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山花》2022年第8期 | 张执浩:死是不吟时

2023-06-27抒情散文张执浩


张执浩,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汉诗》主编。主要作品有诗集《苦于赞美》《宽阔》《高原上的野花》等,另著有长中短篇小说及随笔集多部。曾获人民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张执浩,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汉诗》主编。主要作品有诗集《苦于赞美》《宽阔》《高原上的野花》等,另著有长中短篇小说及随笔集多部。曾获人民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诗刊》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秋,二十九岁的龚自珍发愿跟随考据学家江沅礼佛,为了集中精力潜心佛法,他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戒诗”,并先后写下了五首《戒诗》,以示其志。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百脏发酸泪,夜涌如原泉。此泪何所从,万一诗祟焉。今誓空尔心,心灭泪亦灭。有未灭者存,何用更留迹。”(《戒诗·其二》)在龚自珍看来,“诗祟”是造成他心绪难宁的主要原因,惟有“戒诗”才能克服“诗祟”,让自己狂躁的心绪归于平和状态。但是第二年夏天,他因科考又一次失败,转而参加军机章京考试,仍然未被录取,愤而作《小游仙》十五首,宣布破戒。七年之后,龚自珍自编了两本《破戒草》,再一次宣布“戒诗”。然而,晚年的龚自珍辞官离京,在摇晃颠簸的马车上,随手写下了315个“纸团”,日后展开就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最后一部集大成之作:《已亥杂诗》。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龚自珍一生始终徘徊在“戒诗”与“破戒”的两难境地之间,每一次“戒诗”或“破戒”都要大张旗鼓,把一件原本属于个人的心事张罗成了举世皆知的大事件。后来,他终于在《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步诠次,得十五首》中道明了原委:“东云露一鳞,西云露一爪。与其见鳞爪,何如鳞爪无。况凡所云云,又鳞爪之余。忏悔首文字,潜心战空虚。”这是一首关于“写诗何为”的诗,从诗艺层面上来看,它乏善可陈,但从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却值得我们去思考。龚自珍生活的时代是大清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作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他与魏源一样,清醒地洞悉到了社会的各种乱象,以及存在于这些乱象背后的深刻的政治原因。权力的腐败,民生的艰难,内外交困的社会现实,促使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渴望振臂一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已亥杂诗》);而无处不在的“文字狱”,又令所有的文人都两股战战,纷纷投身于经学、考据学和理学的怀抱,以求自保:“姑将谲言之,未言声又吞”。然而,龚自珍狂浪不羁的性情和与众不同的思想锋芒,又不允许他就这样沉沦下去,甘愿做一位摇尾乞怜的平庸者,尽管每一次“破戒”,都有可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就是说,龚自珍“戒诗”复“破戒”的原因,乍看起来,根源于他个人的性情与生活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但真的只是这样吗?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晚年的龚自珍曾对自我一生的创作作过检讨,既有“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已亥杂诗·其四十四》)的自负,又有“可能十万珍珠字,买尽千秋女儿心”(《题红禅室诗尾》)的自得,更有“悔杀流传遗下女,自障扇过旗亭”(《已亥杂诗·其七十五》)的苦恼。在诗、文、词这三种文体之间,诗人最为看重的,其实还是他留下来的那些文论,譬如《病梅馆记》《宥情》《三捕》等,这些文论恣意汪洋,雅俗并包,文风犀利,充满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力量;而他最不看重的是早年留下的那些词作:“年十九,始倚声填词,壬午岁勒为六卷,今颇悔存之。”有一个连龚自珍自己可能都不愿承认的事实是,他一生中最不甘心的,就是做一位吟风弄月的诗人,尽管最终让他名垂青史的仍然是诗歌。循着这一思路,我们大致可以推论出,龚自珍“戒诗”可能不止是源于性情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因为,他的那些充满战斗性的文论与诗歌比起来,更容易给他招来“文字狱”之灾。因此,我们一定要将龚自珍的写作放在更加广阔的文学史的背景下来谈论,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诗人反复“戒诗”或“破戒”的原因。在龚自珍出生前的大约半个世纪左右,中国文学史上诞生了一部皇皇巨著《红楼梦》,由于印刷术的成熟和普及,这部巨著一经问世便风靡全国。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我始终以为,《红楼梦》的出现不是一件孤立的文学事件,我们更应该将它视为中国文学史进入到了崭新阶段的醒目标志,即长期霸占古典汉语文坛的抒情性文学,开始由抒情向叙事文体转变,而且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转变。