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长安
兵可不是好当的。兵的自豪是要经得起风雨吃得下苦,女兵亦然。我铆足劲,从山城阳泉来到当时北京郊……
那一年,高考落榜灰头土脸的我应征入伍,有幸成了时下诸多女生艳羡的女兵。
兵可不是好当的。兵的自豪是要经得起风雨吃得下苦,女兵亦然。我铆足劲,从山城阳泉来到当时北京郊区的沙子营,接受一个月新兵连极限式训练考验。新兵连集训结束,好在没有掉队。下连队的日子终于到了,没承想,我被分到距京城千里之外的所属部队驻西安某办事处。
当年,我们新兵连百十号人,除来自山西不同地市的10位女兵外,其他大多是从河南、陕西等地农村精挑细选出来的男兵。几位女兵三三两两,或留在部队后勤部机关连队,或分到部属医院、疗养院,只有我独去西安。在新兵连政委的带领下,我与分到临潼的几十个男兵登上赴陕离京的火车专厢。伴随着绿皮火车咣当咣当的巨响,车厢内空气渐渐变得混浊,夜幕降临,男兵们个个呼噜睡去;被挤在夹角板座上的我,神情也有些恍惚迷离……经过一天一夜的行程,凌晨火车终于抵达临潼。送走男兵,我随着等候多时的办事处同志前往西安。
西安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我窃喜,终于来到有着周、秦、汉、隋、唐等十三朝历史的古都长安,终于可以尽情领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古长安流风余绪……
办事处位于长安地标性古建筑钟楼正北古城墙不远处。那是一座朱甍碧瓦的三层小楼,院内西侧有一座六角圆形小亭,院子虽不算大,却透着“生于长安,长于长安”特有的古韵与精致,令我喜欢。我到来前,办事处有三位如花的女兵姐姐,优雅温婉北京的倪和魏,碧玉爽利河南的印。之后,我们成为战友与朋友。那时候,我们单纯率真,青春洋溢;那时候,我们怀揣梦想,意气风发;那时候,我们雷厉风行,恪尽职守;那时候,我们常常于傍晚时分窝在寝室畅聊——聊工作学习,聊理想追求,聊文学艺术,聊亲情友情;那时候,我们追时尚享美食,感受舌尖上的汉风唐韵,爱武装亦爱红装。有股文青劲儿喜欢集邮的魏,常常得意地与我分享同是“兵”的父亲引导她集邮的趣事,我一般只是在听,只有被姐儿几个逼急了,偶尔会说说从“武”几十年的爸爸……那时候啊,飒爽英姿一身戎装的我们赚足了眼球儿,成了古城墙脚下名副其实的一道靓丽风景……
入乡随俗,“乡风”化人。一个多月以后,我便渐渐“融”入这座古城,每每庆幸自己能在长安经受部队大熔炉的锤炼。漫步长安,来自山城的我,触摸古城墙的青砖,仰望一座座塔、寺、宫、庙等历史文化遗迹,一次次被其雄伟建筑之美轮美奂所震撼!也正是在这里,平生第一次目睹高鼻深目、金发碧眼穿梭在街巷里的老外们,并“感知到”他们在叽里咕噜指手画脚地发出由衷赞叹!
在长安,生命中留有太多的难忘:难忘钟楼古朴典雅华丽的明柱回廊、彩枋细窗、雕花门扇与木刻彩绘以及檐口的四角飞翅;难忘鼓楼记载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二十四面“节气鼓”;难忘大雁塔、小雁塔与碑林的碑刻……遗憾的是,当年的我,并不能够完全领会大小雁塔及碑林中所存碑刻的精髓内涵,只是觉得好。后来自己习书,才明白当年亲手触摸过的碑刻之“连城价值”。特别是由褚遂良书、万文韶刻的雁塔圣教序碑,至今是我习书之最爱。此碑乃褚遂良58岁时书,“意间行草,疏瘦劲健,雍容婉畅,仪态万方,铅华绰约,足具丰神”,最能代表其书风。
部队生活纪律严明。尽管办事处“身”居闹市,可我逛过的景区却很有限。原本想自己在古城无论如何都有三年的服役期,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从容地感知这座千年古城,感知秦砖汉瓦“堆砌”着的故事……可是一年半后,随着三位战友姐姐相继退伍离开长安,办事处只剩下我一个女兵,本就性格很“独”的我,现在变成了真正的“独孤氏”。好在,不久我就被调回了总部,重回北京。
重返北京后的我,至今再未回过长安。其实,回长安的机会多多,但终错失。如果说,新兵连让我读懂“咱当兵的人”的豪迈与情怀,那么长安就是我走向社会、认识社会的第一个窗口。那时候,纯真又懵懂的我,在长安感知到了她的广阔、厚重、斑驳和美好。我是从长安开始走入社会、融入社会的,因而长安永远嵌入我的灵魂深处。我从长安起步,铢积寸累,日就月将,人生有了新的目标,新的追求,就仿佛生命中有了光。长安还有一帮与我一起生活战斗的战友、好友——老余头儿、冷姐、崔姐、小斌……我深深地迷恋长安的这片土地!
西安古称长安,寓意长治久安,真好。此后经年,长安已然成了我梦中的背景和底色。每一次梦醒时分,我都会留连回味那梦境,梦与“现实”交织着——那红墙、黑瓦、雕花窗的古色,那花团锦簇彩蝶飞的街区,那赋予灵魂的千年兵马俑挥刀舞剑的豪迈,那黛瓦青砖泛着苍颜的城墙,还有那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富丽堂皇的宫殿……花非花,雾非雾,似梦非梦,我试着用手轻触这梦里画面,指尖下好似纷纷然飘落的粉墨,慢慢化成大唐诗韵的浪漫与雄浑,或如孟郊《登科后》的快意人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抑或是杜牧《华清宫》的回眸一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天门次第开”……
韦苏州诗云:“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岁月悠悠,一转眼离别长安已经二十余年,但长安似乎却从未离我远去。
长相思,在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