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书声
阵阵久违的琅琅书声,从山上的一座书院出发,穿过古色古香的院落、亭台、……
白露之后,灵岩山的秋色正一点点地深下来。满山的红叶仿佛在燃烧,诗一般跳跃,火一般热烈,梦一般绚烂。
阵阵久违的琅琅书声,从山上的一座书院出发,穿过古色古香的院落、亭台、门扉和窗棂,穿过渐次明亮的晨光,穿过70多年的春花秋月,悠悠抵达山脚下的烟火人间,再随着都江堰东流不尽的秦时水,流向更加渺远的时空。
我陪着81岁高龄的学者谭继和、祁和晖伉俪寻访灵岩书院。天气渐凉,我们的内心却充满了温暖,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既有荏苒岁月留下的余热,亦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弥漫的芬芳,更有洒在祖国大地上的和煦阳光……沿着弯曲的小路,循着先贤的足迹,我们一不小心就走进了那段硝烟弥漫、书声琅琅的悠悠岁月。
抗战时期一群挚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开始四处奔走呼号,希望通过办学等方式保存中华文明的火种,传承中国文化的基因,灵岩书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办起来的。1945年春,学者李源澄先生来到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游学,有感于时局之动荡、文化之湮没和人才之凋敝,决定创办一座书院,接续文化的薪火。此时的中国大地满目疮痍,只有大后方四川尚有一方暂时的宁静,而都江堰正是大后方之后方,于是李源澄决定把安静的书桌放在都江堰城北的灵岩山上。不久后,一阵阵琅琅的读书声从灵岩山上传了下来,在隆隆的枪炮声和尖利的警报声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又坚定从容。
我们漫步走进灵岩书院,谭继和先生一下子就被书院的古朴与宁静所感染。站在谢无量先生书写的“灵岩书院”木匾前,众人感慨良多,仿佛从这一块油漆斑驳、墨色模糊的木匾上看到了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与荣光。而书院里那些老师们推开院门走进学堂的身影,也逐渐清晰起来。
李源澄明白,创办一座书院容易,但是要想让学生们在书院里学到真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很难。况且一个人的知识无论多么渊博总是有局限性,必须广邀名师才能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于是,一批批文化大师被李源澄用滑竿抬上了山势深幽、群峰环侍、涧清潭澄、古木扶翠的灵岩山,请进了钟磬悠扬的灵岩书院。
灵岩山不高,海拔只有1432米,但是如果我们把灵岩书院的老师放进中国文化史,每个人都是一个崭新的高度。
比如当时讲授《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是历史学家钱穆,讲授哲学的是哲学家唐君毅、牟宗三,讲授儒学的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蒙文通,讲授《神曲》的是新月派诗人、外国文学研究专家饶孟侃,讲授希腊悲剧的是希腊文学专家罗念生,讲授西洋文学的是英国文学专家谢文炳,讲授散文写作的是作家朱自清,讲授古代经济史的是经济史学家秦佩珩,讲授训诂学的是敦煌学家、红学家潘重规,讲授《陶靖节集》的是古典文学专家赖高翔,讲授教育学的是教育学家张敷荣,讲授伦理学的是伦理学家周辅成,讲授文学的是作家刘盛亚,讲授道学的是燕京大学教授郭本道……灵岩书院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用一担米做学费,聆听了当时中国重要的10余位大学者的教诲。透过那些古树荫下跳跃的光斑,我仿佛看见,当这些闻名遐迩的大学者夹着讲义、迈着碎步走进掩映于红墙黄瓦、青枝绿叶间的灵岩书院时,整座书院都为之苍翠起来、朗润起来、鲜活起来。
灵岩书院小小的陈列室里,有一些我们熟悉的面孔,他们是当年读书的学生。尽管灵岩书院办学时间不长,却扎扎实实地培养了一批学生,实现了李源澄的办学理想。这些学生中有蒙文通的公子、四川大学教授蒙默,丁宝桢的孙子、书法家丁季鹤,参与三星堆早期发掘的考古学家、道教学者王家祐,古典文学专家王德宗等,他们后来都成了我的忘年交。每次听他们讲起书院的往事,总是令我神往不已。
如今,70多年过去了,当年在灵岩书院讲学的老师和从灵岩书院毕业的学生都已故去,但是灵岩书院的文脉未绝,书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和精神依然还在。特别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今天遇上了一个美好时代。
就像当年那群学者一样,近年来,卓新平、王家祐、谭继和、祁和晖、蒙默、王川、盖建民、张钦、杨玉辉、王德宗等一批专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有志之士,以“发展天府文化、传承巴蜀文脉、弘扬中华文明、分享世界智慧”为己任,发起恢复了灵岩书院,以期再振巴蜀文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微薄之力。
今天的灵岩书院在秉承“自由读书、和谐包容”的基础上,以“生活、文化、修养”为理念,大力推进与深入开展经典诵读、传统教育、科普研学、非遗保护、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系列活动。灵岩书院沉寂多年的琅琅书声,再次在青山绿水和茂林修竹间响起:“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此时,秋色正浓、阳光正好、红叶正艳、书声正响,我不由得想起了谢无量先生当年登临此山后写给灵岩书院的那首诗:“远游何必上青城,一到灵岩便有情。未进山门先一笑,满山红叶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