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成为一种问题
2020-06-21抒情散文繁华落幕
儿子三岁多的一天晚上,他玩累了,倚靠在沙发上无所事事。我正在收拾书架,恰巧翻出了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的全译本,便读给他听。我没指望着他能耐心听下去,因为这个全
儿子三岁多的一天晚上,他玩累了,倚靠在沙发上无所事事。我正在收拾书架,恰巧翻出了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的全译本,便读给他听。我没指望着他能耐心听下去,因为这个全译本有太多艺术性的细节,我只是想让自己重温一下第一次读到这篇童话时的感动——那时,我上高一。燕子一趟趟往返于快乐王子与生病孩子的裁缝母亲、写剧本的年轻男子、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其他穷人之间,一次次地从快乐王子那里衔下剑柄上硕大的红色宝石、眼眶里明亮的印度蓝宝石,浑身足赤的黄金叶片……每天,燕子都说“我要去埃及了!”可快乐王子也一再挽留“你愿意陪我再过一夜吗?”故事在这样的重复中推进,夹杂着对环境的描述,对气氛的渲染,使本来并不复杂的故事显得有些庞杂,三岁多的儿子能听得懂吗?可是没想到,他居然听得很认真。我读得不快,六千字读下来总要二十多分钟吧,在这二十多分钟里,儿子自始至终全神贯注,而他还从来没有这样长时间地全神贯注过。故事临近结尾,燕子跌落在快乐王子的脚下死去,快乐王子的那颗铅做的心裂成两半。读到这里,我的声音情不自禁地发了颤,和初次读时那种强烈的感情竟毫无二致,并没有因为早就知道故事结局而有丝毫的麻木。我下意识地抬起头,突然发现,儿子的眼眶竟是湿润的,他几乎要掉下泪来!这绝不是他平时的那种哭,天真的孩子还不会这样哭,这是一种夹杂着伤心、失落、心疼的感动。那个时刻,我觉得很庆幸,庆幸儿子有了这样一次感动。
这感动是故事本身给他的吗?那时候,虽然他还不识字,但我可没少给他买书,也常常陪着他一同“亲子阅读”,他看过的比这个情节生动、复杂、紧张、刺激的故事多了去了,但是我却从来没有见过他这种发自内心的五味杂陈的情绪。是什么力量给了他第一次感动?应该说是文学的力量,是艺术的力量。所有的描述和细节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因为它们的存在,这二十多分钟里,我和儿子被轻而易举地带入到了故事深处,就像是浸润在了王尔德精心营造的氛围之中,犹如身临其境,我们才被故事中蕴含的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所感染,所感动,精神上得到了一次熏陶。试想,如果把这个故事精简一下、缩写一下,让六千字只剩下六百字,我想,把故事讲清楚、说明白是一点儿也不成问题的,或者说,故事会讲得更清楚、更明白,直截了当、一目了然,但是无论是当初十六岁的我,还是现在三岁的儿子,恐怕都是不会有丝毫触动的。这就好像把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树叶全部摘光,甚至还把一些枝枝桠桠也都砍掉,剩下那个泾渭分明的主干,树仿佛还是一棵树,可树已经不再是那棵树了。
打这以后,再给儿子买书,我就有意识地想给他买些原著本或者全译本。可每回去书店,我都是乘兴而去,却失望而归。书店里的儿童读物倒是不少,不敢说占据了半壁江山,也绝对是举足轻重。可是挑过来挑过去,想买的经典读本却是不见踪影。其实,书架上中外经典故事也不少,从《三国演义》《西游记》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还有《爱丽丝漫游奇境》《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吹牛大王历险记》等等这些滋养过我心灵的书比比皆是。仔细再一看,虽然出版社不同,所属的丛书系列不同,却几乎清一色都是缩写本和美绘本,这些书印制得非常精良,大多都是铜板纸彩印,猛地拿起来,还真有点儿让人爱不释手。简写本就简写本吧,让那些经典人物形象在孩子的脑子中留下个初步印象,也可以让孩子提前领略一下经典的魅力。于是,便付钱买回几本。
等回到家里细细读来,却大呼上当。最好的情况是:一棵树无枝无叶,干巴巴无异于一棵枯树、死树,那些曼妙的词句,那些精彩的华章,那些生动的细节,全都去哪儿了?这还算是幸运的。更糟糕的情况是:文不通、字不顺,错别字连篇,特别是有的拼音读本,明明是为了尚在识字阶段的孩子读起来没有障碍,却出了许多拼音错误,尤其是多音字,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自动生成,这不是给孩子的阅读造成了更大的障碍吗?更有甚者,有些缩写者、改编者自以为比古人高明,随随便便地改动故事原貌,还冠冕堂皇地说是什么“新编”、“新解”、“演义”。还有一例,装帧精美的硬皮封面上明明印着《安徒生童话》,里面却有一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孰不知,这个名篇是德国的雅各布·格林在1812年就写成发表的,故事取材于德国西部美茵河畔洛尔城的一个有名有姓的真实人物。这个名篇发表时,生于丹麦的安徒生刚刚七岁,他正和鞋匠父亲、洗衣妇母亲一同住在一间窄小的房子里,搭着玩具剧场玩木偶戏呢!安徒生后来也有一个名篇《白雪皇后》,名字差不多,说得却完全不是一码事儿。唉,如此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书才是最可怕的书。
经典尚且被演绎得如此,那些个青春校园、玄幻穿越、刀光剑影,就更不敢恭维了。这么说有些一概而论,好像是要举起棍子打击一大片,其实,儿童读物中确实有非常优秀的,可是这些闪闪发光的金子早就被淹没在数量的海洋之中。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图书,我眼花缭乱,无力挑选,我总不可能一本本书翻过,更不可能把每一本书从头看到尾之后,再决定买与不买吧?
