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妈
2020-09-24叙事散文于文华
三 妈(散文)■文/于文华三妈是媳妇的婶娘,平素不大往来,就连过年过节也不曾走动,唯一些婚丧嫁娶的重大事情上才偶尔见见。那日,她来县城,带几个雪白酥软的馒头,和一些青青嫩嫩的豆角,笑言笑语递给媳妇,说乡里人,没有什么能拿出手,唯有蒸的馒头
三 妈(散文)
■文/于文华
三妈是媳妇的婶娘,平素不大往来,就连过年过节也不曾走动,唯一些婚丧嫁娶的重大事情上才偶尔见见。
那日,她来县城,带几个雪白酥软的馒头,和一些青青嫩嫩的豆角,笑言笑语递给媳妇,说乡里人,没有什么能拿出手,唯有蒸的馒头、种的菜蔬……开商铺的媳妇,新近开发了“第二产业”卖水果,就摘了几个新鲜杏子、桃子,让三妈吃。善解人意的三妈说:我知道,城里人也过日子不易,这几个果子还是放着卖几个钱,多多少少是贴补。媳妇只好找了几个有些缺陷的,三妈笑着接过:这就好,这就好。卖给人,嫌嫌弃弃。送人吃,趁好。她边吃边说媳妇:芳芳,我挣钱了,你看,有几百元哩,这20元,你看着给我的小孙子挑些好吃的……说着从衣服的夹层口袋里,掏出一个有些破旧,已看不出颜色的手绢。缠开手绢,取出了2张崭新的百元大钞让媳妇看。又取出2张10元的,再三强递给媳妇。媳妇再推辞不要,三妈佯装生气,说:那好,你不要我的钱,我就不拿你的东西。我是掏钱买,你看起我这个婶娘,就给我挑些……无奈之下,媳妇连送带卖,给她鼓鼓囊囊一袋东西。
有些乡俗,渗透进生活的点点滴滴,像水一样,滋润着乡民的生活,让他们在贫穷时日,有了某种期盼和念头,有了勇敢面对困苦的憧憬和追求。比如新媳妇的回门,新女婿结婚后头一个春节的认亲戚。既是一种乡俗礼节,也是一种喜气,更是一种亲缘亲情的认同。那年腊月新婚后,陪同媳妇去看过其三妈一家。对我们的到来,异常高兴,仿佛给他们带去了天大的喜气,炒了几盘热菜,有鸡肉、蒜薹、青菜、蘑菇,盘子大大的,菜上的古尖古尖,质朴与热情堆满了脸,一个劲劝着,让我多吃点,好似我是城里的贵客。其实,我也是农民的孩子,只不过读了几年书,人模狗样混成了城里人。
以后,我听说三妈的小女子,乳名叫黑子的,学习好,人聪明,肯吃苦,且如愿考进了县一中的重点班。若不出意外,一路发展下去,考一所大学,应该不成问题。还设想:老实巴交的三爹夫妇,只要省吃俭用供姑娘上了大学,以后的养老,自可指望女儿。可人生的轨迹,往往不是一帆风顺。想象与现实像两股道上的车,有时会走到一起,有时会有出入,南辕北辙也不是没有可能。黑子的哥哥到了26岁,还没有人提亲,愁怀了三妈两口子。中国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盼望孩子早点找到对象结婚。孩子岁数越大,当爹娘的压力越大。两人长吁短叹,整晚整晚睡不着觉。家里的收入就那么多,要供学生,就不能大手大脚,尤其不能翻修房屋。而在乡村,要想说媳妇,首要条件就要住房能看得上眼,最起码结婚时女方家的亲戚不评头论足。他们家的房子,相对村里其他人家的,显得落伍破败,还是三爹年轻时结婚前翻修的,20多年的烟熏火燎,早成了烟囱塞塞,虽则找了些石灰,涂抹了一下,勉勉强强遮掩了一下,但明眼人一看就觉出了问题。
后来,有人出主意,说愁什么愁,不是有你家黑子吗?你姑娘那么听话,何不换门亲事,不愁娃子讨不到好媳妇。一席话,说的老两口茅塞顿开,可一想到这不是前功尽弃,耽搁了黑子的大好前程。三妈犯了难,手心手背都是肉,顾得了儿子的亲事,姑娘的大学梦怎么圆?再后来,人们劝说女子迟早都得出嫁,就算考上大学,还要掏几万元的学费。谁知道毕业后,能否顺利找到一份工作。就算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也要找对象结婚,不如成全哥哥,节省了学费,好翻修房子与结婚。周末回家取钱的黑子,听到娘哭哭啼啼说拿她换亲的话,不吃不喝了两天,急坏了全家人。她哥哥全子说:即是自己找不到对象打光棍,也不愿耽搁妹子的前途。但黑子思前想后,仔细考虑了家庭现状,主动提出了退学,成全爹娘和哥哥的心愿。