作为章回小说的《红楼梦》,以其庞大的容量,包罗万象的叙事手段和经验,将几千年中国文明的各种元素一股脑地涵盖了进去,让原本属于一部叙事性文体的小说,变成了融政治与文化、自然与生活、叙事与抒情为一体的大文本。种种迹象表明,龚自珍显然是读过了《红楼梦》的,而且坊间还有他与“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交好的传言,而后者曾著有《红楼梦魇》一书。明确了这一背景后,我们再回头去读龚自珍的诗“况凡所云云,又鳞爪之余”,就会发现,诗人“戒诗”一定还有这样一层原因,即:敏感的诗人清醒地意识到了,诗歌在面对那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时,充满了无力感,至少,诗歌这种文体带给当世的震撼,已经远逊于《红楼梦》这种崭新的小说文体。正是这样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促使诗人龚自珍一次次提笔作诗,又一次次无可奈何地放下写诗的笔,寻找着更适合自我表达的文体,而文论就是他选择的结果。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其“奇”之处,自诞生以来已经被海量的学者专家从各种角度论证过了,这里无需赘言。我们只从这部小说中的诗歌成分来探讨一下,古典格律诗发展到晚清时代所呈现出来的某种症候。有人作过统计,《红楼梦》里总共出现了121首完整的诗词,还有众多的民谣、谚语、灯谜、对联等等。从《金陵十二钗判词》,到《大观园题咏》,再到《红楼梦唱词》,还有无数首咏“菊”“柳”“梅”“月”,甚至咏“螃蟹”等的主题诗。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古典诗词历经数千年来无数天才诗人的合力创造与推动,发展到晚清时期已经出现了各种风格与手法的文本模板,无论是文本形制,还是书写语言,总之,从肌到理,在经由了前人先贤的各种探索、积累、实践和淬炼之后,都具备了丰富而可观的形态体貌。也就是说,无论哪一种体式的诗赋,到了此时,只要是一个稍具才华的人都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即便手段不算是十分高妙,但至少也可以具足文学的品相。这是因为,值得后人借鉴和沿袭的文学遗产太多太丰富了,每一个写作者只要稍加研习、变通,就能够写出锦绣章句。大观园里的所有人几乎都能随口吟诗,即便是丫鬟如晴雯者,稍作练习,也能够出口成章。这一现象充分说明,诗词传至清代,已经并非文人墨客们的特权和专利。正是存在着这样一种前提,让我们很难说出《红楼梦》里的诗词有什么不好,但也说不出它们究竟好在哪里,或者有多么好。以最为著名的《葬花吟》为例,这首七言体歌行诗从开篇两联:“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到最后两联:“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整首诗一气呵成,情感线索清晰完整,读罢令人愁肠百转。倘若我们只是孤零零地来欣赏这首诗,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然而,如果我们将它放在古典诗词的长河里去看待,则很快就会发现,这样的美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美,这些诗词的意境、句法都似曾相识。唐代诗人刘希夷曾作《代悲白头翁》,诗中就有类似的情景写照:“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而葬花这一主题,或许是曹雪芹取自明代唐寅葬花的传说,唐寅的“葬花”行为和“惜花”“落花”等系列诗歌,影响和感化了《葬花吟》的创作心态。再以林黛玉的《桃花行》为例:“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而唐寅在《桃花庵歌》里是这样写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还有:“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林黛玉),“花前人是去年身,去年人比今年老”(唐寅);“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林黛玉),“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唐寅)……这样的借鉴在《红楼梦》里,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从情景、意象到结构和语式,广泛存在于这部恢弘的鸿篇巨制中,然而,由于它是一部长篇小说的形制,因此,这样的借鉴让我们读来毫无违和感。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红楼梦》中有许多吟诗、斗诗的情景描写,大观园里,众人围绕着一山一水、一树一石、一花一草,各逞才华,争奇斗艳。所有的心机都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徐徐展开,面对同一处景致,每个人的心性、气度和学识不同,所作之诗又产生了格局上的歧义。曹雪芹这样设局的目的,在于集中呈现各种人物的心理世界,但作为读者,我们或许能够读出另外一层涵义,即古典诗词写作中最为常见的“炼字”技法,行进到这样一群非专业诗人的手中时,遭遇到了显而易见的瓶颈。诗歌技法的普及非但没有拯救困境中的心灵世界,反而阻塞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反过来讲,正是古典诗词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炼字”绝技,发展到了晚清时,已经出现了难以为继的迹象。