚宴,都在不断地牢固和深化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情和友情。
当下各种节日五花八门,加上各种时兴的洋节,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可真正有味道有烟火气的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能把传统节日过得像个节日、富有生活气息的,还是农村的春节。
农村有句俗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无论身在天南海北,无论穷困富有,散居在各地的游子,都会不远万里,搭乘飞机,乘坐火车,开着私家车,甚至千里单骑,也要赶回家团聚,除夕坐夜,辞旧迎新。家里的孩子老人也会穿了新衣,喜气洋洋地等待远方的亲人回家过年。母亲虽然年纪大了,依然会亲自操持年夜饭,即使干不动活儿了,也要在厨房坐镇指挥媳妇姑娘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这个时候,父亲照例领着子孙们在上房里虔诚地布置着敬祖的仪式,如果没有母亲在厨房的热气腾腾地操持,所有的一切都会冷冷清清,了无生机。没有年夜饭的年,是不能叫做年的。母亲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赓续着母系久远的余脉,烹煮着繁盛的人间烟火,温馨着血浓于水的血缘至亲。母亲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把一种亲情、一种信念、一种理念、一种仪式,深深地根植于媳妇和姑娘们的内心深处,让母性的伟大旗帜永远飘扬在厨房的阵地上,让饱含着母爱的人间烟火承传在世世代代的血脉之中。
正因为一个年承载了如此丰厚的内涵,三天的春节根本无法包容。因此,静宁的年气很重,其它地方都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到正月二十三燎疳节结束。静宁则是从腊八节开始,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都算过年……
静宁自古为文华之地,有着非常深厚的耕读传统。
走进农家院落,大门头刻着“耕读第”三个大字,院子里很是整洁干净。老远就看到上房中堂位置挂着的字画:“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并不是那一家人的讲究,而是静宁人的一种文化选择和优良传统。那怕困难得挂不起门帘,字画一定是要挂的。那怕家里没有华丽的摆设,院子也要扫得干干净净。正如《菜根谭》里说的: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优雅。
千万别小看这些村民,茶余饭后,农闲聚谈,说的都是各大城市的新闻,甚至是天下大事,连看天气预报,都要看好几个城市的。这倒不是多管闲事,而是切身相关。孩子们在外地上大学,考研读博,上班打工,风雨冷暖,能不牵挂吗?如果人家说英国的事,你别不服,他孩子在剑桥上学呢。如果人家谈美国的幼儿园,你别认为是瞎编,他两个孙子都是在加州长大的。如果有大妈说女儿生外孙奖励了三万元,你别以为她是神经病,因为她女儿在澳大利亚生孩子后,政府确实补贴了五千澳元。
记得那年我去中国作协北戴河创作之家休假,遇到一个老头和我打招呼,我满脸疑虑,说,我不认识你啊!他说,我认识你啊!一听是静宁口音,就知道这是“他乡遇故知”,可能是碰到静宁老乡了。问他那个单位的干什么工作?他说,老农民,有什么单位?我说,那你来旅游啊!他说,旅游?没有那么多闲钱也没那么多闲工夫!我更加奇怪,那你跑这里干什么呢?他指了指在海边捡贝壳的小男孩说,带孙子过来写暑假作业呢!我心想,有这么夸张吗?他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释说,儿子在北京工作,单位给的休假指标,可自己要继续充电读博写论文,儿媳妇单位工作忙,都来不了。可孙子嚷着要来,指标也不愿作废。于是,就让他来带孙子到北戴河一边游玩一边写暑假作业。既教育孩子,又孝敬老子——这可能就是所谓低调的奢华吧!这其实只是静宁教育的一个侧面,这一家人,孩子上大学有了出息,整个家庭的文化生态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本质的提升!
这件事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发现静宁的学子,第一学历并不是特别好,但他们勤奋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使之终身受益,许多学子能够在学业和事业上不断提升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优秀人材,家人和家乡也在逐步地感受他们学有所成后的物质回馈和精神滋养!
在与村民们相处交流中,你才会真正了解到老百姓对教育的迫切需求和认识水平,看到老百姓聚集亲戚朋友乡亲们祝贺大学生的场面,比婚庆喜筵更热闹欢快,也更振奋人心。我曾有感而发写了一组打油诗:“非年非节非婚庆,开筵款友鞭炮鸣。主客扶醉相送罢,东村又贺大学生。”“农闲赶集喜相逢,不话桑麻与收成。说完苹果论高考,八五九零一二本。”
静宁教育和静宁苹果,是静宁的两大品牌。细说起来,渊源颇深。
那是我在县上工作期间,参与接待过当时国家林业部的一位处长,她在席间看到静宁的苹果又圆又大,吃起来又脆又嫩香甜可口,大为惊叹!尤其是苹果通身圆润,着色均匀,认为由于光照的关系,苹果的背面不着色不太可能如此均匀,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席间的领导反复说明解释,她还是不相信静宁的果园管理会达到如此水平,非要去现场考察向果农了解情况。我们当时也觉得既然林业部的专家都质疑,担心果农讲不清楚,要带几个专业技术人员,结果处长不同意,坚持要向果农请教。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处长带到当时治平的胡家塬。
当处长看到果园精耕细作,铺着地膜,压着细沙,果农像看护婴儿一样细心地务作果园,十分震撼。果农解释说,地膜可以起到保墒和反光的作用,到了着色期,阳光照到地膜上,反射上来,苹果的背面便会相应着色。如果还有着色不均匀的地方,便动手把苹果轻轻翻转一下!处长感叹说,这得花费多少劳力啊!果农说,我的每块果园有多少棵树,每棵树上有多少个苹果,我都清清楚楚。每颗苹果要务作成商品果,得从手上过九到十次!
