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散记
诗意的诱惑
巍巍古迹芴笼秀,隐隐仙踪锦绣苔。在昆明机场,几个返程的游客,听说我们去大理丽江,建议去石林看看,并说来云南不去石林会遗憾此行。于是,禁不住阿诗玛这个诗意名字的诱惑,我们绕道参观了石林。
石林离昆明市区有八十公里。我们赶过去时,已是中午。阳光下,一位二十多岁的彝族姑娘站在景区入口。她是导游,一身七彩的服饰十分漂亮,一如她微笑的秀脸,让我想起了电影《五朵金花》的女主人公。大家就亲热称呼她阿诗玛。阿诗玛带我们进入景区参观,一路解说。这里的石头,瘦长,根根直立,就像进入石头做的森林。绿茵茵的大草坪,草坪中的树木、石山、小径,搭配得恰到好处。许多游客纷纷挤往到,拍照留影。我们邀请阿诗玛导游,站在写有“石林”二字的岩石下,合影。阿诗玛告诉我们,这千姿百态的石峰、石柱、石笋、石芽,是一亿多年前的造山运动变成的。我听着,看着,目光时时充满惊喜。这里每块石头,都是一首凝固的诗;每句诗,都是一块挺拔的石头。石与诗,亲密而自然地融合,或清秀,或雄浑,或安然,或突兀,经受着千万年的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守望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沧海桑田。
离国庆还有半个月,来石林的游客却很多,石头下,草地上,小湖边,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像我们一样,从遥远的地方赶来,从四面八方赶来,从天南地北赶来,为的是一睹石林真容。想想我的父辈祖辈,因为贫穷,一辈子呆在山村,远方只能活在他们的想象里,不要说出去旅游,肚子都填不饱。而我经常出外游山玩水,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和幸福。清代诗人金瑛写有《石林》:“幽林何太僻,万石凿深宫;径转疑无路,山鸣似有钟;古苔缘雨滑,邃窖倩云封;半点尘难到,惟余谷里风。”行走在石林的心脏里,流淌在石林的血脉里,那些古老的神话渐渐鲜亮。双马渡食、孔雀梳翅、凤凰灵仪、象距石台、犀牛望月,这些石头无不充满灵性。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观音石、将军石、士兵俑、诗人行吟、母子偕游,光听名字,就能体味出栩栩如生的丰富内涵。
站在石林湖边,风吹起湖水,与太阳的光辉携手滟潋,隐约听到大海骚动的声音,地壳痛苦地呐喊之后,石灰岩被海水浸蚀、火山熔炼后,逃跑了,争先恐后逃向陆地。其中一石头,经过地狱般磨砺后,更懂得人间疾苦,便物化成观世音菩萨,站立在湖水中,普渡众生,人们赋于美好的名字“出水观音”。多好的两字“出水”,即景着意,意蕴佛身来自西方清净佛土中,而在五浊恶世中,既以观自在菩萨的形象出现,这是人们对于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祈求和执念。我似乎听到一声惊天动地的轰鸣,两列石峰挟带着一块巨石从地底下喷涌而出,巨石被积蓄起来的地力发射到天穹,在千钧一发之际,石峰犹如被炸开的石门,迅速打开,那巨石却不偏不斜,恰好落在了两石门顶上,人们蜂涌而过,依然心惊肉跳。于是,此处景象便称“千钧一发”。
