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读 《伐 檀》
作者 张运波
《伐檀》是《诗经》魏风中的一首反映当地劳动人民劳动的一首诗。在初中学习阶段初读《伐檀》时,其轻松欢快的韵律和节奏,让人朗朗上口;自然生动的劳动场景,让人身临其境。其韵律和意境有如骆宾王所作《咏鹅》一般,可以让世人随口吟诵而不忘。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此时再读《伐檀》,心中浮想联翩,伐木工人身着短褐,挥着板斧,“坎坎”而伐的身影及其修剪掉树枝枝杈后将树干拖至河岸后,看清澈的河水微波荡漾的情景跃然眼前,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得赞叹劳动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
所伐之木为檀,檀为何物?檀木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因其木质坚硬,香气芬芳永恒,色彩绚丽多变且百毒不侵,万古不朽,又能避邪,故又称圣檀,由此可见,其价值极高。
诗中所述只为伐檀,为何不伐其它之木,非得伐檀呢?也许诗作者就是要借此,直接了当的、且轰动性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也许诗作者认为越是贵重的东西,越能非常鲜明的表明贵族社会生活的富足和奢靡。
春秋时期的魏国大部分地域处在山西汾河流域,如诗中所述的河流可能也与汾河有关。这些檀木,也许是一片檀木林,也许是和其它树种杂生在一起而檀木数量居多的一片树林。它们生长在靠近河道的位置,因水分养分充足,所以生长的也枝繁叶茂。同时,这片林子也养护了这条河道,否则河水怎能“清”且“涟猗”,“直猗”又“沦猗”呢?由此可以看出生长檀木的这片广大区域,自然环境一定俊秀优美,林中不乏飞禽走兽,这片区域的土壤也应当十分肥沃,否则何来“禾三百囷兮”,又何来“庭有县鹑兮”?
檀木材质之好,质地之硬,又芳香永恒,经万古又不朽,这样上好的材料非当时的王公贵族所莫有,这片檀木林也一定是当时魏国的某一贵族的私家园林了。伐木工人“坎坎而伐”的场景,也能说明当时魏国国内生产生活和谐而安定,否则怎会有如此轻快的砍伐声呢?
虽说社会安定,劳动人民坎坎而伐,劳动者欢快又富有激情,可是劳动者为谁而劳呢?一方面是劳动者艰辛的劳作和付出,一方面是王公贵族“不稼不穑,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瞻庭有县貆兮
可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必然激发劳动人民心中的愤懑之情。
诗文先述准备造车的木材,则“伐檀兮”,再述制造车轮辐条,于是“伐辐兮”,后述“伐轮兮”,则车轮建造好了。
由此可见,诗作者从伐木工人生产制造车辆的进程平铺而叙,这个生产过程有可能是按照伐木和制造进行分工作业。砍树的“伐木工”负责备木料,制造车辆的“木匠工”负责制造车辆。也有可能是伐木备料到车辆制造的全部过程都属木匠工所为。以上两种生产过程,不管当时采用的是哪一种形式,其过程都是递进的。
由此可见,劳动者发出的质问和激发的内心的愤怒之情也是递增的。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诗中“廛”为“捆或束”,“亿”为“十万”,“囷”为“谷仓”,以上三者皆为计量单位,且所用单位也是依次变大,单位越大则表明不劳而获越多,那么激起人们对这种不公平现象不满的情绪就越激烈。
由此,可以认为诗中所述庭院所悬之物“貆”“特”“鹑”也应有递进之意。“貆”为“豪猪”,“特”为“大兽”,“鹑”为“鹌鹑”,此三者中,“貆”和“特”皆为兽,有体型大小之分,而“鹑”为飞禽,如何递进?笔者猜测,古时狩猎之时,是否所猎“飞禽”要比“走兽”更为贵重呢?历史没有绝对的真相,只有合理的想象,也许答案就是这样的。故而,“不狩不猎”者,其庭院所悬之物越是贵重,劳动者内心对其不满的情绪就越发沉重,与“不稼不穑”者所获之物相对应,皆有力的指向当时那些贪图安逸享乐,不劳而获的王公贵族。
《伐檀》形象的将劳动者劳动的场景再现,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歌颂了劳动者对劳动的热爱,抨击和讽刺了贵族剥削阶级不劳而获的可耻行为。穿越历史的长河,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短褐结箪,吃粗粮,踏草鞋,饮冷泉的劳动者向我们走来。穿越历史的长河,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一群皮衣长衫,骑大马,坐豪车,举醇觞的王公贵族向我们走来,通过诗作者如此鲜明对比的描述,以上两个群体的形象在我头脑中越来越清晰。车轮滚滚向前,社会不断进步,历史雄辩的告诉我们,劳动人民是人类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推动者。
或许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视角,同一读者,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去品读《伐檀》,都会读出各自不一样的感受。檀木之质未变,但跨越了历史长河的檀木却越来越珍贵,《伐檀》的坎坎之音依然清晰,那美妙的旋律如余音绕梁一般回响在我的耳旁。
2023年1月7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