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庐山看杉
庐山的杉种类繁多,有着各种不同的名目。在黄龙寺前,有……
走进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处处都是美丽的风光。而那一棵棵拔地而起的杉,尤其令我难忘。它们像立体的画,又像无言的诗。
庐山的杉种类繁多,有着各种不同的名目。在黄龙寺前,有两棵阅尽数百年沧桑的柳杉和另一棵老银杏树并肩而立,被合称为庐山三宝树。它们像三位冷静的智者,静看着身边的人来人往、云起云飞,不动声色地绿着、黄着,生长着。淘气的鸟儿晃着尾巴站在它们的肩头,好奇地问着它们:“高寿几何?高寿几何?”它们沉默着,不回答也不回避,不恼也不烦,依旧寂寞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向春天送上翠绿的微笑,向清风送上轻盈的舞蹈。它们的树干上布满了斑驳的纹理,写满了光阴的故事,令人遐想,引人深思。
在毛泽东同志曾经居住过的芦林一号院门前,我见到几棵高大的冷杉,挺着胸膛站在甬路旁边,气宇轩昂,很有些伟丈夫的气概。而在庐山植物园,我还看到一棵罗吊云杉,披着苍碧的绿裙,丝带一样的枝叶一缕一缕地披垂着,颇有窈窕淑女的妩媚风姿。另外,庐山还有一种被称为活化石的树种,叫水杉,发现并人工培植它们的胡博士就长眠在这座山上一个宁静角落里。经过长期的辛勤繁育,庐山的水杉现在已经有一万多株了。可惜因为行旅匆匆,我没有专程去寻访这片水杉林,只是在心中想象着那些绿色的身影,还有枝叶间挂出的那些水笔样的果实,为自己悄悄留下了一个将来再访庐山的理由。
说心里话,庐山这些著名的杉虽然确实牵动我的心弦,而我更钟情的,却是庐山山谷间随处生长的那些普普通通的杉树。它们生长在低处,心却不在低处。它们长啊长啊,一个个都生长出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这些杉树之间的距离很短,不过一两米吧,可是它们谁也没有妨碍谁的生长。越是长得高大的树,身上越是没有旁逸斜出、七横八岔的枝条,它们把心思只放在让自己长高的事业上,而不是放在动歪脑筋抢夺别的树的阳光雨露上;不是想鬼点子让别的树长矮些来衬托自己的高大,而是公平竞争,让自己的努力来显示自己的高度。这样一些和谐共荣的杉,虽然寂寞在深谷,却让我有着一种仰望的冲动和感动。
我曾经去过另外一个山区采访。那里的山岭上也是郁郁葱葱,但树种却只是一些低矮的灌木,竟然没有一棵高大的乔木。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那些树木互相拉扯、互相遮蔽、互相抢夺阳光和雨露,最后大家都没有成长起来的机会,就只好形成这种成片的灌木林了。据说有关部门也曾航播过一些高大乔木的种子,但是,因为那些灌木的势力太大,彼此间的纠葛太密太多,这些航播的树种有的落在那灌木的枝叶上,根本落不到泥土里,最后也不能发芽。而少量有幸落地生根的树种,又因为生活在那些灌木的阴影下面,见不到多少阳光,沾不到多少雨露,最后也就只能委委屈屈地生长成又一株小小灌木了。
想起了那些灌木丛,我对庐山山谷间随处可见的这些平凡的杉刮目相看了。伟人写到庐山时说“跃上葱茏四百旋”,在这“四百旋”的山路上,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那一棵棵腰板笔直、一心向上的杉,成为我心中定格的一帧帧永远的美丽风景。有段时间,“不折腾”这个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很高。想想在庐山山谷间常见的这些高大的杉树,再对比那一片片灌木林,我对“不折腾”这个词有了许多更新的、更深的理解。
原以为庐山是不会有那种枝杈横出的杉树的。可是后来,在风景秀丽的百杉廊,我还是看到了一棵枝杈七横八岔的奇特的怪杉。它的树干笔挺地肃立在天地之间,可是它的下半部却有一圈树枝围成一个超短裙的形状,当然更像一个个翠绿的手臂伸展在树干周围,所以才有了“千手观音杉”这样别致的雅号。
这棵“千手观音杉”其实是一棵冷杉。名字中虽有一个冷字,不过枝叶间却凝聚着许多温情。在那烽烟滚滚的年代里,日军的炸弹曾经把这棵杉树拦腰炸断,只留下光秃秃的一人多高的半截树桩,当年见到它的人都认为这树怕是活不成了。可是第二年春天,这棵树的伤口周围却顽强地长出了一圈绿芽,沐着阳光雨露,越长越茂盛,越长越粗壮。它的生命力,让很多人平添了许多敬意。不过,这故事还没有完。
周边的杉树伙伴们都长得高大伟岸,这棵复活的杉树也不甘心做一个矮矮的小胖子,于是它的绿色的树枝中间,就又长出一棵高大的主干,而且一直向上、向上、向上,直到跟其他杉树并肩而立,共迎明媚的阳光,共挡肆虐的风雪。这样,这棵杉就以这样一种奇特的树貌,留在了庐山的众杉之林。那傲然挺立的风骨令人赞美,这百折不挠的勇气也同样令人钦佩不已。哪怕遭遇再大的挫折,那生命的尊严也总能够唱出一曲顽强的翠绿赞歌。
我在庐山看杉,心里忽然涌出来万丈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