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的味道
刘武萌
小时候,说起师傅,有种别样的感觉,丝丝羡慕打心底里升起。只知道师傅,有一副特别严肃的脸孔,更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特别威严。他的神圣甚至带有一种朦朦胧胧的神秘感,像是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细纱,勾起无限的诱惑。
那时,每家每户每年几乎都要请裁缝做过年的新衣服,请木匠、泥水匠或篾匠来家置新件或修补旧物。做事,师傅在上厅,徒弟在下厅,师傅说什么,徒弟唯唯诺诺照办。吃饭,师傅坐上席,徒弟坐下席。师傅没上桌,徒弟不敢上桌。徒弟要帮师傅装饭,徒弟要比师傅早吃完早下桌,要是徒弟比师傅后吃完饭后下桌的,别人会认为孺子不可教也。师傅那神圣的样子撩起多少家长对手艺的向往。更何况学门手艺,既不误农事,又可养家糊口。种田,并在农闲时做做手艺,比一般家庭的生活要宽裕得多。孩子学门手艺,将来当上师傅,成了父辈们的殷殷期望。在这种思想的冲击下,初三毕业,父亲早就帮我请好了师傅,叫我去学木匠。如果真的去了,师傅肯定早就做了,但人生轨迹却发生了巨大变化。
成就师傅的道路是坎坷的,味道是艰辛的。初为人师,没有半丝想当师傅的念头。在固江长水遥远的山区教书,搭公交车回家要转几次车,还要骑十几公里的自行车出山,若是没赶上时间点,又得赶回山沟或硬着头皮骑自行车,天黑时才回到家,所以一个月或二个月回一次罢了。即使调回本大队的村级小学车头小学的教书,发现老师们都有住校习惯,我当然不能例外。心无旁骛,埋头苦干,大量阅读,勤心钻研,认真上课,仔细批改作业成了我青春韶华的强烈追求。
初涉讲台,居然干出了一点成绩更让我青春荡漾,心里激起层层波澜。
首先备课。备课在全镇得到表扬。那时的备课是除了一本黄底封面的简易教学参考书,是没其它教案集等资料的。一节节课的教案都是靠自己苦思冥想勾勒出来的蓝本,一笔一划镌刻出来的字迹。
其次是教学成绩。也许是一股冲劲,也许是一门心思教学,优秀的教学成绩更加燃起对事业的满腔激情缕缕希望。那时每个乡镇的平行教学班有十几个,每个大队都有一所完小,有的大队除了完小还有村小。在固江教书全镇第二名,校长说我初出茅庐,教书还可以。校长的话语不知是轻描淡写,还是有意为之,反正给我满心的欣慰,无穷的力量,无比的希望。在横江教书全镇第一名,模模糊糊记得比第二名多了七分多。暑期组织全镇教师庐山旅游我自然有份,名列其中。调入中心小学后教书一年,又是全镇第一。
再次是教学比赛。调入中心小学第二年,也就是教书的第四年,全县中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学校没预赛,教导主任聂功迈老师直接约谈让我参加。我清清楚楚记得,我上的是《太阳》这一课。初生牛犊不怕虎,学校也没磨课,也不知是学校没磨课习惯还是中心小学与教办刚刚分成两套班子,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反正我是懵懵懂懂在班上试教了一遍就骑个自行车直奔赛场,也没人陪我去。那时吉安县大得很,现在的青原区的很多乡镇都辖属吉安县,要赛完一个学科得一个星期。参赛者都住县城,评委住县城。参赛者白天上课听课,晚上听每个评委对当天赛课的点评。那时,评委们这才是真正的师傅,这是我每次听完点评后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叹!我还是首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听完评委对每节课的点评如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要是能做这样功底深厚的名师这样的师傅该多好!从此我心里埋下了师傅的种子。那次优质课没设等次奖,只有优胜奖和优秀奖两个奖次,而且获奖率不高,优胜奖两名,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优胜奖。看着用钢板刻印出来的奖状,教书以来获得的第一份如此大的奖状,我的心里像揣了个兔子一样怦怦直跳。
