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记
在鹫峰山脉中段以东、福建宁德周宁县海拔最高的龙冈头之南,有一座以石门命名的山,称石门山。此山峰峦起伏、嵯峨险峻,东西走向延绵3公里……
“石门开,石门开,石门一开金银来。”
在鹫峰山脉中段以东、福建宁德周宁县海拔最高的龙冈头之南,有一座以石门命名的山,称石门山。此山峰峦起伏、嵯峨险峻,东西走向延绵3公里,中段峦嶂断裂开一个缺口,缺口宽100米,两侧石壁均高出地面80余米,平滑陡峭,有如刀削,等高分立,远看极似一对打开的石门,自古附近的居民都叫它“大春门”。离石门最近的村庄是楼坪,就在石门山脚下,一抬头就可以清清楚楚看见那扇石门。
闽东人家有讲究风水的传统。虽说楼坪村紧靠石门,却并没有人认为他们拥有的这座石门是什么财富之门。因为就在离石门不远处还有另一座奇特的山峰——圣银楼峰。仅仅凭这个响亮的名字就知道此山非同凡响,因为它是一座真正的银山,山体矿石里满满藏着的都是银子。而与这座银山关系最为紧密的村子,并不是楼坪村,而是芹溪村。
据《八闽通志》《宁德县志》等文献记载,圣银楼峰银矿始采于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多次兴废,至明代隆庆五年(1571年)前废止,断续开采近五百年。明洪武至嘉靖近百年间,宝丰银场恢复开采后又迎来空前盛况,先后开设公馆督银,授权张彭八围城十里开矿炼银,并重建麻岭巡检司,圣银峰的名号从那时流传开来。为了追逐一个闪着银光的富贵之梦,先民们从邻近的浙、赣和闽北地区,蜂拥而来,一时好不热闹。曾有人作打油诗描写当时的景象:“一万过路客,三千采矿工,乡野建公馆,马栏鸣不歇。”
随着岁月流逝、时代变迁,银矿当年的繁荣景象早已不复存在,整日里忙着挖银的人,到头来竟然落得个无银、无颜还乡的结局,连他们的后人也只能权将他乡作故乡。那些难归故里的矿工后裔,最后都成了芹溪村中的18姓村民。如今是人非物也非,昔日雄伟、辉煌的宝丰公馆,也无奈沦为荒草中的几段残垣断壁。一些当时矿上的遗物,如墙砖、柱石、石磨、石碓等,不时被芹溪村的村民们随手捡来垫路、砌墙。
且说石门山下并不拥有银山的张氏,出于被动或更加智慧的考虑,就在离银矿的不远处守着自己的绿水青山,依托山中物产经商度日,最后竟发展成旧日闽东一个举足轻重的望族。
其实张家人一开始也是芹溪村人,在银矿里为人打工挣一点辛苦钱,后因其他势力的打压排挤不得不离开银矿,到相邻的楼坪村栖身,重选谋生之路。来楼坪之后,张家兄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楼坪人的思维很特别,虽然银矿就在附近,楼坪人竟然很少去那边挖银。他们似乎有意避开热门行业,而从事一个冷门行业。他们做铁锹生意,把铁锹卖给那些挖矿的人,生意也十分红火。张家兄弟终于明白一个道理,最热门的行当里强手如林,一个没有强大势力做支撑的村民,即便跻身其中也不会得到什么好果子吃。可是此时楼坪的铁锹生意已无多少插足空间,他们只好另辟蹊径。
石门山中的悬崖上生长着一种岩菇,珍稀、味美、价格昂贵,有“软黄金”之誉,只是采摘难度极大,甚至需冒生命危险,时有山民丧生悬崖之下。但张氏兄弟认准了采菇。咬紧牙关,将自己吊在悬崖上,东腾西挪,采另一种“金”于青山之外。淘得第一桶金之后,又做起茶叶生意,直至将自己做成了一方巨贾。当年楼坪一带人家,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要看是否完成了三件大事:修造祖墓,成家立业,买地建房。目前,楼坪村保留下来的一百多座古厝,保护较好、建筑水平最高的几座都是张家兄弟的大厝。
现在,让我们在历史进程中回头审视,通过两村人的经历和命运起伏,是否能够判断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哪一个更养人,哪一个更加长久呢?
数百年后的1999年,沉寂的圣银楼银矿再一次热闹起来,国内某家大型企业取得了圣银楼银矿的几年开采权。因为矿脉未竭,现代开采手段又更加先进、高效,开采者自然大赚了一把。可是仅仅六年时间,银矿又将生态已经休养复原的绿水青山污染了一遍。芹溪水由清变红,像大山受伤后流出的污血,据说那是煽银带来的铁矿和硫酸混合物;溪里的鱼消失了,溪水流过的土地上禾苗与草都不能生长;下游大陵水库和礼门水库里的鱼全部死掉;平展的道路被运货的重卡压得凸凹不平、破败不堪,整日里马达轰鸣,烟尘滚滚,房屋、窗子、人们的脸上甚至锅里碗里到处都是灰尘……芹溪村的村主任讲起银矿开工时的情形,心情沉重:“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就是抱着金砖又有什么意思呢?”
在青山和银山之间,周宁最后做出了果断选择,毅然放弃了已经被历史放弃了多次的银山,怀着情感和期待重新投入了青山的怀抱。走过这么多年绿色发展之路的周宁人,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关闭银矿七年后的今天,芹溪一度重度污染的溪水,又变得清澈见底了,水里又有成群小鱼在嬉戏、游动。走在溪边时,村书记像个好奇心很强的孩童,兴奋地招呼着我,让我随他一起去深潭里看不知从何而来的鱼群。在村头,他指着前方一片广阔的稻田告诉我,四年前这里连茅草都扎不下根,长到手指长就枯萎了。县里的干部也高兴地告诉我,芹溪干净之后,全县已经没有一条河流存在污染了。
自1988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正式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绿色生态理念,已经30多年。30多年来周宁人民始终“不负嘱托、逐绿奋进”,一代接着一代干,终让荒山变青山。全县林地面积增加52.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2.8%跃升到72.96%、空气监测优良天数比例多年稳居100%,2021年一举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功地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道路。
如果说一直以来周宁都是“三库”理念和“两山”理念的忠实践行者,不如说他们是真正悟透其中奥秘的受益者。2022年,周宁站在绿色发展的制高点上再一次深化、调整了自己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拓宽了“三库+碳库”价值转化通道,率先完成国有林场碳汇排放交易,破解了“绿水青山”可度量、可交易、可变现问题。同时加大森林的碳汇功能,拓宽固碳、减排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周宁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每年减少电网煤炭消耗量约20.7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1.58万吨,并在此基础上全力推动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和芹山湖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八月,正当南方各地暑热难当,周宁的气温却独立于它所处的地域和纬度,让人感到了难得的舒适和清爽。大约是因为有青山掩映,有白云衬托的关系吧?走在周宁抽水蓄能电站的大坝上,感觉就是走在一幅立体、全息的画卷之中。平湖如镜,碧水蓝天,既令人心旷神怡,又令人遐想无限。
石门已远,但望着悠悠远山,我的眼前还是呈现出那扇敞开的石门,心中突然生出一个奇怪的疑问:“石门无轴,究竟是从哪个方向开启的?哪是门里,哪是门外,如果真有风水之说,大自然隐匿的金银财宝应该埋藏在哪个方向?”还没等我开口说出,只见同行的周宁干部用手一指远处的青山,仿佛在回答我的问题。显然,这是一个纯然的巧合,但我似乎也突然有所领悟,他这个手势是在告诉我:石门后面总是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