登上望峰亭,我分明感觉到了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角力和冲撞,石芽、钟乳、溶岩,石灰岩柱,排山倒海般从地面簇拥而出。自己依稀被来自地心的力量挤压着,一直抬高抬高,脚底下是汹涌澎湃的汪洋大海。各类物种相继出现,双鸟飞来啄食、犀牛翘首望月、大象盘踞石台、千年寿龟匍匐、凤凰梳理着翅膀。石林以其最原始的姿态,向人们诉说自己生命的历程。伴随彝族撒尼人的生活情怀,幻化成诗、幻化成歌、幻化成舞。然而,石林在彝族撒尼人的梦里生长了多少年?玉鸟池畔的那位阿诗玛,在世人的心中又活了多少年?眼前的石头森林,锋刃猎猎,一阵沉默。我曾被阿诗玛和阿黑哥的纯情感动过,如今,那个金子般发光的阿诗玛呢?那个勇敢智慧的阿黑哥呢?他俩可安好?当今时代,金钱至上,有几个人真正为爱而爱,为爱而结婚呢?真爱和纯情已被埋藏,清纯甘美的情感,很难找到了。
时光流逝,沧海桑田。或许有一天,那股岁月生成的洪荒,会再次滚滚而来,颠覆历史,颠覆现实,一切了无踪影,只留下那片绿草小花,发着情,蓬勃着生命的欲望。
丽江之丽
抵达丽江时,正值黄昏。古城万家灯火,远处的玉龙雪山,朦朦胧胧。光亮洁净的四方街,在篝火的映照下,与美丽的纳西女孩同舞。我忍不住想,丽江,这座建于南宋末年、有八百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每天就是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迎接她的贵宾吗?
还是在车上时,导游告诉我们,世上最幸福的男人是纳西族的。纳西族男人一生只做七件事:品茶、遛鸟、写字、吟诗、作画、弹琴、种花。而纳西族的女人们,则承担种田地、杀肥猪、做家务、相夫教子的重担。难怪,纳西古乐享誉世界;难怪,东巴文化闪烁中外;难怪,纳西的文人辈出。全是纳西女人们养育的啊。
寻一家小旅馆,安顿之后,顾不上白天连续坐车八九小时的劳累,迫不及待到古街漫步。脚下的石板路,被无数游客的鞋底磨得光亮,青瓦白墙的民居建筑,温馨而真切。两边的店铺,多半出售土特产、手工艺品、生活用品。同来的几个美女,一下就被众多的围巾店迷住了,久久不肯出来。我和邓勇结伴而行,把古街转悠一遍,也找不到想买的东西,便返回旅馆睡觉了。
次日凌晨六点,被导游叫醒,急匆匆赶往玉龙雪山。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导游惋惜地说,也许看不到雪山的真面目了,山上海拔高,气温低,要带足衣服,防止感冒。继而又安慰我们,没关系,这次没见到雪山,留给以后再来吧。曾经有个游客,先后到丽江三次,都没见到雪山呢。言下之意,一次没见到还是幸运的了。这真是让导游给阿Q一番了。
雪山在丽江城边,二十分钟就到。此时,天色大亮,雨已停,景区笼罩在浓雾之中。我们在导游建议下,每人花三十元钱租了件红色的雨衣,既防雨又御寒,很适用。租件雨衣这么贵,这景区的钱真是好赚。雪山主峰扇子坡,海拔5596米,据说至今未被人类征服。过去,雪山终年白雪凯凯,最近十几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在夏秋两季,只能看到山顶依稀一点点白雪了。照这样的气候趋势,在不久的将来,雪山将出现无雪的季节,“玉龙雪山天下绝,堆琼积玉几千叠”,正在成为遥远的历史,委实令人担忧。
有些风景,可远观而不可近玩,比如雪山。站在海拔4506米处,我们睁开双眼,远观雪山真容。说来也怪,天空突然放晴,太阳露出了圆圆的笑脸。多彩的阳光,给雪山披上绯红色的外套,温柔而恬静。仰望顶峰,雪峰松林,玉壁金川,云雾缠腰,恍如置身梦幻之境,峻拔、圣洁、高傲、神秘。大地的精华,天空的灵性,都凝聚在它们晶莹的银光之中。积雪中似有无数把锋利的芒刺和刀剑射出,刺得眼睛发痛。这里,没有尘世的噪杂,没有勾心斗角;这里,没有虚伪狡诈,没有虚情假意。有的,是洁白的云,洁白的雪,洁白的雾。一切是那么静谧,那么飘渺,那么安详。我忘了世界的存在,忘了自己的存在,忘了时光的存在,恍如进入一个神话世界。