给儿子买书如此,给自己挑书,我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曾有一个时期,我是非要等一本书“过了时”,书店还摆在显眼的位置,媒体和评论还在叫好,街头还有人捧了读,我才肯掏钱买来。然而,就算这样,也越来越不靠谱。好些书,很畅销也很长销,出版社一印再印,嗅觉灵敏的盗版商们早就把盗版书摆得满大街都是,报纸、广播也连篇累牍不遗余力地推广介绍,真有点儿“洛阳纸贵”的架式,可买回来一看,却不是那么回事。当然,这和我个人的阅读兴趣相关,书再好,还得对自己的口味才行。这么一来二去,我发现了,那些风靡一时的书,往往都是些情节紧张刺激、悬念丛生、环环相扣、步步惊心的,或者是剑走偏锋,整一个谁也说不清楚、弄不明白的领域,反正是真是假你不知道他也不知道,作者怎么说就怎么是了,比如说一个从未有过正式工作的非要写“官场”,一个连股票都不敢买的非要写“商战”。
这样的书有一些不是不好。19世纪末的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塑造了才华横溢的侦探形象,历经一百余年,集侦探、悬疑、推理为一身的通俗小说《福尔摩斯全集》仍畅销不衰,已经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如果当今的某一部书也能如此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当然是一件好事。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样的书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图书的主流,而且大有成为“独流”之势,狠不得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的书了。出版社在通过选题时,大概首先想的就是有一个好的销路,好卖,才有更高的利润更高的回报,于是也就格外青睐那些“会讲故事”的作家和作品。
“会讲故事”这种情况在各大文学网站就表现得更突出了。说网络文学也好,说类型文学也好,总之,你的故事就是要讲得能抓住人,而且抓住了就绝不放手。秘诀其实很简单,一个是“快”,一个是“多”,其中最核心的又是“快”。因为有了速度,才能有数量,而有了数量,才能有读者,有了读者,才能有效益。于是便有了一天一两万字的匪夷所思的码字速度,这个速度是让绝大多数传统作家望尘莫及的。我曾经天真地认为,这些网络作家们一定是每天夜以继日地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除了码字,生活中再没有其它乐趣。直到我接触到一些“大神”级的网络作家,才知道,原来他们辛苦归辛苦,但生活得还算滋润,平时也会和朋友聚会、聊天、K歌、飙酒,虽说有“催更”的压力,但也能从容应对。当然,此时的他们已经站到了网络文学的塔尖之上,已经有了数以十万计的“粉丝”,他们每天只需要写三千字就能维持住自己的“人气”。但是,这些“大神”中的绝大多数都经历过每天一两万字那个阶段,唯有如此之“快”,才能保证蓄养起越来越多的“粉丝”。因为读者看你的作品,每天起码要看一章,也就是三千字,有了这个基数,读者才会不停地追看下去。而要想让读者还算满意,那至少得两章六千字,要想让读者追着看,那就得三章九千字,要想让读者沉迷,这需要四章一万二,真的想让读者过瘾,让读者爽,让读者迷恋其中欲罢不能,除了你就不读别的了,那你就非得写一万五以上了。
如此之“快”的写作,当然就成了“萝卜快了不洗泥”,就不可避免地粗制滥造,不可避免地给故事注水。注水,绝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表达,甚至是与艺术完全背道而驰的。注水不是要让一棵大树郁郁葱葱,而是要让本来七八两的猪肉变成一斤,不但口感差、品质低、易腐烂,而且会引发疾病,甚至致癌、致畸,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文学免不了要讲故事,但文学绝不只是讲故事,更不是讲掺杂使假、注了水的故事。仔细想想,“会讲故事”、“只讲故事”、“讲注水故事”,其实根子并不在文学创作和图书出版上。
文学作品是要被阅读的,有人读了,读懂了,文学作品才能实现其价值。这个过程,就是文学接受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书无疑更接近一种商品,既然有商品属性,那么就有了供需关系,按照市场配置的理论,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产品,是需求在决定着生产。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更是文学作品的需求者。从一定意义上讲,读者的阅读需求决定着作家们创作什么样的作品,决定着出版社出版什么样的作品,决定着文学网站把什么样的作品放到主页上去。
这么看来,问题就出在了读者身上,或者说,是绝大多数读者的阅读出了问题。的确,现在越来越多的读者只喜欢那种或紧张刺激、或悬念迭出、或夺人眼球、或娱乐至死的短平快作品,就算这些作品是注过水的也不在乎,反正写书的下笔万言,读书的也是一目十行、一目一“屏”,至于有没有文学内涵、有没有文学特质,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正应了若干年前张爱玲的那句话:“中国人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连《红楼梦》也读不下来了。”现在不但几乎没人原原本本地读《红楼梦》,恐怕就连改编电视连续剧的人也懒得去读,只是在茶寮酒肆或者咖啡馆里听上几则红楼故事,便以娱乐至上的精神,进行新的大胆的“创造”了。别说《红楼梦》没人读了,张爱玲可能是想不到的,连她的书也鲜有人读了。读者都在网上,在电脑屏幕前,在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屏幕前。
一位研究网络文学的专家朋友某日兴起,大谈当今网络文学蔚蔚大观、方兴未艾、势头强劲,还做了个比张爱玲更大胆的预言:“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网络作家必将接过中国文学的接力棒,扛起中国文学繁荣发展的大旗。”我实在听不下去,反驳道:“我承认,在如此庞大的网络作家大军中,可能会孕育着那么几位文学大家的苗子,当然,只是苗子而已,但绝不可能成为中国文学的主力。在未来,文学的传播方式可能发生改变,就像是造纸术普及后,人们不再把字写在帛上一样,但这只是一个载体的变化,文学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网络文学绝不可能取代传统文学。白话文创作已经过了百年,人们不是还在读唐诗宋词吗?”这位专家朋友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读着网络文学长大的,这些‘网生代’在未来肯定也不会接受传统文学。到了那时,没人读,传统文学不就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吗?”说这话,对他来说可能是“喜”,对我而言就是“忧”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中华文明几千年积淀的优秀文学宝库真的没人读了,这岂不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由此我想到了俄罗斯这个民族。众所周知,俄罗斯有着伟大的文学,能在俄罗斯历史上镌刻下自己名字的人物中,绝大多数都是大文豪,就连我们作为外国人也能随口说出这些拗口的名字:普希金、果戈里、契柯夫、高尔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俄罗斯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就有五位:伊万?布宁、肖洛霍夫、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布洛兹基。
人家那个民族为啥就出了这么多文学巨匠?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俄罗斯人爱读书。到过俄罗斯的人都有一个印象,路边长椅上、公园草坪上、咖啡馆里、公共汽车上、地铁车厢里,随处可见捧着本书读的人,甚至在一些商场超市,排队购物的人也会变魔术似的变出本书来,趁着这么个工夫读上一段儿。顺便说一句,他们捧的可不是什么网络小说。在北京雅宝路,你要是碰上个“老毛子”,想上去聊几句却不知道从啥聊起,那就建议你和他们谈一谈叶甫根尼?奥涅金、安娜?卡列尼娜、葛里高利、日瓦戈医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保管他们就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跟你扯上老半天。我当初练俄语口语的时候,就经常和他们这么“套磁”,只要几句话下来,就能轻而易举地拉近了彼此的关系,不再陌生,也不再心怀警惕和提防。从他们的言谈之中,我总是可以感受到他们那种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兴奋之情,就好像是在异国他乡遇到了知音一般。
俄罗斯人对文学经典的推崇,对文学家的敬仰,好像是浸透到了民族的血液之中,有这样的DNA似的。比如说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街头巷尾、十字路口、广场草坪,都高高地耸立着一些神采奕奕、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在这些雕像中,总是可以见到普希金、托尔斯泰、奥斯特洛夫斯基、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等等这些文学大师,甚至连普希金妻子娜塔丽娅也跟着沾了光,他们与彼得大帝、叶卡捷林娜、列宁一样,沉静地立起那里,看着他们脚下熙熙攘攘的人群。走着走着,不经意间,你就与这些大文豪擦肩而过了。也许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擦肩而过之中,俄罗斯人的读书意识也不知不觉地提升了,有了更多阅读的渴求和自觉,有了对本民族文学的追捧和自信。我想,这至少是俄罗斯能产生灿若星辰的大文豪的原因之一吧。
与俄罗斯这个民族比起来,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华民族,其实是有着一部更加光辉的文学史的,我们的大文豪一点儿都不比他们少。可能,我们差就差在了读书上,差就差在了对文学的敬畏之心上,差就差在了对待传统文化的礼敬之心上。
可再一琢磨,读者的阅读出了问题,其实也不单单是读者的问题。