接下来,一切都顺顺利利,三妈家趁热打铁翻修了几间像模像样的房子,哥哥如愿以偿,找到了媳妇,只是黑子出嫁到了山里。山里就山里,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哪方的水土不养人,只要爹娘高兴,哥嫂和睦,牺牲一人又何妨?只要自己脚勤手快,头脑灵活,何愁过不好日子?黑子结婚时,我被邀请吃过席,看到她有些笑模笑样的脸,心中释然,还默默祝福她和夫君能够好好过下去,平平妥妥走完一生。
谁知,世事难料,三妈命途多舛。还是前几年的事了。黑子的哥哥全子为了日子过的好一些,在媳妇生了小孩后,像村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出外打工,赚些钱贴补家用,在一处建筑工地上钢筋工。那天正巧停了电,全子想把拉起来不太利索的闸刀修修,不料想突然来电,当下毙命。漏雨偏碰连阴雨。三妈白发人送完黑发人,还未来得及从悲痛中缓过来,儿媳留下几个月的孩子,不知去向,杳无音讯。黑子和丈夫刚刚建立了感情,本想好好过日子,但天不遂人愿。哥哥走了,嫂子跑了,爹爹病了,娘疯了,一个柔弱的女子,该怎么办?她只得屈从命运的安排,带着自己的小宝宝,回家照顾双亲。在黑子的精心照料下,爹爹能下炕走动了,经常神志不清的娘,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再后来,黑子的小丫头能跑路了,爹娘死活不许她再回到山里去,说本来就是换亲,媳妇跑了,黑子无论如何不能回去。黑子在爹娘病情稳定后,信守诺言,走进山里的家里,和丈夫辛苦打拼。后在移民搬迁的大潮中,搬到黄灌区,听说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种植的经济作物每年能出售好几万,算是渐渐步入了正规。
气色不错的三妈走后,我问媳妇:你三妈不是说疯了,况且那么大岁数的人了,靠什么挣钱。媳妇说:还不是给人跳神、膫病。心想:这不是封建迷信活动,怎么还有人信服。几十年的夫妻,心里想些什么,早心知肚明。她知道我心中的疑虑,说:听说三妈还很时兴呢?有当官的开着小车请她哩,一个事情几百元,还来去接送。
谁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谁的人生也不是一马平川。心中有了疙瘩与难解之处,向谁诉说。有了困惑与困惑,谁能解开。平头百姓的生活里,鲜见心理咨询师,唯有带迷信色彩算命的,让人心口有所缓解、有所舒展。县城算命有名有姓的有几个,一个是山后的黄瞎子,一个是山里来的中年人。黄瞎子靠摆八卦为主,不知道家在何方,家有几口人,只知道他比干部上班还积极,8点之前就来到了山后的两间简陋平房里,早有人等候在门外。据说,黄瞎子算命前几个准确率高,谁都争先恐后赶在前面。知道人们这样的心理,他给自己规定,一天只算6至8人。眼虽不利落,可心如明镜。来人先谈喧几句,大致了解了求签算卦人的基本信息,再让来者随意摇摇卦筒,抽出六支,他按卦意说出意思,一般都能让问询者满意而归。最少要掏出10元、8元的辛苦费,加上卖出的其他东西,一天的收入很是可观。而戴草帽的中年人以看手相为主,且能结合现代时尚,说出一个人的感情线、生命线和智慧线,一摸手就能说的头头是道,每天人围拢的很多,且自编了一套纸质卦签,看完手相,让人随意抽6张,他再逐一给人解答,据多次观察,许多人来时愁眉苦脸,走时喜开眼笑。
三妈给人瞧病未曾亲眼目睹,只是听说而已,但从她的话语和自信的口吻里,知道请她的人较多,且不是手到病除,最起码减缓了人心里的困惑与压力,这样的事情,就像周瑜打黄盖一般。
人有盼头与念想,就有活下去的希望,就有生存的信心与力量。苦命而善良的三妈,不放弃生活的追求,将悲痛埋在心底,将渴盼洋溢在脸上,种几亩薄田,闲时赚些“外快”,精心抚养着小孙子,伺候着丈夫,信头十足地奔波在命运河谷。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1-7-4 11:14 编辑 ]
