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逢庚起初伏
俗话说:“热不过大小暑,冷不过大小寒。”在小暑和大暑这两个节气的一个月时间里,是一年里最热的季候。东汉许慎《说文》云:“暑,热也。从日,者声。”东汉刘熙《释名》亦云:“暑,煮也,如煮物也。”小暑一般在每年阳历7月7日或8日。今年是阳历7月7日(农历六月初九)10时37分49秒交节。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六月: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比较而言,小暑之于大暑,其酷热程度“犹小也”。故俗谚云:“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小暑和大暑已是夏季的最后两个节气。故《礼记·月令》云:“季夏之月……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这是把小暑和大暑放在一起来讲的。而《逸周书·时训解》则是分开来讲:“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壁,又五日鹰乃学习。”
小暑一候“温风至”。这是说进入小暑以后吹来的风都是热风。《水浒传》“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中,有一节文字专门写六月初小暑燠热天气:“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古人有八句诗道:‘祝融南来鞭火龙,红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红炉中。五岳翠干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小说虽然不免夸张成分,但五黄六月小暑大热,倒也是实情。
小暑二候“蟋蟀居壁”。蟋蟀,亦称促织,俗名蛐蛐,我的故乡又叫秋铃儿、叫铃子。笔者幼年时常跟小伙伴抓秋铃儿,后来在课文中读到蒲松龄《促织》,才知道其名促织,又叫蟋蟀。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距今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诗经·豳风·七月》诗云:“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三种虫均善鸣叫。斯螽即螽斯,螽读作终,螽斯就是蚂蚱,也叫蝈蝈。有些老北京人喜欢养蝈蝈,爱听个叫声儿。《诗经·周南·螽斯》有“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意谓子孙兴旺、世系绵长。莎鸡又名纺织娘,亦属螽斯科,鸣声“轧织、轧织”,故名纺织娘。“蟋蟀居壁”,是说六月份蟋蟀藏在墙壁的洞穴之中。由于“豳历”三月至十月的月份与夏历相同,故蟋蟀七月之后的行踪,恰如《七月》诗中所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六月小暑后蟋蟀还在“居壁”,但随着七月天气逐渐由凉转冷,便从野外进入寻常百姓家。另据《本草纲目·虫部·灶马(附录:促织)》讲:“促织,蟋蟀也。陆玑《诗义疏》云:似蝗而小,正黑有光泽如漆,有翅及角,善跳好斗,立秋后则夜鸣。”所以南宋道教南宗派宗师白玉蟾《蟋蟀》诗云:“三更窗外芭蕉影,九月床头蟋蟀声。”
小暑三候“鹰乃学习”。鹰属猛禽,嘴钩曲,趾有钩爪,非常锐利。李时珍认为“鹰以膺击,故谓之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唐代张守节正义:“鸷鸟,鹘。膺突向前,其性悍勇。”其中“膺突向前,其性悍勇”,亦可以解释为鹰之本性。隋代魏彦深《鹰赋》称鹰“嘴同钩利,脚等荆枯”“身重若金,爪刚如铁”,刻画形象而逼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放鹰》诗云:“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唐代诗人张孝标《鹰》诗亦云:“穿云自怪身如电,煞兔谁知吻胜刀。”足见鹰之厉害!“鹰乃学习”的“学习”,古人把它当做两个字(词)——“学”与“习”,即如孔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是也。所以在最初版的《辞源》里,是找不到“学习”这个词的。“习”字的繁体是“習”。《说文》讲:“習,数飞也。从羽,从白。”“習”的本义是鸟扇动翅膀频频飞起。故“鹰乃学习”,是指雏鹰在小暑之后开始练习飞翔。
唐代诗人包佶《伏日》诗云:“火炎逢六月,金伏过三庚。几度衣裳汗,谁家枕簟清?”其中“火炎逢六月”说的是小暑六月初期天气大热,“金伏过三庚”讲的是“夏至三庚数头伏”。由于每年开始数伏的日子,必然在小暑三候之内,故俗话说“小暑逢庚起初伏”。不过,这只是个“概数”。在每年小暑十五天里,有的年份是小暑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数头伏(比如今年就是小暑后第一个庚日——7月16日即农历六月十八——庚午日起初伏),有的年份则是小暑之后的第二个庚日(比如2025年则是小暑后第二个庚日——7月20日即农历六月廿六——庚寅日起初伏)。笔者从2012年到2032年这二十年里的数伏日考查过来,小暑后第一个庚日数头伏的占11年,第二个庚日数头伏的占9年,基本上对半开。所以总体来看,俗谚“小暑逢庚起初伏”,还是在“小暑十五日”这个“概数”范围之内。