时代飞速发展,日新月异,首先就表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大大加快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一句名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现在不大提了,也不再到处悬挂了。不提了,不是不重要,而是早就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真正入脑入心了,也就没大讲特讲的必要了。节奏快了,压力也就随之大了。辛辛苦苦工作一天,还要饱受路上堵车之苦,还要时刻牵挂着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好不容易挨到双休日,还要督促孩子写作业,带着孩子满世界地上课外班,空巢的父母也需要咱们“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这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领导的日子,哪有闲工夫读书啊!能拿出的整块儿时间就是被堵在路上的个把钟头了,可就咱们那公交、那地铁,人挨人、人挤人,就算有点儿时间,也没那个心境啊,怎么能像英法日俄公民似的,变魔术变出本书来呢?最多,也就是掏出手机,玩玩游戏,发发微信,看看大片,瞅瞅哪个明星又整出了什么“门”,哪个大腕跟谁谁结了婚又离了婚,哪个地方又打掉了个“老虎”或者“苍蝇”。
当然,在这些埋头沉醉于手机的人中,也确实有读“电子书”的。有些人就说,是科技的进步,是网络,是移动终端,把人们又拉回到了读书的行列里。可正是科技这把“双刃剑”,我们迎来的是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图像时代,动漫、游戏、影视比文字更能抓住人的眼球。还有更值得担忧的,二维的、平面的影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视觉要求,于是凡是电影都成了3D,电视也有了3D。这还不过瘾,那就让椅子摇晃起来,让气体液体喷射出来,这就是4D、5D。而且,据说已经出现了将游戏娱乐与动感影院技术结合的“可以玩的互动电影”,参与结果由观众说了算,按照“电影家谱”来算,这应该就是6D、7D了吧。如果说2D的影视还有一些艺术的感觉,胶片给人的质感还能让人得到一些美的艺术享受的话,3D、4D、5D和终会推广的6D、7D,给人留下的可能只有“刺激”和“好玩”,这也许正是人们所追求的。所以,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离文字,特别是优美的文字越来越远,久而久之,人们的思维就变得懒惰,人们的想象力就会大打折扣。
这并不是科技的错。只不过是随着科技发展、经济进步、物质丰富,人们的脚步太过匆忙了,人们的身影太过疲惫了,无法让心沉静下来,心浮了、气躁了,心浮气躁到没有注意到精神世界已经越来越匮乏了。
我们还回到地铁里,回到公交车上,其实也不是绝对没人读书的。我就不止一次地碰到过捧着书读的人,心中的敬意顿时油然而生。说实话,我爱读书,但我几乎没有在地铁和公交车上读过书,那里的环境太过嘈杂,人满为患,静下心来读书的确不易。可等我或有意或无意地凑近了再看,他们手中的书却不是我本以为的“闲书”。有位小伙子看的是医师资格考试的习题集,一边看,一边还用铅笔做着选择题,每个A、B、C、D的个头儿都足足占满了整道题,看来这本书用过了一定是要扔掉的。有位姑娘手里捧着的应该是会计方面的书,我瞥了一眼,都是些数据和统计表格之类,我是看不懂的。而一个年轻人看的书我就太熟悉了,公务员考试用的申论,我也读过,内容大同小异。还有一次,整个道路水泄不通,我在公交车上不经意地向窗外一瞥,只见一辆白色轿车中,开车的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士,竟干脆读起书来,还时不时地从副驾驶的位置上拿过一个本子记下些什么。我无法看清她读的是什么书,但从那架式来看,一定也是什么考试用书。
我心中还是敬意满满,由衷地敬佩他们分秒必争的“钉子”精神。我不是说读教科书、应考书有什么不好,可惜的是,我只见到了读这些书的。
再看看书店的布局,也能明白一二。大多数的综合性书店,占据最显著位置和最大面积的,往往都是“教辅”类图书,从儿童学前教育、入学准备开始,然后是小学、初中、高中同步辅导,直到考研、考博以及律师、医师、会计师、建筑设计师、MBA、MPA、TOEFL、GRE、IELTS等等各类资格等级考试用书。位居其次的就要数各类“励志”类图书了,我这里说的“励志”是广义上的,除了“人际交往”、“办公室规则”、“恋爱手册”、“致富宝典”,还有如“心灵鸡汤”类的哲思美文。儿童书籍占的比例也不小,在这不小的比例中,也有一部分是写给家长看的,自打《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火了之后,怎么当爸爸、怎么当妈妈、怎么教育孩子的书更是呈现出井喷之势。
众人都在说文学被边缘化了,这么说来,此言还真是不虚,文学类的书都躲到了书店最不起眼的角落里。
也是,多读几本小说,不能帮谁得到更高的学位,不能帮谁得到更好的职业,也就不能给谁带来更多的金钱。没人读文学,只有人读“实用”的书,正是“无利不起早”的功利思想在作怪。带有功利色彩地读书,其实古已有之,并不新鲜。有句古话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头悬梁、锥刺骨、囊萤映雪,不可谓不用功,但这么做的目的,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或者“壮元及第”或者“范进中举”。还有句古话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话说得就更诱人了:好好读书吧,读了书就有了美女,有了金钱。
这样理解读书的功用恐怕是太狭隘了。
怪不得书商们都认准了一个理儿,学生的钱太好挣了,凡跟孩子沾边儿的书都太好卖了。比如说一些作文的书,随便换个书名,叫什么《大全》或者叫什么《秘笈》,其实内容如出一辙,甚至一模一样。可家长们却不心疼钱,只要对孩子学习有利,统统购进,大有来者不拒的势头。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却把这个“学”字理解得狭隘了,成了“活到老,考到老”,全民都是学生,都在考各种资格证。
这就牵扯到了眼下的应试教育体制和人才选拔机制。应试教育让孩子们疲于应付,只知道埋头于教科书、习题集,他们哪里还有时间读什么“闲书”?在这种体制下,他们学习的目的纯粹只是为了升学,当然也就是为了讨个锦绣前程,这样的学习又何来兴趣呢?人才选拔也是如此。仅以职称考试为例,一个文学编辑,只要年头儿够了,不去考他的中文水平如何、文学修养如何,而是考英语,四级水平的可以晋中职,六级水平的可以晋高职。我是学俄语的,当初从助理翻译晋升翻译时,也是俄语免试,只考英语。我心中难免纳闷,英语水平高,就能说明俄语水平高吗?若如此,以后连考驾照也不要学开车了,就考英语,四级的发C本,六级的发B本,八级就可以发A本了。这么说,谁都会觉得可笑,可其它需要专业水准的行当却非得考英语,不就是一个理儿吗?如此考试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培养人、选拔人,而是为了筛下去一部分人。
读励志类的书倒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但同样也是怀着相似的“功利”目的。对于初入社会的青年人,择一两本好的励志书读一读,触动一下心灵,产生一些共鸣,引发一些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或许真的能从中找到一些参考和借鉴,从而在职场、情场、商场上少走一点儿弯路。但不要以为书中全是金玉良言、字字珠玑,更不可奉为“宝典”、“圣经”,以为一册在手便可以从容应对现实中的所有困难,从此,爱情事业游刃有余,为人处世八面玲珑,应对商海从容不迫,官场风云尽在掌握,走遍天下无敌手了。这些书能管得了一时就不错了,怎么可能管得了长远呢?特别是有些励志书,摆出一付“过来人”的姿态,故作深沉,居高临下,纸上谈兵,填鸭式的灌输,可其中所谓的“理论”不过是美好的“理想”和“一厢情愿”,总是漂浮在半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更缺少真知灼见,甚至东拼西凑、信手“粘”来。人生中本来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这样那样的问题,就算你遇到的那个问题和书里说的如出一辙,其实细辨起来,又因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不同、遇到的人不同、心境不同,处理起来自然也无法照猫画虎,按图索骥,又怎么会有什么“公理”、“法则”,甚至是“公式”?困难最终不是靠文字来解决,还得要靠你的智慧、你的修为、你的涵养这些内在的东西。
那么,智慧、修为、涵养从哪里来?
伏尔泰说:“读书使人心明眼亮。”培根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这说的都是读书的功用。不过,读书可是一个慢功夫,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回报,不可能放下一本书,你立刻就拥有了智慧、有了修为、有了涵养,你就能心明眼亮,就能成为完善的人。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块玉,那么读书的过程就像是“养玉”的过程。要想让玉温润,你就总要戴着玉,让你的温度日复一日地滋润着玉。读书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在“润物细无声”中,在长期浸染和熏陶的过程中,使我们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因此,就算是拿功利主义来衡量,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讲,读书也是一份最宝贵的长远投资。
犹太人正是这样一个善于把读书作为长远投资的民族。据说,犹太人家里的孩子出生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这时候,孩子哪里能听得懂呢?但是智慧的犹太母亲每读过一段之后,都会让孩子伸出舌头去舔一下蜂蜜。等孩子稍稍长大一点儿,母亲就会把蜂蜜滴在《圣经》上,让孩子自己去书上舔那滴蜂蜜。等到上了小学,老师也会在教室里放一块干净的石板,在上面用蜂蜜写下希伯来字母和简单的《圣经》文句,孩子们一边诵读字母,一边舔掉石板上的蜂蜜,然后,还有蜜糕、苹果和核桃可吃。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像巴甫洛夫在做“条件反射”的实验,可这招儿的确管用,“书甜如蜜”的种子就种到了犹太人孩子的心里,读书变成了一件与美好、与甜蜜紧密相连的事情,翻开书,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怪不得他们终生都把书当作自己形影不离的朋友。曾有海外媒体对每人每年的读书量作了一个统计,美国人是21本,日本人是17本,中国人还不到3本,而犹太人则是64本,也就是说犹太人每两个多星期就要读掉中国人全年的书。难怪全世界都公认犹太人是最有智慧的民族呢!
