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俗
腊月廿七,临近除夕,孩子们已回家团聚。晚餐,一家人边吃边聊,话题自然离不开年俗。
桌上七个菜,荤素搭配,味道也好。其中有一碗黄豆煮猪脚,天冷已冻结成块,妻把它切成片,女儿很喜欢吃。
“鱼冻肉冻不怕冰冻”,年近八旬的老妈对孙女说。
老妈有点话痨,话匣打开便停不下来。
“你爸小时候,家里日子清苦,平时连饭都吃不饱,过年时才会买几样荤菜。把鱼烧熟加上几块油豆腐熬成汤,然后放在叫‘钵头’的扁陶罐里冻起来,叫做‘鱼冻’,‘肉冻’则是几块猪头肉加一些肉皮和油豆腐熬好后冻成的块。这两样菜,是客人来拜年时才会拿出来的,那时有‘鱼冻’和‘肉冻’,就算是比较‘体面’了。”
老妈忆苦思甜,女儿却一脸不屑。
反问道:“奶奶,你说过去穷,怎么还能吃上这么好吃的菜?”
面对女儿的提问,老妈竟然一时语噎,岔开话题说:“你们是没经历过,自然不知道什么叫‘苦’。现在的日子太有味了,想吃的都有卖,要什么有什么,有些东西,我和爷爷连名字都叫不出来呢!”
听了老妈的话,老爸若有所思,呷了一口酒对我们说:“三十年前,我是做梦也没想过,现在的日子会这么幸福。”
老爸的话这句,触动了女儿的某个兴奋点,她像忽然打了鸡血似的,急促的问:“爷爷奶奶,那你们讲讲我爸小时过年的情形吧!”
老爸放下酒杯,慢慢地对女儿说:“过去的事,还是让奶奶给你讲吧,她记性比我好!”
于是,女儿期盼的眼神落在老妈身上,我知道,她想从奶奶嘴里得到以前那些神秘而又离奇的故事。
老妈记忆力超强,五十多年前的往事合着七十多个春节的辛酸经历,在女儿的诱惑下娓娓道来。
“我就说过年的事吧!过年,其实是从腊八节开始的。”
“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是腊八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一天,很多人会去附近的寺庙喝腊八粥,这个习俗至今还在各地延续。喝腊八粥有两重意义,一是企盼福寿安康,二是提醒我们生活要节俭。”
“哦!难怪陆游的诗里说:‘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女儿想起了她学过了一首诗。
“奶奶,您先吃点菜,让爷爷来说几点。”
听老妈讲了一些,女儿关切地说,顺手给老爸的酒杯里添了一点酒。
“好!我给你讲过年前切麻糖的事吧!”老爸也打开了记忆。
“麻糖,是招待客人的必须品,家家户户都要切的。麻糖品种有很多:早米的、糯米的、小米的、米花的、玉米花的、大豆的、芝麻的、花生的等等,这些材料都是我们自己田里种出来的。”
“当年,我和你奶奶都是咱村里切麻糖的好手,一过大寒节气,就有隔壁邻居来请我们去切麻糖。切麻糖也是一门技术活,熬糖时要掌握火候,糖浆的浓度要适中,加入米花后要搅拌均匀等等。切好麻糖,主人家都会送一些麻糖作为酬劳。”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老爸满脸自豪。
老爸的话还未说完,我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儿时的一些情形。印象最深的要数爆米花了。一过腊八节,就有人挑着机器来到村里爆米花。为了遮蔽风雨,爆米花的地点总是设在祠堂南边的走廊上。左邻右舍用有自己名号的箩筐排成一条长龙,等候爆米花。排在后面的几户人家,有时晚上十点多还轮不到,只能第二天重新来排队。小伙伴们会在长龙边逛来逛去,侦查谁家要爆玉米花,谁家要爆大豆?然后潜伏下来,伺机作案。
那时候爆米花是烧木柴加热的,需要用木制风箱鼓风。爆米花的师父左手拉风箱,右手摇火炉上的米花机。小伙伴们经常会抢着去拉风箱,有的帮忙往火炉里添柴,心里念的却是那香喷喷的爆米花。
“嘭”的一声,热气弥漫,米花迸进箱笼,但总有几颗会溅到外面。所以,一听到响声,小伙伴们就会“呼啦”一声冲过去,在箱笼旁边捡便宜。天黑后,围坐在米花机周边,炉火的红光映衬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在米花的香气里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
“爷爷,听说以前过年有很多规矩,是不是真的呀?”女儿的话打断了我的回忆。
“是的!逢年过节,不准骂人,不准说脏话。谁骂人了,长辈就会督促他用擦屁股的草纸擦嘴。”
“过年前的准备工作也很多,水缸里的水要挑满,米坛子里的米要装满,柴房里的柴火要备足,油盐酱醋等都要准备充分。俗话说‘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就是这个道理。”
“除夕前要贴‘斗方’,‘斗方’就是春联。现在的春联是随时可以买到,以前,‘斗方’都是自己买来红纸请人写的。贴‘斗方’也有讲究的:正门要贴寓意吉祥的七联对句,侧门(或偏门)贴正菱形的四字吉祥语,如:开门见喜、五福临门、吉祥如意等,厨房的灶君位上贴两条五言小联:一年求清洁,四季保平安,横批是:吉祥如意。猪羊圈墙边贴‘六畜兴旺’,谷柜侧面贴‘五谷丰登’。”
“准备就绪,就等着除夕谢年了。除夕我们土话叫‘三十夜’,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辞旧迎新,一定要讨个吉利。”
“爷爷,明天就是除夕了,我们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吗?”女儿有点疑惑的问老爸。
“你问奶奶吧!”老爸把话题交给了老妈。
“哦!”女儿答道,“奶奶,我们谢年的物品都准备好了吗?”