而事实上,这种迹象,岂止是到了晚清才独有的吗?早在晚唐时期,格律诗就出现了颓势,后来幸有宋代由诗而词的转向,才使得已经濒危的古典诗词获得了一线生机,又得以延续到明清时期。从才华、学识、性情和格局等方面来看,龚自珍无疑是有诗歌大才的,然而他未能生逢其时,他生活在汉语文体已经发生变革,出现了《红楼梦》这样气象万千的文本的时代,作为一位天生的诗人,自然会有一种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的怅然感和无力感。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明代艺术家徐渭曾说:“人有学为鸟言者,其音则鸟也,而性则人也;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而性则鸟也。此可以定人与鸟之衡哉?今之为诗者,何以异于是?不出于己之所自得,而徒窃于人之所尝言,曰某篇是某体,某篇则否;某句似某人,某句则否。此虽极工逼肖,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矣。”(《叶子肃诗序》)在徐渭看来,“鸟声”与“人言”确有互通性的一面,但澄清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才是诗人的本事,否则写作就很难摆脱冒牌货的命运。而近似的表述,也存在于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中:“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如前文所述,中国古典格律诗词的发展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和流变轨迹,但无论怎么变化,“炼字”都是基本功,无论是炼景,炼情,还是炼意,最终都要求在“字”上出奇出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对自我写作的观省和要求;“两年得三句,一吟双泪流”,这是贾岛在《题诗后》里对自我写作情景的真实描述。在唐代,仅以“苦吟”为题的诗作,就非常之多,诸如——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卢延让)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杜荀鹤)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因知好句胜金玉,心极神劳特地无。(贯休)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朝吟复暮吟,只此望知音。举世轻孤立,何人念苦心。(崔涂)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莫怪苦吟迟,诗成鬓亦丝。鬓丝犹可染,诗病却难医。(裴说)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到了宋代,诗人们依然在“苦吟”不止: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几度灯花落,苦吟难便成。寒窗明月满,楼上打三更。(赵汝鐩)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水驿荒寒天正霜,夜深吟苦未成章。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陈郁)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清新半树横枝句,冷淡暗香疏影诗。谁见当时苦吟态,只应童鹤在旁知。(舒岳祥)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先生苦吟日色晚,老铃来催吃朝饭。小儿诵书呼不来,案头冷却黄齑面。(杨万里)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凡此种种“苦吟”的情状,实际上对应了古典诗词发展到晚期后的穷途末路,诗人们在越来越逼仄的空间里腾挪,寻找着那个能够透光的“诗眼”,以期为垂死的诗意提供再呼吸一次的机会。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南宋魏庆之为了给后人提供作诗的经验,编写了一本深有影响的诗话集《诗人玉屑》,书中品鉴了从《诗经》到南宋的许多名家名篇,从四言到七言,面面俱到,从中总结出一套作诗方法。在他看来,一首好诗应该尽力避开“五俗”:俗体、俗意、俗句、俗字、俗韵。作为一位没有身份和话语权的普通士人,魏庆之避开了复杂的文人社交圈,他的许多言论可以完全不顾及那些诗人们的名声,可谓畅所欲言,锋芒尽显。譬如,“诗以意义为主,文词次之;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世人见古人语句平易,仿效之而不得其意义,便入鄙野,可笑。”(《诗人玉屑·卷六》)又如:“作诗必先命意,意正则思生,然后择韵而用,如驱奴隶;此乃以韵承意,故首尾有序。今人非次韵诗,则迁意就韵,因韵求事;至于搜求小说佛书殆尽,使读之者惘然不知其所以,良有自也。”(《诗人玉屑·卷六》)由于魏庆之身处的时代已经是古典诗词难以为继的时代,因此,他的许多观点都可视为困兽犹斗之举,对后世有许多启发意义。宋代之后,出现了许多谈诗论法的著述,仅在宋代,除了欧阳修的《六一诗话》、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外,还有司马光的《续诗话》、阮阅的《诗话总龟》、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蔡正孙的《诗林广记》、吕本中的《紫薇诗话》、陈师道《后山诗话》、范温的《潜溪诗眼》,等等。这也足以说明,古典诗歌发展到这一时期确实积累了足够丰富的谈资,值得后代去加以总结了;同时还说明,原有的作诗技法已经被前人穷尽,留给后世的空间已经不大了,要想超越必须另辟蹊径。