数伏,数伏,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伏?《释名补遗·释天》:“伏者何?金气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关于伏,最早见于《史记·秦本纪》:“(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南北朝宋代裴骃集解:“孟康曰:‘六月伏日初也。周时无,至此乃有之。’”唐代张守节正义:“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历忌释》云:‘伏者何?以金气伏藏之日也。四时代谢,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立秋,以金代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曰伏也。’”
综上所述,伏有两层意思:一是“伏者,隐伏避盛暑也”,讲的是伏的字面意义,即躲避酷暑找凉快之意。二是“伏者何?金气伏藏之日”,讲的是数伏之由来。简单地讲,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尽管金秋必然取代炎夏,亦即“以金代火”,但在炎夏火盛之时,金却只能“伏藏”。故唐代颜师古释之曰:“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也。立秋之后,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金也。”
俗话说:“九隔九,伏隔十。”这是说,数九是一个九相隔九天,数伏是一个伏相隔十天。由于古代纪年、纪月、纪日均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周而复始排列组合而成,“十天干”共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数,所以庚与庚之间的间隔是十。也就是说,每伏为十天,头伏、中伏和末伏加起来共三十天,称做三伏天。有的年份中伏是二十天(今年的中伏就是二十天),所以伏天共有四十天,热的时间更长。至于从哪天开始数伏?最准确的说法就是俗话所说的“冬至当天数九,夏至三庚数伏”,也说“夏至三庚数头伏”,亦即从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数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唐代徐坚等奉敕撰写的《初学记》引《阴阳书》:“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今年夏至(6月21日,即农历五月廿三)后第三个庚日(7月16日,即农历六月十八)是庚午日,从这一天开始起初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7月26日,即农历六月廿八)是庚辰日,从这一天开始入中伏;今年立秋(8月7日,即农历七月初十)后第一个庚日(8月15日,即农历七月十八)是庚子日,从这一天开始入末伏;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8月25日,即农历七月廿八)是庚戌日,此日出伏——亦即伏天结束。此前两天(8月23日,即农历七月廿六)是处暑。处暑一般在数伏结束的前两三天或者后两三天。处暑的处,是停止的意思。处暑就是暑天到此为止。俗话说:“处暑伏不来。”明人张岱《夜航船·天文部·秋》亦讲:“处暑:处,上声,止也,息也。谓暑气将于此时止息之也。”
据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记述:“黍者,暑也,种黍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强土可种黍;亩三升。”“种黍必待暑”的“暑”,并不特指小暑和大暑,只是说种黍要在进入炎夏大热的时候。我问大哥,咱们老家(晋北)什么时候种黍子?大哥说:“俗话说‘芒种植黍生芽’,一般在芒种前三四天种黍子。”这与氾胜之所说的“先夏至二十日……可种黍”,时间正好吻合。我把《氾胜之书》中的“黍心未生,雨灌其心,心伤无实”译成白话讲给大哥。大哥说:“黍子初生怕雨浇心,到小暑前后黍子已有三四寸高,正是喜雨的时候。”喜雨就好。民间把头伏这一天的单日或双日分别叫做“公伏头”或“母伏头”。今年头伏的第一天是农历六月十八,十八是个双数,这一天就叫做“母伏头”。俗话说:“下破公伏头,干破狗舌头;下破母伏头,锅台长蘑菇。”换言之,如果今年头伏第一天下雨,那么今年的雨水就偏多。伏天里雨多是好事。俗话说:“伏天偏雨如偏财。”又说:“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还说:“庄稼汉要吃米,一伏三场雨;庄稼汉要吃面,九九雪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