相传,雪山峡谷有玉龙第三国,是个爱神的国度。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们,以白云作阶梯,鲜花当棉被,人人和睦相处,平等快乐,健康长寿,相爱的人可以永远在一起。从古到今,多少痴情勇敢的纳西人,在他们的爱情遭受家族干涉而不能完美结合时,就会双双相约,来到百花盛开的雪山草地,点燃一堆篝火,唱着动人心魄的“游悲调”,在这里殉情。丽江,便有了一个凄婉的别名——世界殉情之都。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雪山篇,正是取材于玉龙第三国的传说。我想,如果这个玉龙第三国存在的话,我宁愿遭遇一份至真至纯至美的爱情,最后能与心爱的人携手走进玉龙第三国,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
“与其让我躺在夏威夷的病床上,我更愿意死在玉龙雪山的鲜花丛中。”当年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的豪言,响彻在我耳边。其实,丽江的艳丽,不仅仅只有雪山,还有绝境激流的虎跳峡、秋波频递的黑龙潭、碧蓝湖水的蓝月湖镜潭湖、神秘的东巴象形字、神奇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古典的严家大院,以及万里长江第一湾、丽江源、玉峰寺院的万朵山茶……这些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交融在一起,鸣奏出极度和谐、典雅的音符。可惜,由于时间关系,这些景点都是匆匆而过,走马观花,不能细细品味。
下午返回古城,在四方街漫步。白天的丽江,相比夜晚,热闹了许多。游客来来往往,各地方言、普通话以及来自异国的语言,在这里混成一曲欢快的交响乐。清秀而清爽的古城,宛如淡雅古典的江南水墨画,阳光下弥漫着淡淡的诗意。古老的大水车不紧不慢地转着,转走了丽江的历史,转走了似水年华,转走了多少或匆匆或悠闲的足迹。曲径通幽、纵横交错的街巷,家家户户门前种了花草,在门前有溪流的人家,还不忘栽些杨柳,愈发显得一派古朴自然。人们在树荫下品茶聊天,任清风吹着,听小溪在脚边哗哗地流着。
丽江人悠闲是出了名的。澹泊宁静,与世无争,从容豁达,全然不管滚滚红尘;他们与人为善,又心如止水,心平气和地享受着没有压力的生活,不追赶什么,也不去排斥,生活得安逸。曾经,《纽约时报》某记者来丽江旅游,坐在四方街的石头上,一位纳西老妇人坐在他身旁。他发现那些步履匆匆的行人都是游客,纳西本地人永远是不慌不忙的。记者在街上坐了四个小时,老奶奶也坐了四个小时。他问:“老人家,您在干什么?”老奶奶回答:“我在烤太阳。”记者就对她说开了:“你们纳西人这个样子不行啊,动作太慢了。这样怎么可以进步?经济怎么可以发展?”老奶奶慢条斯理地说:“我们所有人生下来都有个共同的目的地,那就是坟墓。你们走那么快干吗?”老太太的回答,惊得他目瞪口呆,感叹世上最悠闲的人就是纳西人。
在四方街,时不时可以看到,正在编织围巾的纳西少女,那一丝不苟专注的神情,让我不忍惊动。同行几个美女又钻进围巾店铺久久不肯出来。我们几个男同胞,径自往木府那条街走去。木府坐落在古城东南角,曾是纳西族首领木氏土司的官衙,古典大气威严,徐霞客曾赞叹它“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想必当初木府是何等的热闹和神气,可惜,这些荣光早被历史的尘灰淹没。漫步丽江古城,你会发现,生命和历史都是一次性的,无法修正和比较。人的一切作为都是可以宽容的,因为一切终将成为虚无,成为生命之中不能承受之轻盈。对于脆弱的人生,只能睁开眼睛正视它,而不是逃避。