当写作这种行为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方法论”之后,它就变成了一桩危险的工作,只有清醒的写作者才会体会到日益逼近的危险。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月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当然,还有“疏雨滴梧桐”(孟浩然)等,这些名句里都嵌入了一个所谓的“诗眼”:“绿”“闹”“弄”“滴”,正是这些“诗眼”的存在让我们体味到了古典诗歌中一字不易的功力和效果,而这种功力的得来看似简单,却是诗人们长时间“炼字”的结果。闻一多先生曾将公元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笼统地称为“贾岛时代”,因为那一时期贾岛的“苦吟”为诗手法,代表了当时一批诗人对待语言的“推敲”态度。传说,每年除夕,贾岛都会拿出一年以来所写的诗篇,摆放案前,倒酒默祷:“此吾终年苦心也。”与贾岛一样,元和时代还有姚合、张籍、韦庄、卢仝、张祐、贯休、朱庆余,甚至包括韩愈、孟郊、李贺等等许多诗人,都极力追求诗意的奇绝与冷僻,视“苦吟”为诗歌的绝学和诗人的共同美德。后世常用“郊寒岛瘦”来形容孟郊和贾岛的写作风格,又用“呕心沥血”来表现韩愈和李贺的创作面貌。在我个人的阅读视野里,真正将诗歌的“炼字”绝技发挥到极致的,可能还是李贺。这位只在人世间活了短短二十七年的诗界“鬼才”,在给后世留下了二百三十三首诗后,传说被天帝派来的绯衣使者召至天上,为新落成的白玉楼作记去了。“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伤心行》)李贺自出道之初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诗歌情态,敏感、孤僻、多疑的性格赋予他特殊的感知感受系统,“无情有恨”的思想意念几乎贯穿在了他一生的诗写活动中。我们从李贺的诗里面几乎读不到那个时代的印迹,因为他总是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各种鬼怪、志异、传说,以及变形无常的日常,上至天庭,下至幽冥,都被杂糅在了他的诗歌里,空间错落,时间挪移,读来令人恍兮忽兮。这种非理性的手法不仅仅体现在李贺诗歌的谋篇布局上,也体现在他对字、句的拿捏方面。譬如:“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金铜仙人辞汉歌》)这首浑然天成的孤愤之作,遣词造句奇崛又熨贴,刚柔相济,却不是由一词一句得以形成的这种气象,它是由诗意的整体效果来实现作者的情感呈现意图的。如果说,在李贺之前,诗人们还在拼命苦吟寻找“诗眼”的话,那么,到了他这里,每一首都布满了“诗眼”,千疮百孔却灿烂夺目。而事实上,李贺也与贾岛、孟郊一样,热衷于骑驴行吟,李商隐在《李长吉小传》中说,李贺时常骑驴寻诗,遇到所得便书投囊中,归家之后再清点所获,“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司空图在论及贾岛诗时曾说:“贾浪仙岛时有佳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与李生论诗书》)而相比之下,李贺则克服了只有名句而无名篇的欠缺,将自己的写作推向了古典格律诗的另外一极。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现在我们回过头去再看杜甫所言:“语不惊人死不休”,写这首诗的时候,是诗人一生中最舒缓惬意的草堂时光,精神和肉身都获得了短暂而难得的憩息。望着起伏浩荡的江水,杜甫总结自己的性情和文字,认为人生和写作都要不留余地,所以,才有了接下来的:“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漫兴”才是诗人最好的创作状态,而一旦陷入“深愁”就容易矫情了。我们看到,乐观,豁达其实才是杜甫真实的内心世界。仇兆鳌评杜甫“少年刻意求工,老则诗境渐熟,但随意付与,不须对花鸟而苦吟愁思矣 。”(《杜诗详注·卷之十)所谓“修辞立其诚”,倘若只强调语言的“惊人”效果,一味着力于词句打磨,而不顾及整首诗的立意,以及诗歌对世道人心的整饬力量,那么,写作就会在小情小调里打转,终难达到以诗见人的效果。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汉学家宇文所安在《晚唐:九世纪中叶的中国诗歌》一书里,用“次要诗人”来称谓贾岛等一干执迷于“苦吟”的诗人,因为“他们的很多诗歌是相似的。这些诗人创作的诗篇优美而令人难忘,但大多诗篇很容易地可以看成是由六七个其他诗人写出来的。当后来的传统越来越欣赏诗人生平的参照框架,越来越赏识独特的诗歌个性时,这些诗人最终逃脱不了‘小诗人’的地位”。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道光十九年(1839年),龚自珍从北京回到了老家昆山,稍作休整,又返京迎候家眷返乡。来回两趟都要经由袁浦,诗人在这里艳遇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苏州歌伎灵萧,并发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剑萧之恋”,他一连写下了三首献诗,其中有:“青史他年烦点染,定功四纪遇灵箫。”(《已亥杂诗·其九十七》)这段奇遇后来又被诗人写进了一首题为《定风波· 除是无愁与莫愁》的词里,其中有这样两句:“多谢兰言千百句,难据,雨琌词笔自今收。晚岁披猖终未肯,割忍,他生缥缈此生休。”作为“但开风气不为师”的一代大家,龚自珍之“猖”实则体现了中国古典文人,在几千年的文明夕光里所发出来的无可奈何的感叹,终是英雄年暮,又敌不过纸短情长。“丘壑无双人地称,我无拙笔到眉弯。”(《已亥杂诗·其二百》)“灵萧”在晚年的龚自珍心目中犹如一团光焰,隐喻过诗人的狂狷与不屈,现在又隐喻着他的不甘不舍,以及无能为力。TD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