其实,读书真的是一件比蜂蜜还甜的事儿。孟德斯鸠就说:“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当然,如果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功利心去读书,恐怕就体会不到这样的“享受”了,反而会觉得有些苦、有些累。打个比方,有不少红学家,他们终生的目的就是研究《红楼梦》,如此为了出“研究成果”而读书就会很累。我是宁愿作一个懵懵懂懂的普通读者,把目的性和功利心抛到一边儿,摆个最舒服的姿势,把部厚重的经典当作“闲书”去读。读得懂固然好,读不懂的地方也不必深究,里面的诗词佳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哪句对白中又包含着什么深奥的东西,完全可以不用去管它。这就有点儿像听音乐了,我们总是被美妙的旋律所打动,但是我们未必一定要把这首曲子的子丑寅卯说个明明白白。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我们都知道,刚刚上学的爱迪生总爱问老师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因此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这样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后来竟拥有了白炽电灯、留声机、活动电影、自动电报机、速写机等1328种发明专利。那么爱迪生是天才吗?对此,爱迪生曾有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里的“汗水”,说的也许就是我们不太了解的故事了。妈妈把小爱迪生领回家中,却没有对他放任自流,她给小爱迪生的就是书,从《鲁滨逊飘流记》到《悲惨世界》,从莎士比亚到狄更斯,再从小说到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休谟的《英国史》、席尔的《世界史》,当然也有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帕克的《自然与实验哲学》、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据说,小爱迪生对雨果情有独钟,以致于朋友们都管他叫维克多·雨果·爱迪生。这样,一个十来岁孩子的读书量就远远地超过了留在教室里的那些“听话”的同窗们。小爱迪生长到12岁时,为了谋生,也为了挣钱做实验,开始了在从家乡休伦港到底特律的火车上的报童生涯。火车每天都要在底特律停留6个小时,小爱迪生每天都要风雨无阻地跑到底特律公共图书馆专心致志地看书,直到火车驶回的时间到了才肯离去。他甚至曾经打算把这里的1万6千余部图书全部读完,也曾立志长大以后,要盖一间很大的研究所,里面有和这里一样大的图书馆,和这里一样多的藏书。
如果说帕克和牛顿的书对爱迪生是“有用”的话,那么,我无法想象,那些文学的、历史的书籍究竟能给一个自然科学发明家什么样具体实在的帮助。爱迪生是这么说的:“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我想,这些“闲书”的功用也许正在于它的灵性,它们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感,有厚度、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在“用心”读的过程中,浅行低吟,驰骋想象,为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悲喜交加,与他们进行心灵交流和精神对话……“闲书”就是如此一点一点地熏染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我们的性情,开拓着我们的精神空间,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让我们不再孤单、无助。
虽然读书是有好处的,不过这个好处可能来得太慢,这就像“养玉”一样,“慢工出细活”恰恰是能见真功夫的。把一块美玉贴身而藏,肌肤相亲,精心呵护,经过天长日久的盘玩佩戴,玉才不会辜负你丝丝缕缕的滋养,杂质纹路会慢慢变淡直到消失,玉因此才更具灵性和润泽。如果急功近利了,非要马上让智商、情商提高十个百分点,那恐怕就要像一些不法玉石商人一样,用廉价的绿粉抛光,甚至不惜把玉石的翠部分烧掉一层,再或者用搞不清楚的什么化学方法加工成古玉。结果看起来还貌似那么回事儿,可实际上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话又说回来,其实,现在很多人打心眼儿里还是想读书的,特别是想读好书。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有读呢?我想,他们是有和我一样的困惑:不知道读什么。
我们常说,现在我国文学大发展、大繁荣,这首先就体现在文学作品的数量上。这个数量无以计数,虽然我国实行书号审批制度,但是还是不能精确统计出每年新出版的各文学门类作品的数量。有个大概数的就是长篇小说,每年是2000余部,这指的还是新出版的,不包括再版、再印的,当然更无法包括数量更为巨大的网络长篇。数量多了,难免泥沙俱下。作为图书生产的把关者,文学编辑已经不再像前辈们那样,心甘情愿地“为他人做嫁衣裳”了,他们倒更像一个中介,主要任务就是既能拉得来作者,又能拉得来读者,一手托两家,唯独把作品放到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境地,高格调低格调、高水准低水准统统推向社会。在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书山书海面前,一个人必须懂得如何拒绝和排除,然后才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可是没有哪个人可以凭一己之力从中挑选出最好的作品来。所以,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读不到需要读的那本好书。
挑选书,又不像超市购物那么简单。现在有一个说法是:“价钱高的未必是好的,但价钱低的一定是不好的。”在当今食品质量堪忧的情况下,这是尽可能让自己避免“三聚氢胺”、“苏丹红”之类有毒有害东西危害的无奈法则。可是书却从来没有根据内容和质量来定价,装帧和薄厚差不多的书,价钱也就差不多。甚至,一些明明是自费出版的书,作者给出版社交上三到五万块钱不等,出版社给作者一千本书,这一千本书,除去送给亲戚、朋友、同事、熟人一些,剩下的也只能由作者自己“敝帚自珍”了。虽然根本没有进入销售环节,可是书上的定价却仍旧堂而皇之。我说的只是这种现象,却并不敢主张好书就要高价,若果真如此,没准倒要是“劣书驱逐良书”了。
挑选书,宣传炒作也是不可信的。一本书出来,作者要宣传,出版社也要宣传,只不过有财大气粗的,力度就大些,有力不从心的,声音就小些。还有的,非要请一些著名作家联袂推荐,印到腰封或封底招摇过市,或者邀请一帮评论家说些好话。不管怎样,不管是谁,书都要夸得好得不得了。评论家也很无奈,人家辛辛苦苦写本书不容易,办场研讨会,目的不就为了让咱说点儿好话,捧捧场吗?再说又都是圈里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再拿了人家的“红包”,盛情之下,碍于情面,怎能不唱点儿赞歌呢?媒体就更简单了,你给钱,我办事,你给多少钱,我办多大事。读者怎么看这些宣传和近似宣传的所谓“评论”?也许就和“狼来了”的故事一样,一次信了,两次信了,第三次,就没人再信了。这样一来二去,读书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在优劣难辨的情况下,一些人只好选择去读经典。经典的确是值得读的,但读书,也未必一定要读经典。当下的新书,可能与时代贴合得更紧,更容易引发人的共鸣,更容易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当今社会。就拿当初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来说,这部长篇感动了多少人?迷倒了多少人?其中也包括当时正在读初中的我。前两年,心怀曾经的感动,又重读了一遍,书依旧是那么感人,却已经不是第一次读时那种最原始的感同身受了。这大概就是说,小说描述的时代和我们今天身处的环境不大一样了。而我看过的一些当下的小说,其艺术水准也应该可以与《平凡的世界》不相上下了,可是反响为什么却没有路遥那么大?还不是因为读的人少了。我们常说,经典是要靠时间来检验的,但如果只有时间,却没人去读,或很少人去读,那书写得再好,也只能像是一块翡翠包在石头里一样,永远不可能成为经典。只有读书的人越来越多,读的书越来越多,我们的时代才会出更多未来的经典,才会出更多的大文豪。
说来说去,解决我们现在的阅读问题,读者就需要“沉下心”,需要“戒浮躁心”,需要“去功利心”,同时,需要一点“功德心”。当然,这样一个目标的实现,也需要作家的、评论家的、编辑的“沉下心”、“戒浮躁心”、“去功利心”和“功德心”。既要千方百计地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不是一味地迁就读者的口味,更不能只顾曲意迎合大众的口味。既要想方设法地让更多人读到优秀的作品,让好的作品有市场,又不要被市场风向左右了文学创作最起码的坚守,更不能为了利益最大化就降格以求,跟风模仿抄袭,低俗庸俗媚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对读者有那么一些引导和引领,一步一步地引导大众提升审美层次,一步一步地引领大众提高精神境界。这不正是文学的功用、读书的功用所在吗?