在丽江两天,给我心灵最大触动的,就是在这里可以小资地生活,过风花雪月的日子。有多少年轻人迷恋于斯,有多少行者停留于斯,有多少作家艺术家寻梦于斯。来丽江,游人们需要带的只是放慢下来的步伐。这里便是心灵温馨的客栈,没有浮躁,没有虚伪,心如彩虹,可以真实地面对一切,自由挥洒自己的心境。许许多多的尘世忧烦,都会随着小曲和潺潺流水洗净,心灵无比沉静。也许身旁会出现一个异国MM一样在发着呆,偶尔眼睛相对,彼此会心地一笑,是啊,丽江是什么也不想却让你心跳的地方,艳遇也许会变得非常简单。
爱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同样地,爱上一座城也是不需要理由的。离开丽江的时候,我内心是如此地眷恋。短短两天,我的心已皈依这块净土。对我来说,丽江就是人间天堂。
梦幻的城
最早知道大理,是从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获得的,段王爷、段誉,一阳指,六脉神剑,让年少的我如痴如醉。后来,看了电影《五朵金花》,萦云载雪的点苍山,碧波荡漾的洱海,彩蝶缤纷的蝴蝶泉,更激起我梦幻般的向往。2009年9月14日,我怀着激动心情,登上飞往昆明的飞机,去探访这座充满神秘与浪漫的古城。
从昆明到大理,有三四个小时的车程。途中,我们参观了举世闻名的恐龙谷,作为短暂的休憩。导游和我是家门,叫朱云锦,一个眉清目秀、能说会道的女子。一路上,随处可见低矮的白族民居。我发现,白族人家家户户门前都种有花草,而云南是四季如春的,万紫千红,自成一景。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洁白的墙壁之上,或描龙,或绘凤,或花鸟,或书法,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家家流水,户户养花,墙墙作画,正是白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可惜,因为行程安排紧,我们不能在某一个白族村落驻足,只能是望白兴叹了。
据朱导介绍,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52个民族,其中大理自治州有13个世居民族,分布在13个县市,以白族人居多,占三分之一,因而大理又称白乡。白族仍沿袭母系社会,尊崇女娶男嫁。白族人称女性为金花,男性为阿鹏哥。在这个母权小社会里,阿鹏哥地位低下。倘若哪家添了人丁,若是女孩,左邻右舍定会燃放鞭炮前来祝贺,主人也会摆下酒席宴请宾客;若是生了男丁,主人会唉声叹气,左邻右舍也不会过来瞧问一下。于是,我们就问朱导属于哪个民族?朱导要我们猜。大家七嘴八舌猜了好几个,她都摇头。我们就要她老实交代。她说,我要说出来我的民族,会吓坏你们,因为我就是你们的领导了。我们不信。她就故意拖长声调,说,大家听好啦,我是,嘿嘿,我是水又族的。大家惊叫:“水又族?有这个少数民族吗?”朱导哈哈一笑,道:“什么少数民族多数民族的,水又族就是汉族噻,这也不懂。大家说我是不是你们的领导?”我们一车人这才恍然大悟,让她一幽默,真是十分开心。
不久,就看到连绵起伏的雄俊山脉,云雾缠绕,这就是神奇的点苍山了。山下有洱海,形如弯月。洱海本是一淡水湖泊,面积不过二百五十多平方公里,大理人称之为海,确实让人感到奇怪。朱导说,没错,这就是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湖泊称作海。苍山和洱海环绕的美丽城镇,是大理市的下关镇,而上关就是大理古城。透过窗外,山顶上,不时能看到当地居民建立的风车,在风中翩翩起舞。见我们惊异的样子。朱导解释,下关是一个著名风口,常年劲风吹拂。当地民谚说道:“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朱导的话,顿时让我浮想联翩。。
