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山灵秀凤常鸣
鸣凤山闻名遐迩。中专毕业要分配到远离故乡的山区工作,教务主任以远安有鸣凤山安慰我,还背诵了刘不朽的诗:“看山不走山,遇河脚不干,山葱葱、水弯弯,进了远安不想出远安。”远安生活40多年,登山十余次,最近却有8年不曾涉足。几日前,心血来潮,独自登临,竟收获良多。
(一)
鸣凤山道观建设已具相当规模。紫皇宝殿重修,复建了绕殿回廊,新建了钟亭和鼓亭。紫皇宝殿居至高点,供奉玉皇大帝。玉帝端坐正中,金身红绦,低眉垂眼,福耳美髯,双手抚膝,俯视苍生。玉帝右侧的侍童慈眉善目,双手捧印,毕恭毕敬;左侧的侍子斜须垂髯,戴纶巾帽,持号令帖。神龛两边有对联“法著南天开帝座,气腾北极普神庥”。龛外两根大立柱,柱上有蛟龙腾海。玉帝金身福光四射,足下轻烟袅袅,烛光跃跃,地上蒲团严整,一派道法整肃、威严恭顺、浩气汤汤之象。
紫皇宝殿下原有父母殿、观音殿和玉皇殿,又新建了老君殿。老君殿居紫皇宝殿东南,供奉太上老君。老君白发银眉髭髯如雪,着红道披蓝道袍,手持紫金葫芦,肃颜正色,双目如炬,似要“一气化三清”。老君两侧是弟子南华真人和无上真人。老君殿还兼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和水官,是主宰人间祸福的大神。紫皇宝殿西北为父母殿,供奉真武祖师义母和舅舅王善。观音殿和玉皇殿居父母殿西南侧下方。观音殿里满是还愿锦旗,据说凡有荆州方向信众前来求子,观音总是有求必应。
登鸣凤山须过两道门,头天门和二天门。进入头天门,即是祖师殿,供奉真武祖师、无量佛和头天王爷。拾级而上,有文昌祠、仪明岗、二天门、鸾凤常鸣石刻、龟蛇二将石雕、龙头香、莲花池、道观修复碑记等可供观仰。鸣凤山下,还有烟霞洞、多子岩、老子骑牛铜像、八卦图、云霞洞等十余处景观。游鸣凤山,有移步换景、应接不暇之感,且一处景观一段神话,一块石头一个传说。
鸣凤山是与武当山齐名的道教圣地。清同治五年《远安县志》载,鸣凤山道观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年间(约公元502年),其后历朝皆有扩建,至清咸丰年间庙宇面积达3000平方米,道观分五层三宫四殿,即正宫紫皇宝殿、东大宫元鹤楼、西大宫长春楼及雷公殿、观音殿、父母殿、王爷殿。道观通高十余丈,依山凿崖,铜瓦紫墙,势出半天,金碧辉煌。山名沿用已近千年,因“宋宝佑年间,有凤鸣鼎新之谶,故名。”可怜1500余年筑造,尽毁十年动荡,今日所见,皆为近40年重建。
(二)
鸣凤山地质地貌独特,一座相对高差288米,面积3平方公里的山体,由整块红砂岩构成,无论阴晴雨雪、正午斜阳,山崖皆如沐朝霞,通体呈褐红色,因此被称为丹霞山。此类地貌也叫丹霞地貌,地质学家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其特点是顶平、坡陡、麓缓。在鸣凤山地区,唯有鸣凤山周围50平方公里为丹霞地貌,其它皆为喀斯特地貌,这就显得更为神奇。鸣凤山山势险峻,有如鹤立鸡群,在一座褐红色的山上,营造一座同样褐红色的道观,实属方外人士的绝妙之选。
登鸣凤山,有南北西三条道路可供选择,道家称为三条神道。南神道起自土地庙南侧,是最平缓的一条路,也距离最远。北神道从鸣凤河边风雨桥起步,过头天门拾级而上,有石凿台阶1988步,道路比较宽绰,坡度较为适中,登山通常选此道,我那天也由此道上山。西神道最为险峻,是在丹岩上凿出的988级台阶,其中的“百步梯”更是让人胆寒,台阶凿在悬出的崖脊上,最大坡度52度,坐阶仰望,宛如天梯,只能手拉铁链而上,扶崖而下。我那天由此下山,竟出了一身冷汗。
