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江边的小城
九年前的夏天,我从大学校园径直奔赴四川雅安,供职的报社就在青衣……
青衣江奔涌不息,自西向东穿雅安城而过。山环水绕间,地处川西一隅的雅安城,虽稍显逼仄,却是一派灵动的景象。
九年前的夏天,我从大学校园径直奔赴四川雅安,供职的报社就在青衣江畔。那时的雅安,地狭城小,从西门大桥到青衣江大桥约五公里距离,几乎已涵盖了城市的主要区域。当时,报社也在老城区内,周围人口稠密,楼房老旧低矮,街道也透着局促。
每日上下班,我都要经过江上一座廊桥。廊桥造型古朴别致,既通车辆,也走行人。桥上还建有商业街,是小城繁华所在。站在廊桥上,看着青绿色的大江蜿蜒而来,人们自在地在江边小憩,燥热的天气随即有了凉意,纷繁的心绪也平静下来。除廊桥外,青衣江上还矗立着其他几座大桥,它们将岸边的街巷楼宇连为一体。
历史上的雅安,离不开青衣江水的滋润。
以前,生活在这里的人若要远行,要么选择陆上的茶马古道,要么乘坐舟楫。旅客在城外码头登船,过洪雅、进乐山,沿岷江入长江,去到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如今,水运盛况不再,江边的一处“西康码头”却留存下来,成为一代代雅安人恒久的牵挂。
青衣江带给雅安人的,不只是水路的记忆。因为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交接地带,雅安降雨量丰沛,“雅雨”成为本地一大景观。淅淅沥沥的雨落入青衣江中,江水甘甜清冽,成就了“雅鱼”的鲜美。一直以来,雅安人颇因这些而自豪。
我刚到报社工作时,由于人地两疏,心中常会升起一种漂泊感。那时,我偶然关注到雅安本地有一本文学刊物,名字就叫《青衣江》。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去一篇散文,没想到一个月后竟发表了。
时隔多年,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冬日的傍晚,我拿到那本刊发着自己文章的《青衣江》杂志时的兴奋。我独坐在江畔的一个茶摊处,夕阳的余晖照射下来,穿过稀疏的黄葛树洒落在杂志上。我的心底涌起一股暖意,迷惘的情绪也被江风渐渐吹散。
自那时起,我成了《青衣江》杂志的常客,埋头笔耕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许多文章也在“雅雨”飘飞的深夜写成。从此,青衣江于我而言有了两重含义:一个是具象的江河,它以涛声、雾霭、激流给我以慰藉和启迪;另一个则是精神的江河,它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也收纳了我最初的文学梦想。
前几年,我所在的报社搬迁至金凤山脚下。从那以后,我常常去爬金凤山。金凤山不高,却是雅安城的一处制高点,爬上山顶,可以眺望整个雅安城。记得刚到雅安时,金凤山还属城郊,如今这里已经越来越热闹,又建了城市公园,遍植鲜花绿树,四季游人如织。
雅安城的模样也改变了不少。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街道日益宽阔,各类高新产业陆续在此扎根,蒸蒸日上的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飞速发展的雅安城,城市面积大大拓展,可人们与青衣江水的关系不仅没有疏远,反而更近了。
在雅安城东,姚桥新区、大兴新区、文教新城等建立起来,那些崭新的建筑皆沿江而立。为进一步畅通城市交通、加快城市发展,大兴大桥、大兴二桥、草坝青衣江大桥纷纷飞跨大江之上,人们过江更便捷了。
多年前,雅安的沿江公园仅有三雅园一处。然而最近数年间,北纬三十度公园、熊猫绿岛公园、桃花岛公园等沿江公园陆续建成,城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人们与江水的距离越来越近,亲近江水的机会越来越多。
雅安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城市面貌的改变上,还体现在与外界的交通越来越方便。昔日,雅安虽有陆路、水路,可终因地处山区,交通往来颇为不便。进入新世纪后,先是雅西高速公路通车,畅通了雅安到四川凉山、云南等地的交通大动脉。随后,由四川雅安、甘孜经西藏至新疆叶城县的雅叶高速,也进入如火如荼的建设阶段。最令人欣慰的是,川藏铁路成雅段建成通车,雅安人期盼多年的铁路梦想,终于实现了。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在青衣江岸边,迁徙的飞鸟又陆续回到这里。人们聚在江边看水、观鸟、拍照,江风吹拂,各自享受着生活的惬意。我目送着江水从脚下流过,畅想着未来的生活,将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融进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