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棵树
我家窗外的一棵大树被砍掉了一大半,听说有人称它挡住了日照。我是很喜欢那棵树的,因为在它繁茂的枝叶里躲藏着不少的鸟儿,这些看不见身影的鸟儿天不亮就开始鸣叫,生生地把一天天的日子叫醒了。
那是一棵杉树,在我家的窗外整整矗立了20年。我只记得最早的时候,它是一棵小小的树,小到仿佛只有枝条而没有主干。但是,这些年来它是如何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的,我却一无所知,换句话说,我错过了它的成长。20年是个漫长的过程,它从低矮的小树长到有五层楼高,辐射伸展的枝叶常轻轻拂过我家的窗沿,我想它很可能是看到我这么多年来的人生的,看到我所经历过的喜怒哀乐。但是,我却没有给到过它多少的注目,可以说我都不曾陪伴过它,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受到过暴风雨的袭击,狂风骤雨曾将它打得沉沉地弯下腰去,可它却又不断地挺起身来;我也不知道它有没有得到过与它相处的鸟类们的关爱,在它孤独寂寞的时候,鸟儿们用清丽婉转的歌声给它送去宽慰。
听到杉树被砍的缘由,我想为它辩护一下,或许它的树冠遮住了一些阳光,但这总比光秃秃的看不到养眼的绿色要好,我乐意见到它枝繁叶茂,哪怕占去一方天空;我乐意它撒下一片片的绿荫,因为里面有着冬日里的清新和盛夏时的凉爽。可我发现我的说辞太过粗略,全然没有说服力——我不曾细致地观察过它,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不知道它的整体形态、枝干结构、它的伴生动物和生境,不知道它的芽、它的皮、它的叶、它的花、它的种子、它的果实,乃至它投射在地上的影子。我觉得要是我能说出它的生长状况,它绿色的枝丫、披针形的叶子、扁平的种子、模样可爱的球花,那我就会说得言之恳切,甚至能让提议砍树的人也为之心软。
于是,我想,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会决定做一件事,那就是每一天都去观察一棵树,并将这棵树所有的情况都记录下来。
为什么要去观察一棵树呢?因为观察一棵树,是观察细节,只有讲得清每一个细节,才算得上对一件事物有所了解,这才可能有了些发言权。就说树皮吧,通过观察,才能掌握许多的细节:比如它的条纹、肌理、颜色、质地、形态;比如它保持光滑或变得粗糙的原因;比如它的外皮开裂和剥落的方式;比如那些犹如破折号的裂缝如何让外部的气体通过它们进入树木的内部……事实证明,许多的东西无需宏阔争辩,只消用细节就能明了是非。细节太重要了,重要到植物学家们认为只有凭借细节才能辨别全世界的每种树木;重要到我们可以凭借你所知晓的细节来判断你对事物的了解程度,由此明白你所说的话靠不靠谱。观察一棵树,也是对事物的亲近,对自然的亲近,给明晓的事理、逻辑再增添温度,就像树上的那些裂缝其实是树皮的皮孔,通过观察才能由衷地感受到树木是会呼吸的,所以树木是有生命的生物体。人们都说如今鼓噪和喧嚣太多,我想,如果去观察一棵树,能不能让我们变得谨慎一点,谦逊一点呢。
好在那棵杉树还保留了一段主干。它被砍时,是把所有的枝杈和树叶全部砍去的,孤零零的那段树干显出蔫蔫的样子,毫无生气,当然树上连麻雀都不会停留。前些天,有几个孩子在用皮尺丈量它的高度和胸径,说是要写观察日志,我觉得他们若能与一棵树共同陪伴、一起成长,该是多么有意义。我也细致地做了观察,发现那棵杉树在不动声色中已伸出许许多多的小枝,这些枝条多为对生,成二列状,而且还形成了圆锥形的树冠雏形,可以预料,不久之后,那些细细弱弱的幼枝一定会绽出绿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