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读书梦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像个宝。世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棵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每当听到这首歌,我的妈妈就会以泪洗面。因为妈妈就像那颗没有母爱找不到幸福的小草。妈妈还在嗷嗷待哺,外婆就已离开人世。听大姨妈说外婆死的时候,我的妈妈还趴在外婆的遗体上喝奶,所以妈妈根本不记得外婆的样子,以至于在妈妈的印象里“妈妈”只有这个概念。
不幸的不仅是年幼丧母,接着外公也相继离世,妈妈、舅舅、二姨妈、大姨妈他们四姊妹成了孤儿,将要寄人篱下,在好心人的劝导下,16岁的大姨妈决定四姊妹自己过日子,看到大姨妈作此决定,外曾祖哪里放心下他们,于是也与妈妈他们一起生活,祖孙五个老幼相依为命。妈妈四姊妹中,二姨妈和妈妈没有上过学,妈妈是很想去读书的可是家庭条件太差了无法实现这一愿望。
1992年9月的一天,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都处都能闻到稻谷的香气。我和几个小伙伴一早去上学,当我们爬到枞树坳时,发现庙前的大柏树上挂着一大块红布,还有香纸燃过的灰烬。“有鬼啊!”不知道是谁的一声尖叫,我们应声而逃,顺着山岭直往下跑,穿过一大片桐子山,便到了长岭坳。说来也真巧,坳上竖起一根杆子,杆子上挂了一幅白布,真是见着鬼了,都不敢从这里经过。怎么办?眼看就要迟到了!我们几个小伙伴又只好退回来。可回来也不敢去,于是几个人就在桐子山里玩了一天,(这是我第一次逃学,也是我最后一次逃学。)直到下午放学才回家。回到家还没进屋,妈妈就把我叫住了,当我转过身来,手里那根细竹条已落在我的腿上,嘴巴随竹条的起落很有节奏地念叨着:“叫你逃学,叫你逃学!”我的脚上一道道印痕,疼痛难忍,却不敢大哭,打着打着,妈妈似乎也落泪了:“我小的时候,想读书都不得读,现在你倒好,有书读,不好好读,给我逃学。你对得起我们吗?……“
从妈妈的训斥中我知道了妈妈的读书故事:妈妈在读书的年龄,看着伙伴们都背起书包上学去了,她没有钱交学费,只好早点起床去打一背篓猪菜放在路边藏好,然后偷偷地跟在伙伴们的身后到学校去,他们进了教室,妈妈就只能待在窗户偷听,由于好奇,竟然忘了时间,当外曾祖干活回家还没得早饭吃,拿起烟斗就往妈妈身上打去,还好没打在脑袋上,否则脑袋上会长出角来的。可还是打在手膀子上,烟斗头就敲破了。“做哪样去了?饭都还没做啊?”妈妈支吾了半天才说“我打好猪菜,就看他们读书去了……”“饭都没有吃的了,还读书!你读书了,谁来干活?……”得了一次教训,妈妈再也不敢偷偷地去听课了。于是只好跟外曾祖父商量:“公,我想去读书,我早点起床把猪菜打起,把饭煮好再去上学好吗?”听了妈妈的请求,没有影响家里的活,外曾祖父终于答应了。外曾祖父答应了妈妈的请求,妈妈心里高兴极了。每天便早早起床完成好家里的活便可以跟着去旁听了。可是好景不长。老师发现了妈妈,天天去偷听课,就走出教室驱赶。要么交学费,要么回家去!无奈之下,只好回家。越是这样读书的愿望愈发强烈。回家后,为了尽快找到学费,天天砍柴去卖。
暑去寒来,转眼又是一年秋天,又是一年的上学季,九月一日这一天,阳光格外的明媚,妈妈拿着用柴火换来的毛票,好像是有什么喜事要发生似的。心里乐滋滋的,这下总算可以上学去了,做好早饭别往学校走去,很顺利地就报了名。回到家里,妈妈才对外曾祖父说:“公,今天我去学校报名了,我可以去读书了。”“读什么书啊,你看眼像你大姐要嫁人啦,家里的活谁来做?不行!”妈妈说:“怎么不行啊,学费都已经交了,怎么能不去上学呢?钱不是白花了吗?”“不行也得行,明天我就去吧,学费给你要回来。”妈妈说不过外曾祖父。没有得到外曾祖父的支持。读书的梦又一次破灭了。无奈之下只有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为什么?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也许你就是应当如此强求也是枉然。
上学的机会,就算彻底没戏了。可是妈妈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虽然你在校学习的机会是无缘了,可是社会才是真正的邪教,只要肯学,同样可以学到想要得到的知识。首先是向读过书的人学习。向别人请教读写自己的名字,经过反复练习,妈妈学会了认识并能书写自己的名字。遇到赶集,也是要上街的。看到街上有什么,稀奇,古怪的,妈妈总会去找人问个清楚,弄个明白。同时还会带一些东西上街去卖,去买一些日常用词呢!起床是不会算账的,只得央求别人帮忙,随着生活经验,孩子不断积累,妈妈也学会了分斤拆两的计算;学会凑十法,学会了化整为零的算法。其实社会才是真正的学校。
妈妈的记忆力特别的好,听到别人唱酒歌,听了两遍会唱了。于是他也跟着大姐大婶们开始学唱酒歌,与记忆力非常好,所以学起来特别的快,加上声音甜美,上林下寨有什么事需要唱酒歌的,妈妈便是其中一个“歌师傅”。常常还会被周围的亲戚请到别的地方去唱酒歌。以前我们周围的村寨有相声结婚等这样的大喜事,是要办酒席的,办酒席当然是要唱酒歌的,一家有事热闹三天。对歌饮酒,其乐无穷,就这样慢慢学会了手语貌似与文字沾上了边单说认得的字还是很有限的,随时间的流逝,若是说要想认字,可能是与它无缘了,也想在此深深的痕迹,已是不可能的事实,加上家里的负担过重,可以说根本是不可能去读书认字了。于是他把读书的梦寄托在了我们儿女身上。
我们小的时候,家里今晚连饭都很难吃上。可是妈妈还是坚持要送我们兄弟俩上学读书。1998年,我如愿考上师范学校,弟弟也上了初中,面对近两千元的学费,一家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两千元对于一个为只靠耕种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就是天文数字。看着我有些沮丧的脸,妈妈很认真地对我说:“这学一定要上,不然以前就白读了……”。为了能让我顺利上学,家里能卖的猪啊,牛啊都卖了,甚至把准备为我们修房子的材料都拿出去卖了。当我拿着这些零零碎碎的一袋钞票路上远去的列车时,心感责任的重大,耳边总是响起妈妈的那句话:“听老师的话,认真读书……”
后来我们长大了,成家了。妈妈又把她的读书梦寄托在我们的下代。每当回家与妈妈告别,他总会再三嘱咐我的女儿:“听你爸爸妈妈的话,加油读书……”妈妈的读书梦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往后传。