“好了!好了!”
“那您给我讲讲谢年的传统吧!”
“谢年,是除夕日的最重要的事。”老妈开门见山地回答。
“就是举行仪式拜祭天地,感谢天地菩萨一年来的护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福寿安康。”
“谢年也有很规矩的。谢年前几天要‘掸尘’,也就是大扫除。把屋里屋外各个角落的灰尘扫去,干干净净迎新年。也寓意扫除上一年的晦气,迎接新一年福运。谢年前一天全家老少都要沐浴。谢年时要穿上新的衣服和鞋袜。谢年时的供品摆放也有规范的:八仙桌朝正门摆放,一对红蜡烛放在前排正中,标有堂号的行灯放在红烛左边,盛酒的锡制酒壶放在红烛右边,我们的堂号是‘存德堂’。然后三茶六酒,谷米豆麦,各式供果,馒头、红果按序摆好,正中放红色的肉桶,桶内装煮熟的猪头(猪嘴上插绿蒜)、猪尾巴(预示有头有尾),鸡(必须是公鸡,鸡嘴上插绿蒜)、鸡蛋等。”
“这么复杂的?”女儿一脸疑惑。
“谢年开始,燃起红烛,点亮行灯和正门前的大红灯笼,然后用三炷香朝东南西北四方各拜三拜,迎接佛祖和天地间掌管众生的菩萨入位享供。斟酒三轮后叩拜,许愿和祈祷,感谢佛祖和众菩萨佑护,祈求新年全家身体健康,万事顺意。接下来要专谢灶君菩萨和栏头菩萨,赐我们三餐美食并保佑六畜兴旺。”
“现在都不养牲畜了,只能向栏头菩萨告假了”,老妈还不忘调侃一番。
“整个谢年过程,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
“谢年结束,燃放鞭炮礼花。放鞭炮,有驱魔、辟邪、消灾的寓意,但这时候放鞭炮,是向过去一年的道别,是对新的一年的祝愿,是表达过年喜悦的心情。接下来进行掰猪头‘隔世’,‘隔世’就是除夕宴,‘隔世’过程中,长辈会给晚辈发压岁钱,‘隔世’后开始守岁,年轻人精力旺盛,大家聚在一起,用打牌等多种娱乐方式守岁到天亮。”
“年初一早上要吃羹和粽,意为传承耕(羹)种(粽)的风俗。勤劳肯干是我们农民的本质,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过上好日子。在2018年新年贺词上,习近平主席都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呢!”
“年初二开始拜年,拜年也有顺序:初一拜祭祖先,初二去外婆家和娘舅家,而后就按辈分大小排序”。
“奶奶,以前过年有这么多规矩,现在怎么都没有了呀?”
“时代不同了!思想观念也不同了,这叫与时俱进!”老妈坦然答道。
“犹记少年骑竹马,转眼已是白头翁。”听了祖孙一番对话,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慨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转头细思:儿时过年虽然规矩不少,但乐趣却比现在还多。而那些乐趣,已经刻在脑海里,每逢过年,都会重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现在过年,虽然衣食无忧,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这或许是对孩提时那些情趣的不舍,或许是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更多期盼。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随着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强盛,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都已变为现实。“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传统习俗却淡出了我们的视线。物质上的富足能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但精神上的匮乏却会使我们心里失落空虚。心里空虚的人就像一具失去灵魂的躯壳,也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所以,我对女儿说,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年俗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决不能轻易丢。
如今,那些古朴而温馨,恭肃而隆重的年俗已经渐渐淡化,但它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中,让我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