从此我走上了教研这条艰辛的康庄大路。第二年,我真像师傅一样派去吉安县南路片送课下乡一星期。一路的游教,在这里结识的教研战线上的佼佼者一一县教研室伍全刚主任、王芳裕老师、罗宣发老师,语文送教戴贱苟老师,三十多年了数学送教者我有些记忆不清。是他们给了我做师傅的尝试。从此我当上了学校教学领导,除后来教导主任、分管教学业务副校长上课比赛外,再没给过自己任何参赛机会,把一次次上课参赛机会让给了学校的老师,让给了一位位需要培养的年轻人。
成就师傅还需贵人相助,是他们她们给了我做师傅的勇气与能量。我忘不了,吉安县教研员曾令潘老师在大会上对我的多次表扬,县刊《教学研究》是我的常客。我也忘不了,吉安市教研室主任刘武德老师在泰和县实验小学吉安地区第一批骨干教师培训开班会上对我名字的调侃,从此他成了我心中的泰山,师傅路上的导师,《吉安教育》成了教学总结的天堂。我更忘不了,吉安县教研员龚晓霞老师,是她首次给了我做课题研究的资料,一次次帮助让我从一般教师,走进了县级学科带头人、市级学科带头人的殿堂,成熟了我做师傅的底气。
一路的艰辛,一路的汗水,一路的贵人相助,一路的收获,一路的成就,我真的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师傅。
做师傅的味道是酸甜苦辣的。我做人比较低调,不太会宣传自己,推销自己。自封师傅的我,更愿意宣传推销的是我自认为是徒弟她们。也许我一直做教学领导的缘故吧,也许培养青年教师是领导的职责吧,师傅地位好像常被忽略,偶尔叫声师傅难听到几次,即使叫着还觉得有点酸酸的不自然的味道,校长便成了永恒的称呼。
人,没走过沙漠,不知走沙漠的味道;人,没蹚过河水,不知河水的深浅;人,没攀过高峰,不知高峰的陡峭。我爱开辟新路,想他人不敢想,做他人不敢做。我的师傅之路孤独的,没有磨课,没有批判,只有孤独的反思。一篇篇教后札记,一本本听课笔记默默地陪伴我走过我的辉煌。
我没有让徒弟们独自赏柳。每次她们的磨课让我脑子高速运转,想如何独辟蹊径,速写听课碰撞出来的做法、表达的语言,标记如何重新调整教学设计。课前我得查找资料,课中我得调动我的知识储备,放电影似的搜寻我上课经验及看过优秀课例。做师傅难,比自己独立设计一堂还要难,难就难在要根据徒弟的特点、已构建的课堂要素重新打造,总不能全盘否定。要是遇到棘手的问题,得边讲边琢磨,在反复比较中修改、优化。有时徒弟亲自登门请教,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双休日在一句一句的交流中,在一遍一遍复述中悄然而去。有时上午磨课,下完课立即指导,中午的疲劳在头脑嘴巴急速运转中,在笔头的涂涂改改中消耗殆尽,下午自己上完课还得把徒弟叫来重新工作。当然,在指导中也锻炼了自己,成长了自己,累是为徒弟也为自己。一次次县级赛课一等奖二等奖的诞生让师傅心吐为快,一个个徒弟成为骨干教师走上重要工作岗位,让师傅倍感欣慰,一张张笑脸绽放如花,让我尝够了做师傅滋味。
五点多钟了吧,月光如水,寂静的夜晚整个城市洒遍银光。马路上的路灯静静地挺立着,等待着喧闹的到来。远处大厦各家的灯已经多了几盏,天该亮了!
师傅已被岁月吞噬。清晨唤醒了沉睡的种子,往日喧闹或是宁静即将被新的一天所代替。我该走下楼去,走向大街,走进绿化带,去呼吸新鲜空气,去找鸟语花香,去看看昨天路旁新栽的樟树……
(2023.01.1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