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自种的食材
在我家前院的西房门前,有一棵大花椒树,高度超过房子,估计得有四米多高,树干约有十五厘米粗,枝繁叶茂。
到了结果实的时候,上面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红色的花椒果,果型不……
花椒
在我家前院的西房门前,有一棵大花椒树,高度超过房子,估计得有四米多高,树干约有十五厘米粗,枝繁叶茂。
到了结果实的时候,上面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红色的花椒果,果型不大,像红小豆。在绿叶中红红的果实十分好看,而且释放出一股花椒的香气,离得越近味道就越愈浓。等到秋后果实成熟了,呈现出红褐色,并且果实中间都裂开了,这时用剪刀剪下来,放在笸箩上晾晒,让它干透,装入瓶里,把盖儿拧紧,就可以保存起来了,那可是上好的调料啊!记得有首诗里其中几句这样说它:“欣欣笑口向西风,喷出元珠颗颗同。鼎餗也应加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那时很多北京四合院都有它的身影,每当亲戚朋友来,妈妈总要送他们一些,让他们带回家做菜用。
花椒是炖肉、炒菜炝锅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花椒盐在北京食品中是一味重要的蘸料。干炸丸子、面茶、椒盐鱿鱼、椒盐鸡排等等多了去了。没有椒盐,美味尽失,所以都是做菜前先准备好,那是这种菜肴的灵魂啊!我喜欢椒盐的香味,也爱干这活儿,所以做椒盐我包了。
先把花椒放在锅中小火儿加热干焙,勤翻动,可千万不能炒糊,等渐渐均匀变成棕色,倒出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反复地擀轧,变成细末,再加入精盐,装进密封瓶中,拧紧盖儿,防止跑味受潮,用时一撒,真是太香了。当然一次不宜做太多,随吃随做。
花椒树的枝干上长满了疙瘩,这种材料是老人做手杖用的佳品,又好看,还有按摩手心穴位的天然功效。
老倭瓜
在我家通往后院处有一面四扇屏门,两侧是砖雕花瓦式的墙,墙下有长长的花池子,里面种的是大南瓜,北京人管它叫老倭瓜。我用竹竿支起一个瓜架子,瓜蔓顺杆爬,一直爬到墙头上,绿叶把墙壁都遮住了。它们开出大朵的黄花,有仰头的、有侧脑袋的、有搭拉脖子的,真像中国大写意花卉图。齐白石画的蔬菜、果实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所以才那样生动、活泼、有趣。
等到花谢了,先结出一个鸡蛋大的小瓜,挂在瓜蔓上,我每天给它浇水,把狗和猫的粪便都铲到它的根部,肥足它长得就壮。一个夏天过去,小瓜也长大了,足有四十厘米长,重达八九斤。南瓜的品种很多,瓜型也各异,但我觉得味道都差不多。摘下用刀切开去籽,切成月牙型上锅蒸,蒸熟后可以直接带皮吃,口感绵软,又甜又糯,十分好吃。还可以用擦床子(一块竹板,中间开一方洞,镶一个金属片,上面有鱼鳞状的小洞,锋利如刀),把南瓜刮成细丝,把落到瓷盆里的这些南瓜丝,加入盐和白面,还有适量的水,用筷子搅拌成糊状,把烙饼铛烧热倒油,然后用大勺子舀上一勺刚才搅好的面糊,慢慢铺平,等一面微黄了,再铲过来烙另一面,两边都烙好,就可以出锅了。放在盘子里,洒点儿酱油、醋之类的调味品,外焦里嫩,全家人都爱吃。一看母亲在擦倭瓜丝,我就迫不及待地在厨房跟着转,很多家常饭都是给母亲打下手,也就学会了。家里人都说我一夏天给它们浇水、施肥,好吃也有我一份功劳。
