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里折射出岁月的痕迹
吾辈从小就喜欢收藏,除主要收藏连环画和文字书籍之外,顺带还收藏邮票和一些票证等。在我书房的一个柜子里,摆着厚厚的十多本集藏册,里面收藏的是一张张花花绿绿的票证:粮票、布票、肉票、肥皂票、金融票据等等。常常会有一些藏友过来交流欣赏。有一天,我在整理这些票证,恰好被我的小孙子看见了,他看着这些五花八门已经微微泛黄的小纸片,好奇地问我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由于他年龄太小,我无法同他详细地解释,只能告诉他这些东西是爷爷用过的一些花纸片,等他长大以后,他如果喜欢我就送给他。他天真地很有礼貌地说:“谢谢爷爷,他很喜欢这些花纸片,长大以后爷爷一定要送给我。”我望着活泼可爱的小孙子,微笑地点了点头,看来我的事业后继有人了。
票证是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过去的贫困,见证了今天的富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高度集中。解放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国家决定实行“计划经济”,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来分配商品。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发放粮票、布票、油票等。那个时候,票证就是“通行证”,就是“护照”就是“命根子”,有时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这表面上看起来轻飘飘、软塌塌的纸票,就是好使、管用,具有硬性和刚性,响当当的。那个时候,吃饭需要用粮票,吃油需要油票,穿衣买布需要用布票,买肉需要用肉票,这是人人都需要的,是日常生活所离不了的。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记得那时的票证有粮票,肉票,布票,油票,烟票,酒票,糖票,火柴票,肥皂票,手表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等等,几乎生活中每一样不能缺的东西都与票证紧密相连。肉票则是农民们卖统购猪,国家奖励四五斤肉票。布票是每个人一年一丈四尺。而其他生活用品,则完全由国家按计划发票供应。各式各样的票证,演绎和记录下那个时代们人们的生活的酸甜苦辣。
各种票证,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粮票、布票、煤油票和煤票。
1953年中央政府颁布《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实行粮油计划供应,划片、定点、凭证供应办法。粮票,分为全国通用粮票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粮票两种,全国通用粮票是可以在全国通用的,有了它,你在中国大陆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饿肚子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粮票就只能在本省市自治区流通使用。粮票一般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图案多是革命圣地、工农兵形象、毛主。粮票的面值有1、2、5、10斤的,还有1、2两和半斤的。据说上海有半两的粮票成为收藏珍品。在我的藏品中,还有军用粮票和粮票的替代物“粮食划拨票”。在计划经济时代,票证有着特殊的意义,那就是一个人的身份特征。与户口随之而来的三证,暨粮油供应证、副食供应证、煤炭供应证以及种类繁多的供应小票。什么人有粮票呢?城市户口的人才有粮票,城市户口的人有一个粮证,粮证规定,每个人一个月有25-40斤大米指标,他们可以用指标在粮店里兑换粮票。农村人是没有粮票的,有门路的人可以用口粮谷通过关系兑换到粮票,这样,就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进城机会。农民们手中少量的粮票,主要来源于干部下乡和驻队吃派饭,在社会员家里吃完饭,每顿饭按规定留下半斤粮票,一毛钱。粮票可以粮站掏钱买回少量粮食。
那时候,你要是有事外出,肚子饿了,无论你是吃饭还是吃油条包子馒头或者是吃面条,都必须用粮票,一句话,凡是食品和副食品,你就必须用粮票,没有粮票,你就只能饿肚子。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在老家公社中学上初中,上学时,常常路过公社供销社开办的茶馆,也即饮食店,那时我们老家称饮食店为“茶馆”。我经常闻到从饮食店里飘来的香味,也看到一些人从饮食店出来时嘴上一抹油光,羡慕得要死。去饮食店吃一碗光头面,是我读初中时期的一个奢侈的愿望。许多次只是路过,因为囊中羞涩和没有粮票,始终没有进去过。
我们家在农村,按规定是没有粮票的,好在我们家里有亲戚在粮站工作,我们每次去拜访那位在粮站工作的亲戚时,都会带一些土特产给他,作为回礼,亲戚有时候会给我们家一些粮票。还有一段时间,县委工作队下乡驻村,我们家曾经是当时的县委书记的驻户点,县委书记和随行的工作人员在我们家就餐时,每餐每人都会给我们家半斤粮票,一毛钱。这样我们家也就像城里人一样拥有一些粮票。有了粮票和我从卖废品中得来的几毛钱,终于我有一次敢迈进供销社开办的饮食店,美美地吃了一碗光头面。
布票,那时候的布票发放标准是无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做体力劳动的和做脑力劳动的都是一个标准,就是每个人一年一丈四尺。当年的布票在农村确实是件好东西,有了布票,那大闺女、小媳妇都会喜得合不拢嘴,躲到一处盘算着割块什么鲜艳的布,做件什么花花衣裳,再凑到一起一商量,紧接着就会传出“嘻嘻哈哈”的笑声,就是这笑声也会令上了年纪的女人羡慕嫉妒半天,遇人就会说,你看看这些“妖怪”们不知道怎么显摆了。其实,这是布票给她们带来的欢乐。大集体年代,主要经济来源靠生产队,但在生产队里,由于我们家是人口多,劳动力少,常常被生产队列入“超支户”。基本上很难从生产队取得收入。好在父母亲是很勤劳节俭的,平时家中搞点小副业,养猪养家禽,每年的养殖收入能够帮助家里度过难关。还有一点余钱留给过年和我们开学之用。每年的腊月初,母亲总是要去村里的供销社买一些新布,帮我们兄弟姊妹做过年的新衣。