从果农对待苹果的严谨态度和技术细节上,许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深受启迪,看到了教育管理上粗放和不足。大家天天都在喊因材施教,却没有真正做到尊重教育规律,发展学生的特长。于是,把“单果管理”的理念移植到教育上,引进到课堂中,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补齐短板,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推行“三全”教育观,即全体学生在全过程上的全面发展。静宁教育的评价方式的变革,消除了高考质量上的“大小年现象”,实行“单果管理”,评估上采用“县均线”,评估方案“三上四下”,广泛吸收集体智慧,采纳一线教师意见,充分讨论,反复酝酿,公开公正,简单易行。当时《甘肃日报》采访,在讲到科学评估时,引用了一个“分苹果”的故事,讲的是一位母亲如何把一个苹果公平地分给两个孩子。她的做法很简单,让一个孩子去切,另一个孩子先拿。公开无异议,公平生动力。静宁教育在科学评估机制下,产生了巨大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健康稳步持续增长,高考人数由2002年的二本上线552人,逐年跃升至2009年的2319人,全省前百名达11人,有8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实现了静宁教育史上的一次飞跃。音体美特长生高考二本上线人数也由2002年的23人跃升为2009年的279人,成为一个新的高考质量增长点,静宁县也获得了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县的殊荣。
有一次,省政府的总督学在听到静宁的评估办法后,大为兴奋,说,这个办法既简便,又准确,直接反映的是学生在三年高中的进步程度,而且有效地防止了专抓优等生、进线生以及复读生的问题,真是个非常科学的好办法。
在讨论提炼静宁苹果精神时,大家都觉得静宁教育和静宁苹果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和精神根脉,是争奇斗艳的并蒂之花,一脉相承的同根之果。静宁苹果产业给静宁教育事业奠定了切切实实的经济基础,静宁教育也为静宁苹果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通俗地说,大部分静宁人就两件事,种苹果,供学生。静宁苹果和静宁教育,也成了静宁的响当当的两大品牌,不只是国内的清华北大等名校中中活跃着一批静宁的优秀学子,在英国剑桥,美国哈佛,日本早稻田等世界一流学府,也有静宁的学子攻读研究世界尖端科技,为构建人类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县域是用血缘和亲情凝结而成的社会群体,大家有着相近的秉性和习俗。县域也是中国古代独特的一种政治文化生态,既有传统的地域文化因素,更有其深厚久远的历史原因。
中国古代几千年来,讲究皇权不下县,朝廷的管理到县为至。县以下实行的是乡绅和宗族治理结构,这种“谁家孩子谁抱”的模式,看似粗疏,却很管用,在历史上是传承有序且卓有成效的。在中国古代,一些科举成名做官为宦者,离职卸任,按规制要求都必须告老还乡荣归故里。这时候,他们即变身为乡贤绅士,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影响力,开办私塾,教书授徒,也会修桥补路,兴办实业,同时担当起管理宗族治理地方的职责,为建设家乡出钱出力。原国务院参事李世军也非常关注家乡建设,他的父亲李早勤先生曾创办了甘肃省最早“四大乡校”之一的“云萃小学”,泽被一方,惠及子孙,功在千秋。陇上著名教育家王尔全先生也回到家乡,创办静宁中学,开启了静宁中学教育的先河,桃李满园,居功至伟。几千年来,尽管一个县域人才辈出,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在事业鼎盛年富力强时走出乡村,报效国家,但最终都会叶落归根,荣归故里,回馈家乡。因此,县域的文化积淀愈来愈深厚。
散居海外身处异乡的游子,为了发展,为了生计,浪迹天涯。身体在流浪,灵魂在漂泊,离家时从故乡带出来的那一袋泥土,还在滋养着窗台上那盆“勿忘我”。无论是身家千万,还是学富五车,即使娇妻在怀,儿女绕膝,每当夜深人静,总会有觉得孤独的时刻。
身处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住在远离故土、悬在半空的高楼上,心中老觉得缺一块实实在在的土。亏欠这个土,便觉不踏实。于是,这欠着故土的情就成了你心上迈不过去的“坎儿”。村前的那棵大槐树,也在盛夏为乡亲们撑起了一片浓荫。那归根的落叶也化为腐殖质滋养着贫瘠的故土。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每当看到归飞的大雁,总会想起记忆中的故土,想起烟火深处的静宁。每当在儿时的梦境中惊醒,都会思念故乡的亲人,思念儿时的玩伴,会想着为父老乡亲、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当游子们读到那封情真意切的家书,听到那一声声“归来吧归来哟”的真诚呼唤时,一下子觉得归心似箭!故乡从来都不遥远,故乡的亲人一直都与你血脉相连情义相通心心相印。于是,再也无法按捺内心的渴望和激情,共同聚集在“归雁工程”的旗帜之下,反哺家乡,报答养育之恩。静宁因游子的归来而焕发活力,游子为家乡的振兴增砖添瓦,这是互相成就的大业,这是游子心底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