作者:李强
这感动是故事本身给他的吗?那时候,虽然他还不识字,但我可没少给他买书,也常常陪着他一同“亲子阅读”,他看过的比这个情节生动、复杂、紧张、刺激的故事多了去了,但是我却从来没有见过他这种发自内心的五味杂陈的情绪。是什么力量给了他第一次感动?应该说是文学的力量,是艺术的力量。所有的描述和细节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因为它们的存在,这二十多分钟里,我和儿子被轻而易举地带入到了故事深处,就像是浸润在了王尔德精心营造的氛围之中,犹如身临其境,我们才被故事中蕴含的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所感染,所感动,精神上得到了一次熏陶。试想,如果把这个故事精简一下、缩写一下,让六千字只剩下六百字,我想,把故事讲清楚、说明白是一点儿也不成问题的,或者说,故事会讲得更清楚、更明白,直截了当、一目了然,但是无论是当初十六岁的我,还是现在三岁的儿子,恐怕都是不会有丝毫触动的。这就好像把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树叶全部摘光,甚至还把一些枝枝桠桠也都砍掉,剩下那个泾渭分明的主干,树仿佛还是一棵树,可树已经不再是那棵树了。
打这以后,再给儿子买书,我就有意识地想给他买些原著本或者全译本。可每回去书店,我都是乘兴而去,却失望而归。书店里的儿童读物倒是不少,不敢说占据了半壁江山,也绝对是举足轻重。可是挑过来挑过去,想买的经典读本却是不见踪影。其实,书架上中外经典故事也不少,从《三国演义》《西游记》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还有《爱丽丝漫游奇境》《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吹牛大王历险记》等等这些滋养过我心灵的书比比皆是。仔细再一看,虽然出版社不同,所属的丛书系列不同,却几乎清一色都是缩写本和美绘本,这些书印制得非常精良,大多都是铜板纸彩印,猛地拿起来,还真有点儿让人爱不释手。简写本就简写本吧,让那些经典人物形象在孩子的脑子中留下个初步印象,也可以让孩子提前领略一下经典的魅力。于是,便付钱买回几本。
等回到家里细细读来,却大呼上当。最好的情况是:一棵树无枝无叶,干巴巴无异于一棵枯树、死树,那些曼妙的词句,那些精彩的华章,那些生动的细节,全都去哪儿了?这还算是幸运的。更糟糕的情况是:文不通、字不顺,错别字连篇,特别是有的拼音读本,明明是为了尚在识字阶段的孩子读起来没有障碍,却出了许多拼音错误,尤其是多音字,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自动生成,这不是给孩子的阅读造成了更大的障碍吗?更有甚者,有些缩写者、改编者自以为比古人高明,随随便便地改动故事原貌,还冠冕堂皇地说是什么“新编”、“新解”、“演义”。还有一例,装帧精美的硬皮封面上明明印着《安徒生童话》,里面却有一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孰不知,这个名篇是德国的雅各布·格林在1812年就写成发表的,故事取材于德国西部美茵河畔洛尔城的一个有名有姓的真实人物。这个名篇发表时,生于丹麦的安徒生刚刚七岁,他正和鞋匠父亲、洗衣妇母亲一同住在一间窄小的房子里,搭着玩具剧场玩木偶戏呢!安徒生后来也有一个名篇《白雪皇后》,名字差不多,说得却完全不是一码事儿。唉,如此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书才是最可怕的书。
经典尚且被演绎得如此,那些个青春校园、玄幻穿越、刀光剑影,就更不敢恭维了。这么说有些一概而论,好像是要举起棍子打击一大片,其实,儿童读物中确实有非常优秀的,可是这些闪闪发光的金子早就被淹没在数量的海洋之中。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图书,我眼花缭乱,无力挑选,我总不可能一本本书翻过,更不可能把每一本书从头看到尾之后,再决定买与不买吧?
给儿子买书如此,给自己挑书,我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曾有一个时期,我是非要等一本书“过了时”,书店还摆在显眼的位置,媒体和评论还在叫好,街头还有人捧了读,我才肯掏钱买来。然而,就算这样,也越来越不靠谱。好些书,很畅销也很长销,出版社一印再印,嗅觉灵敏的盗版商们早就把盗版书摆得满大街都是,报纸、广播也连篇累牍不遗余力地推广介绍,真有点儿“洛阳纸贵”的架式,可买回来一看,却不是那么回事。当然,这和我个人的阅读兴趣相关,书再好,还得对自己的口味才行。这么一来二去,我发现了,那些风靡一时的书,往往都是些情节紧张刺激、悬念丛生、环环相扣、步步惊心的,或者是剑走偏锋,整一个谁也说不清楚、弄不明白的领域,反正是真是假你不知道他也不知道,作者怎么说就怎么是了,比如说一个从未有过正式工作的非要写“官场”,一个连股票都不敢买的非要写“商战”。
这样的书有一些不是不好。19世纪末的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塑造了才华横溢的侦探形象,历经一百余年,集侦探、悬疑、推理为一身的通俗小说《福尔摩斯全集》仍畅销不衰,已经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如果当今的某一部书也能如此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当然是一件好事。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样的书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图书的主流,而且大有成为“独流”之势,狠不得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的书了。出版社在通过选题时,大概首先想的就是有一个好的销路,好卖,才有更高的利润更高的回报,于是也就格外青睐那些“会讲故事”的作家和作品。
“会讲故事”这种情况在各大文学网站就表现得更突出了。说网络文学也好,说类型文学也好,总之,你的故事就是要讲得能抓住人,而且抓住了就绝不放手。秘诀其实很简单,一个是“快”,一个是“多”,其中最核心的又是“快”。因为有了速度,才能有数量,而有了数量,才能有读者,有了读者,才能有效益。于是便有了一天一两万字的匪夷所思的码字速度,这个速度是让绝大多数传统作家望尘莫及的。我曾经天真地认为,这些网络作家们一定是每天夜以继日地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除了码字,生活中再没有其它乐趣。直到我接触到一些“大神”级的网络作家,才知道,原来他们辛苦归辛苦,但生活得还算滋润,平时也会和朋友聚会、聊天、K歌、飙酒,虽说有“催更”的压力,但也能从容应对。当然,此时的他们已经站到了网络文学的塔尖之上,已经有了数以十万计的“粉丝”,他们每天只需要写三千字就能维持住自己的“人气”。但是,这些“大神”中的绝大多数都经历过每天一两万字那个阶段,唯有如此之“快”,才能保证蓄养起越来越多的“粉丝”。因为读者看你的作品,每天起码要看一章,也就是三千字,有了这个基数,读者才会不停地追看下去。而要想让读者还算满意,那至少得两章六千字,要想让读者追着看,那就得三章九千字,要想让读者沉迷,这需要四章一万二,真的想让读者过瘾,让读者爽,让读者迷恋其中欲罢不能,除了你就不读别的了,那你就非得写一万五以上了。
如此之“快”的写作,当然就成了“萝卜快了不洗泥”,就不可避免地粗制滥造,不可避免地给故事注水。注水,绝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表达,甚至是与艺术完全背道而驰的。注水不是要让一棵大树郁郁葱葱,而是要让本来七八两的猪肉变成一斤,不但口感差、品质低、易腐烂,而且会引发疾病,甚至致癌、致畸,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文学免不了要讲故事,但文学绝不只是讲故事,更不是讲掺杂使假、注了水的故事。仔细想想,“会讲故事”、“只讲故事”、“讲注水故事”,其实根子并不在文学创作和图书出版上。
文学作品是要被阅读的,有人读了,读懂了,文学作品才能实现其价值。这个过程,就是文学接受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书无疑更接近一种商品,既然有商品属性,那么就有了供需关系,按照市场配置的理论,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产品,是需求在决定着生产。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更是文学作品的需求者。从一定意义上讲,读者的阅读需求决定着作家们创作什么样的作品,决定着出版社出版什么样的作品,决定着文学网站把什么样的作品放到主页上去。