有一次,我跟着母亲去供销社买布料,母亲细心地打量着需要购买的商品,排在布匹柜台的长队后,好长时间才到柜台前,售货员微笑相迎,母亲认定了要买的布料,从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拿出用手帕饱着的钱和布票,买了几块布料,花布给妹妹,青色的和灰色的卡其布料给我们几兄弟,售货员用棉纸给包好,很客气地目送我们离开。每年供销社都会在村里搞一个商品和农产品交易会,这个交易会可以说是村民们的“购物狂欢节”,这个时候,许多村民都会买一些“时尚”的布料,如灯芯绒、的确凉、的确卡等之类给家人做新衣。有一次,我们兄弟几个轮番去替母亲排队,终于让母亲帮我们买到了的确凉和的确卡布料,让我们兄弟几个兴奋了好几天。在乡下,每年就有人家因布票用不完而作废的。因为布票是一年一换,按年度调配的。于是当年用不完,第二年也就报废了,派发新布票。但粮票却跟货币一样,可以长年流通使用。
我刚读小学的时候,家中晚上的照明基本上是点煤油灯,煤油票,在我们老家煤油被称为“洋油”。那时候大多数农村没有电,农民照明全靠煤油,购买煤油要有煤油票,一个农户家一个月大概有半斤煤油票,晚上,只要是月亮天,只要家里烧火煮潲,就尽量不点灯,因为半斤煤油照不了几夜。虽说是在农村,许多人都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需上灯的时候很少,但毕竟有时还是要用到灯火,如小孩看书要点灯,农忙季节,经常早出晚归,还是要点灯的。可每户每月只供应几两煤油,因而人人不敢乱用,即便晚上需要,一家人也只点一盏小灯。那时农家妇女,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去左邻右舍纳鞋底子,拉家常总是好几个人凑在一起,合点一盏煤油灯,借着微弱的光线飞针走线和说东道西。实在不够用时,就点柴火灯,用一段干枯了的松木,将其砍成许多根小柴棍,放在一个罩笼里燃烧照明。不过这种照明方式时间较短。七十年代初期,我们村的农户全部通了电,我家里与村子里的农户一道告别了点煤油灯的历史。
七十年代末期,国家恢复了高考,我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一所财经类学校,毕业后分配在基层供销社工作,整天与各种商品打交道,家里需要的各种票证及紧俏商品父母亲也就不用再犯愁了,村里人很是羡慕、称赞。因为,当时的农村,供销社是票证的集散地,也是紧俏商品的唯一供应处。
常言道:柴米油盐酱醋茶。讲述的是这七样东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柴好像排在第一位,在城镇,当柴用的便是煤。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城镇居民生活用煤实行凭证供应。煤票凭煤证、按人口定量发放。每年第四季度要携旧证、户口本、粮本办理下年度购煤证,居民购煤时要持证票到指定的煤店排队拉煤。八四年我由基层供销社调去县供销社工作,县煤炭公司隶属于县供销社系统,亲身感受到煤票在城镇居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每天早上七点多钟,还没有到上班时间,煤炭公司的煤球销售点便排着长长的买煤球的长龙。人们凭煤票买煤球,具体标准是每个城镇居民每个月可买八十个。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商品越来越丰富,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很多票证渐渐地失去了它的作用。最早消逝的是那些工业票证,后来副食品票证,也不需要了。随着“的确良”等化学纤维布料大量出现,布票也消失了。再后来,粮食市场放开了,人们不再使用购粮证去粮站买米了。九十年代初期,城镇居民用的煤炭票也慢慢地消声匿迹。
曾经作为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票证,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退出了经济舞台,完成了历史使命。凭票购物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每当回忆起那凭票购物的年代,总有一些追忆和感悟。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总是远远超出人类的进化。“没票寸步难行”的时代就这样渐渐地、悄悄地退出了历史舞台,随之离去的还有那个时代的落后和贫穷、辛酸与无奈。我常常想,每个时代,都会留下每个时代的印记。那些印记,我们若说与后人,也许就不会有人相信,也不会有人能够理解。多少年后,当人们回望今天,就像我们追溯我们曾经的那个年代。我们怀揣的各种各样的卡,若说与后人,也许就恰如我们当年配给的各种票证,一样的让人不能理会。这四十多年的变化太大了,人们的思维似乎是有点跟不上,但是不管怎么说,票证时代过去了,吃不饱的时代也过去了,当然现在有着现在的问题,可是试图回到过去,那只能是一种欠良知又无良心的荒诞想法。莫忘艰苦年代时的节减,杜绝富裕现代时的浪费。成为我们教育下一代人的一个重要内容。
票证里折射出岁月的痕迹。我们国家的票证历史可谓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是囊括中国农业、商业、工业的发展史,也是解放以后四十年的真实写照,它贯穿了一代人的生活,也将永远存在于这代人的记忆之中。票证时代虽限制了人们的生活,却也保障了供需平衡,使国民经济度过了困难时期。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废除了票证制度,人们彻底告别了票证时代。票证时代,也给人们留下了时代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