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元宵节
农历新年正月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大年初一、初二、初三等一过,眨眼间就到了元宵节。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正月十五的别称,历史上又称上元节、小正月、花灯节、元夕等,是中华民族存在时间最为久远的古老节日之一,向来为人们所重视。
西汉司马迁创《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可见我国古代庆祝这个节日的人数有多么众多,场面有多么阔大,气氛有多么热烈。
正因如此,自古至今很多文人骚客都对它情有独钟,纷纷挥毫举笔描写和歌颂它,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唐代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明灯,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舞袖,一时天上著词声”,勾勒出一幅长安城内千家万户开门燃花灯、百姓载歌载舞庆元宵的图画;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将一对元宵之夜约会、彼此相爱的青年男女最终有情人未成眷属的失意、惆怅、痛苦心情淋漓尽致表达出来;元代元好问的《京都元夕》“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把帝都北京城里儿童大人高高兴兴同逛元宵节灯市赏花灯、看市景的欢乐场面展现得生动逼真,如在眼前;明朝李梦阳的《汴京元夕》“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把皎月当空的元宵之夜俊男美女盛装华服同台献艺演唱的温馨情景描绘出来;而清朝符普的《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则把元宵节人们做元宵卖元宵的热闹场面表现得真实准确,以致那一个个白花花、圆滚滚、香喷喷的元宵令人馋涎欲滴……
特别是现代作家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名作《故乡的元宵》,用细腻灵动、朴实亲切的笔触,从民俗的角度,精心描写了他的故乡江苏高邮里下河一带农村正月十五百姓闹元宵的真实景况。文章短小精悍,简洁凝炼,乡土气息浓郁,读来极富情趣和韵味,为中国现代文坛一篇不可多得的描写元宵节的佳作。
众所周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整个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东、西、南、北、中各地山川、气候、物产、民风、民俗差异很大,故而每个地方正月十五过元宵节的方式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在我印象里,我的家乡汉中平原南郑乡下过元宵节的方式不仅十分热闹喜庆,内容还非常丰富多彩,使得这个节日犹如故乡父老乡亲们一年一度的“狂欢节”。
首先这天早晨起来,大人小孩全身上下都穿戴一新,一去平日那种穿衣戴帽随随便便,不太讲究的样子。每个人看上去都十分光鲜整洁而有精气神。到了六七点钟,家家户户都噼哩啪啦燃放鞭炮,接下来人们就纷纷走进自家厨房,端起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核桃仁馅的或红糖籽麻馅的元宵吃。那又香又甜、绵软可口的一个个元宵,吃得人人脸上挂满幸福开心的笑容。
到了上午十一二点左右,高跷和社火就在村子里玩起来了。
只见那一个个站在高高木桩上和捆绑悬挂在社火芯子上的青年男女及少年儿童,脸上都涂了彩、化了妆,穿着古代戏曲里人物的服装,假扮成古代戏曲里的人物,如黑脸包公、红脸关公、秦琼、李逵、林冲、武松、孙悟空、唐僧、沙和尚、杨门女将等。在锣、鼓、䥽等响器击打出的节奏鲜明、声音响亮的乐声中,踩高跷的脚步合着乐声的节奏,或蹦着跳着,或扭着秧歌,沿宽宽的十里村道往前走去。十几二十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抬着有两三层楼那么高的社火跟着踩高跷的队伍也慢慢沿村道往前走,吸引得村里父老乡亲和附近四里八乡的村民蜂拥而来,挤在村道两边翘首观看。人们边看边兴致勃勃地指点评说哪个踩高跷的人踩得好,秧歌扭得漂亮,哪个悬挂在社火芯子上的孩子长得俊俏。场面活跃,气氛热烈,演员和观众都沉浸在节日浓浓的氛围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捆绑悬挂在社火芯子上的那一个个小孩,他(她)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精心挑选出来的,全都五六岁至十一二岁不等,一是五官端正,模样俊俏;二是胆子大,被捆绑悬挂在离地面约七八公尺高的社火芯子上不仅不害怕,更不会在社火演出过程中哭闹。另外,据说参演了社火的孩子将来会吉利祥瑞,无病无灾,平安健康。所以不但众多孩子想演社火,连各位家长也争相把自己孩子往社火演出队送,而每年能够被选上的孩子就那么十来个。
时辰一到夜幕降临的傍晚时分,村子里宽大平坦的场院上,锣鼓喧天,灯火通明,依次开始玩龙灯、狮子和采莲船。
玩龙灯的由十几个小伙子或中年男人组人。
其中一人手拿一盏圆球形灯在龙头前做领演,其他人全手握长长的龙腹下一根根与龙体连接在一起的木棍,站成“1”字形纵队。
领演举着明晃晃的圆灯,在龙头前伴着锵锵锣鼓声,时走时跑,时蹦时跳,有时还翻跟头,领着举着长龙的人或绕场旋转,或俯仰起伏,或腾跃翻滚,或静卧小憩,把龙的机智多变,勇猛强悍表演得活灵活现。
龙灯表演完一走下场,两头浑身金黄的狮子又匆匆闪亮登场。
每头狮子都由两人表演,一人演狮头,一人演狮尾。
金黄的绸布做成的狮头狮身,把演狮头狮尾的人头脸全都遮盖着,使每头狮子看上去维妙维肖,栩栩如生,俨然真狮子一样,丝毫没有人工造作的痕迹。而狮子在场院上做的每个动作,无论是钻火圈、踩圆球也好,抑或是上桌面、跷跷板也罢,都因干净利落,有惊无险,不时引起观众阵阵鼓掌喝彩声。
狮子表演完退下场,时间差不已到深夜十一二点光景。
此时虽然夜色深沉,但繁星满天,皓月当空,观众尚没一点回家就寝的意思。
这时,元宵节的压轴节目“采莲船”,在鼓手、锣手、䥽手一阵激越响亮的击打声中隆重上场。
从黑压压的人群中放见望去,但见一位身形瘦削干练,头戴斗笠,鹤发童颜,美髯如雪的老艄公,手握船桨,健步如飞地领着一艘造型十分精致小巧、鲜艳夺目、且美观漂亮的采莲船,和六七个年轻貌美的姑娘,以及一个手握蒲扇、搔首弄姿的“老妖婆”冲出人群,走到四周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的场院中央。
老艄公模拟驾着船儿在波涛汹涌的河流上撑船荡舟的各种动作,一手扶船,一手摇桨,俨然划着釆莲船在河流上搏风击浪、过滩涉险那般,左一圈右一圈不停绕场奔走。那几个年轻貌美的姑娘紧跟在船后挥臂扭腰,翩翩起舞。而那个老妖婆则尾随在姑娘们身后,时不时走到观众跟前,做出各种挑逗、夸张、搞笑的鬼脸或动作,逗得男女老少观众仰头张嘴哈哈哈哈开怀大笑,既实现了演员与观众的互动,也将整个元宵节欢乐喜庆的气氛推上高潮。
我自十七八岁离开家乡走进城市上大学并参加工作后,就再也没有亲历亲睹过家乡的元宵节。尽管如此,家乡元宵节那让人沉醉、迷恋、欣悦、欢喜的热闹场面、喜庆气氛、浓浓乡音和乡情,却还深深留在我记忆里,无论如何忘记不掉。
我也很希望自己什么时候能够拨冗去繁,抛开工作、生活、学习、创作上诸诸般般一切事情,回到故乡再过一个家乡的元宵节,再次欣赏、感受、体验一下家乡元宵节那让人永远难忘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