上面说的这种食物叫“瓠溻子”。那时北京四合院里的边边角角,都有种爬墙的藤蔓植物,做瓠溻子的以西葫芦为多,我家却喜欢年年种倭瓜。北京人常把它当主食,一张饼,面、菜全齐了,再加一碗棒子面粥,简单、实惠、好吃。瓠溻子由于它的形状,也被人用来形容面部扁平的人,比如说“某某长了一张瓠溻子脸”。一种食物能和长相联系起来,我想这也是北京人的幽默。
黄花
在院子花池子四周围种着很多黄花。它们从根部长出细长的叶子,向四外弯曲铺开,在叶丛中间长出绿色的花梗儿,梗儿的头部长出一根根长形的黄色花苞,开放时有六个花瓣,展开了像个喇叭形,它的花瓣很长,差不多有九厘米,有香味,每天早晨都会招来很多蜜蜂和蝴蝶,上下飞舞,有的蜜蜂会钻进花里面去采蜜,特别热闹。
黄花盛开之后会慢慢打蔫儿,这时就可以摘下来放在笸箩里晾、晒成浅棕色。这黄花是必须晾干晒透才行,据说吃鲜黄花有毒,晒不透收藏会发霉变质。
这干黄花可是炒菜的上好食材。比如有道菜叫炒“木须肉”,就是用黄花、木耳、猪肉片、鸡蛋炒制而成。
还有过生日吃的打卤面,卤汁里是一定要有黄花的,我们管这锅鲜美的卤叫“浇头儿”,那时不论家里谁过生日,我都吃不腻。把黄花用清水洗净,倒进温水发开,然后切成一寸长的小段儿,和其它食材一起用淀粉勾汁打卤,卤做好后倒入刚炸的花椒油、蒜末儿,浇在象征长寿的手擀面上。面条爽滑劲道,卤汁香飘四溢,嘿!有多少凉菜也抵不过这碗面的诱惑啊!过生日人高兴,吃面的人高兴。院子里的黄花啊,花开时装点庭院,花谢后菜肴佐餐,真是伟大的奉献。
慈姑
迎着大街门,有一面影壁,影壁前面有一个大缸,里面半缸泥土,上面是水,种着水生的慈姑。慈姑的叶子很特别,前面是尖头儿,后面像小燕子的尾巴分两叉,绿色的叶子挺拔向上,像箭头一直指天空。经过一个夏季的生长,到了秋天,叶子渐渐枯黄,泥土中的根茎也长得肥壮了。如果这时用手到泥中去挖,就会摸到圆圆的根茎,取出来用清水洗净,通体淡黄色。它有又长又尖的头部,下面是一个圆球。我母亲经常在红烧肉里加入慈姑。她把慈姑去皮,切成转刀块,和猪肉一起小火慢炖,熟了一打开盖儿,满屋喷香。慈姑让猪肉的香味浸透了,软糯可口,再浇上黏稠的肉汁,太下饭了。慈姑还可以切成片,和猪肉片、葱丝、姜丝一起炒,也很好吃。那时是吃多少,就到缸里挖多少,永远是新鲜的,不过十几天也就吃光了,只盼来年春天再种了。
芋头
后院有个大花池子,四周围用砖砌成一个矮栏,里面浇满了水,种的是芋头。芋头是喜水的植物,春天种上,经过夏季的生长期,叶子非常肥大了,外观像心脏形,大如荷叶,一茎一叶,层层叠叠,一派绿色。它喜水,所以我放学回来都要给它浇水,让土壤总是水汪汪的,蜻蜓有时也会飞来盘旋,在此点水排卵。这一池子芋头给院子大增绿色。一入秋,叶子从边上开始变黄,渐渐下垂,这预示着芋头成熟期到了。这时抓住叶子拔起,连带着茎根的芋头也一嘟噜拔出来了。芋头有大有小,外面是一层褐色的皮,洗净蒸熟剥皮入口,绵软细腻光滑。如果蘸白糖,就更好吃了。那时孩子零食少,它简直可以成为随时可以解馋的零嘴了。
芋头的食用方法很多,除了蒸食,还可以红烧芋头、排骨蒸芋头等等,加上芋头的菜我都爱吃。这一池子的芋头,产量足有三十来斤,每天都吃,也可以吃上二十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