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过年乡味浓
海岛过年乡味浓
程世平
往年都是回老家过年,走亲访友,天天喝酒吃转转席,年味虽浓人很累。兔年春节,我和老伴在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南海小岛过年,虽然不如在家乡过年年味浓,但是乡味浓,过得倒也轻松且开心。
家居四川盆地,冬季难见太阳,为了躲避盆地阴冷潮湿的气候,虎年初冬,我和老伴就跟随众多候鸟,追寻阳光,一路南下,落脚于南海一小海岛栖身避寒。原计划春节前赶回老家团年,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由于年前寒潮南下,多地下雪结冰,回乡道路多处被封,返乡列车、飞机也是一票难求,我们只好取消原计划,头一回在异地他乡过年。
虽然远离故土,但是我们仍然按照家乡习俗过日子。来海岛前,老伴就想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重庆人去南方海岛居家过日子,肯定吃不来那边的口味,也不可能天天吃海鲜,还是要以家乡味道为主。于是,临出发前,她从超市采购了一大袋子辣椒、花椒、油辣子、花椒面、火锅底料等调味品,还从家里泡菜缸捞了泡辣椒、泡萝卜、泡姜等泡咸菜装入一塑料小桶,不厌其烦,千里迢迢随身带到小海岛。每天煮饭、炒菜、炖汤,她都按家乡味道做。偶尔赶集买回海鱼或带鱼,她不管三七十二一,将海鱼与火锅底料一起煮 ,麻辣海鲜,吃起来倒觉得鲜美可口。因此,我们虽然身居异乡海岛,每天吃的仍是家乡味道。
转眼间,兔年春节将至,老伴提前张罗着采购年货,她看见邻楼一阳台上挂有腌肉腌肠,她也动起了心思,萌发了自己腌渍风肉的念头。她说,小海岛虽然不具备制作腊肉香肠的条件,但这里风大、太阳好,制作酱香麻辣风肉还是可以嘛。于是,海岛赶集天,她跑到农贸市场,割了十多斤三线肉、几斤猪脸猪嘴肉回来。先打电话咨询老家闺密,又是用手机查询百度看抖音,然后自己动手,如法泡制。她用酱油、花椒、辣椒、香叶、八角等为主要原料调制腌渍料汁,然后将割回来肉切块抹上腌料汁,放进一大锑锅腌渍几天后,再将腌渍过的肉块挂到阳台晾衣杆上,风吹日晒十来天,麻辣香味俱全的风肉就制成了,最后将吹干的风肉用塑料袋分装好,放入冰箱冻藏,想吃就取出一块,或煮或蒸,或与蒜苗一起炒,满屋飘,吃进嘴里更是麻辣香味都有,感觉与家乡腊肉味道差不多,尽管少了点烟熏味,但是仍然诱人垂涎。
更好玩的是,老伴没有把腌渍风肉的料汁倒掉,觉得把这么多香料调制的腌汁倒掉实在可惜,她突发奇想,将此料汁当作卤料用。于是,她又专程跑了一趟农贸集市,采购了一大袋肉食回来,按她的想象捣鼓起来。她把风肉腌渍汁倒入一大锑锅,烧开后将洗净的鸡腿、鸡脚、猪蹄、猪舌、猪肝放进锅里,还放入十几个鸡蛋、一碗花生米,盖上锅盖,开火一起煮卤。哪料想,她这一瞎捣鼓,竟然歪打正着,用腌渍风肉的料汁卤出来的这些卤肉食品,比从超市购的卤料汁卤出的味道还要鲜美和地道,麻辣香味,扑鼻诱人。年前年后,我们吃团年饭,招待亲朋,老伴亲手腌制的风肉和卤肉食品,都成了餐桌上的主打菜品,亲朋们吃得香甜,洒喝得高兴,夸赞我老伴聪明能干,让他们在异地他乡吃到了家乡味道。
说来也奇怪,冬居海岛的候鸟们,虽然远离故土,身居他乡,却心系千里之外的家乡,牵挂着家乡亲人。据我了解,来自重庆的候鸟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每晚必看重庆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和新闻联播节目,时刻关注家乡的天气变化和时事经济进展;常常通过电话或微信与家乡亲人通话或视频,时刻牵挂家乡亲人的平安健康;他们每天吃的是家乡味道,说的是家乡话,乡音不变,乡味不改。尤其是来海岛过冬避寒的重庆候鸟特别多,随处可见渝字牌的车辆,随处可听到重庆乡音,随处可遇见成群结队的重庆老乡。浓浓的乡音乡味,给人一种“家乡若比邻,他乡似故乡”的幻觉,身居异地他乡的我,哪还有离乡别愁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