■文/于文华
三妈是媳妇的婶娘,平素不大往来,就连过年过节也不曾走动,唯一些婚丧嫁娶的重大事情上才偶尔见见。
那日,她来县城,带几个雪白酥软的馒头,和一些青青嫩嫩的豆角,笑言笑语递给媳妇,说乡里人,没有什么能拿出手,唯有蒸的馒头、种的菜蔬……开商铺的媳妇,新近开发了“第二产业”卖水果,就摘了几个新鲜杏子、桃子,让三妈吃。善解人意的三妈说:我知道,城里人也过日子不易,这几个果子还是放着卖几个钱,多多少少是贴补。媳妇只好找了几个有些缺陷的,三妈笑着接过:这就好,这就好。卖给人,嫌嫌弃弃。送人吃,趁好。她边吃边说媳妇:芳芳,我挣钱了,你看,有几百元哩,这20元,你看着给我的小孙子挑些好吃的……说着从衣服的夹层口袋里,掏出一个有些破旧,已看不出颜色的手绢。缠开手绢,取出了2张崭新的百元大钞让媳妇看。又取出2张10元的,再三强递给媳妇。媳妇再推辞不要,三妈佯装生气,说:那好,你不要我的钱,我就不拿你的东西。我是掏钱买,你看起我这个婶娘,就给我挑些……无奈之下,媳妇连送带卖,给她鼓鼓囊囊一袋东西。
有些乡俗,渗透进生活的点点滴滴,像水一样,滋润着乡民的生活,让他们在贫穷时日,有了某种期盼和念头,有了勇敢面对困苦的憧憬和追求。比如新媳妇的回门,新女婿结婚后头一个春节的认亲戚。既是一种乡俗礼节,也是一种喜气,更是一种亲缘亲情的认同。那年腊月新婚后,陪同媳妇去看过其三妈一家。对我们的到来,异常高兴,仿佛给他们带去了天大的喜气,炒了几盘热菜,有鸡肉、蒜薹、青菜、蘑菇,盘子大大的,菜上的古尖古尖,质朴与热情堆满了脸,一个劲劝着,让我多吃点,好似我是城里的贵客。其实,我也是农民的孩子,只不过读了几年书,人模狗样混成了城里人。
以后,我听说三妈的小女子,乳名叫黑子的,学习好,人聪明,肯吃苦,且如愿考进了县一中的重点班。若不出意外,一路发展下去,考一所大学,应该不成问题。还设想:老实巴交的三爹夫妇,只要省吃俭用供姑娘上了大学,以后的养老,自可指望女儿。可人生的轨迹,往往不是一帆风顺。想象与现实像两股道上的车,有时会走到一起,有时会有出入,南辕北辙也不是没有可能。黑子的哥哥到了26岁,还没有人提亲,愁怀了三妈两口子。中国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盼望孩子早点找到对象结婚。孩子岁数越大,当爹娘的压力越大。两人长吁短叹,整晚整晚睡不着觉。家里的收入就那么多,要供学生,就不能大手大脚,尤其不能翻修房屋。而在乡村,要想说媳妇,首要条件就要住房能看得上眼,最起码结婚时女方家的亲戚不评头论足。他们家的房子,相对村里其他人家的,显得落伍破败,还是三爹年轻时结婚前翻修的,20多年的烟熏火燎,早成了烟囱塞塞,虽则找了些石灰,涂抹了一下,勉勉强强遮掩了一下,但明眼人一看就觉出了问题。
后来,有人出主意,说愁什么愁,不是有你家黑子吗?你姑娘那么听话,何不换门亲事,不愁娃子讨不到好媳妇。一席话,说的老两口茅塞顿开,可一想到这不是前功尽弃,耽搁了黑子的大好前程。三妈犯了难,手心手背都是肉,顾得了儿子的亲事,姑娘的大学梦怎么圆?再后来,人们劝说女子迟早都得出嫁,就算考上大学,还要掏几万元的学费。谁知道毕业后,能否顺利找到一份工作。就算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也要找对象结婚,不如成全哥哥,节省了学费,好翻修房子与结婚。周末回家取钱的黑子,听到娘哭哭啼啼说拿她换亲的话,不吃不喝了两天,急坏了全家人。她哥哥全子说:即是自己找不到对象打光棍,也不愿耽搁妹子的前途。但黑子思前想后,仔细考虑了家庭现状,主动提出了退学,成全爹娘和哥哥的心愿。
