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头粿
彩头粿是菜头粿的闽南俗称。彩头粿是大米加萝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米粿,萝卜闽南话叫“菜头”,寓意“彩头”,“彩头”与“菜头”同音,为博个好彩头就习惯叫“彩头粿”了。粿是闽南地区一种有名的传统美食,凡是用糯米、粘米(含粳米和籼米)及薯类、杂粮加工制成的都称为粿。粿做好后要蒸熟吃,还有蒸蒸日上的意思,这就是闽南人更有韵味的“粿”文化了。
我的老母亲生前是村里很出名的制作粿品能手,各式各样的米粿、软粿、杂粮粿。那时代农村经济拮据,自种的粮食不够吃,孩子又多,她就经常变着法子以少许的米掺上各种杂粮、蔬菜、野菜、野果制作成各种味鲜好吃的粿,如清明节的鼠壳草粿,端午节的野艾米粿等等,尤其经常做的彩头粿,做得特别可口、最好吃的菜头粿了。彩头粿以米浆和白萝卜为主要原料,蒸制成粿,再切块经炸制成洁白酥软,异常美味。儿时,每逢萝卜收获季节,应时的彩头粿可以让我们一家子大饱口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以彩头粿果腹。以前的乡下是粮贵菜贱,贫困家庭,最常吃着粮菜搭配的菜饭。彩头粿实际上也是一种变了花样的“菜饭”,它承载了我儿时太多的回忆。
彩头粿用少量自产的籼米和萝卜就能制成,但是制作的工序也不简单,每个环节都很关键,稍微不注意就会影响粿的品质和味道。最重要是把控“四道关”:
选米关。妈妈制作彩头粿的独特之处,是每一次做彩头粿,不是随便从米缸里拿出米,而是一定要挑选单冬的籼米,韧劲足、口感好。夏季的早米生长期短,营养不足,没韧劲、还粘牙,这是她多年来经过多次实践得出的经验,实践出真知嘛。选好米提前6小时用清水浸泡。磨米浆有两种石磨,小石磨只要一个人,既推磨又放米比较费劲。大一点的石磨要两个人配合,圆圆的石磨侧面安着一个木柄,木柄上连接着“T”字形的木杆。横杆上系着一条粗麻绳,麻绳固定在屋顶的横梁上,作为支撑点。推磨的人双手把握住横杆,做反复推拉动作,石磨就飞快地转动起来,另一人坐在石磨边高凳上,手握勺子舀起带水的米,避让着旋转的木杆,眼疾手快地往石磨窟窿眼里投放,米和水经过碾磨,米浆沿着磨盘的凹槽汩汩而出,汇成雪白的米浆流进石磨下方接米浆的桶里,大米的清香也就在空气里四溢开来。
放米关。每舀放多少水和米直接影响彩头粿细腻度和口感,水舀多米放少磨起来省力,但米浆粗。米舀多水放少费劲,米浆细。控制恰好的米和水是保证米浆粗细,口感好坏的重要措施。光是磨米浆、磨萝卜浆泥这两道工序,就已经很费时了,对人的体力也是一个大考验。磨好的米浆按一定比例加入萝卜浆泥。
调味关。彩头粿的调味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直接加入适量的盐、味精等调味料和木薯粉,搅拌八分钟直至浓稠成粿坯再放进蒸笼蒸熟,此法口感和味道略差一筹。我妈妈的拿手制作是锅烧热,放入猪油,虾皮、切碎的葱头、香菇入锅翻烧,后加葱花、味精、细盐等调料,再倒入米浆和萝卜浆泥,用煎匙慢慢搅拌以防粘锅,成粿坯后立即舀进底垫上蒸粿布的蒸笼中,继续用棍子搅动,排出粿坯中的空气,盖上盖子开始点火。
火候关。为确保彩头粿的韧性和口感,我妈妈经常在傍晚开始蒸彩头粿,而且使用柴火灶,容易控制火候,烧火近半夜才停火,蒸8个小时至熟透,然后利用余热保温至第二天早晨才起锅。冷却后再将彩头粿切成小块,用油煎成金黄色,外皮酥脆,内里柔软香甜。这种独特的口感,让我对它情有独钟,百吃不厌。难怪北京的小外孙每到南方念念不忘要吃彩头粿,姥姥问她寄些啥,还是就寄彩头粿。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道最便宜、最简单的彩头粿,不仅没有被淘汰,还成了传统、经典的福建闽南美食。通过一带一路美食交流和闽南人的智慧创新。彩头粿的种类日渐繁多,用料更为考究,制作更加精美,例如加入香菇、虾米等海产品配料的彩头粿,则更具咸香风味。
具有浓郁乡土味的美食彩头粿,也成了闽南人乡愁和味蕾的记忆。
(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