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养生
读书养生
尤屹峰(宁夏)
读书养生似乎是一个很悖谬的话题,但如果仔细想想,也许不无道理。
我华夏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注重养生的民族,在泱泱五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养生名家。粗观这些养生名家,大都研究总结出了各具特色、卓有成效的养生之道。如姜太公在江边借垂钓等待贤主的过程中,学会了“垂钓”养生;而道家鼻祖老子则发明了“以气养生”;儒家大圣孔子却用“自强、大德”的自我修养养生;庄子在老子以气养生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与他的无为思想相一致的“清净、寡欲”养生;神医华佗发明了“五禽戏“养生,北宋全才苏东坡却独创“四味养生”即“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的“四味药”;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的清代诗人袁枚在“老行万里全凭胆,吟向千峰屡掉头。总觉名山似名士,不蒙一见不甘休”的诗作中道出了他因长期进行旅游得到锻炼而长寿的秘密。清代医学家石成金总结出“八乐养生”诀:静坐之乐,静坐使人神清,让人感到快乐;读书之乐,博览群书,精神愉悦;赏花之乐,观赏花木,娱目娱心;玩月之乐,欣赏夜月,心骨俱清;观画之乐,品赏绘画,山水露台供我娱目;听鸟之乐,清晨鸟语,自有百般音韵;狂歌之乐,放歌高唱,随性所至,开阔胸襟,乐自天来;高卧之乐,倚枕高卧,身怡神舒。……
养生是一门大学问,我自知才疏学浅,不敢也没有资格仿拟先贤圣哲谈养生,更没有胆量和勇气象某些所谓的养生大师那样大讲特讲什么养生秘笈之类。但我除基本接受以上圣贤的养生观点外,更赞赏爱国诗人、诗坛寿星陆游的读书写作养生。
何以如此说?理由如下:
读书益智。读书增长知识、增益智慧既是不争的事实,又是生活常识。西汉文学家刘向在《说苑》中引用子思的话说:“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唯学问可以广明德慧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他还针对西汉士大夫不学无术的风气借用孟子的话说:“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他认为,“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刘向把读书可以益智治愚的道理讲得再明白不过,但千古至今,自觉读书者还是很少。尤其在当下的社会,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古人尚且知道“三更灯火五更鸡”读书,今人宁可一觉睡到日午也懒得起来去读书,知识匮乏、智慧低下是自然的事。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古今中外作家哲人对读书益智的论述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读书怡情。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音乐来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起到预防、治疗某些心理疾病的作用,这在我国很早就有文字记载。战国的公孙尼在《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张景岳的《类经附翼》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美学家所谓的音乐是打动人心灵的最好东西,大概是对古人音乐养生的美学阐释。随着新科技研究的拓宽与纵深,音乐不仅使人怡情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还研究拓宽了怡情范围,比如听音乐可使母鸡多产蛋,播放抒情性音乐能使奶牛多产奶,音乐还能使蔬菜长得又快又嫩等等。音乐怡情不仅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还广泛应用到了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科学家的科学实验中,而且应用的效果是出乎预料的显著。
读书和欣赏音乐虽然属于不同的审美对象,但都属于审美艺术(即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范畴,审美作用有相通之处。读书,尤其是读昂扬向上、富有阳光励志的书,会使人心情很美好、心灵很通透。因此读书与欣赏音乐一样,都有怡情养性的功能。
读书修德。修德与养生似乎没什么关系,但德不配位,心里能安宁吗?因此,修德也是养生的重要方式。《菜根谭》中说:“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人的道德随着气量的增长而提高,人的气量也是由于见识的增加而更宽宏。所以想使自己的道德更加完美,不能够不使自己的气量更宽宏;要使自己的气量更宽宏,不能不增加自己的见识;而要增加见识,读书恐怕是最好不过的方式和途径了。
曾国藩在家书中也谈到了读书修德之事:“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进德就是好好做人,修业就是好好做事。由此看,读书对于“修身立业”和养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读书娱心养颜。读书能娱心养颜,应该没什么争议。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长寿诗人陆游“读书有味身忘老”的诗句,不仅写明读书有美味,而且可以忘记老之将至。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粮食,读一本好书就像在与许多高贵的灵魂交谈,我们要想让内在心灵充实,读书是必不可少的。
苏门四学士之一、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曾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苏轼和黄庭坚师徒的说法何其相似,都认为不读书会让人思维僵化、面目可憎、语言乏味。由此可见,读书可以修心,可以养心,可以让人身心健康,青春永驻。清代郑成功认为:“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读书“至乐”是最好的养颜术。
读书健脑增寿。多读书,勤动脑,则会使得大脑越来越灵活。经常不读书学习,不进行深度思考,大脑生锈,思维僵化,每个成年人应该都有深切体会。
读书增寿似乎很荒诞。然而,据医学家研究证明,勤于读书能促进“脑运动”,就象“气功”入静一样,读书能输送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带动血液循环,能使全身保持协调统一,延缓衰老,预防痴呆症。《黄帝内经》中有“聚精会神是养生大法”之说。据史书记载,梁武帝萧衍读书手不释卷,“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他读书不但多,而且精,把读书当作生活和上朝理政的一部分。“病中书卷作良医”,陆游把在病中读书当做治病的良医良方了。十分有趣的是,梁武帝和陆游这两位地位完全不同却读书喜好相同的人都活了85岁。85岁即使在现在也是高寿,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没有特别的养生之术是很难活到这个岁数的。
读书改变气质。读书可以让人知书达理,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人的精神气质会从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体现出来。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圣人的曾国藩说:“人之气质,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曾国藩的“读书可以改变骨相”的说法我们可以存疑,但一个爱读书的人,整天被书所陶冶,改变气质还可怀疑吗?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作家、哲学家培根在《读书论》中所写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将读书的好处几乎都概括了出来。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本质不在出身的贵贱、环境的优劣,而在于大脑思维是否灵活、精神思想是否高尚、格局境界是否高远,读书正好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这些“软实力”,增强我们在人生中立足、在社会竞争中取胜的自信心和能力。富贵功名自己把控不了,而读书学习全由自己掌握。请把宋代理学家朱熹“傍百年树,读万卷书”、清代石韫玉“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清代姚文田“世上几百岁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清代郑板桥的“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等妙语书在案头作为我们的读书座右铭吧!
无需赘言,读书养生是人人都可做到的绝妙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