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忆
也许是童年时的文化生活太过单调,因此我从小就喜欢读书,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于今已然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捧起书来,感觉日子过得很充实、很惬意,颇有些“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味道。
读书启蒙,自然是从一年级语文课本开始的,那个时候就觉得书本十分有趣。后来就接触到了小人书,开始了课外阅读阶段。小人书的内容大多是历史故事或革命故事,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三毛流浪记》、《林海雪原》等,价格每本几分钱到几毛钱不等,如果没有钱,买不起,可以到书摊上去租,或者是和同学们交换来看。小时候我所有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几乎都用在了购买小人书上,最多的时候集了一百多册,在小朋友们眼中,是“富翁”。记得当时最为闹心的事,就是在课堂上看小人书被老师没收,那种感觉真如晴天霹雳,又羞又怕。因为急着在课堂上翻看的小人书,不是租来的,便是借来的,被没收之后,就如同欠了债,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还上,所以惶惶不可终日,内心十分煎熬。所幸的是,无论时间长短,老师们最终都会把小人书还给同学的,顶多批评几句作罢。
后来开始读小说。尽管是在农村,但不少庄户人家都有几本存书,只是旧些而已,我想可能是上辈人流传下来,或者是各家“吃公粮”的人购买回来的。书的种类以“三大名著”(或许是因为不好读,所以《红楼梦》很少见)为多,其次是《七侠五义》、《封神演义》、《狄公案》等。我所借到的不少书,都是从妇人们的针线匣筐中发现的,原本是用来夹鞋样和绣线的,因为在读书的时候,偶尔还能翻出这些东西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邻居大叔,他总是能够在繁重的劳动之余,找到时间来看书,或雨天,或傍晚,搬个小凳,戴上老花镜,坐在正房门口大声地念,摇头晃脑,十分投入,有时旁边还会多几个听众。谁说农村没有文化人呢?
除了看书,我还喜欢听书。听老人讲、听鼓书艺人讲,更多的则是听电台播讲。刘兰芳的《岳飞传》、《杨家将》、《呼家将》,单田芳的《隋唐演义》、《三侠五义》等,都是长篇连载,听起来特别“耗”人。因为评书播放均在午饭时间,所以每天中午一放学,“书迷”们便四散狂奔,各自回村去找收音机,若是哪一集没有听上,或者是没有听全,则会十分懊恼,吃饭睡觉都不香。那个时候谁家若有一台收音机,在播放评书的时间,门前肯定会围着一群人,举着饭碗,边吃边听,形同开会。
后来我自己有了工作,挣了工资,便开启了买书之旅,二十年来所费不少,得书亦不少。虽说是“书非借不能读”,但只要碰到心仪的书,仍然忍不住一本一本地往回买,然后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书架上,看着舒服,取着方便,感觉到读书是一乐,购书也是一乐。现在网上买书更加快捷,而且少了些当面付款的“肉疼”,所以我买书也就更勤了,书架日渐充盈。然而书虽多,我还是一再对光临书房的朋友讲:“钱可以借,书不借。”因为根据我的经验,讨书远比讨钱难。话虽如此,对于那些好借好还的书友,我还是来者不拒的。我总觉得经常借书的人,比经常借钱的人要可爱一些。
在所购买的书籍中,我大多选择可以珍藏的经典本,也追作家,如苏轼、鲁迅、汪曾祺、王蒙、路遥、贾平凹、梁衡等,存有他们的精选文集。我也很喜欢淘旧书,而且颇有所获,如书架上的《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集》、《鲁迅杂文选》、革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回顾》、悼念周恩来总理的《天安门诗抄》等,都是我在外地出差的时候,以极低的价格淘回来的。尤为难得的是,在一套书中还有似乎是学者的红批和阅评,而且颇有见地,也算是意外的收获吧。
至于读书的时间,欧阳修说他多是在“马上、枕上、厕上”,我深以为然。鲁迅先生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挤,总是会有的。”
至于读书的好处,那就太多了,我最强烈的感受是,坚持读书可以消减痛苦,慰藉心灵,使人宁静。你若不信,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