这么看来,问题就出在了读者身上,或者说,是绝大多数读者的阅读出了问题。的确,现在越来越多的读者只喜欢那种或紧张刺激、或悬念迭出、或夺人眼球、或娱乐至死的短平快作品,就算这些作品是注过水的也不在乎,反正写书的下笔万言,读书的也是一目十行、一目一“屏”,至于有没有文学内涵、有没有文学特质,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正应了若干年前张爱玲的那句话:“中国人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连《红楼梦》也读不下来了。”现在不但几乎没人原原本本地读《红楼梦》,恐怕就连改编电视连续剧的人也懒得去读,只是在茶寮酒肆或者咖啡馆里听上几则红楼故事,便以娱乐至上的精神,进行新的大胆的“创造”了。别说《红楼梦》没人读了,张爱玲可能是想不到的,连她的书也鲜有人读了。读者都在网上,在电脑屏幕前,在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屏幕前。
一位研究网络文学的专家朋友某日兴起,大谈当今网络文学蔚蔚大观、方兴未艾、势头强劲,还做了个比张爱玲更大胆的预言:“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网络作家必将接过中国文学的接力棒,扛起中国文学繁荣发展的大旗。”我实在听不下去,反驳道:“我承认,在如此庞大的网络作家大军中,可能会孕育着那么几位文学大家的苗子,当然,只是苗子而已,但绝不可能成为中国文学的主力。在未来,文学的传播方式可能发生改变,就像是造纸术普及后,人们不再把字写在帛上一样,但这只是一个载体的变化,文学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网络文学绝不可能取代传统文学。白话文创作已经过了百年,人们不是还在读唐诗宋词吗?”这位专家朋友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读着网络文学长大的,这些‘网生代’在未来肯定也不会接受传统文学。到了那时,没人读,传统文学不就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吗?”说这话,对他来说可能是“喜”,对我而言就是“忧”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中华文明几千年积淀的优秀文学宝库真的没人读了,这岂不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由此我想到了俄罗斯这个民族。众所周知,俄罗斯有着伟大的文学,能在俄罗斯历史上镌刻下自己名字的人物中,绝大多数都是大文豪,就连我们作为外国人也能随口说出这些拗口的名字:普希金、果戈里、契柯夫、高尔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俄罗斯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就有五位:伊万?布宁、肖洛霍夫、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布洛兹基。
人家那个民族为啥就出了这么多文学巨匠?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俄罗斯人爱读书。到过俄罗斯的人都有一个印象,路边长椅上、公园草坪上、咖啡馆里、公共汽车上、地铁车厢里,随处可见捧着本书读的人,甚至在一些商场超市,排队购物的人也会变魔术似的变出本书来,趁着这么个工夫读上一段儿。顺便说一句,他们捧的可不是什么网络小说。在北京雅宝路,你要是碰上个“老毛子”,想上去聊几句却不知道从啥聊起,那就建议你和他们谈一谈叶甫根尼?奥涅金、安娜?卡列尼娜、葛里高利、日瓦戈医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保管他们就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跟你扯上老半天。我当初练俄语口语的时候,就经常和他们这么“套磁”,只要几句话下来,就能轻而易举地拉近了彼此的关系,不再陌生,也不再心怀警惕和提防。从他们的言谈之中,我总是可以感受到他们那种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兴奋之情,就好像是在异国他乡遇到了知音一般。
俄罗斯人对文学经典的推崇,对文学家的敬仰,好像是浸透到了民族的血液之中,有这样的DNA似的。比如说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街头巷尾、十字路口、广场草坪,都高高地耸立着一些神采奕奕、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在这些雕像中,总是可以见到普希金、托尔斯泰、奥斯特洛夫斯基、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等等这些文学大师,甚至连普希金妻子娜塔丽娅也跟着沾了光,他们与彼得大帝、叶卡捷林娜、列宁一样,沉静地立起那里,看着他们脚下熙熙攘攘的人群。走着走着,不经意间,你就与这些大文豪擦肩而过了。也许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擦肩而过之中,俄罗斯人的读书意识也不知不觉地提升了,有了更多阅读的渴求和自觉,有了对本民族文学的追捧和自信。我想,这至少是俄罗斯能产生灿若星辰的大文豪的原因之一吧。
与俄罗斯这个民族比起来,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华民族,其实是有着一部更加光辉的文学史的,我们的大文豪一点儿都不比他们少。可能,我们差就差在了读书上,差就差在了对文学的敬畏之心上,差就差在了对待传统文化的礼敬之心上。
可再一琢磨,读者的阅读出了问题,其实也不单单是读者的问题。
时代飞速发展,日新月异,首先就表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大大加快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一句名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现在不大提了,也不再到处悬挂了。不提了,不是不重要,而是早就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真正入脑入心了,也就没大讲特讲的必要了。节奏快了,压力也就随之大了。辛辛苦苦工作一天,还要饱受路上堵车之苦,还要时刻牵挂着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好不容易挨到双休日,还要督促孩子写作业,带着孩子满世界地上课外班,空巢的父母也需要咱们“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这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领导的日子,哪有闲工夫读书啊!能拿出的整块儿时间就是被堵在路上的个把钟头了,可就咱们那公交、那地铁,人挨人、人挤人,就算有点儿时间,也没那个心境啊,怎么能像英法日俄公民似的,变魔术变出本书来呢?最多,也就是掏出手机,玩玩游戏,发发微信,看看大片,瞅瞅哪个明星又整出了什么“门”,哪个大腕跟谁谁结了婚又离了婚,哪个地方又打掉了个“老虎”或者“苍蝇”。
当然,在这些埋头沉醉于手机的人中,也确实有读“电子书”的。有些人就说,是科技的进步,是网络,是移动终端,把人们又拉回到了读书的行列里。可正是科技这把“双刃剑”,我们迎来的是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图像时代,动漫、游戏、影视比文字更能抓住人的眼球。还有更值得担忧的,二维的、平面的影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视觉要求,于是凡是电影都成了3D,电视也有了3D。这还不过瘾,那就让椅子摇晃起来,让气体液体喷射出来,这就是4D、5D。而且,据说已经出现了将游戏娱乐与动感影院技术结合的“可以玩的互动电影”,参与结果由观众说了算,按照“电影家谱”来算,这应该就是6D、7D了吧。如果说2D的影视还有一些艺术的感觉,胶片给人的质感还能让人得到一些美的艺术享受的话,3D、4D、5D和终会推广的6D、7D,给人留下的可能只有“刺激”和“好玩”,这也许正是人们所追求的。所以,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离文字,特别是优美的文字越来越远,久而久之,人们的思维就变得懒惰,人们的想象力就会大打折扣。