终于到大理古城。漫步青砖铺就的洋人街,从两边店铺飘出的阵阵香味,昭示着风情万种。货摊如同缤纷的花朵,人们摩肩接踵,挑选讲价,好不热闹。我们无心购物,一直往城中走去。街上有很多穿着漂亮的白族金花,白色衣裤,外披艳丽的红色小褂,上有金色的刺绣,领口袖边点缀着花边。我还是第一次零距离接近白族女子,很好奇,细细地端详。眼前的旧城墙,用青砖和石头砌的,高高的墙面长满杂草,城门是半圆形的,上写“大理”二字。入内,来到一古街,流水潺潺,树荫下,有不少外国男女在品茶。街边一块巨石上,刻有“南诏古风,大理神韵”八个金色大字。大理古称南诏国、大理国,而这古城就是国都。南诏、大理两个朝代,共统治云南580年,刚好是中原的唐宋两朝。
走进大理,翻开一部厚重的史书。书上记载了六百年王都风采,留下了大量丰美的文化遗产,也悠悠诉说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兴衰。这书还装满了许多传奇故事。蝴蝶泉说的就是一对相爱男女为了抵抗抢婚双双跳潭而死、化为彩蝶的凄美传说。还有龙女花的故事、段功墓的传奇、白王庄的秘密,无不宛如梦幻,让人着迷。而最让我醉心的,还是段氏王爷不恋江山恋寺庙的故事。我们特地跑到了城郊的大理三塔,求证这段久远的历史。
三塔是大理的象征,不游三塔,不算到过大理。大理三塔又叫崇圣寺,在金庸《天龙八部》里叫天龙寺。三塔位于苍山之麓、洱海之滨。相传唐代时期,大理遭受洪灾之苦,一风水先生说:“这是因为苍山这条龙兴风作浪的缘故,只有在龙头造塔,才能镇住它。”于是,人们就在这里建造了一个砖塔,方形密檐式,高69米、15层,取名千寻塔,并在塔前照壁刻上“永镇山川”四个苍劲大字。主塔两边七十米外,人们还建了两个小塔,三塔呈三足鼎立之势。果然,一下镇住了苍龙,洱海的洪水不再泛滥。类似建塔镇妖的事情,很多地方都发生过。我是个不信邪的人,但对这种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也是充满了敬畏感。
从山脚远远看去,两个小塔都有些倾斜。一问当地人,方知是十三年前那场丽江大地震造成的。当时,主塔内墙开裂一公分,后来在余震中神奇般愈合了。当地人说这是神灵相助,让三塔永镇苍洱。为了细细品味三塔的风貌,我们没有坐电瓶车,而是踩着石台阶攀援而上。每一层都是一座辉煌的宫殿。四周是茂密的树林,宽阔的坪地。当我站在最高处大雄宝殿前的时候,面朝洱海,三塔倒影,无限大理风光尽收眼底。如此神仙般的地方,梦幻般的迷醉。难怪了。背后,云遮雾绕的秀丽苍山,轻轻向我们讲述着大理国时期,一个又一个王爷跑到这里出家的故事。大理是个佛教国家,在大理国二十二代国王中,有七位在崇圣寺为僧。自古以来,我只听说皇帝不恋江山只恋美人的故事,却没有想到,还会有不爱皇位爱寺庙的帝王。这是十分奇特的现象。大约是受了皇帝的影响,大理国人都信仰佛教,“苍山与洱水、佛教之齐鲁”,大理被称为“妙香古国”,留下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被誉为“西南敦煌”。
蓝天白云之下,徐徐微风之中,一边欣赏苍山洱海美景,一边品味白族三道茶的余香,耳边缭绕着佛教的音乐,任凭是再累再烦恼的人,也会心情放飞,忧愁不再,心灵归于宁静安详。好不快哉,好不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