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相似性
有些人,有些事,特别能让我体会到那种“遥远的相似性”,就像蒋勋说的,他期待看见一个人,在面貌上让人陌生,在精神上让人熟悉。但也有些时候,我看到的人,在面貌上,在精神上,都让人觉得熟悉。
比如读《浮生六记》,沈三白和芸娘的生活细节并不让我觉得陌生,他们身上的那种灵性、聪颖,和今天的人没什么两样,把他们两人放到《老友记》里去,他们大概也能和瑞秋、钱德勒和菲比搭得上话。读《西游补》,觉得惊骇不安,总疑心董说后来又化身成今敏和菲利普·迪克,来过这人间好几次。
有一次,大约是2016年秋天,在贺兰山下的博物馆,正在等着进馆的时候,远远看到一个男人走了进来,身高有一米九,长着一张狭长的脸,肤色是均匀的淡金,一双狭长的凤眼,配了一对入鬓的眉毛,头发油黑,扎成一条粗厚的短辫子,硬硬地垂在脑后,走路虎虎生风,整个人古意盎然,像是才从壁画里走出来的。穿的衣服倒平常,一身浅灰色的运动衣,看不出是什么牌子,垮垮地包在身上,但他那一具肉身,让这身衣服也失去了时间性。
再一次,就是在敦煌了,和徐晋林老师坐在党河边的烧烤摊子上,旁边的桌子上突然坐下四个人,两男两女,身高都在一米八以上,非常壮硕,但又不是练家子那种硬邦邦的壮硕,是圆润的、柔和的,云团、面团那种壮硕,脸和头却非常小,没有赘肉,皮肤淡棕色,紧绷绷地绷在头颅上,眉眼浓黑,像是刚刚描画过。眉眼这样浓烈,神色却非常漠然,并不十分热情活泼的样子。四个人都穿着油田的工作服,似乎是刚下夜班,衣服上还带着油渍,他们坐在那里,衣服被撑得鼓鼓的,手反撑在膝盖上,像四尊神。
要是在武侠小说里,这就是一场大战的前奏,西域,小店,四个有异域气息的、不动声色的男女,陡一坐下来,就让空气紧张起来,似乎后面还有各种异人陆续前来。但这是在敦煌,夏夜的党河边,这四个云团似的人,像时光机一样,让周围有了古意。两千年前,或者三千年前,他们或许坐过同样的位置,吃过相似的东西。这一世,他们换了身份衣装又来了。
我盯住他们看了又看,又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把眼光收回来一会儿,就忍不住又被吸过去了。在别的城市,难得看到这样的人,城市里的人,尤其是大城市的人,都被格式化了,网络普及之后,这种格式化的速度还在加快。人都像是分门别类,装到了中药铺的格子抽屉里,打开一格,满满的都是同类的人。当然,也非如此不可,大城市的人,是作为信息载体存在的,必须容易识别,容易兼容,才能方便调用。
而在西部,在敦煌,人自来自去,自开自落,还能保留着神最早塑造出来的样子,大大的,拙拙的,云团面团,山石野草一样,藏身旷野,似乎都不用迷彩,就能自然而然,镶嵌进岩石里,隐没在芒草间。
我愿意久久凝视这些脸庞,凝视他们的身体,看他们怎样自如地挪动身体,迈开步子,怎样漠然地注视着周遭的一切,并不显露明显的情绪。我也愿意我有这样的脸庞,这样的身姿,这样的淡漠,可以和某个遥远的我,有着不容分辨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