这并不是科技的错。只不过是随着科技发展、经济进步、物质丰富,人们的脚步太过匆忙了,人们的身影太过疲惫了,无法让心沉静下来,心浮了、气躁了,心浮气躁到没有注意到精神世界已经越来越匮乏了。
我们还回到地铁里,回到公交车上,其实也不是绝对没人读书的。我就不止一次地碰到过捧着书读的人,心中的敬意顿时油然而生。说实话,我爱读书,但我几乎没有在地铁和公交车上读过书,那里的环境太过嘈杂,人满为患,静下心来读书的确不易。可等我或有意或无意地凑近了再看,他们手中的书却不是我本以为的“闲书”。有位小伙子看的是医师资格考试的习题集,一边看,一边还用铅笔做着选择题,每个A、B、C、D的个头儿都足足占满了整道题,看来这本书用过了一定是要扔掉的。有位姑娘手里捧着的应该是会计方面的书,我瞥了一眼,都是些数据和统计表格之类,我是看不懂的。而一个年轻人看的书我就太熟悉了,公务员考试用的申论,我也读过,内容大同小异。还有一次,整个道路水泄不通,我在公交车上不经意地向窗外一瞥,只见一辆白色轿车中,开车的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士,竟干脆读起书来,还时不时地从副驾驶的位置上拿过一个本子记下些什么。我无法看清她读的是什么书,但从那架式来看,一定也是什么考试用书。
我心中还是敬意满满,由衷地敬佩他们分秒必争的“钉子”精神。我不是说读教科书、应考书有什么不好,可惜的是,我只见到了读这些书的。
再看看书店的布局,也能明白一二。大多数的综合性书店,占据最显著位置和最大面积的,往往都是“教辅”类图书,从儿童学前教育、入学准备开始,然后是小学、初中、高中同步辅导,直到考研、考博以及律师、医师、会计师、建筑设计师、MBA、MPA、TOEFL、GRE、IELTS等等各类资格等级考试用书。位居其次的就要数各类“励志”类图书了,我这里说的“励志”是广义上的,除了“人际交往”、“办公室规则”、“恋爱手册”、“致富宝典”,还有如“心灵鸡汤”类的哲思美文。儿童书籍占的比例也不小,在这不小的比例中,也有一部分是写给家长看的,自打《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火了之后,怎么当爸爸、怎么当妈妈、怎么教育孩子的书更是呈现出井喷之势。
众人都在说文学被边缘化了,这么说来,此言还真是不虚,文学类的书都躲到了书店最不起眼的角落里。
也是,多读几本小说,不能帮谁得到更高的学位,不能帮谁得到更好的职业,也就不能给谁带来更多的金钱。没人读文学,只有人读“实用”的书,正是“无利不起早”的功利思想在作怪。带有功利色彩地读书,其实古已有之,并不新鲜。有句古话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头悬梁、锥刺骨、囊萤映雪,不可谓不用功,但这么做的目的,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或者“壮元及第”或者“范进中举”。还有句古话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话说得就更诱人了:好好读书吧,读了书就有了美女,有了金钱。
这样理解读书的功用恐怕是太狭隘了。
怪不得书商们都认准了一个理儿,学生的钱太好挣了,凡跟孩子沾边儿的书都太好卖了。比如说一些作文的书,随便换个书名,叫什么《大全》或者叫什么《秘笈》,其实内容如出一辙,甚至一模一样。可家长们却不心疼钱,只要对孩子学习有利,统统购进,大有来者不拒的势头。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却把这个“学”字理解得狭隘了,成了“活到老,考到老”,全民都是学生,都在考各种资格证。
这就牵扯到了眼下的应试教育体制和人才选拔机制。应试教育让孩子们疲于应付,只知道埋头于教科书、习题集,他们哪里还有时间读什么“闲书”?在这种体制下,他们学习的目的纯粹只是为了升学,当然也就是为了讨个锦绣前程,这样的学习又何来兴趣呢?人才选拔也是如此。仅以职称考试为例,一个文学编辑,只要年头儿够了,不去考他的中文水平如何、文学修养如何,而是考英语,四级水平的可以晋中职,六级水平的可以晋高职。我是学俄语的,当初从助理翻译晋升翻译时,也是俄语免试,只考英语。我心中难免纳闷,英语水平高,就能说明俄语水平高吗?若如此,以后连考驾照也不要学开车了,就考英语,四级的发C本,六级的发B本,八级就可以发A本了。这么说,谁都会觉得可笑,可其它需要专业水准的行当却非得考英语,不就是一个理儿吗?如此考试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培养人、选拔人,而是为了筛下去一部分人。
读励志类的书倒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但同样也是怀着相似的“功利”目的。对于初入社会的青年人,择一两本好的励志书读一读,触动一下心灵,产生一些共鸣,引发一些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或许真的能从中找到一些参考和借鉴,从而在职场、情场、商场上少走一点儿弯路。但不要以为书中全是金玉良言、字字珠玑,更不可奉为“宝典”、“圣经”,以为一册在手便可以从容应对现实中的所有困难,从此,爱情事业游刃有余,为人处世八面玲珑,应对商海从容不迫,官场风云尽在掌握,走遍天下无敌手了。这些书能管得了一时就不错了,怎么可能管得了长远呢?特别是有些励志书,摆出一付“过来人”的姿态,故作深沉,居高临下,纸上谈兵,填鸭式的灌输,可其中所谓的“理论”不过是美好的“理想”和“一厢情愿”,总是漂浮在半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更缺少真知灼见,甚至东拼西凑、信手“粘”来。人生中本来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这样那样的问题,就算你遇到的那个问题和书里说的如出一辙,其实细辨起来,又因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不同、遇到的人不同、心境不同,处理起来自然也无法照猫画虎,按图索骥,又怎么会有什么“公理”、“法则”,甚至是“公式”?困难最终不是靠文字来解决,还得要靠你的智慧、你的修为、你的涵养这些内在的东西。
那么,智慧、修为、涵养从哪里来?
伏尔泰说:“读书使人心明眼亮。”培根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这说的都是读书的功用。不过,读书可是一个慢功夫,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回报,不可能放下一本书,你立刻就拥有了智慧、有了修为、有了涵养,你就能心明眼亮,就能成为完善的人。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块玉,那么读书的过程就像是“养玉”的过程。要想让玉温润,你就总要戴着玉,让你的温度日复一日地滋润着玉。读书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在“润物细无声”中,在长期浸染和熏陶的过程中,使我们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因此,就算是拿功利主义来衡量,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讲,读书也是一份最宝贵的长远投资。
犹太人正是这样一个善于把读书作为长远投资的民族。据说,犹太人家里的孩子出生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这时候,孩子哪里能听得懂呢?但是智慧的犹太母亲每读过一段之后,都会让孩子伸出舌头去舔一下蜂蜜。等孩子稍稍长大一点儿,母亲就会把蜂蜜滴在《圣经》上,让孩子自己去书上舔那滴蜂蜜。等到上了小学,老师也会在教室里放一块干净的石板,在上面用蜂蜜写下希伯来字母和简单的《圣经》文句,孩子们一边诵读字母,一边舔掉石板上的蜂蜜,然后,还有蜜糕、苹果和核桃可吃。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像巴甫洛夫在做“条件反射”的实验,可这招儿的确管用,“书甜如蜜”的种子就种到了犹太人孩子的心里,读书变成了一件与美好、与甜蜜紧密相连的事情,翻开书,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怪不得他们终生都把书当作自己形影不离的朋友。曾有海外媒体对每人每年的读书量作了一个统计,美国人是21本,日本人是17本,中国人还不到3本,而犹太人则是64本,也就是说犹太人每两个多星期就要读掉中国人全年的书。难怪全世界都公认犹太人是最有智慧的民族呢!