鸣凤山的登山台阶,皆凿在红砂岩石上,古时即有“丹梯”之称。我知道,红砂岩耐磨性差,于千踏万踩中,常走常新是其特色。但我当日目睹之风采,仍深感意外。可能近期游客较多,也可能因昨天下过暴雨,登山的千百级台阶,虽历经千年,却有如昨天刚刚开辟,又经连夜打磨过,台阶颜色比平时更为鲜亮,岩石质地也更显柔和,看上去犹似把一条褐红色地毯从山脚一直铺陈到了山巅。
用“丹霞”一词描摹丹山赤崖,应属远安人的创举。鸣凤山烟霞洞石碑所刻《烟霞洞餐霞》中即有“云中烟景可疗饥,领取丹霞一味肥”的诗句。同治《远安县志》载,作者熊汝钰为明同治(1862-1875)增生,比地质学界1928年将此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形”,至少要早50年。同时代远安诗人也多有类似书写。陈东生有“丹梯踏尽频回首,落日烟霞万壑连”;杨琅树有“缓步临仙洞,烟霞渐渐平”、“踏遍荒蹊访洞天,霞燃碧涧映清泉”;许中一有“为探鸣凤胜,小憩在丹岩”等。
(三)
鸣凤山历经数度重建和千年膜拜,其厚重的道教文化积淀,别具特色的丹山赤岩风光,还有远安山水的秀美与清幽,吸引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在此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游记、碑记、石刻和雅闻轶事,从这些文卷、遗迹、传说等文化遗存中,仍还可感知鸣凤山昔日的壮丽与辉煌。
我手头有本《古人吟远安》,收录古人写远安的诗词327篇。仅李白的诗就有《渌水曲》《清溪行》《宿清溪主人》三首,还有陈子昂、王维、元稹、张九龄、高骈、江淹、袁中道的诗作多篇。诗集收录写鸣凤山的诗作42篇,以明朝散文大家袁中道的《游鸣凤山记》最具盛名:“绣岭重重里,淙流曲曲环。扑天沙翠色,拔地鼎彝山。石上桃花丽,坛边鹤使闲。只为乘兴往,且住莫愁还。”
除了名家名篇,本地诗人也不乏上乘之作。明朝贡生向儒道的《三月三日登鸣凤山》:“三月山城花乱开,同人携我上仙台。凝眸远览乾坤小,索笔分题雅颂来。红树枝头悬日影,碧沙涧里隔尘埃。徘徊不尽登临趣,回首东风一快哉。”远安人耳熟能详。还有一首清同治训导周葆恩的《游鸣凤山错路》:“上下关头要认真,如何浪迹入风尘。路逢错处方知转,悔不前途豫问人。”甚是发人深省。
鸣凤山的文人雅事也甚为有名。头天门前的鸣凤河里,曾有巨石突兀其间。据《远安县志》载:“安邑侯可愿见山侧水中有奇石,三昼凿池,其上栽莲,盛名曰濂溪小岛。”邑侯安可愿曾为远安知县,后任苏州知府,他居山俯瞰,见河中竖一奇石,便石顶凿池,池中植莲,竟当年盛花,惊诧世人,遂题名“濂溪小岛”,并以同名著诗:“水陆草木茌甚蕃,人自爱花花不言。爱莲唯有周濂溪,俯视百花总眼低。先生爱莲实自爱,我爱先生恨不逮。莲花亭亭出物表,聊袭溪名名小岛……”。
除却古人,当代大家也有留墨。景区大门上的“鸣凤山”为时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1999年题写,丹山绝壁上的丈五见方摩崖石刻“鸣凤”为当代著名作家王蒙1996年所题,“烟霞洞”洞名由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汪国新1995年题写。随着时间推移,鸣凤山的文化积淀定会日益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