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的“大脾气”
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唯有贾母,具备一副圣诞老人式的温和慈祥的面容,围绕着她,永远是……
显然,贾母的“大脾气”从来没有糊涂、迷失过,毕竟,她随时随地都能准确地拿捏与把握。
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唯有贾母,具备一副圣诞老人式的温和慈祥的面容,围绕着她,永远是一股节日的欢声笑语。老太太只发过一次“大脾气”,是为贾政下死手揍他儿子宝玉所引起的。
贾母钟爱她的宝贝孙子,除了隔代人的感情,除了“万人都这样说”,除了贾宝玉确实出众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可以从清虚观张道士的那一席话听出来。
先是贾母说:“他(即宝玉)外头好,里头弱;又搭着他老子逼着他念书,生生儿地把个孩子逼出病来了。”张道士回答:“前日我在好几处看见哥儿写的字,作的诗,都好得了不得,怎么老爷还抱怨哥儿不大喜欢念书呢?依小道看来,也就罢了。”
接着,这位道士又感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
其实,关键就在这里。
道士“说着,两眼酸酸的。贾母听了,也由不得有些戚惨”。下面,贾母道出了内心情结,她说:“正是呢。我养了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还像他爷爷。”
因此,老太太爱宝玉,是因为把他作为贾府非同小可的传人来对待的。此后,还写道:“贾母素来不大喜欢贾赦,那边东府贾珍究竟隔了一层。”虽然如此,老太太也不采取打击一大片、抬高一小撮儿的做法。最后,她“散余资”“明大义”的时候,每家三千两银子,相当公平,这就是她会当家长之处。对那位实在没有能耐的贾政,拿不出教育儿子的方法,竟用毒打来宣泄他的心头之恨,老太太可是真火了。
贾母很清楚,她说:“儿子不好,原是要管的。”她护宝玉是真,不反对贾政严加管教也是真,在这些关键问题上,老太太绝对明白事理。可是,贾母抱怨,“不该打到这个份儿”,这岂不是太不像话,太过分了吗?宝玉可是贾门唯一像他爷爷的传人啊!贾母斥责道:“你不出去,还在这里干什么?难道于心不足,还要眼看着他死了才算吗?”
打,不行;打死,则更不行。涉及接班人的生命安危,贾母自然是当真的。
接下来,凡宝玉生病、烫伤、通灵玉丢失,无不马上有老太太出场。贾宝玉最后与薛宝钗成亲,被她认可,则不能说她万分情愿。后来,贾母也后悔过,她把林丫头害了。回过头去,再看从林黛玉到贾府后,老太太的一系列安排,分明是要实现她的打算,使她儿子的儿子,以及她女儿的女儿,顺利结为夫妻。
为什么她终于同意王熙凤的“掉包计”呢?绝不是她糊涂,或是她受制于三个姓王的女人(王夫人、薛姨妈与王熙凤),她要否决的话,谁也无可奈何。她作为一家之长,从大局出发,为种族的繁衍计,就不得不宁要身体健康的薛宝钗,而舍弃她的病恹恹的外孙女林黛玉了。她当然知道,宝玉和黛玉痴心相爱,她说过,这俩孩子是一对冤家。如果说,贾母曾鼓励怂恿宝玉和黛玉发展爱情,那么,为了贾家的千秋大业,她义无反顾地抛弃了亲情,牺牲年轻人的爱情。对于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家长,可以不赞成,但不能不佩服。看来,《红楼梦》里的贾母,确实不同凡响。
贾母不光只享清福,所谓“享福人福深还祷福”。身为家长的老太太,必然要去维护自己那个阶级、那些社会道德。当然,表率是一回事,干预又是另外一回事。她说,年轻时,自己比凤姐更有心思呢。
有趣的是,林黛玉竟敢在贾母面前,用《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诗句行“酒令”,的确有些犯忌。薛宝钗拿眼睛瞟她,过后还盘问她,其实彼此彼此,宝姐姐也并不是那么本分的。这些,贾母未必不知道、不懂得,她可一点儿也不糊涂。不过,大势所趋,想挡也挡不住。当家长,有时也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绝对的防范,果真奏效吗?只要不离大格也就可以了。因此,贾母能和青年人在一起,而那位道学先生贾政,对不起,只好一天到晚,坐在书房里,面对让他无论如何也振作不起来的局面,闷闷不乐。显然,贾母的“大脾气”从来没有糊涂、迷失过,毕竟,她随时随地都能准确地拿捏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