其实,读书真的是一件比蜂蜜还甜的事儿。孟德斯鸠就说:“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当然,如果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功利心去读书,恐怕就体会不到这样的“享受”了,反而会觉得有些苦、有些累。打个比方,有不少红学家,他们终生的目的就是研究《红楼梦》,如此为了出“研究成果”而读书就会很累。我是宁愿作一个懵懵懂懂的普通读者,把目的性和功利心抛到一边儿,摆个最舒服的姿势,把部厚重的经典当作“闲书”去读。读得懂固然好,读不懂的地方也不必深究,里面的诗词佳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哪句对白中又包含着什么深奥的东西,完全可以不用去管它。这就有点儿像听音乐了,我们总是被美妙的旋律所打动,但是我们未必一定要把这首曲子的子丑寅卯说个明明白白。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我们都知道,刚刚上学的爱迪生总爱问老师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因此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这样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后来竟拥有了白炽电灯、留声机、活动电影、自动电报机、速写机等1328种发明专利。那么爱迪生是天才吗?对此,爱迪生曾有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里的“汗水”,说的也许就是我们不太了解的故事了。妈妈把小爱迪生领回家中,却没有对他放任自流,她给小爱迪生的就是书,从《鲁滨逊飘流记》到《悲惨世界》,从莎士比亚到狄更斯,再从小说到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休谟的《英国史》、席尔的《世界史》,当然也有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帕克的《自然与实验哲学》、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据说,小爱迪生对雨果情有独钟,以致于朋友们都管他叫维克多·雨果·爱迪生。这样,一个十来岁孩子的读书量就远远地超过了留在教室里的那些“听话”的同窗们。小爱迪生长到12岁时,为了谋生,也为了挣钱做实验,开始了在从家乡休伦港到底特律的火车上的报童生涯。火车每天都要在底特律停留6个小时,小爱迪生每天都要风雨无阻地跑到底特律公共图书馆专心致志地看书,直到火车驶回的时间到了才肯离去。他甚至曾经打算把这里的1万6千余部图书全部读完,也曾立志长大以后,要盖一间很大的研究所,里面有和这里一样大的图书馆,和这里一样多的藏书。
如果说帕克和牛顿的书对爱迪生是“有用”的话,那么,我无法想象,那些文学的、历史的书籍究竟能给一个自然科学发明家什么样具体实在的帮助。爱迪生是这么说的:“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我想,这些“闲书”的功用也许正在于它的灵性,它们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感,有厚度、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在“用心”读的过程中,浅行低吟,驰骋想象,为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悲喜交加,与他们进行心灵交流和精神对话……“闲书”就是如此一点一点地熏染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我们的性情,开拓着我们的精神空间,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让我们不再孤单、无助。
虽然读书是有好处的,不过这个好处可能来得太慢,这就像“养玉”一样,“慢工出细活”恰恰是能见真功夫的。把一块美玉贴身而藏,肌肤相亲,精心呵护,经过天长日久的盘玩佩戴,玉才不会辜负你丝丝缕缕的滋养,杂质纹路会慢慢变淡直到消失,玉因此才更具灵性和润泽。如果急功近利了,非要马上让智商、情商提高十个百分点,那恐怕就要像一些不法玉石商人一样,用廉价的绿粉抛光,甚至不惜把玉石的翠部分烧掉一层,再或者用搞不清楚的什么化学方法加工成古玉。结果看起来还貌似那么回事儿,可实际上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话又说回来,其实,现在很多人打心眼儿里还是想读书的,特别是想读好书。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有读呢?我想,他们是有和我一样的困惑:不知道读什么。
我们常说,现在我国文学大发展、大繁荣,这首先就体现在文学作品的数量上。这个数量无以计数,虽然我国实行书号审批制度,但是还是不能精确统计出每年新出版的各文学门类作品的数量。有个大概数的就是长篇小说,每年是2000余部,这指的还是新出版的,不包括再版、再印的,当然更无法包括数量更为巨大的网络长篇。数量多了,难免泥沙俱下。作为图书生产的把关者,文学编辑已经不再像前辈们那样,心甘情愿地“为他人做嫁衣裳”了,他们倒更像一个中介,主要任务就是既能拉得来作者,又能拉得来读者,一手托两家,唯独把作品放到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境地,高格调低格调、高水准低水准统统推向社会。在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书山书海面前,一个人必须懂得如何拒绝和排除,然后才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可是没有哪个人可以凭一己之力从中挑选出最好的作品来。所以,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读不到需要读的那本好书。
挑选书,又不像超市购物那么简单。现在有一个说法是:“价钱高的未必是好的,但价钱低的一定是不好的。”在当今食品质量堪忧的情况下,这是尽可能让自己避免“三聚氢胺”、“苏丹红”之类有毒有害东西危害的无奈法则。可是书却从来没有根据内容和质量来定价,装帧和薄厚差不多的书,价钱也就差不多。甚至,一些明明是自费出版的书,作者给出版社交上三到五万块钱不等,出版社给作者一千本书,这一千本书,除去送给亲戚、朋友、同事、熟人一些,剩下的也只能由作者自己“敝帚自珍”了。虽然根本没有进入销售环节,可是书上的定价却仍旧堂而皇之。我说的只是这种现象,却并不敢主张好书就要高价,若果真如此,没准倒要是“劣书驱逐良书”了。
挑选书,宣传炒作也是不可信的。一本书出来,作者要宣传,出版社也要宣传,只不过有财大气粗的,力度就大些,有力不从心的,声音就小些。还有的,非要请一些著名作家联袂推荐,印到腰封或封底招摇过市,或者邀请一帮评论家说些好话。不管怎样,不管是谁,书都要夸得好得不得了。评论家也很无奈,人家辛辛苦苦写本书不容易,办场研讨会,目的不就为了让咱说点儿好话,捧捧场吗?再说又都是圈里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再拿了人家的“红包”,盛情之下,碍于情面,怎能不唱点儿赞歌呢?媒体就更简单了,你给钱,我办事,你给多少钱,我办多大事。读者怎么看这些宣传和近似宣传的所谓“评论”?也许就和“狼来了”的故事一样,一次信了,两次信了,第三次,就没人再信了。这样一来二去,读书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在优劣难辨的情况下,一些人只好选择去读经典。经典的确是值得读的,但读书,也未必一定要读经典。当下的新书,可能与时代贴合得更紧,更容易引发人的共鸣,更容易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当今社会。就拿当初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来说,这部长篇感动了多少人?迷倒了多少人?其中也包括当时正在读初中的我。前两年,心怀曾经的感动,又重读了一遍,书依旧是那么感人,却已经不是第一次读时那种最原始的感同身受了。这大概就是说,小说描述的时代和我们今天身处的环境不大一样了。而我看过的一些当下的小说,其艺术水准也应该可以与《平凡的世界》不相上下了,可是反响为什么却没有路遥那么大?还不是因为读的人少了。我们常说,经典是要靠时间来检验的,但如果只有时间,却没人去读,或很少人去读,那书写得再好,也只能像是一块翡翠包在石头里一样,永远不可能成为经典。只有读书的人越来越多,读的书越来越多,我们的时代才会出更多未来的经典,才会出更多的大文豪。
说来说去,解决我们现在的阅读问题,读者就需要“沉下心”,需要“戒浮躁心”,需要“去功利心”,同时,需要一点“功德心”。当然,这样一个目标的实现,也需要作家的、评论家的、编辑的“沉下心”、“戒浮躁心”、“去功利心”和“功德心”。既要千方百计地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不是一味地迁就读者的口味,更不能只顾曲意迎合大众的口味。既要想方设法地让更多人读到优秀的作品,让好的作品有市场,又不要被市场风向左右了文学创作最起码的坚守,更不能为了利益最大化就降格以求,跟风模仿抄袭,低俗庸俗媚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对读者有那么一些引导和引领,一步一步地引导大众提升审美层次,一步一步地引领大众提高精神境界。这不正是文学的功用、读书的功用所在吗?
作者:李强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