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之笔
启功先生有一篇描绘陈垣的文章《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将这位前辈的学养与为人写得很是传神。陈先生很庆幸,有启功这样的弟子,延续了他的某些学术精神。他们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都爱护后学,奖掖青年,情同家人。这可以说是一种古风了,前人说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意思是得到老师真传的人数有限。这些贤人的劳绩,多少带一点老师辈的影子,对于社会的贡献都不可小视。考据家们也发现了孔门弟子的不少光德,将其一一记录在书上。但我觉得,这些弟子最大的功劳是记载了老师的言行,让其流传给后人,照耀万世。所以,行之不似师者而言能记于心中,亦属怀德之人。师生之间能有这样的佳话,都可垂范于世。近代以来,章太炎之于黄侃,胡适之于罗尔纲,沈从文之于汪曾祺,都有这样的特点,类似的例子我们还能够举出很多。
冯光廉先生是学界前辈,他90岁到来前夕,学生吕振写了《师门问学二十年——我与冯光廉先生》一书(即将出版),记载师徒二人多年的友谊以及先生的学术生涯,书中不乏细节与活的画面,词语是热的。由此,我知道了许多未知的故事。我认识冯先生30余年,印象中他是儒雅、亲切、满腹学问的。他到青岛大学任教后,与鲁迅博物馆有过愉快的合作,那段交往,我至今难忘。但对冯先生的基本情况,我知之甚少。吕振将先生一生的行迹复原出来,为学、为师、为文的诸多瞬间历历在目,一个可爱的学人的肖像从文字里浮出。冯先生是河南人,而一生中大半时间在孔子的家乡,身上有柳宗元所言“拳拳于得善,孜孜于嗜学”的爽达之气。认识他的人,多少都感受到其古人式的美德。
吕振写这本书,谈问道之路,写己身体味,所遇所感带着后学的敬意。但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师生情感的勾勒,其间涉及知识界的方方面面,包括学风、学术史、学人交游等等,时代语境和风气也于此可以感到。由一位前辈学者而看到近代以来的精神文脉,本身就有学术性和思想性。日常生活可以看见一个人本然的一面,看似寻常的片影隐含着人性的光泽,浸润此间多少会感到良多快慰。而曾有的美质一旦定格在文字里,便也获得了可久久品味的价值。
山东是学术发达之地,自古至今出了不少名师。近代以来仅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就可以数出一长串人物。五四运动之后,居于山东的作家与学者创造过的辉煌,至今依然影响着知识界。时光流逝中,一代代人过去,一代代人走来,良好的风气没有中断。今天还有冯先生这样的老一辈健在,是学界的福气。从他身上能够看到薛绥之、田中济、孙昌熙以来的某些遗风,他们远离世故,执着于信仰,在变化的世间保持精神的不变性。当学问与信仰一体化的时候,文字就变得深厚起来。从他几代学生的文字里可以感到,现代文学里的清洁精神对于治学者的影响是大的,以至在今天变为特殊的学林传统。
过去读冯先生的文章,印象是扎实厚重,袒露着赤子之心。他多年研究现代文学史,注重史料,敏于理论,对于传播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思想尽力凡六十余年。他的学术眼光含着忧思,对于现代文学研究颇多精彩观点。他的鲁迅研究、现代文学史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都不人云亦云,总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述空间。从他数十年的学术追求可见,其精神是开阔的,且精神空间一直在拓展。在他那里,是把五四传统和儒家传统融为一体来看的,并不对立性地思考问题。在知的方面钟情鲁迅,情感方式上有不少儒风在。有风骨而常怀爱意,也未尝不是士大夫的遗风,只是被现代化了。吕振与他二十余年的交往,深味于此,前辈的言行中,可感念的一时不能道尽。
从两个人的交往看,彼此气质有相近的地方。冯先生说自己“平实不华”“明晰不晦”“沉稳不激”“坚定不移”,这在吕振的文与人也有体验。我读吕振《望乡书》《书与信中的旧时光》,觉得他涉猎面广、精神专一,辞章里有股温柔敦厚之气。冯先生的文字也是这样的,毫不剑拔弩张,但行文中暗藏锐气。这是一个特别的现象,鲁迅的追随者中,有一些带有狂放气,像萧军、胡风就是;有的则温文尔雅,比如徐梵澄、台静农等人都这样。有思想而又带古人的君子之气,在鲁迅研究界里也有很多,比如王瑶、李何林、钱谷融、严家炎、王得后等。看这些前辈与青年之关系,有新文化的遗风,也不无儒家的精神气质。这个现象值得研究,无论旧文人还是新文人,有成就者,其内心是存有一个自我不断完善的渴念的,我觉得五四精神后来的发扬,与这类儒家传统也不无关系。
吕振对于自己的专业是痴迷的。这痴迷不是功利的,也溢出了学院派的路径,而是对于学科史、对于作家与学者生命态度的关注。他不仅仅研究,还收藏、体味其间的乐趣。古今文章与人生态度是合一的。学术在今天已经成为技艺的一种,在知识层面被外在的东西涂饰着。但冯先生那代人治学有一种使命和担当,这也传染了他的许多学生。吕振虽然现在不在学术圈里,却格外看重这个传统。他们由师生到朋友再到知己,彼此的精神,在许多方面已经叠合在一起了。这让我十分感动。在我看来,这是世间最弥足珍贵的情感,可以说也是中国人伦中最美的精神延续。
冯先生曾主编过一本重要著作《多维视野中的鲁迅》,我一直觉得那是研究鲁迅的一本重要成果,如吕振所说,体现了“人格凝聚力和学术号召力”。我当初想写一点心得,因为杂事缠身,一直没有动笔。这里体现了鲁迅研究的系统思想,以不同的知识概念对应着鲁迅的复杂思想,是一本集合了国内学者力量的有厚度的书。由此书可知,研究鲁迅,仅仅在狭窄的学科层面把握对象世界是不够的。鲁迅思想牵连的问题甚多,千头万绪中总还是有一个核心点。吕振对于冯先生晚年的几篇文章很是看重,发现了冯先生对于鲁迅研究的重要贡献,是“通过反思鲁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调整鲁迅研究的视角和重心,通过提出‘改革创新’这一总体视角,开拓了鲁迅研究更为广阔、更为深邃、更为丰厚的学术空间”。这个论述是重要的,过去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注意,也提示我多找些文字看看。我觉得对于冯先生的学术思想,当可做更进一步的阐释与研究。
学人们因为以知识与思想为业,承载着跨时空的精神遗产,且是这遗产的阐释者和继承者,会与各类思想相遇。有良知的人,也像是通灵者,会转幽成明,催生出新的智慧之树。遥想朱自清、闻一多、叶圣陶无不如此。冯先生一生乐于此道,他的背后,也是一片绿色。吕振很幸运,二十余年收获很多。人生有这样的前辈知己,便会少走弯路,忘情于思想与美德之间。冯先生90岁了,德至于此,乃因了顺天地之则。我们也可借着吕振的感念之笔,为先生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