接下来,一切都顺顺利利,三妈家趁热打铁翻修了几间像模像样的房子,哥哥如愿以偿,找到了媳妇,只是黑子出嫁到了山里。山里就山里,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哪方的水土不养人,只要爹娘高兴,哥嫂和睦,牺牲一人又何妨?只要自己脚勤手快,头脑灵活,何愁过不好日子?黑子结婚时,我被邀请吃过席,看到她有些笑模笑样的脸,心中释然,还默默祝福她和夫君能够好好过下去,平平妥妥走完一生。
谁知,世事难料,三妈命途多舛。还是前几年的事了。黑子的哥哥全子为了日子过的好一些,在媳妇生了小孩后,像村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出外打工,赚些钱贴补家用,在一处建筑工地上钢筋工。那天正巧停了电,全子想把拉起来不太利索的闸刀修修,不料想突然来电,当下毙命。漏雨偏碰连阴雨。三妈白发人送完黑发人,还未来得及从悲痛中缓过来,儿媳留下几个月的孩子,不知去向,杳无音讯。黑子和丈夫刚刚建立了感情,本想好好过日子,但天不遂人愿。哥哥走了,嫂子跑了,爹爹病了,娘疯了,一个柔弱的女子,该怎么办?她只得屈从命运的安排,带着自己的小宝宝,回家照顾双亲。在黑子的精心照料下,爹爹能下炕走动了,经常神志不清的娘,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再后来,黑子的小丫头能跑路了,爹娘死活不许她再回到山里去,说本来就是换亲,媳妇跑了,黑子无论如何不能回去。黑子在爹娘病情稳定后,信守诺言,走进山里的家里,和丈夫辛苦打拼。后在移民搬迁的大潮中,搬到黄灌区,听说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种植的经济作物每年能出售好几万,算是渐渐步入了正规。
气色不错的三妈走后,我问媳妇:你三妈不是说疯了,况且那么大岁数的人了,靠什么挣钱。媳妇说:还不是给人跳神、膫病。心想:这不是封建迷信活动,怎么还有人信服。几十年的夫妻,心里想些什么,早心知肚明。她知道我心中的疑虑,说:听说三妈还很时兴呢?有当官的开着小车请她哩,一个事情几百元,还来去接送。
谁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谁的人生也不是一马平川。心中有了疙瘩与难解之处,向谁诉说。有了困惑与困惑,谁能解开。平头百姓的生活里,鲜见心理咨询师,唯有带迷信色彩算命的,让人心口有所缓解、有所舒展。县城算命有名有姓的有几个,一个是山后的黄瞎子,一个是山里来的中年人。黄瞎子靠摆八卦为主,不知道家在何方,家有几口人,只知道他比干部上班还积极,8点之前就来到了山后的两间简陋平房里,早有人等候在门外。据说,黄瞎子算命前几个准确率高,谁都争先恐后赶在前面。知道人们这样的心理,他给自己规定,一天只算6至8人。眼虽不利落,可心如明镜。来人先谈喧几句,大致了解了求签算卦人的基本信息,再让来者随意摇摇卦筒,抽出六支,他按卦意说出意思,一般都能让问询者满意而归。最少要掏出10元、8元的辛苦费,加上卖出的其他东西,一天的收入很是可观。而戴草帽的中年人以看手相为主,且能结合现代时尚,说出一个人的感情线、生命线和智慧线,一摸手就能说的头头是道,每天人围拢的很多,且自编了一套纸质卦签,看完手相,让人随意抽6张,他再逐一给人解答,据多次观察,许多人来时愁眉苦脸,走时喜开眼笑。
三妈给人瞧病未曾亲眼目睹,只是听说而已,但从她的话语和自信的口吻里,知道请她的人较多,且不是手到病除,最起码减缓了人心里的困惑与压力,这样的事情,就像周瑜打黄盖一般。
人有盼头与念想,就有活下去的希望,就有生存的信心与力量。苦命而善良的三妈,不放弃生活的追求,将悲痛埋在心底,将渴盼洋溢在脸上,种几亩薄田,闲时赚些“外快”,精心抚养着小孙子,伺候着丈夫,信头十足地奔波在命运河谷。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1-7-4 11:14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