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上海滩
华夏大地江河无数,论体量,黄浦江当然算不上什么大江大河。但论影响,黄浦江却完全称得上名江名河。只因它静静地穿过了上海这座中国著名的城市,默默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
黄浦江是长江汇入东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也是上海市最大的河流,全长约113公里,流域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其中上海市境内流域面积5193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上海八成以上的土地属于黄浦江流域。
因为黄浦江,上海城分成浦西和浦东。沿江两岸风光无限,也是上海城市景观的精华所在。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风景,自然是举世闻名的上海外滩。
今年晚秋时节,我因腿疾赴上海寻医。返程这天,尚有时间剩余,想起早上收到一个在上海工作的朋友发的微信,显示他在外滩晨跑,便决定去外滩转转,也不枉来了这么一趟。
人们常把上海称作“上海滩”,因为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有一种说法:去过外滩,才算去过上海。去了外滩,便知此言不虚。它不仅是大上海的客厅,也可以说是中国城市最经典的部分。
很早的时候,我这个乡下人顾名思义,以为上海外滩在海边,就像一些沿海城市的海滨那样,立于堤岸,面朝大海。后来才知道,外滩就在城里,而且是中心区域。
为什么叫“外滩”?原来,在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所以,上海人就把上游的黄浦江河滩叫作“里黄浦滩”,简称“里滩”,下游的黄浦江河滩叫作“外黄浦滩”,简称“外滩”。
从静安区住处出发,车子很快行至黄浦江畔。路旁,是一排不算很高但透着浓郁古朴气息的楼房。对岸,则高楼林立,造型各异,眼前美不胜收。
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上海比平日冷清了不少,但外滩依然有一些游人。不知游人有没有想过,这个最亮丽的城市建筑群,其实就立在一片年轻的土地上。
几百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自然滩地。潮起潮落,漫过这片寂寂无名的低洼地。滩上,慢慢形成了一片片农田,辛勤开垦的农人们散居于阡陌之间。当时的人们定然预料不到,这块土地将一举成为举世瞩目的东方明珠。
19世纪40年代,即清朝道光年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外滩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由此逐渐形成了上海的“十里洋场”。我们在影视剧中,也了解了很多上海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传奇故事。上海被辟为商埠之后,黄浦江畔这块原本寻常的土地,陡然华丽转身,命运发生大转折,成为全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一批批外国人进来了,一栋栋具有域外风格的建筑争相冒出地面,风格迥异,各具特色。进入20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外滩涌现出一批多层和高层建筑,汇聚了国外以及中西融合等多种风格,形成了“万国建筑博览群”,铸造了一道奇丽的风景线。从此,提到上海,人们想到的就是这些五花八门、风格独特的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它们成了上海的标签。
江岸专门为游人设置了观景的空间。我们下车,拾阶而上,黄浦江就在眼前。顺着历史的脉络,我们望向西岸。在不到两公里的范围内,当年的“万国建筑”还在,当然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那个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几十座大楼,有的现为一些单位的办公楼,还有一些则是国外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高级宾馆。社会在进步,城市在发展,与老照片对比,这一带的大致轮廓还在,只是色调新了许多,由灰暗变得光鲜。这里是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一些不知名的城市,一些年代久远的建筑、街区,因当地缺乏文化底蕴和长远的眼光,没有意识到其珍贵价值,一些老建筑被破坏。近些年,很多城市已觉醒,意识到了那些老建筑在旅游中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于是有些城市又斥巨资仿造古建筑、炮制旧街区,让人哭笑不得。因此,一个地方还是要形成民间的文化力量,来保护本土文化。
望着眼前的美丽景色,百年前,这些地方是外国人的天堂,富丽堂皇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民族的屈辱与痛苦。进入21世纪的今天,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不应忘记历史。
视线转移到东岸,又是另一番情形。如果说浦西像一位长者,儒雅而温厚,那么浦东则青春刚健,透着满满的蓬勃朝气,活脱脱就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模样。
这块高楼林立、在上海含金量最高的土地,有个名字叫陆家嘴。上海叫“嘴”的地名有不少,比如周家嘴、杨家嘴、宝山嘴、金山嘴等等。时代给了陆家嘴巨大的历史机遇,使它快速崛起,勇立潮头。
在这片城市森林中,我一眼看到了造型独特的东方明珠塔。早些年,很多游客认为,到了上海,就该去外滩;到了外滩,就该上东方明珠塔登高望远,拍照留念。这座不像楼更像塔的建筑,高468米,于1995年建造完成,是上海的标志文化景观之一。这里是5A级景区,吸引了世界各地无数游客登塔观光。东方明珠塔当然不仅仅是用来观光的,它同时还有电视台发射塔、住宿、休闲娱乐等功能。
我的目光越过东方明珠塔,向远处望去,在高楼群中,还有三座大楼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被称为“外滩三件套”的金贸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
这三座大楼,一座更比一座高。金茂大厦高420.5米,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492米,地上101层,是2008年投入运营的中国第一高楼,位于100层的观光厅刷新了东方明珠塔的观光高度;于2008年建设、2016年建成的上海中心大厦,高度达632米,地上127层,是目前我国最高的楼。它高耸入云,以“谁与争锋”的自信,让周边的建筑不得不俯首称臣。让人不禁感慨,建筑技术的进步真是日新月异,长江后浪推前浪,令人叹为观止。
“外滩三件套”在民间还有着非常有趣的说法:根据它们的外形,人们把上海中心大厦称为“打蛋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称为“开瓶器”(远远看去,确实像一个开啤酒瓶的工具),金茂大厦称为“注射器”(整个建筑外形以及顶上那尖尖的针头酷似注射器)。这些惟妙惟肖的叫法,令人忍俊不禁,不得不佩服命名者的幽默与智慧,果然“高手在民间”。
这一带知名的特色建筑还有很多,比如外白渡桥等。我们只是乘车匆匆绕了一圈,无法一一细看,即使时间再充足,又怎能把上海滩的风采看个遍?
黄浦江流淌了千百年,很多东西都在变,但江水依然从容东流,过往船只依然川流不息。此时,一艘巨轮缓缓驶过,我请同伴以此为背景为我拍下了珍贵的瞬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历经沧桑的黄浦江,见证了这块神奇的土地的百年风华,还将见证这里的千年风流。
我把照片发给那位在外滩晨跑的朋友,朋友打来电话,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的办公室坐坐,并说,站在窗口就可以看到我们的位置。按照地址,我们在外滩西岸的某一栋大楼里终于找到了朋友的办公室。站在明亮宽大的落地窗前,美丽的黄浦江优雅地拐了一道弯,向远方静静淌去……毕竟高度不一样了,对岸的浦东,看得更加清晰,两岸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我戏称,这样的办公环境相当于增发了一大笔福利。其实,人们不仅仅是为了薪酬而工作,工作环境、工作氛围、企业精神、个人志趣等因素也十分重要。在这样的地方上班,疲倦时,手捧一杯热咖啡,驻足窗前,静静欣赏眼前世界级的城市风光,让思绪自由穿越时空、纵横驰骋,让疲惫随风而逝,这份幸福,也是十分难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